「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那些書法家們~第331篇

【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杭世駿的父親杭機也是個讀書人,亦勤奮好學,但兒女眾多,為家庭所累,以致家境貧寒,可惜沒有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杭機對二兒子杭世駿寄予厚望,杭世駿早年從同郡沈世楷學經學,又從淳安方染如遊,他一生博覽群書。杭世駿潛學鄉里時,受父親影響,愛好交遊,與兒女親家丁敬、厲鶚關係甚篤。又與金農等相交甚契。

「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可是,杭世駿舉業不暢,從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舉人後,屢次赴考皆名落孫山。直到十二年之後的乾隆元年(1736年)的博學鴻科考試,才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有機會走上仕途。杭世駿應浙江總督程元章之薦參加了丙辰博學鴻詞科,他的朋友丁敬、金農、勵鶚、吳穎芳,均被舉博學鴻詞科,丁敬、吳穎芳推辭不就,金農、勵鶚名落孫山,杭世駿高中一等第五名。

是考,共錄取十五人:一等劉綸、潘安禮、諸錦、于振、杭世駿五人,二等楊度汪、陳兆侖、劉玉麟(劉藻)、沈廷芳、夏之蓉、汪士鍠、陳士璠、齊召南、周長發、程恂十人。次年,又補試選一等萬松齡一人,二等朱荃、洪世澤、張漢三人,一共十九人。比起康熙年的博學鴻詞科考試,遜色不少。那時明末大儒隱於民間,而這次考試,清人入關90年了,已無大儒可隱,頂多就是屢考不中的遺珠而已。

「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乾隆八年,久旱無雨,乾隆按以往的慣例下詔求直言,以破天災。特開“陽城馬周科”,組織御史考試。陽城,唐德宗時著名諫宦,以死奉職。馬周,唐太宗時期宰相,能諫言,對貞觀之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杭世駿時任御史,必須參加是次考試。於是寫了一篇數千字的《時務策》,說道“意見不可先設,軫域不可太分,滿州賢才雖多,較之漢人十之三四。天下巡撫常滿漢參半,總督則漢人無一也。何內滿而外漢也?三江兩浙,天下人才淵藪,邊隅之士,間出者無幾。今則果於用邊之人,不計其才,不計其操履,不計其資俸,而十年不調者,皆江浙之人,豈非有意見畛域”。

杭世駿毫不留情的直指清廷用人弊端,目的旨在防漢人,天下官員滿人多、漢人少,各地總督沒有一個漢人擔任。江浙是天下有名的人才輩出的地方,但是,江浙人為官卻很難升遷。語言犀利,直擊滿清要害,官場中一大忌諱撕的無衣可遮。

「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乾隆一讀杭世駿的《時務策》後,勃然大怒,將文稿擲於地上,訓斥道:“滿漢遠邇,皆朕臣工,朕從無歧視。國家教養百年,滿洲人才輩出,何事不及漢人?”大罵杭世駿狂悖,喝斥為“懷私妄類”,欲定杭世駿死刑。 當時,是杭世駿的鄉黨徐本做刑部尚書,極力為杭世駿求情,奏稱:“他是狂生,做秀才時,就好為狂言、高談闊論,杭州人都知道他的毛病。”徐本不停地向乾隆叩頭,以求為地方全個人才,把額頭都叩腫了,乾隆才免了他死罪,罷官還鄉。


不經事不知人,徐本在死保杭世駿,而杭世駿答完試卷之後,就到同僚家裡赴宴了,當乾隆震怒的消息傳來時,同僚嚇得把杭世駿往門外推,怕禍及己身。人情如此,也怪不得別人。杭世駿離京時,往同僚家話別,那些人如同躲避瘟神一樣地躲著他。杭世駿只得到鄭板橋一書:“君由鴻博,地處清華,當如歐陽永叔在翰苑時,一洗文章浮靡積習,慎勿因循苟且,隨聲附和,以投時好也。數載相知,於朋友有責善之道,勿以冒瀆為罪,是所冀於同調者。堇浦詞兄,燮頓首。”

「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杭世駿本來就貧寒,又做了八年的京官,更窮。歷朝歷代,官官都會受到家鄉方面的照顧,小京官,沒有家鄉的照顧、賙濟,難以在京城混不去。罷歸之初,杭世駿感受到了世間的俗眼,從御史又被拽回了地面,他要麼閉門不出,要麼招搖過市,旁若無人地大聲吟唱詩句。但是,他必須生活。他因為政治問題被處理的,學府、幕府無人敢聘,他只好自謀出路。


乾隆南巡到杭州時,地方官員率仕紳參與迎駕,杭世駿也在列。乾隆看到迎駕人員的名字,叫他上前,問道:“你現在做什麼事謀生?”杭世駿回答:“臣世駿擺舊貨攤。”乾隆不懂,問道:“舊貨攤是什麼?”杭世駿說:“把收進來的破銅爛鐵放在地上,然後再賣掉。”乾隆為人,外表寬和,實則忮刻,極褊狹刻薄,聽了杭世駿混的如此落魄,開心的哈哈大笑,還寫了“買賣破銅爛鐵”六個大字賜他。其實是諷刺他,只配買賣破銅爛鐵。杭世駿回去後,在鬧市擺了一個地攤,布招大書:“奉旨收賣廢銅爛鐵”。一時觀者如堵。

「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乾隆十六年(1751),杭世駿得以平反,官復原職。乾隆見到杭世駿,問他:“你現在性情改過了沒有?”杭世駿回答:“臣老了,性情改不了了。”乾隆問:“何以老而不死?”杭世駿回答說:“臣要多活活,以歌詠太平盛世。”一句話頂得乾隆上下不得,杭世駿沒有說錯一句話,乾隆知道他說的不是好話,也無可奈何。只有讓他走,乾隆對方苞尚如此,怎麼在意杭世駿?


晚年被罷官後,杭世駿主講粵東與揚州書院。於學無不貫通,藏書10萬卷。罷官回家後,杭世駿一生勤於學術,雖以詩名,但實精於史,曾建道古堂、補史亭,著述頗豐,多達幾百卷。

乾隆又一次南巡,到達杭州時,杭世駿按例迎駕,乾隆又見到了他,故意問左右:“杭世駿怎麼還沒有死?”金口御言,杭世駿到底死不死?他不想死也沒有用,自有人逼他死。龔自珍說:“大宗返舍,是夕卒。”這死正常嗎?當然,杭世駿多次頂撞乾隆,乾隆被這個過氣的老名士倚老賣老,弄得灰頭土臉、無計可施,心裡早已經不快了。

「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杭世駿是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藏書家。工書法,善寫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緻。他的書法,行筆流暢,圓潤嫻雅,有君子之風。可貴的是不做作,不入俗格。

杭世駿(1695—1773),字大宗,號堇浦,別號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駿,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盧秀輝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共享,切莫用於商業,違者必究!

「原創」乾隆問他“你性情改過麼?”他答“臣老矣,不能改也。”

盧秀輝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