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我寫的詩那麼多,為什麼還得不到一個詩人稱號

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之中,一直存在著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他們無論有沒有文化都要玩個詩、寫首詞,附庸風雅一番。然而可惜的是,他們雖然熱衷於寫詩填詞,可是後人並不買賬,很多人寫的作品甚至一首都沒被流傳下來


乾隆:我寫的詩那麼多,為什麼還得不到一個詩人稱號

舉幾個例子來說,唐朝後領導農民起義的黃巢,他的確做過幾天的皇帝,曾寫了一首名叫《菊花》的詩。詩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話說這首詩寫的還算不錯,也流傳了下來,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人也模仿著來了一首,曰“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以上二位寫詩都不算啥,清朝乾隆才是個作詩狂人,一個人寫的詩詞都快趕上全唐詩了,其中不乏讓人啼笑皆非的


乾隆:我寫的詩那麼多,為什麼還得不到一個詩人稱號

說乾隆皇帝是世界上詩歌產量最多的人都不為過,他一生寫詩41863首,而唐朝流傳下來的兩千多位詩人的詩才不到五萬首,簡直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每天都沒事幹。曾經有官員為了拍馬屁,專門將他的詩編纂成集,並引經據典來註釋。那麼他的詩究竟怎樣呢?我們來一首品品吧。

《詠煎鹽者》

一歷篷蘆廠,載觀鹽灶民。

樵山已遙遠,釜海亦艱辛。

火候知應熟,滷漿配欲勻。

可憐終歲苦,享利是他人。

這是乾隆寫的一首表現“煎鹽者”的一首詩,從中還是能看出來這位萬歲爺挺關心民間疾苦的。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乾隆既是個奇蹟,也是個笑話,寫了那麼多,在任何詩歌史作中均沒有他的一席之地,更沒有人承認他是一個詩人,他的“一片兩片三四片…”就讓人哭笑不得了。


乾隆:我寫的詩那麼多,為什麼還得不到一個詩人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