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前言

截至到3月20日5時(北京時間),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達到13159例,死亡176例,其中最嚴重的紐約州確診達4152例,西海岸華盛頓州為1187例。2020年3月18日,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國內的快速傳播,五角大樓決定派出“仁慈”號和“舒適”號大型醫院船分別前往美國西海岸和美國紐約,接替可能不堪重負的社區護理緊急病人。而此次行動也是美國自911以來首次在本土部署全部2艘現役大型醫院船。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大型醫院船是海軍大國幾乎必備的後勤保障船隻,在歷史上多次戰爭中都出現了醫院船的身影,包括1877年俄土戰爭、1882年埃及入侵、1904年日俄對馬海戰。在全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商船和遊輪被臨時徵兆作為海上醫院船運送需要得到救治的傷病和難民,包括著名的“毛里塔尼亞”號大型豪華遊輪。只是在二戰以前,醫院船的設施比較簡陋,只是設置一些病床、常規的鎮痛和治療類藥品器具,少部分大型醫院船才配有簡易手術室。在越南戰爭期間,由於美國極大的戰場傷亡,所以醫院船成了戰爭中最為重要的後勤船隻之一,包括改造了排水量4100噸的APB-36軍營船,使之成為具備包括X射光,血庫和高壓滅菌器等專業醫療設施的醫院船。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一戰時期英國皇家海軍“毛里塔尼亞”號醫院船

除了執行戰爭期間的海上救護任務之外,更多的是執行和平時期的本國或他國災難救援任務,除正常的人員救助之外還可以提升本國國際和外交形象。中國海軍也擁有噸位達到1.5萬噸的920型醫院船“和平方舟”號(“岱山島”號),參加過多次包括亞丁灣護航、歷次“和諧使命”、“菲律賓”颱風等多次國際救助救援和人道主義任務。還有數艘噸位超過2000噸的中型醫院船往返於近海和南海諸島,提供必要的海上醫療服務。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在戰時,醫院船由於承載的是非戰鬥的難民和傷病,所以醫院船也是受到《國際法》、《日內瓦第二公約》等嚴格保護的,絕對禁止對正常航行的醫院船發起戰爭行為。但是醫院船也必須按照《海牙公約》的規定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

醫療船必須用明顯標誌此船為醫療船;

醫療船必須無差別向各國提供醫療照護;

醫療船不得參與任何軍事行動;

醫療船不得干預交戰方船隻的的軍事行動;

交戰方有權登船檢查醫療船是否違反上述行為;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醫院船上都帶著極為明顯的紅十字,這也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英國皇家海軍不列顛號醫療船,和泰坦尼克號屬同型船


而本次美國動用的2艘“仁慈”級大型醫院船是目前世界上現役噸位最大的醫院船,也是美國海軍現役艦船中除“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和“福特”級航空母艦之外噸位最大的艦船,曾多次參加美國海外戰爭部署,包括1991年海灣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建造背景

在整個越南戰爭結束前,美國海軍現役的專業大型醫院船隻有“避風港”級AH-17“聖殿”號。“避風港”級原為二戰時期建造的C4-S-B2型貨輪的改進型,二戰末期由貨輪改為醫院船,共改造6艘,二戰結束後全部退役至預備役封存,越南戰爭爆發後重新啟用了其中的AH-17“聖殿”號和AH-16“休止”號。在1966年接受現代化改造後,這艘排水量15226噸的AH-17“聖殿”號醫院船配備直升機飛行甲板、3個X光機、1個血庫、1個人造腎臟機、20個病房和4個手術室,艦上配備醫護人員達312人,越南戰爭期間因為美軍提供出色的醫療服務榮獲過11枚戰星勳章。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越南戰爭期間的AH-17

越南戰爭結束後“避風港”級的艦齡整體已經超過25年,艦體老化嚴重,從越南戰爭中也表現出了醫療水平較為不足的問題。所以1970年~1971年兩船全部退役。雖然AH-17“聖殿”號在1973年重新服役,但僅僅3年後的1975年還是永久退出現役,此時所以美國海軍在“避風港”級完全退役後開始尋求新一代的大型醫院船。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T-AH-17大型醫院船,拍攝於1973年

關於新一代醫院船的選擇上,美國軍方各軍兵種之間存在過爭議,主要還是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 噸位
  • 承載能力
  • 醫療等級
  • 維護成本

考慮到醫院船不需要專門的防護和武裝,所以大部分醫院船都不是專門設計建造,基本都是以貨船、油輪、運兵船、遊輪為基礎改造,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節約成本和時間,戰時也方便短時間內徵兆。1983年,美國海運司令部正式確認新一代醫院船的任務需求並採購2艘“聖·克萊門特級”油輪SS Worth和SS Rose City為醫院船母船。兩船分別在之前的1975年5月1日和1976年2月1日以油輪身份下水,1983年SS Worth接受改造並改名為“仁慈”號,舷號T-AH-19;1984年,SS Rose City接受改造並改名為“舒適”號,舷號T-AH-20。1986年11月18日和1987年12月1日,兩船正式以醫院船身份交付美國海運司令部服役。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基本性能

2艘“仁慈”級醫院船因為使用同級油輪改造,所以基本參數大致相同。船長272.49米,寬32.2米,吃水10米,滿載排水量69360噸。動力系統為2臺燃油鍋爐驅動2臺GE蒸汽輪機,輸出動力2.45萬馬力,單軸推進,最大航速17節。設置直升機飛行甲板,可起降CH-46、CH-53等大型直升機。全船最大定額船員71(非軍方),最大定額海軍醫護人員1207人,母港巴爾的摩港和聖迭戈港。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基本配置和人員配備

作為大型醫院船,“仁慈”級有著遠遠高於野戰醫院並接近陸地醫院的醫療條件。全船設置醫學相關部門和設施包括:

  • 急診
  • 重症監護室
  • 手術室(12個)
  • 放射科(CR、CT、MRI)
  • 檢驗科
  • 病理科
  • 無菌處理中心
  • 醫療用品/藥房
  • 消毒供應科
  • 燒傷治療
  • 物理治療和燒傷護理
  • 牙科服務
  • 驗光/鏡片實驗室
  • 停屍房
  • 洗衣房
  • 血管造影
  • 血庫
  • 製氧站(2套)
  • 海水蒸餾設備 (4套)

全船設置病床最大設置量為1000張,病房分為6類,包括重症監護病房(80張)、恢復病房(20張床位)、中級病房(280張床位)、輕症病房(120張床位)和有限護理病房(500張床位)。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仁慈”號手術室,參與“微笑行動”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舒適”號重症監護室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仁慈”級由於隸屬美國海運司令部指揮,所以全船船員全部為民間人員,不設置軍方現役人員,出航狀態最大定額船員71人,停泊狀態編制28名文職人員和59名海軍醫療和後勤維護人員。而醫護人員則來自海軍醫學中心和海軍醫療機構,均為海軍編制,滿編工作狀態全船定額醫護人員1207人(1000張床位時),縮編工作狀態730人(250張床位),醫院院長編制為美國海軍中校。這些醫護人員在醫院船靠港時全部分散到陸地軍隊醫院正常工作,當接到任務時開始集結,最慢5天達到出航狀態。所以這次美國應對疫情所調集的2艘“仁慈”級也不能馬上就位,需要至少一週時間進行集結和航行。


服役經歷

T-AH-19“仁慈”號

“仁慈”號1986年11月8日正式交付美國海運司令部,IMO編號7390454,母港聖迭戈港。1987年2月27日參加菲律賓訓練團前往菲律賓和南太平洋進行人道主義航行;1990年8月參加“沙漠盾牌”和“沙漠風暴”行動(收治住院傷員690人);2004年1月參加“統一行動”行動,支援印尼海嘯(診斷傷員108000人次);2006、2008、2010、2012、2015、2016、2018年分別參加“太平洋夥伴關係”行動;2013年參加“海燕臺風餘波”行動,支援菲律賓颱風;2020年3月參加抗擊Covid-19病毒(新冠肺炎)行動。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正在接受海上補給的“仁慈”號,2005年4月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2008年太平洋合作伙伴行動,“仁慈”號停靠在東帝汶


T-AH-20“舒適”號

“舒適”號1987年12月1日正式交付美國海運司令部,IMO編號 7390478,母港巴爾的摩港。1990年8月參加“沙漠盾牌”和“沙漠風暴”行動(收治住院傷員700人);1994年6月參加“海洋信號”行動,前往海地執行移民轉運任務;同年9月參加“堅持民主行動”;2011年參加“貴族鷹”行動,支援因世貿大夏襲擊受傷的民眾(診斷傷員561人);2003年1月參加伊拉克戰爭;2005年支援美國“卡特里娜”颶風破壞(收治1956人);2010年參加“統一反應”行動,支援海地地震(收治1000人,首次達到滿編工作狀態);2011年參與“持續承諾”行動;2017年參與“瑪利亞颶風”行動,支援波多黎各風暴(診斷收治1900人);2018年10月參與“持久承諾”行動,協助委瑞內拉危機;2020年3月參加抗擊Covid-19病毒(新冠肺炎)行動。曽榮獲海軍功勳獎章、海軍陸戰隊表彰、武裝部隊遠征勳章、西南亞服務獎章、全球反恐戰爭遠征勳章、人道主義服務獎章、科威特解放勳章、海軍E色帶等等。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2005年佛羅里達州,“舒適”號參與支援“卡特里娜”颶風

抗疫急先鋒:美國海運司令部“仁慈”級大型醫院船 噸位近7萬噸

2012年海地,“舒適”號大型醫院船


結語

其實“仁慈“級醫院船並不具備完備的傳染病防治能力,雖然擁有多達1000張各級病床和極為專業的醫療設備,但由於全船不具備負壓病房,所以在隔離效果上自然是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實際上,對於”仁慈“級醫院來說,他實際是在承擔普通病症救治任務,儘量降低當地醫院普通患者和感染患者的接觸。仁慈”級作為美國乃至世界上現役噸位最大的醫院船經常出現在大型災難,應該說無論是對於美國來說還是對於人道主義國來說都發揮過一定的作用。在此次疫情面前,雖然“仁慈”級並不具備完備的強傳染病防治能力,但他的出現確實可以幫住當地打一針”強心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