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率先實施“日常防護口罩”團標

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為人們每天都使用的熱銷品,各大電商平臺、線下門店和朋友圈也常見各式口罩推銷。然而,你用的口罩合標準嗎?產品質量如何呢?

今後,這一困擾大眾的問題將有統一的高標準規定。

3月20日,記者從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獲悉,由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聯合易佰特(福建)電子有限公司、廣州市健橋惠澤有限公司、愛慕(蘇州)醫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韋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健朗醫用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起草的《日常防護口罩》團體標準已通過專家審定,並於今日起正式實施。

“此前,由於日常防護口罩產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欠缺,對產品質量控制和提升帶來尷尬,制定適用的相關標準迫在眉睫。”廣東省標準化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團標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要求填補國內標準空白,為日常防護口罩的高質量市場供給提供了技術支撐。

現有標準不適用日常防護要求

據瞭解,我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其中廣東更是口罩生產大省。

來自國家發改委信息顯示,現我國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全國除西藏外30個省區市均新上了一批口罩生產線。

在廣東,口罩生產廠家也由疫情發生前的20多家發展到250多家,生產能力從不足20萬隻/日增加到2300多萬隻/日。

“目前,我國關於口罩產品共有5個標準,其中3個適用於醫用,防護級別從高到低,這3個標準對生產條件、資質以及產品適用範圍作了嚴格規定。”據上述人士介紹,另外兩個標準,一個是主要針對在空氣汙染環境下對人體的防護,另一個主要針對煤礦、粉塵車間等特定環境特定人群使用的口罩產品作出規定。“現有的5個國家和行業標準,對目前大眾普遍使用的日常防護口罩存在許多不適用的地方。”

在此背景下,有不少企業為應急所需,採用醫用口罩標準組織生產,大量使用醫用甚至更好材料生產日常防護口罩,供大眾使用。這樣既增加成本、浪費資源又效果不見得好,因醫用口罩供專業人員在較短時間內使用,大眾使用往往感到“辛苦”“不適”,而引發使用不規範。

有些企業則採用上述另外兩個標準或其他標準生產,產品質量和適用性難以保證。一些劣質產品則趁機濫竽充數。有鑑於此,廣東省標準化協會提出並歸口制定《日常防護口罩》團標。

口罩過濾率分級 3A級核心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該團標的鮮明特色是技術指標的先進性和適用性兼具。”記者從該團標看到,為確保產品質量,該標準對涉及質量的各個環節包括結構與尺寸、鼻夾長度、口罩帶與口罩體的連接處斷裂強力、通氣阻力、pH值、甲醇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均有嚴格而具體的規定,與國家有關強制性規定和要求相一致。

顆粒物過濾效率和細菌過濾效率,是口罩標準的核心指標,直接決定產品的質量優劣。該團標創新性地把口罩過濾效率劃分為三個等級,即A、AA、AAA。

其中,AAA級對顆粒物的過濾效率(非油性)要求達到95%,細菌過濾效率達99%。細菌過濾效率同歐盟標準和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一致。

此外,該團標還增加口罩材質的安全性規定,而當中的摺疊比、耐唾液色牢度等部分要求則填補國內標準的空白。

該團標還要求,過濾效率等級要標在產品包裝標識上,以方便消費者選擇,推動優質產品的推廣使用。

另外,考慮日常防護口罩使用者主要為普通民眾,並要長時間配戴,團標對決定產品舒適性的通氣阻力作了慎重界定。

兒童和老人口罩有特別規定

該團標的另一突出特色是對兒童和老人口罩的技術要求作出特別規定。而目前國家和行業標準均無這些規定。

考慮到兒童和老人的生理情況,肺活量比較小,將兒童和老人口罩通氣阻力定為≤50Pa,以使產品更易為兒童和老人所接受。

要求兒童口罩的細菌過濾效率和顆粒物過濾效率至少達到AA級水平。

兒童口罩的織物除要符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外,還要符合國標《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的有關規定。

【記者】歐志葵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