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位“下沉幹部”的機場防控日誌

新華社上海3月21日電題:上海:一位“下沉幹部”的機場防控日誌

新華社記者郭敬丹、吳霞

午夜時分,常延潤乘坐的班車到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P1停車場,等待他的是從零點到早上8點的一次夜班。

浦東機場並不是常延潤的工作單位,卻是他連續奮戰了十幾天的“新戰場”。作為上海市靜安區民防辦副調研員,常延潤下沉一線,到機場支援重點國家入境人員接送工作,他是靜安工作組的組長。

口罩、手套、防護服,“全副武裝”成“大白”後,常延潤走進機場的臨時轉送工作區。連接T1、T2的走廊已和平時大不一樣,這裡有上海各行政區的接待點,一個個藍底白字的牌子上分別寫著區名,桌子上放著中、英、日等各種語言的告知書,和常延潤一樣的“大白”們為轄區內的入境人員登記信息,並安排這些體溫正常、無症狀的旅客按有無居家隔離條件,分別將其轉送至各區“臨時集中留驗點”進行核酸檢測,或送至集中隔離點進行14天的隔離。

到浦東機場後,常延潤手機裡多了十幾個工作群,有靜安區的、機場的、社區的,新加的聯繫人有民政的、公安的、街道的……在同組工作人員眼中,常延潤“是我們的總調度”,有不懂的、卡殼的,都要去問他。

“我也是經過了這十幾天的戰鬥,把工作流程不斷理順、優化。”常延潤是3月6日第一批到達浦東機場的靜安區“下沉幹部”,當天到了就24小時沒回家。“千頭萬緒,得熟悉情況,協調各部門,索性就連著幹下來了。”

而在這之前,常延潤3月2日剛剛結束近一個月在上海火車站的防疫志願服務。從“鐵路大門”到“空中大門”,疫情防控期間,常延潤的工作地點幾乎都在一線。目前,機場工作組24小時3個班次輪值,常延潤已經很久沒有過真正的休息日了。

離開辦公室,工作時間變成了白班夜班交替,還得時刻面對風險,會不會怕?常延潤說,擔心在一開始確實會有,但這種心情會隨著工作的實踐而消減。“其實就是忘了,也顧不上累,進了機場精神就比較亢奮,遇到什麼問題要馬上想辦法。”常延潤說,作為黨員幹部,防控一線有需要,就要毫不猶豫地頂上、不折不扣地做好。

和他想法一樣的“同事”不少。這些“同事”來自各條線、各部門,原本的陌生人迅速凝聚成高效的團隊。以靜安區為例,有近40家機關單位派出幹部下沉機場支援。“說來也感慨,大家之前互不認識,但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工作起來就很順暢。”常延潤說。

這個目標,就是做好服務保障,讓上海的落地分流排查、接送轉運和屬地社區管控之間這“三大閉環”牢不可破。

白天到港的航班更多,常延潤和組員也會更加忙碌,但他們依然把親切耐心的態度留給旅客。下午1點,從加拿大回來的留學生田正宇推著行李車來到靜安區接待點,登記信息、等待轉送。“回國路上其實挺緊張。”田正宇說,“但下了飛機感覺各個防控環節都很嚴密,工作人員很親切,他們的服務讓我的心也踏實了。”

完成登記,協調好轉送車輛後,工作人員就會召集正在等待的旅客起身去乘車。聽到“大白”說出“走,我們回家了”,旅客疲憊的臉上也會眼神一亮。

這樣的場景,在24小時裡反覆出現。為進一步防控境外輸入疫情風險,上海從3月20日零時起,將疫情防控重點國家增至24個,並將根據全球疫情發展趨勢繼續動態調整重點國家名錄。

本文源自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