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伊份“員工優化”風波背後


來伊份“員工優化”風波背後

有些來伊份員工被迫要拿“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證明。

文 | 何寒秀

近日,部分來伊份員工向《零售老闆內參》爆料公司開始“凍薪裁員”。從爆料材料裡得知,來伊份確實有“降本策略-內勤”的內部正式文件。

來伊份“員工優化”風波背後

文件顯示除凍結調薪以及調整編制外,內勤系統有三點人員優化策略:2019年年評為C+D人員,總共優化83%;入職一年內的員工優化15%;排除上述兩種條件的人員外,全集團內勤減編10%。如果這一優化金額未能完成,還有備選方案進行組合達到降本的目標。

來伊份的組織架構,分為前臺(一線員工)、中臺以及內勤三部分,內勤包括總裁辦等行政崗位,中臺包括技術、品牌、運營、公關等多個部門,前臺為一線銷售部門。除內勤系統外,中臺系統也進行了人員優化。

《零售老闆內參》隨後聯繫到了多名來伊份員工,任職時間從一年到兩年多不等,多人目前已離職。另有仍在職的員工,表示不能接受公司提出的“二選一”離職方案,希望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解決。

“當時(HR)找我談,給了我兩個選擇。要麼主動離職,給我半個月到一個月緩衝期;如果要拿賠償,公司就會在離職證明上寫上‘被離職原因是能力不足’。HR說,裁員原因是疫情,加上公司運營不理想。”

不過,與此說法相悖的是,來伊份曾爆出疫情期間提出“一盞燈溫暖一條街”的口號,“2800家門店不打烊”,所有門店就近配送訂單猛增6倍。

來伊份董事長施永雷也否認了受疫情影響優化人員,表示“與疫情沒有關係,公司在疫情期間業績還同比增長了,怎麼可能因為經營原因裁員,是個別員工考核不合格。”

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員工優化與協議離職

對於“凍薪裁員”的傳言,施永雷在對外回覆中一再強調,“沒有這個事情,是個別員工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有(進行)優化。”

然而《零售老闆內參》調查卻發現,績效為A(完全勝任)的員工也存在被“優化”的情況。

離職員工趙瑞和李堯耀展示的績效考核與價值觀評價均為A,績效考核分在90分以上,都在近期被“優化”。

趙瑞表示,不是不能接受“優化”,只是不能接受公司的處理方式。復工之後,HR找他溝通,希望其在主動離職(沒有賠償),和賠償加一張寫有“工作不能勝任”的離職證明中做出選擇。

他無法接受,希望公司發放2019年的年終獎(公司規定4月發放);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賠償;拿到“正常”的離職證明。

幾輪談話下來,李瑞發現,問題不在於是否拿賠償,而被卡在離職證明上。

“他們已經同意進行賠償,因為我堅持開不帶‘不能勝任工作’字樣的離職證明,公司推翻了之前的承諾。”最後公司直接辭退了李瑞,未給任何賠償,承諾的年終獎也沒了。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李堯耀身上。“最後我放棄了,拿了帶有無法勝任工作字樣的離職證明。賠償對我來說很重要,我要活下去啊。”

來伊份“員工優化”風波背後

李堯耀的離職證明

在受訪員工中,只有易飛的績效被打了C。

“這個C我是不承認的。這是公司給每個部門的硬性指標。之前績效提報上去,部門領導給每個人都是好評,被HR駁回,說每個部門必須有C或者D。這個績效沒有任何硬性指標或者數據支撐。”

趙瑞和李堯耀回憶,從復工到溝通離職再到正式離職,過程不到半個月。

兩名員工表示,其保留了與HR之間的談話錄音。但在談話過程中,依然被告知:“背調也會‘實話實說’你能力不足;勞動仲裁也不怕,之前處理過幾次,都是公司勝訴。”

“不能勝任工作”之爭

公司為什麼堅持要在員工的離職證明上,寫上“不能勝任工作”呢?

一名在職員工向《零售老闆內參》展示了一張公司HRBP代表來伊份人力資源中心的申明,表示對於超出常理的要求,公司有底線無法突破。而在與趙瑞的談話中,HRBP提到的“超出常理”的要求,正是不帶“不勝任”的離職證明。

來伊份“員工優化”風波背後

一名員工表示,公司可能是不希望“離職”現象引起外界過多注意,於是通過“不能勝任工作”的說法,掩飾人員優化的實際情況。

除了基層與中層員工外,來伊份此次“優化”,也涉及高層管理者。

3月初,來伊份雲商總經理尤強及加盟中心副總監任洪豔,在內網被通報稱因工作不能勝任,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事實上,來伊份去年電商收入增長約45%,公司高層很滿意電商部門的業績。但是最高負責人離職,不少員工心裡有疑團。

《零售老闆內參》聯繫到其中一名高管,其表示自己屬於正常離職,與公司和平分手。他表示並不在乎公司對內的說法,也不清楚其他同事情況。

員工則爆料,任總(任洪豔)的離職證明上也寫了“工作不能勝任”。

缺乏客觀數據支撐的工作能力評價,李堯耀覺得難以接受。“離職證明上的評價會直接影響找下一份工作。公司需要客觀評價我們的工作表現。”

也有員工表示,來伊份此次人員優化,與2020年的目標“開源節流”不無關係。而這一目標,是在去年年底提出的。所謂“開源”,是指加快門店擴張和智慧零售建設。所謂節流,就是優化人員,節約人力成本。

而此次的“優化員工”計劃,早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被提上日程。

來伊份急了?

一名內部人士表示,來伊份面臨休閒零食三巨頭(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的競爭壓力,施永雷希望能夠重新奪回第一的位置。但是決策層對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意見並不一致。

行業人士表示,其實從2019年開始,在人員優化方面,來伊份就已經採取過一些行動。現在被曝出的事情,不過是因為公司“操之過急”和HR部門做法“失當”。

幾名員工分別表示,去年年底,施永雷(夫)與總裁鬱瑞芬(妻)在公司內的負責板塊也發生了變化。施永雷開始負責業務發展,而鬱瑞芬則負責品牌及公益板塊。而在此前,鬱瑞芬主要負責業務的管理。此次員工優化,也與高層管理架構變動有關。

“施董(施永雷)希望能夠建設好內生態,比如建設自己的APP,目標是建成新的‘一號店’,搭建平臺讓大家都在來伊份的平臺上賣貨;鬱總(鬱瑞芬)則希望能夠發展電商平臺上的業務。”一名內部高管人士表示。

施永雷自建生態的想法,包括自己開發門店系統。李堯耀稱,“以前都是花錢買系統,價格不菲。但是近年來開始自己打造系統,並且希望這一套系統能夠賦能同行。”

在公司的戰略戰術上,高層今年定下的目標也有些激進。一名員工透露,今年門店和電商的業績指標,分別需要2到3倍的增長。

除了在內生態上加強建設外,來伊份今年的重點還在加快門店的拓展上。

2016年,來伊份曾經提出千城萬家計劃,即到2022年,來伊份的門店數量要超過10000家。4年過去,來伊份的門店數量並未取得突破性的成績,仍在2800家左右。其中250家為加盟店。從2018年到2019年間,來伊份的門店總共增加了83家。

有內部人士表示,來伊份加盟拓展進展緩慢,一是品牌力不夠,二是因為其門店加盟的要求,要比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都要高。

不過,《零售老闆內參》對比良品鋪子與來伊份的加盟條件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尤其在資金方面,良品鋪子的加盟要求更高。但擁有2100多家門店的良品鋪子,如今加盟店數量已經超出了直營店。

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都已經上市,百草味近期也傳出被百事收購的消息。曾經的零食第一股來伊份,昔日的光環正在褪去。儘管這兩年來伊份不斷調整業務形態,但財報顯示,來伊份已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之中: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來伊份營收分別為32.36億元、36.36億元、38.91億元和29.15億元;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4億、1.01億,1010.9萬元和1506.72萬元。雖然營收整體增長,但淨利潤卻連續下滑。

從伊份目前經營狀況看,公司對線下門店的依賴程度依然很高。即使開放加盟,門店增加營業並不意味著就能帶來更多利潤。如果某一區域內的門店數量過多,甚至還會降低門店收入。

行業人士認為,來伊份有想要重回巔峰的決心,執行過程中可能有點操之過急。一名公司內部高層人士也表示,這次優化員工,確實讓一些員工覺得寒了心。

李瑞瞭解到,2019年4月被“優化”的員工,已經有仲裁成功案例,並非都是上述HR人員所說的公司勝訴,並在近期剛剛拿到賠償,“過程可能會很漫長,希望結果是好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員工姓名為化名)

▶【看熱點】百草味五倍溢價賣百事,武漢良品鋪子逆襲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