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老人有哪些不好的带娃习惯?

百诺恩小薛吖


你好,我的父母说起来都算是比较有文化的,一个在学校工作,一个在医院工作,但即使这样,他们对孙辈的溺爱还是超乎想象。

我儿子5岁,从生下来我们就搬到我妈家一起住,一起照顾孩子,因为我爱人父母早逝,我的父母更加疼爱我儿子,孩子爱吃肉,就根本不给菜吃,我妈在医院工作,所以什么营养配餐啦,营养均衡,都不在话下,但对上外孙子,分分钟妥协。做一大堆菜,只要孩子一个不愿意的表示,马上就妥协了,爱吃什么吃什么。

我小时候,我父亲对我很严厉,我虽然是女孩但也是被打骂着长大的(绝对不是虐待哈,就是严父),面对我儿子,就算他骑我爸头上,我爸都不乐呵呵的。。。

有一天,我儿子就是不是蔬菜,我愣是没让我儿子吃饭,孩子哭的,我爸妈就上火,两人一起放下筷子回屋里不理我们。也绝食了。。。。。

隔辈亲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这样溺爱,真是我们没法言语啊,溺爱感觉是几乎所有老人带孩子不好的习惯。


喜土土女士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因为我和老公要忙于上班,没有办法自己带孩子,只能让家里的老人来帮忙带,但是因为隔代,确实很多老人并不会科学育儿,老人带小孩不好的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言语威胁或恐吓:如果你不乖警察叔叔要过来抓你了;如果你不乖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好好吃饭,我就给谁谁谁吃以后不给你吃了.....用威胁的话语和小孩交流会让小孩没有安全感,出现性格上懦弱,胆小等不良影响;

二:过分宠溺,过分小心:孩子做错事,父母在教育的时候,最担心老人插一句:“孩子还小,不要这么较真,长大后就懂事了”。吃一个饭,满世界追着孩子,求着孩子吃饭;“不能碰这个!不能碰那个!不可以这样!”害怕孩子受伤,过分保护。太过宠溺,太过小心,很多会导致小孩长大后的耐挫力弱,不愿意承担责任。

三:数落孩子,爱比较:“你看看谁家的孩子比你还小,都已经会干嘛干嘛了,你说你一天天的都会啥?”没有哪个孩子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况且孩子之间的差距本就可以忽略不计,凭空给孩子灌“你比别人笨”的想法,只会让孩子受到打击,从而自卑,消极。

四:我家孩子都是正确的,都是别人的不对;孩子摔倒一下,老人赶紧抱起来哄,还责怪地板,桌椅,还在孩子面前打桌椅,打地板,这样的场景太熟悉了,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只会变得自欺欺人,推卸责任。

如果老人有不良的带娃习惯,建议宝妈可以多跟老人多做沟通,必要时候让宝爸出面协调沟通。我给我宝宝报了早教课,让老人带去上课,同时让老人跟着老师学习带娃的方法,这个还是不错的。很多老人听不进媳妇的话,但是老师的话他们都会听。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宝宝健康成长。


Happy容容


说到这个我真的要来吐槽一下我们家老人:

一:吃饭时饭很烫,就用调羹在那吹。吹很长时间的那种。我跟他说饭不要太烫,冷一冷再给他吃。你在那吹很长时间。是不是也有细菌?

二:吃饭时要么看着电视,要么看着手机。一会儿坐在这里吃一会儿坐在那里吃。

三:卫生习惯很差。因为我们家老大是女孩子。她那时总是把洗脚毛巾和洗屁屁的毛巾不分开就用一条。我跟她说女孩子要注意卫生一点。给他分开用。但他有时也总会忘记。

四:冬天睡觉的时候毛衣不脱的。我看着就觉得难受,我给她买的有薄的睡衣。我说你要么穿睡衣,要么穿秋衣睡。不要给他穿太厚睡觉不舒服的。 其实那老人也是疼孩子的。只不过是一些生活习惯的不同。作为媳妇也不能说的太重。不对的地方只能和他慢慢商量着来。毕竟老人给你带孩子呢。


偶家有三宝


希望这不仅仅是互相吐个槽,也能成为理解老人的一个途径。

老人带娃不是他们的义务,而是帮我们履行一部分义务。站在我们的角度,可以评价他们行为是否恰当,但需要理解他们行为的初衷是为了帮我们解决问题,只是由于经历、阅历限制,采用了不当的形式。

下面,我说说我家老人带娃时,我觉得不妥的习惯:

1.觉得糖是好东西,时不时包糖包给娃吃。

2.生怕娃冻着,冬天把娃武装的像个粽子,里三层外三层。[黑线]

3.总是教育娃要听话。[摸头]

最后,再次声明,纵使再觉得老人做法不合时宜,我也承认老人是来帮忙的。


清水无香12123


有很家长留言说没人帮带孩子,没办法出去工作;又有一些家长虽然有老人帮忙,但双方的育儿理念差异太大,造成相处困难,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老人家带娃虽然为父母减轻了负担,但如果是属于以下类型的老人,为了孩子好,还是要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带娃习惯啊!当然,如果父母自己也有以下的行为,就更要注意自我检讨了!

1.说话必带脏字,用语不雅

家里的老人平时说话总是脏字不离口,什么“我*你妈,傻*玩意儿,小*崽子……”只要说话,就得带点。平时虽然也告诉了老人,别当孩子的面这么说话,但是几十年的说话习惯,就是依然不改说话风格。

一天,刚会说话的孩子,突然说了一句“傻*”(就是介于A和C之间的那个单词),家长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2.责备无辜,推卸责任

生活中很多老人带娃常会出现一个通病“摔倒了,怪地板,都是地板的错!坐椅子没坐稳掉下来,打椅子,椅子不牢固……”可是地板和椅子可在那一动没动,它有什么责任?

3.强迫孩子吃饭,必须长胖

对家里的老人来说,宝宝是不是个头大、长得壮简直是心中的头等大事。即使孩子吃得并不少,身体素质也不差,生病都很少。但是在老人眼里,孩子不是胖胖哒,就是不健康,被别的小孩子比下去了,简直太让人生气了。

于是每顿饭都要把孩子喂到撑,甚至以买玩具,坐摇摇车,给糖,多让看电视等条件来利诱多吃一口,有时为了多喂一口饭可以追着孩子一小时。

4.总担心孩子冷,穿得太多

很多老人总是害怕孩子冷,会习惯性给孩子多穿衣服。不仅如此,在大街上看到别的孩子穿得少了也要提醒一句,多穿点。

5.事事都要替孩子做,过分溺爱

有些老人事事都要替孩子做,简直就是“免费的保姆”。吃饭的时候,孩子都还没来得端起饭碗,老人已经接过去,拿着筷子喂饭了。但孩子已经七、八岁了,完全可以自己吃饭。

穿上衣服,孩子的小手已经在自己扣扣子了。老人却说,孩子不会扣,扣得不好,一定要自己帮孩子做。

甚至带孩子出去玩,家长打电话问孩子出门都有什么好玩的,看见什么了时,老人都要抢着回答,完全无视家长是在和孩子对话。

6.有感染疾病的家人,避免亲密接触

如果家里的人患有感染性的疾病时,就应该注意避免和孩子的亲密接触,以免传染给孩子。

有些家人有灰指甲、脚气、老胃病和嘴角疱疹等,却还与孩子亲密接触,亲吻孩子、为孩子洗屁股、洗澡、嚼食喂……使得孩子也感染了相应的疾病。

7.跟在后面给吃的,影响专注力

在家里只要一看见孩子,就要不停的给吃的。一会问孩子渴不渴,一会问孩子饿不饿,一会又端来水果。本来还在兴致勃勃堆积木的孩子,被几次打断后,完全没有了继续探索游戏的乐趣。

8.认准谣言偏方,不听劝说

宝宝发烧,不正规退烧,却采取自认为有效的偏方,银手镯煮水喝、珍珠粉泡水喝、酒精擦身,折腾了一夜,宝宝哭闹不止,全身起了很多红疹。

次日,看宝宝实在没有好转的迹象,才送到医院治疗,医生表示孩子现在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如果早点就医,根本不会这样!”对此,该院多位医生表示,家长不应迷信偏方。

9.总唱红脸,鼓励说谎

有些父母为了宝宝健康而限制吃零食,可是老人却总背着人偷偷的给孩子塞糖吃,来讨好孩子。只要单独带孩子出门,总是要买一些孩子非常喜欢却不适合的玩具或食物。

而且还要告诉孩子“你爸妈不给你吃,他们不好。我们悄悄的吃完再回家,回去不能告诉他们,要不然下次就不能出来买喽”。

10.什么都是危险的,限制探索

有些老人在他们的眼里什么都是危险的,“不能动这,不能碰,不可以这么做……”。想和小区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不让 ;想滑滑梯,不让;想自己走路不牵手,不让......

其实,很多老人的一些行为,都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毕竟他们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科学育儿,所以相对来说思想比较陈旧,也是有情可原的。

而且,对孩子的养育还是应该父母为主,老人为辅的;当和老人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要多交流、多沟通,尽量求同存异,共同养育孩子健康成长才是硬道理!



父母读物


你好。关于这个话题,这个要吐槽的真的太多太多了。。。

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一哭就是饿了,额了,喂奶,喂奶。。。

孩子吃个饭,必须喂,追着喂,赶着喂。。。

孩子大点知道要东西了,一哭就给买,一哭就给吃,一哭就给玩。。。

孩子摔倒了,就说地不好,凳子挡道,然后各种拍地面打凳子。。。

孩子都出汗了,还给孩子加衣服,因为老人觉得冷。。。

孩子学会打人了,就会夸这孩子不吃亏,多好。。。

老大和老二干仗了,就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小的。。。

等等,等等。

很多老人,认为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好了,只要孩子不哭就好了,

而不问是非对错,这些都很有问题。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老人带孩子有太多毛病,但肯定还是带孩子最放心的人选。

所以有些时候有些事情能沟通能改最好,如果不行能忍就忍一下吧。

是不是有点同感呢?



云生活2020


我也来吐槽一个:有些奶奶喜欢去村里打麻将,把孩子一背就背一天。饿了就小卖部随便买个面包给孙子吃。这样孩子营养怎么跟得上,小腿也被背弯了。孩子身体当然不好了。头发黄黄的营养不良,身子瘦弱,腿型也不好看。


双子芬妮


第一,喜欢给宝宝穿很多衣服,怕他着凉感冒了。第二,喜欢把胳膊给宝宝当枕头,抱着宝宝睡觉。第三,在宝宝睡的床的被子下面放一把刀,说可以驱邪。[捂脸]


泛舟汉水


没有哦,因为我们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虽然老一辈思想不同,但我们父母还是很开朗的,思想比较和年轻人沟通得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