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走咱們不退!浦東機場的這群“70後”依法行事,以理服人

浦東志願者大本營裡有支來自區委政法委的“70後”小分隊,他們中有70年的“老大哥”,也有76年的“小兄弟”。一隊7人響應浦東對入境重點旅客閉環管理轉運工作“徵召”,3月6日加入首批志願者隊伍,承擔起浦東國際機場接送轉運工作。3月19日,接送轉運工作總指揮介紹,第二批志願者即將輪班入駐,區委政法委也將有“新兵入伍”。


旅客出關後,順著通道一路來到浦東“攤位”——入境人員集散點,送轉運工作由此開始,“政法小分隊”也在此開始了他們的志願工作。“老實說,語言是最大障礙。” 小分隊坦言即便挖“庫存”也難以應付專業詞彙,尤其是多國語言。“戰友”王亞軍想到了藉助科技的力量,多番試用後選定了一款語種豐富,還能夠直接錄音翻譯並語音播報的手機軟件。


疫情不走咱們不退!浦東機場的這群“70後”依法行事,以理服人

“信息登記是接送轉運工作首個環節,如實準確地記錄信息可以有效對入境人員進行居家和集中隔離分流。” 浦東國際機場接送轉運工作總指揮介紹,“如今流程進一步優化,入境人員如果有條件居家隔離,需要留驗後,由居住地街鎮指派專車接其回家。我們涉及轉運有兩項,包括集中隔離轉運、機場到留驗點轉運。後者壓力較大。”


“旅客經過長途飛行,加上下飛機、取行李、出關等因為防疫要求消耗了較長時間。並且隨著國際到達旅客人數連日來增加,留驗點排隊壓力加大。旅客積攢的壓力容易在‘最後一站’爆發。” 王衛忠介紹。

疫情不走咱們不退!浦東機場的這群“70後”依法行事,以理服人

3月18日是國際到達首個“大客流”。志願者們帶著N95口罩不停溝通。休息時,摘下的口罩裡都倒得出水。下午5:20,跟車志願者向“指揮”求助,車上部分旅客因為等候留驗時間長,需要食物、水等物品,並且情緒波動較大。姚軍明剛好在待命,隨即支援來到了留驗點。


“我曾經是一名公安幹警,我貫徹的是依法行事,以理服人。” 姚軍明上車後,旅客要理論,他將我國與此次疫情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告知他們。“旅客在各自國家是守法公民,到了中國也要遵守中國法律。”另外,考慮確實舟車勞頓,姚軍明帶了一些食物、水,讓有需求的可以領取一些。“最終在留驗點交接時,旅客們對我們的工作表示謝意。”就這樣,原本18日晚上8點可以撤崗的姚軍明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才回到宿舍。


每天至少2萬步,防護服裡汗如雨下,生物鐘紊亂睡覺斷斷續續,即便如此,小分隊隊員們仍舊鬥志昂揚,“機場防控無怨無悔,疫情不走咱們不退!”


文字:張敏

視頻:朱浩波 邱波

視頻剪輯:顧佳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