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光種自己的地不出去打工,在世界上是什麼生活水平?

立興382


其實“農民光種自己的地,不出去打工”這樣的情景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回顧一下歷史不就知道了。
在1990年以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的農民都是處於這樣狀態,當時農村甚至不允許勞動力外出,可是,當年的人們生活質量其實非常低下,吃飽飯都是一個大問題!

歷史經驗:農民全部務農,生活品質低下!

如果年紀稍微大的朋友,仔細回憶的話,應該還能回憶起當年(1990年前後)的生活水平。
在大概30年前也就是1990年前後,全國農村人口數量高達9億,而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處於常年外出務工狀態,真正像現在這樣長年在外務工的人數非常少,而且當時國內還沒有“農民工”這一說法,因為當時農村還是非常限制農村勞動力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畢竟這意味著生產力的下降。
當時,筆者已經開始有了記憶。當時的家鄉人口高達300多人,除去那些在外當兵或者工作的人以外,絕大多數人還是在家種地,可是,當時就連最基本的吃飽飯都是一個問題,不但如此,還要繳納固定的“農業稅”以支持國家的工業化建設。
而30年後過去了,我國的農村人口數量已經降低至7億,而且常年在外務工人數也達到了3億左右,可是,我國的糧食生產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出現了很大的增加。
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沒有出現降低,反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民全部務農,生活質量會下降!

中國目前還有7億農民,人均耕地面積2.5畝,當然,有人均十幾畝地的地區,比如說東北,也有人均只有幾分地的地區,比如說河南某地。如果所有的農民留在家鄉種地不外出務農,也能生活的下去,只不過所處的生活質量很低下罷了,具體表現為,每年靠種地的收入只能滿足日常基本生活需求。
如果所有的農民都有這樣的想法,估計中國農村以及農民以及農業問題都會出現很大幅度的倒退,而作為三農問題的根基——農民,大家的生活水平不但不會保持如今這樣的高質量,而且還會出現很大的倒退。
舉例來說,估計每天只能是粗茶淡飯,家裡有什麼吃什麼,買不起蛋奶魚肉。
常年所穿的衣物也只能以最簡樸的那一種為主,因為稍微好看的衣服都買不起。
至於說新樓房,智能手機,家用電器或者轎車這樣的高消費支出,也不要想了,指望一般自家的那一畝三分地肯定是沒有任何的可能。
至於說年輕人想要娶妻生子,更是異想天開了。
雖然外出打工非常不易,但是它對於改善農村生活品質,提高農民收入的作用,不可替代。


糧油市場報


這個問題要看人均有多少地、種的是什麼而定!

種糧食的農民:

人均三、兩畝極度貧困!

人均五、六畝的算貧困!

人均十至十五畝的算貧窮!

人均二、三十畝的脫貧!

人均四、五十畝的小康!

人均八十畝以上的富裕!

如種其它特色產品很難界定!有可能每戶十畝八畝的就能走上富裕的道路!

其中貴在經營管理和科技,如果丟了這兩樣再多的田地給你也是窮光蛋!

(注:本文所指種自家的地!租別人的地除外!)





荷韻蘭風


以我的問訊觀察情形來看,如果純粹種地以農養農的話,是無法自給自足的,這也就是現在農村稍稍精明一點的人不願種地的原因,苦累寂寞不說,自己養活不了自己。目前,中國現實的一大問題就是農業。全國近十四億人口全年稍寬點計算需消費多少糧食?全國可耕作土地上年均能生產多少糧食?每年糧食總產量是在上升還在下降?供給與消費能否平衡?如果供不應求每年要從國外購進多少?從哪裡購進價格變動幅度多大?如果遇上天災糧食減產或發生局部戰爭人家不賣糧食給我國了怎辦?民以食為天啊!人都養不活了,什麼生活幸福國家富強都是空談。這事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務必胸中有數全盤考慮落到實處。


崔宇329


水平確定是別人騎馬咱騎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給自足確定沒問題,比歐美日韓發達國家或許會差點,比非洲 伊拉克 菲律賓好點也是必然的。如果多少有點經濟頭腦,種植點經濟作物那就更好不過了,當然也要分區域地段,一線城市周邊菜農相對收益還是沒的說的,畢竟種植 運輸都很方便,價格也有優勢。所以但種地不會捱餓,多富也不多,在世界範圍內也就中等偏上些,我是這麼認為,別忘了中國960萬平方公里養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


141913鑫圭雜苑


這個問題各地差異太大了!有的地方每人分到幾分地,幾畝或幾十畝不等。地少的不外出打工就無法生活下去,地多的就不用出去打工,加上土地各種補貼收入就可以了。

就補貼這一項維持生活就基本就足夠了。

所以我國土地不均衡這對農民來說也是弊端。同樣是農民土地有多有少!

發達國家人口少農民富裕,他們的人口要是同中國同樣多可能還趕不上我們,其它國家能趕上中國農民也是很少……。


鄉村行


我們先來說天氣,知道現在天氣也是農業的一個問題,暴雨乾旱等

市場方面,這個很重要,比如你種蔥種蒜,可能平時價格不高,但是,一旦價格大漲,你一夜暴富都有可能

人工方面,收穫的時候,你一個人絕對忙不過來的,要僱人吧,看人工價格

運輸方面就要考慮更多問題了。

能賺多少錢很大程度上看以上幾個方面的綜合考慮,可能會負債累累,也可能一夜暴富,都是有可能的


亂寫一通的憨憨


如果農民光種“自己”的地不出去打工,就是我們國家八九十年代的真實情況,類似於現在的朝鮮農民。

根據朝鮮農民在全世界229個國家的排名約為200位。



以此類推:農民只種“自己”的地不外出打工,在世界的真實生活水平處於200名以外,是相當低下的。具體表現如下:

  1. 交通工具基本上以自行車為主。因為土地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所以吃飽是最重要的任務。如果遇上豐年,可以結餘出一點錢購買一輛自行車。
  2. 以玉米為主食,適當添加稻米和白麵。玉米的能量和粗纖維充足,用作主糧食用比較頂飽,偶爾食用一些稻米和白麵以保證食物不那麼單調。
  3. 平均7天能吃一回肉。為何是7天,因為八九十年代我正好在讀初高中,至今仍記得是一個禮拜在食堂打一次肉。
  4. 平均一年能添加一套衣服,打補丁的衣服佔多數。每年春節都是添置新衣服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一年一套,有時候兩年一次。

  5. 接收外界信息主要靠收音機。做完農活回家收聽廣播也是很幸福的事,廣播每天都有固定播出的評書,一集一集的播出,煞是好聽。
這就是農民完全不出去打工,並且只種“自己”的土地的基本生活水平。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對於我們真正經歷了八九十年代的人來說,在當時並沒有覺得有多艱難!

現在回想起來依然生動有趣,可見物質的豐盈並沒有給我們增加太多的快樂。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如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私信我,或者在評論裡留言。

我是艾鴻海,重慶市勞動模範,農業經濟師,農業創業者,新型職業農民。誠意分享真實的三農知識,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艾鴻海


眾所周知,現在的種地成本是越來越高,各種生活成本也一年比一年高,現在的錢根本不當錢花,以前100塊錢夠一個初中生一期的學費,現在一百塊錢只能買幾斤蘋果。


就拿小平的老家來說吧,每個人就有一畝多的承包地,就拿一個五口之家來說,一家人一共就七八畝地。正常情況下一年種兩季莊稼,除去肥料,農藥,種子,耕種,收割,人工等成本,剩下的糧食夠一家人的溫飽就不錯了,有時因為天氣,各種病蟲害的原因,莊稼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如果就靠這幾畝地吃飯,那後果很嚴重,連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就解決不了。

農村人為了讓孩子去縣城裡讀書,不惜找人託關係,也需要花不少錢,如果沒有錢什麼事也辦不了。農村孩子結婚,要蓋小洋樓,要買小汽車,要買金銀珠寶,還要彩禮,那一樣錢也不是個小數目。如果不去打工,只種自己家裡的幾畝地,花錢從哪裡來,沒有錢孩子只能輟學在家,兒子就娶不到媳婦,只能打光棍。

在農村就種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話還好,一旦有人生病,一家人的生活將會是雪上加霜。特別是生了大病,面對高額的治療費,只能在家裡等死,沒有別的辦法。

農民朋友如果不想出去打工,就在家裡種那幾畝責任田,恐怕連溫飽問題都不能保障,因為種地是靠天吃飯,老天不作美,你就會沒有飯吃。連溫飽都解決不了,孩子上學,結婚也只能成為實現不了的夢想。在家裡除了種自己的土地外,還可以承包別人的土地種植農作物,乾的好,不但能養活一家人,也能過上好日子,小平村子裡就有一個年輕人在村裡承包了100多畝土地,每年各項收入非常可觀,日子也是越過越紅火。



綜上所述,農民不出去打工,只種自己的幾畝地,過的生活應該是討飯的水平。


豫南小平


如果根據我的家鄉來說的話,我們一個人田土一共丨.2畝,我一家三口人共產水稻一千多斤,玉米可能有二千斤,紅紹要多一點,就這些你看要怎麼生活,並且我兒子沒有土地,是我父母有一個人的地在我戶口上,相當於我三個人的土地糧食給四人吃。就想得到生活有多艱辛。


事在人為200362832


得個癌症,就在家等死。我是農村的,家裡有5畝地,一畝種穀子,夠一年吃。一畝種黃豆,芝麻綠豆,花生等。剩下3畝地種玉米,去年收成好,賣了3800塊。我家只有2口人,我是單身,上面只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孃。我算過我家一年生活費得5000。包括買煤球,買炭,吃喝拉撒一切必要開支。你算算,種地能顧得了生活不能。我沒車,市裡沒有房,不用還車貸,房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