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祝賀你幼兒園畢業啦!---我給我孩子學齡前上的人生第一課

“學齡前的孩子就像一塊海綿,他們沉浸在大量的信息中。這段時期最重要的是家庭父母的教育”。

我先介紹下我孩子,我孩子是90後獨生女兒。從她出生到幼兒園那段時間基本都是我們和孩子以各式各樣玩長大的,這段時期主要教會她自己吃飯,穿衣,洗手,玩好的玩具自己放回固定原位。三歲開始分開獨立房間睡,睡前給她講講故事或給她自己看讀童話或常識性的兒童書籍。(不要求看懂,主要讓她逐步有對書籍的概念和興趣)。平時給她些彩筆,紙讓她獨個安靜塗鴉,可以有助養成孩子的耐心。當孩子將從以玩為主的幼兒園過渡到將要上小學前, 當中會有大約半年的空窗期(包括春節,五一,六一這主要節假日)。那麼下面是我主要講的我在孩子上學前應該做些什麼,怎麼做。通過頭條這個平臺與大家一起來分享我的實踐經驗。


孩子:祝賀你幼兒園畢業啦!---我給我孩子學齡前上的人生第一課


一: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特徵給她明確合理的要求,做到內容具體明確、語言通俗簡練。根據自己孩子能力,提出要求逐步提高。

1;安排每次15-20分鐘,並限制在每天一個半小時左右的繪畫塗鴉,並請孩子描述一下她的繪畫和創作意思並提出些問題(因為小孩子對回答問題並不陌生,但是要確保問一些貼近她活動和生活的問題而以此來了解自己孩子的內心世界和鍛鍊孩子語言表述能力)。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在面對孩子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一般採用合適的方式實事求是地回答。

2.經常帶她去大自然漫步,即使只是家附近的公園裡。指出看到的東西,並積極與她討論: 比如"看飛鳥。你還記得我們昨晚看到的飛鳥嗎?什麼顏色?你知道鳥怎樣保持平衡嗎?"等等問題。(激發其好奇心是讓孩子輕鬆接受新鮮事物和學習新知識不可或缺的途徑。因為我也看了很多小孩心理學的書籍有一段這樣的描述;好奇心強的幼兒接觸新事物時注意力集中、愛提問、愛探索)。

3;採用圖片、畫報等直觀形象的方式加強孩子對危險情境及事故原因以及後果的認識,提升孩子的安全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但要善待理解孩子如把玩具拆開等"破壞行為",滿足孩子主動探索的心理,鼓勵孩子對新異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好奇與關注)。

二:良好的習慣對孩子身心的健康、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將伴隨孩子一生,使自己的孩子終身受益。

1;根據小學上課一般早上七點半就要到校,所以在孩子作息時間和內容做了調整(早上六點三十準時起床。洗漱,穿戴,上衛生間必須自己獨立完成。自己吃好的飯碗筷子等必須自己放到瓷盆裡。晚上準時九點洗漱上床睡覺)。

2;一般來說每個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有亂髮脾氣等這樣那樣的壞習慣,根據這種情況我為孩子制定了一些列的行為準則和獎罰規定。(當然在執行當中會遇到一定的難度,在準備執行這些準則前家裡所有大人必須事先達成共識和注意在孩子面前言行,這非常重要)。

3;明確具體要求孩子'三不得(不得亂髮脾氣,不得無理取鬧,不得撒賴)五不許(不許亂拿別人東西,自家人也不行。不許亂扔亂放東西,用好的東西必須歸放原位 。不許對人動手動腳不禮貌 。不許觸摸電線電板插座。不許看電視星期五,星期六除外)。

4;關於孩子的獎罰,對於不聽話沒做好我們集體採取"冷暴力",儘量避免打罵孩子,比如裝的很生氣不理她或限制當天娛樂遊玩,罰在家抄寫等。嚴重點勒令去自己房間一個人反省,認錯了再出來(一旦認錯了馬上給於鼓勵獎勵)。其實一般學齡前孩子通過在幼兒園的那些年已經知道亂髮脾氣等行為是不對的,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控意識。

三: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認讀和感受數學。

1;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在家包餃子,包餛飩等,這時孩子也很喜歡來湊熱鬧。剛好可以讓她邊動手,邊數數興奮的不亦樂乎。(小孩子喜歡玩,喜歡打扮,喜歡模仿,通過這種互動方式為她學齡前提供一個豐富的環境,創造一種氛圍,邀請她創造性地自由發揮和探索)。

2;對於每天做的事對我們大人來說可能是例行公事, 但對一個孩子來說可能會很新奇,比如在烘烤時測量配料讓孩子幫助,談論測量時間的方法,順勢解釋一下,怎樣才能在廚房裡更安全:不要爬上櫥櫃、別碰刀和爐子;。還比如說明天我們要去超市,讓她預測這幾個蘋果應該為多重等等,使用數學方式解決問題。

在這裡我簡單闡述下大家可能比較關心我孩子的後續問題;自從孩子上小學後,一直表現比較活潑,學習的也很輕鬆。平時在家做作業也不是感覺很累。曾被學校推薦參加了市小學三年級奧數竟賽,並獲得一等獎等其它獎項。並在小學畢業前得到了多所重點中學邀請,畢業後直接進入上海市重點中學復興高級中學就讀,直至高中畢業考入上海財大並在學校入了黨,畢業前被銀行提前簽約錄取工作至今。

最後我想給各位孩子家長要說的;對於家長想要為學齡前孩子投資一些高質量的教育資源,花點時間在正式、嚴肅的課堂上,這沒什麼不好。然而,理想的情況是,這些課程應符合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否則對於年齡尙小的孩子來說,只會起到反作用。但限制孩子在正式課程上花太多時間並不意味著不可以在一天的其它時間進行學習。通過玩耍、與周圍的人互動、模仿和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才最合適學齡前兒童。

這就是說,在生活中就有許多方法可以教小孩子學習,而它們中的大多數可能你已經在做了,家長們不要忽視與自己孩子的這些日常互動的教育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