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炒股,是圖一夜暴富還是財富增值?

一富遮百醜


您說的這兩種情況都有,也是相互並存的,兩者本身並不衝突。

比如說我把,期初我是從大學還是炒股,從最初的幾百塊嘗試開始,逐漸加大投入,一直到現在陸陸續續也有不少年了。要說目的吧,最開始並沒有想一夜暴富,甚至也沒想財務增值,就是單純的想要去了解,去體驗。但自從進入之後開始,一切的想法也有了變化。


第一階段-瞭解。

最初我記得好像就買了100股,剛剛上漲,賬面變成紅色的,就選擇了賣出,本想搞一個開門紅,結果算上手續費還虧了。那時候的想法很單純。但是很快樂。


第二個階段-財富增值

經過了一段時間建的摸索,逐漸加大投入,不再急於買賣,也不再追漲殺跌,慢慢從幾千塊錢變成了幾萬。這個階段洋洋得意,甚至去已“股神”自詡。逐漸開始膨脹。


第三階段-夢想一夜暴富

隨著內心越來越膨脹,平均一天賺個幾百根本不滿足,所以倉位也越來越重,起先趕上一波不錯的行情,心裡那叫一個美。每天不停的算著財富怎麼翻倍。但是風險總是在輕視中蔓延,突然連續下挫,被套在了山頂。


第四階段-養傷

股崩的感覺簡直叫人絕望,當你咬牙賣出的什麼都賣不出去,每分每秒都在突破你的底線,吞噬的不只是你的收益,還有你的本金,甚至是你那顆貪婪的心。


等養好傷決定再入股市,不再夢想一夜暴富,只求財富增值。


有用知識


說實在話,我當初炒股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的那麼一點資金快速增值,結果事與願違非要撞南牆才想回頭,殊不知我失去的不僅僅是錢還有時間成本。

我是在牛市中期看大家都在賺錢,買什麼賺什麼迫不及待的跑步入場,想著一個月賺個20%就行了,相當於一萬塊錢賺2000元。

剛開始資金量少,又是在牛市中期買什麼都能賺,於是開始加大資金投入,牛市到了末期,從獲利回吐到不賺再到虧損,補倉再虧損做股東這時已經虧損了40%。

人往往都是這樣,假設當初1萬進去賺個20%,看錢這麼好賺再加倉到3萬,結果下跌20%變成2.4萬倒虧4000元,不信邪再加倉2萬還虧20%,完了回不去了只能當股東,虧損1.28萬。

後面總結了一下,炒股虧錢的原因:賺快錢的心態影響,喜歡追漲殺跌,買進去漲了小賺就跑,虧了就裝死,大虧小賺就是當時的寫照。

期間也看了很多炒股書籍,實驗了很多理論,都是具有很強的馬後炮性質,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最後痛定思痛,重新撿起股票價值投資才讓我的股票賬戶止跌。

股票價值簡單的說就是尋找能夠每年分紅4%以上的優質白馬股,耐心等待等熊市到來分期分批建倉買入,一旦一直下跌就狂撿便宜籌碼,沒有賣那就叫浮虧坐等分紅後再補倉打新股,等牛市到來你持有大量廉價籌碼就是你的資本,等待時機賣出你就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總之

買股票不要想著一夜暴富,真正能賺大錢的人都是長期投資,像貴州茅臺一樣500塊一股賣出的人還在沾沾自喜,殊不知現在都到來了1100一股。短線是銀長線才是金!


小方聊投資理財


2010之前,我炒股就是圖一夜暴富,現在我炒股的目的就比較理性了,在跑贏通脹的前提,儘量讓財富增值。

我是2005年進入股市的,那年剛大學畢業兩三年時間,畢業時雙選了一家公司去幹了半年多,覺得那不是我要的生活,然後回成都折騰。

結果眼高手低,不知不覺就混了兩年時間,一無所獲,差點連自己都養不活。

2005年上上一輪牛市前夕,券商大勢擴充營銷人員,於是我就成了其中一員。

開始兩年踏實營銷,同時不小心就將證券從業五科考試都考過了,營業部那會正流行投顧,順勢轉入營業部投顧隊伍,收入穩定之下開始折騰短線,覺得自己牛逼,會看K線,會畫趨勢線,懂什麼波浪理論,結果折騰到2010年,沒賺到什麼錢,本金倒是虧了不少。

2010年之後,潛心專研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逐漸形成一定風格,從2812年開始穩定盈利。

在市場呆久了,更敬畏市場,不預測,從資金管理控制風險。

2814年後和朋友一起發行了自己的私募產品,這時才發現江湖水有多深,套路有好多,更加覺得這市場只有價投才是散戶的唯一出路。

至此後,我炒股就變成財富增值,每年有20%收益我就滿足了。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說實話,我剛開始炒股就是為了一夜暴富。

我炒股是因為看到了我朋友的父親在炒股,而且是個牛散,還靠著炒股發家,手裡有幾千萬的股票市值,眼紅後才跟入的。

本以為炒股很容易,一心想著一夜暴富。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即便牛市裡給你轉到了錢,後期也會靠著實力輸回去。

所以,後來才明白了,股市裡靠著一夜暴富的心態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於是,後來我轉變了思維,在我師傅的教導下,慢慢接受了價值投資,接受了慢慢變富的事實,開始懂得用複利、滾雪球來積累財富。

說得更簡單一點。

就是從一夜暴富的心態轉變為了靠著複利致富的目標。

就拿我自己的操作邏輯來解釋吧。

我是根據A股的牛熊週期來進行投資佈局的,因為每一輪熊市過後一定會有大級別的牛市,而牛熊總是交替而來的,所以我只需要在熊市底部區域里布局,耐心等待到牛市獲利即可。

這就是我的投資理念。

如果一一輪完整牛熊市5-6年來計算,我從25歲開始抓住每一輪,一直到50歲,可以經歷5次完整的牛熊市.

一輪完整牛熊市裡的個股漲幅是巨大的,如果我能夠把握的收益為3倍。

那以100萬的資金來計算,就是100萬x3x3x3x3x3=2.43億元!!

如果你的認知和水平不夠,經歷的只是4次牛熊市,而且利潤每輪只能翻2倍。

那以100萬的資金來計算,就是100萬x2x2x2x2=1600萬元!!

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認為這兩者並不矛盾,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炒股炒期貨,如果能夠一夜暴富,那肯定是最好不過了,如果不能那就希望財富能夠穩定增值。金融投資,很多人肯定都是抱著想賺快錢才進來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能吸引來一批又一批的韭菜。

在炒期貨之前,我主要是炒股,可是當時炒股經常就是追漲殺跌,所以在股市根本沒能賺到什麼錢。可是我有個大學同學,他卻通過炒股實現了財富自由。他2011年辭職回家全職炒股,到現在也快十年了。這十年他從一無所有,就憑炒股給他賺了幾千萬。這點我還是相當佩服他的。

就去年春節的時候去過他那裡一次,看到他自己買了一個100多平的寫字樓,裡面裝修得非常的豪華,分有辦公區和休閒區,他每天開市的時候就一個人在那邊辦公。他現在住的是一個400多平的大別墅,裡面裝修也是豪華得很,家裡都是紅木傢俬,桌上隨便一個擺件就是好幾萬。

他老婆比他小好幾歲,現在做全職太太,他給他老婆買了一部大奔,自己卻開著一部開了好多年的十多萬的車。他炒股能賺錢,其實主要也是靠2014到2015年初那一波行情,聽他說,他當時也配資了,財富在那段時間一下增長了幾十倍,稱之為一夜暴富,也很合理。

當然炒股能賺錢的人非常少,包括我自己,就因為炒股沒賺錢,現在改炒期貨了。而炒期貨,對於我來說最後可能也還是不賺錢,聽天由命吧。


月牙亮投


多數人來股市是因為“眼紅”,聽到和看到身邊的朋友“賺錢了”才來股市的。真想一夜暴富的估計不多,也就是抱著能跑贏銀行存款利率就差不多了。

或者再退一步,能有效抵抗物價的上漲通貨膨脹的增速就行!

抱有一夜暴富的“賭徒式的”投資人是不會太多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理性的。現在哪有那麼容易賺到錢的地方的。

股市想賺錢更是難上加難。十多年來上證指數一直在3000點左右的“中位線”運行。起始基點100點,最高點數6124點,所以中位線目前就是3000點左右。

創業板的推出是2009年10月,起始點位是1000點,目前2000點左右,這十年來還算是有賺錢效應的板塊的!

但是還應該將上市初期的溢價考慮進去,賺錢效應就很小的了!

每個人都是心懷夢想的,能一夜暴富肯定不錯。但是還是要腳踏實地的來投資獲取相對安全穩定的收益!

本人2004年進入股市,當初一樣是有“一夜暴富的”想法的。

可是,無論我怎麼想,無論我怎麼學技術分析,不好的心態總是帶來不好的結果。

哪怕就是經歷了2005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我也是虧損嚴重,就更別提2008年的大熊市了。

此後,我調整心態,放棄“夢想”,開始“回頭是岸”,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了!

我現在經常拿我的收益率和上證指數相比,我覺得樂在其中。每年能領先於上證指數的漲幅就好!

正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目標放小一點,反而更容易實現!

理想和現實就是有差別的!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市正途


炒股目的自然主要是為了賺錢,當然其中也能學到很多東西,說炒股可以一夜暴富有點誇張了,但是達到財富增值我覺得是大多數人的初衷。

資本市場是一個可以一夜暴富的地方,但是暴富的人最終能有幾個。我們要追求的就是在股市中使得自己的財富穩定增值。

對於我來說,非常熱愛金融行業,並且處於證券行業。首先,收入與證券是掛鉤的。我自己炒股,當然是為了使自己的財富增值。

但是大家都知道股市10炒8虧,保本都不容易,更何況賺錢呢!要想在激戰的股市中立於不敗之地,自然需要有別與他人的努力和專業。

要想達到穩定盈利,一般是經歷過失敗虧損,勇於反省,總結經驗,逐漸打造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且不斷完善。鍛鍊自己的盤感執行力和心態。

我想,為了使自己的財富增值,需要下功夫的,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不要妄想一夜暴富。

關注股市浪哥,投資不迷路,感謝點贊支持!


股市浪哥


炒股可以不求人

我有個好友二十年前身家上千萬,自己有生意、有車、有別墅……什麼也不缺。但還是在做生意之佘炒股票,我當時問他為什麼炒股票——他說炒股可以不求人!

炒股可以遠離世俗,炒股可以不用看領導和同事的臉色賺錢,炒股可以自由自在的玩和休息,炒股可以不用四處找人幫忙,自己一個人就能做了……。

實際上很多人炒股都或多或少有這個因素的原因,我也一樣如此。但對我更重要的因素是——我對炒股有興趣!

我對炒股有興趣

其實照我20多年的觀察,絕大多數人對炒股並沒有興趣。絕大多數人只是對賺錢有興趣。大多數股民炒了很多年了,連最基礎的證券知識都不懂,不是他們笨,他們其中有很多人是高級知識分子,而是因為他們不喜歡炒股,他們只是對錢感興趣。他們更關注的是炒股的結果——能否賺錢。而對炒股的過程是毫無興致的。

不單股民如此,證券公司中的人大多數人對炒股也沒有興趣。證券公司的人最關心的是客戶的交易量還有佣金!一個千萬級以上的客戶會馬上得到老總的熱情歡迎!一個炒股高手去證券公司應聘極可能被掃地出門。

證券公司的絕大多數人只是為了得到高薪而工作。而我則不同,即使給我的工資比大多數行業收入都要低我也會做這行業。

我在20多歲時就發誓要成為一代投資大師。

1996年,我就拿著幾千元開始了第一次的炒股生涯。從此後歷經挫折仍然痴心不改。學習了大量的中外投資書籍,親手寫的交易筆記堆起來有一米多高。當時的信息早報上有很多K線圖,我隨身攜帶,白天晚上的無數次的翻看K線走勢圖,一週之內就能把這份週報翻爛了。為了練習交易,我拿出真金白銀無數次的實盤試驗,不停的試錯、止損。一次虧損幾千元,只是為了試驗下自己的一個想法。如果錯了,反思一二天後,有了新的想法就再買股票,再試驗…………。

由於我瘋狂的拿錢練習炒股技術,而不像別人那樣炒股是為了賺錢。我很快就損失了……不知多少錢,因為當時已不敢計算虧多少錢了。估計也不是很多,應在10萬以內。10萬元在20年以前已不是個小數字了。而我當時只是月收入幾百元的小職員。

儘管我知道我這樣做有些對不起家人,因為我的家庭並不富裕。我做生意賺的收入估計至少一半都被我練習技術虧光了。但我就像輸紅了眼的賭 徒,不斷四處學賭技,希望以後能成為賭神。

後來我已淪落到做更夫了,就是晚上天天專門值夜班那種工作。即使這樣我仍然保留著幾千元資金炒股票,仍然天天反思自己的交易中的錯誤與不足。這時我們單位對面有個食雜店的老闆也炒股票,因此我和他成了好友。我幾乎天天晚上去他那裡,給他講怎麼炒股票,經常是徹夜不眠。

一天,他突然說要上南方,臨走前要把帳戶交給我打理,結果被我拒絕了。我知道自己好像還差點火侯,我不能拿他的錢做試驗。但他另一個要求我卻同意了。他希望我去證券公司工作——他說你既然這麼喜歡炒股,為什麼不去證券公司呢!

在他走了兩年後,我的交易技術終於成熟了。我也進入了證券公司工作,穿上了西服革履。

我為什麼對炒股有興趣?

炒股是一個可以相對公平的展現個人綜合實力的地方。只要你有一定的資金,就可以憑自己的能力進行交易而獲取財富。炒股並不是智商高就能賺到錢,它需要投資人的經驗、心理、性格、思維習慣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的表現。在我的眼裡,炒股並不是坐在電腦前很紳士的樣子賺錢。在我的眼裡炒股者就像搏擊高手——他需要勇敢、堅強、忍受得了孤獨、他還需要能反思,與自己的情感做戰。他必須時時理性,甚至於顯得很冷血。他又必須充滿智慧,人棄我取,與市場中的人鬥智鬥勇……。這是個多麼刺激的職業啊!人生如戲,現代社會炒股應是腦力博弈的最完美遊戲。



龍哥捉牛股


我的想法是這樣,一夜暴富不可能,因為沒有巨大資本支撐。只是興趣愛好,或者改善生活吧,股市裡不可能所有人都賺錢,7虧1賺2平。

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帶血的籌碼。但你根本不用於心不忍,因為賠錢的人活該。

當你真正接觸一段時間,你會發現,現在的散戶,散的程度遠超想象,簡直low爆了。

我把他們分為

兩類\t

1,把股市當做搖錢樹,搖兩下就走,無所謂,也不在乎。\t

2,賭徒心理,上來就滿倉,賠光加倍再投,再跌再投,最終走上天台排隊。\t

不論1還是2,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學習。


濤聲依舊到楓橋


我更希望自己財富穩健的增值,一生只用富一次!這裡的關鍵在於真正擁有穩定獲得財富的能力,而不是靠運氣賺錢,我們常說靠運氣賺的錢,最後會憑實力虧掉,很認同這個觀點,因為就像隨機拋硬幣看正反,如果實驗的次數足夠多,最後正面與反面的次數是相差無幾的,也就是所謂的均值迴歸現象。

無論我們通過什麼途徑去賺錢,我想心態是第一位的,也就是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如果系錯了,後面都會出錯。但是一夜暴富永遠是人性的弱點,千百年以來,什麼都會變,唯有人性不變,要想長久穩定的發展,需要克服人性的弱點,這是值得用一生去修煉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