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之後第一位皇帝。提起順治,人們往往會關注他出家為僧的故事,其實史料研究早已表明,順治喜好佛事不假,但出家為僧則屬於傳說,無憑無據。言情劇中,順治皇帝儼然成為一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多情之君,種種誇張渲染之下,順治彷彿成了一個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其實在清朝列帝中,順治完全稱得上一個有為之君。他曾定下一條家法,讓清朝皇帝后世子孫受益無窮。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清朝有三位開創之君,前兩人是努爾哈慈、皇太極,第三人就是順治。順治繼位之初,清兵剛剛進入中原,前明殘餘軍隊、李自成大順軍、張獻忠大西軍、南明小朝廷、東南鄭成功部隊等眾多武裝力量,在中原、江南等地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局勢十分險惡。在多爾袞和孝莊太后的輔佐下,順治皇帝逐漸從一個少不更事的頑童,迅速成長為年輕有為的君主。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順治在位期間,清朝經歷了起兵以來的又一個艱難時刻,最終削平群雄,平定天下,滿清統治秩序初步確立並日趨穩固,清朝順利通過了入關之後的嚴峻考驗。不僅在治國用兵上卓有成效,在皇宮內務管理上,順治也是煞費苦心。他注意到前明皇帝因為重用宦官,使得王振、魏忠賢等人結黨亂政,禍國殃民,因此對於宮廷宦官的管制尤為重視。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順治十年,皇帝頒佈上諭,對宮內宦官的行為作出明令約束:非經差遣不許擅出皇城,職司之外不許干涉一事,不許招引外人、交接外官,不許與弟侄親戚暗相交結,不許借弟侄之名購置田產,把持官府。後來,順治皇帝還覺得不放心,命令工部督造鐵牌,上面鐫刻禁止宦官干政的內容,樹立在宮內,以祖宗家法的形式確立下來,以時時警示後世子孫,嚴格壓制宦官,不得違背。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清代歷任皇帝,都能嚴格遵守祖訓家法,對於宮內宦官採取了高壓管控手段,讓他們只能老老實實充當皇帝家奴,不敢越雷池一步。個別皇帝甚至變本加厲,矯枉過正,比順治皇帝還要嚴格。乾隆時期,宦官高雲從利用親近皇帝之機,窺探內廷機密,與宮外官員勾結一氣,乾隆獲知後龍顏震怒,高雲從竟然被凌遲處死。一時嚇得宮內大小宦官無不心驚肉跳。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在歷任皇帝的堅守下,清朝成為一個史上罕見的未出現大規模宦官作亂的朝代。但兩百年後,這一家法卻遭遇到了挑戰。皇帝們沒人敢於違背家法,但后妃中卻有個人,沒把這條祖訓當回事兒。此人就是盡人皆知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上臺後,大權在握,目空一切,傳承百年的祖宗家法,也不被她放在眼裡。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咸豐皇帝死後,慈禧與肅順等輔政大臣發生激烈權力衝突。在雙方明爭暗鬥過程中,慈禧太后身邊的小宦官安德海,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為慈禧跑前跑後,通風報信,裡外打點,討得了慈禧的歡心和賞識。慈禧得勢後,對安德海寵信有加。這個小安子可不是省油燈,利用太后寵愛,狗仗人勢,交結朝廷官吏,營私舞弊,幹盡貪婪不法之事。慈禧太后睜隻眼閉隻眼,對祖宗家法置若罔聞。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安德海的胡作非為,引起了朝中正直之士的強烈不滿。但由於根源在於慈禧太后違背祖宗家法,縱容重用宦官,打狗看主人,一時也沒人敢奈何他。後來安德海居然明目張膽,違背宦官不得擅出皇城的規矩,大張旗鼓下江南。打著採辦皇室衣料布匹的名義,沿途敲詐勒索,暴虐害民,醜聞傳遍天下,已經激起公憤。

順治留下1條家法,200年無人敢違反,慈禧違反一次,結果吃了大虧

朝中的清流文臣,如丁寶楨等人,在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的支持下,以違反祖宗家法之名,拘捕安德海並立即處死。安德海之死大快人心,也讓慈禧丟盡臉面。她滿懷憤恨,但又無計可施。畢竟根源是由於她率先違背祖訓,縱容宦官,加之此事背後主使人是慈安太后和朝中重臣,慈禧盤算良久,如果為了個宦官與眾人鬧翻,才是真正得不償失,於是只有打落牙齒肚裡吞,吃了個啞巴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