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第一位皇帝。提起顺治,人们往往会关注他出家为僧的故事,其实史料研究早已表明,顺治喜好佛事不假,但出家为僧则属于传说,无凭无据。言情剧中,顺治皇帝俨然成为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多情之君,种种夸张渲染之下,顺治仿佛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其实在清朝列帝中,顺治完全称得上一个有为之君。他曾定下一条家法,让清朝皇帝后世子孙受益无穷。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清朝有三位开创之君,前两人是努尔哈慈、皇太极,第三人就是顺治。顺治继位之初,清兵刚刚进入中原,前明残余军队、李自成大顺军、张献忠大西军、南明小朝廷、东南郑成功部队等众多武装力量,在中原、江南等地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局势十分险恶。在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辅佐下,顺治皇帝逐渐从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迅速成长为年轻有为的君主。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顺治在位期间,清朝经历了起兵以来的又一个艰难时刻,最终削平群雄,平定天下,满清统治秩序初步确立并日趋稳固,清朝顺利通过了入关之后的严峻考验。不仅在治国用兵上卓有成效,在皇宫内务管理上,顺治也是煞费苦心。他注意到前明皇帝因为重用宦官,使得王振、魏忠贤等人结党乱政,祸国殃民,因此对于宫廷宦官的管制尤为重视。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顺治十年,皇帝颁布上谕,对宫内宦官的行为作出明令约束: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交接外官,不许与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借弟侄之名购置田产,把持官府。后来,顺治皇帝还觉得不放心,命令工部督造铁牌,上面镌刻禁止宦官干政的内容,树立在宫内,以祖宗家法的形式确立下来,以时时警示后世子孙,严格压制宦官,不得违背。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清代历任皇帝,都能严格遵守祖训家法,对于宫内宦官采取了高压管控手段,让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充当皇帝家奴,不敢越雷池一步。个别皇帝甚至变本加厉,矫枉过正,比顺治皇帝还要严格。乾隆时期,宦官高云从利用亲近皇帝之机,窥探内廷机密,与宫外官员勾结一气,乾隆获知后龙颜震怒,高云从竟然被凌迟处死。一时吓得宫内大小宦官无不心惊肉跳。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在历任皇帝的坚守下,清朝成为一个史上罕见的未出现大规模宦官作乱的朝代。但两百年后,这一家法却遭遇到了挑战。皇帝们没人敢于违背家法,但后妃中却有个人,没把这条祖训当回事儿。此人就是尽人皆知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上台后,大权在握,目空一切,传承百年的祖宗家法,也不被她放在眼里。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与肃顺等辅政大臣发生激烈权力冲突。在双方明争暗斗过程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小宦官安德海,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为慈禧跑前跑后,通风报信,里外打点,讨得了慈禧的欢心和赏识。慈禧得势后,对安德海宠信有加。这个小安子可不是省油灯,利用太后宠爱,狗仗人势,交结朝廷官吏,营私舞弊,干尽贪婪不法之事。慈禧太后睁只眼闭只眼,对祖宗家法置若罔闻。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安德海的胡作非为,引起了朝中正直之士的强烈不满。但由于根源在于慈禧太后违背祖宗家法,纵容重用宦官,打狗看主人,一时也没人敢奈何他。后来安德海居然明目张胆,违背宦官不得擅出皇城的规矩,大张旗鼓下江南。打着采办皇室衣料布匹的名义,沿途敲诈勒索,暴虐害民,丑闻传遍天下,已经激起公愤。

顺治留下1条家法,200年无人敢违反,慈禧违反一次,结果吃了大亏

朝中的清流文臣,如丁宝桢等人,在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的支持下,以违反祖宗家法之名,拘捕安德海并立即处死。安德海之死大快人心,也让慈禧丢尽脸面。她满怀愤恨,但又无计可施。毕竟根源是由于她率先违背祖训,纵容宦官,加之此事背后主使人是慈安太后和朝中重臣,慈禧盘算良久,如果为了个宦官与众人闹翻,才是真正得不偿失,于是只有打落牙齿肚里吞,吃了个哑巴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