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領導與本單位領導平級如何排座位?

火力四射衝出夢想


我認為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安排座次;

1、如果這個上級領導受邀出席活動或參加正常的公務活動 ,其座次應排在本單位領導後邊;

2、如果這個上級領導帶著特除使命來的,比如,進行工作巡視等,其座次應排在本單位領導前邊。





月下凝海


上級領導與本單位領導平級座位怎麼排?這在體制內和大型國有企業經常遇到,這種座位的排序是要有原則的,如果排不好,會讓領導不滿意。

簡單說一說開會時候的幾種排序方法,供題主參考。

不能盲目的把上級領導排在首位,要看級別差距,才能定論。

第一,如果上級派來的領導和本級單位的領導之間,級別差一個大級別。

這種情況下,不適合把上級領導排在首位,要排在本級正職領導的後面才可以;有的時候還要排在本級對口副職的後面。

比如,本單位正職領導是正廳級,而上級派來的領導是正處級,那麼折中的辦法就是,將本單位黨政正職排在第一和第二的位子,把上級領導排在第三的位置,這樣都不會尷尬。


第二,如果上級派來的領導和本級單位的領導之間,只差半級。

這種情況下,最好把上級領導的位置排在首位,這樣即時對上級領導的尊重,也是對上級部門的尊重。


比如,本單位領導是正廳級,上級派下來的領導是副廳級,就要把上級派來的領導排在第一的位置,接下來是本單位的黨政領導,這樣才顯得尊重。

第三,還有一種特殊情況,不能按照這種常規來排序。

以上兩種情況雖然是一種慣例,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就要仔細斟酌。

比如,上級派來的領導雖然是副廳級,本單位的領導是正廳級,按照慣例應該將上級領導排在首位,但是本單位領導年齡比較大、德高望重,上級領導比較年輕、資歷較淺,這種情況還是要把本單位領導排在首位。

再比如,本單位領導與上級領導之間有著比較特殊的關係,或者有師生之誼,或者上級領導曾經在本單位領導手下工作過,而且關係比較近,也要把本級領導排在首位。

這是在慣例之外的貼近人情的排序方法,這樣排序必要時要徵求本單位領導的意見,才可以做出決定,不可隨意行事,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會議排座序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出現問題,碰到不是很在乎的領到還好,碰到非常在乎的領導,可能當場就會出現難堪的情況,所以一定要考慮周全。

想看更多職場+故事,歡迎關注@林樂軒, 看盡世間百態,讀遍天下奇聞。


林樂軒


在中國禮儀文化中,尤其是接待領導座位排位上,基本都是以右為上先。也就是右邊的表示是客,已顯尊重。比本單位領導級別高或者差不多的基本如此,如果是小就相反(也不是一定)。

如果上級領導來1個人,那就是X、X、上級領導、本單位領導、X、X的順序,如果是2人,那就X、X、上級領導(小)、上級領導(大)、本單位領導、X、X。如果是三個以上最好是單獨坐一排,一般會議室都是以有背景牆一面為上位,或者進門右側為上位,因為不是吃飯所以很少出現正對門的佈置。

還有比較少見的就是圓桌,這個比較特殊,本來圓桌會議就是為了體現大家平等公平,一般接待上級領導不會選擇圓桌。那真的遇上,可以參考餐桌位置,圓形因為左右位置要參考物才好確定,那一般也是以進門右側中間位置為上,但這一般是本單位領導就坐,比較特殊,右為上級領導不變,對面為本單位第二領導,其他依次靠著坐就行。

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凡事要隨機應變,根據不同場合和人物關係來綜合判斷,在你拿不準時不要瞎擺位置,可以問問領導或者周邊人,被說幾句或者不悅總比當眾犯錯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