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野战防空,反坦克导弹,能否向海军那样实现垂发化?

诗和远方的洋



联合防务


不是不能,而是真心没那么大的必要性!


有很多大型防空系统的导弹也是垂直发射的。


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大型复装的防空导弹本身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如果放在可换向发射架上后,发射架就得做的异常庞大和复杂了。

这样就很不利于野战行军。而且真正在敌机来袭的时候也难以迅速转向。


在这种状态下必然就会将导弹的转向机构坐在导弹自身上,让导弹利用姿态发动机或者舵面进行转向。

当然了,这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而已。


如果是小型的防空导弹,那么就真没有必要让转向的操作在导弹上完成了。发射架转向其实是很节省导弹燃料的一种方式。


对于反坦克导弹,实则没有必要进行垂直发射了。

坦克和反坦克导弹基本上都是低-低目标,没有必要通过垂直发射向中空再兜一圈后再去打坦克。


话说有往高空拔高飞的燃料还不如多飞100米的距离呢。



对于军舰,其实采用垂直发射是处于空间的考虑的。

军舰往往是要求在较小的甲板空间占用面积上安装最多的导弹数量。这样垂直导弹发射单元的优势才体现出来。


所以说,垂直发射虽好,但真得看是用在什么地方上。


军武数据库


陆军得防空和反坦导弹垂发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是现阶段却是无法进行。陆军不同于海军,海军舰艇之所以能够选择垂发,那是因为战舰本身就有着很庞大得身躯,有着足够安装下垂发得空间,但是陆军的战车体积小,安装垂发肯定行不通。陆地上跑车和海面上跑船是不一样的,海面上要注意的是水下暗礁,除此之外几乎可以随便跑。但是陆地上不行,陆地上车辆行进对路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即便作战车辆的性能很好,太大得车辆依然无法轻松通过各种路况。所以,陆军的战车不可能满足导弹垂发的体积,安装垂发也就是无稽之谈了。另外,如果安装垂发的话,那么战车的目标就会变大,激动性能就会大幅度下降,如此也就只能够在大后方进行作战,上了前线,很难生存。如此的话,陆军垂发就变成了阵地形势,无法进行机动作战。以上就是陆军现阶段安装导弹垂发的情况。但是,如果在导弹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可以把导弹体积做的很小,那么安装垂发的确是可以的。不光是可以增加载弹量,也是能够便于战车的隐蔽。小体积导弹也就使得载体战车不需要太大的身躯,正常的战车就可以满足垂发条件。另外,还可以把战车伪装成为箱式货车、洒水车等民用车辆,如此,还能进行导弹游击战,成为又一款新式的流氓武器。


会梦




陆军野战防空、反坦克导弹能否像军舰那样实现垂直化发射呢?大家好,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探讨关于导弹垂发化的话题。垂直发射系统是由早期倾斜发射方式发展而来,倾斜发射方式的主要缺点:一是作战时,发射装置通常要转向目标来的方向,反应时间长;二是发射装置占用面积较大,每个发射装置需要旋转至目标方向,旋转所需空间大,而且发射装置上导弹数量少的一枚,最多的数枚枚,发射完了之后,重新装弹更费时间,影响舰艇的火力;三是发射装置暴露在外,作战或者机动中很容易受损。基于上述缺点,美国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倾斜发射方式上改进出垂直发射系统,主要运用在军舰上,垂发系统不受攻击角度和发射装置旋转时间的限制,可以对任意方向的目标发起导弹攻击,因而垂发系统被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效仿。下图为采用热发射方式发生标准-3导弹的美军宙斯盾舰垂发系统。




垂发系统主要的运用平台

大型军舰使用垂发系统可以大量安装防空、对地打击导弹,比如美军的提康罗德加级巡洋舰共安装有42组垂发单元共122枚导弹,我国海军新锐055级大驱为64组128枚导弹,这些垂直发射的弹坑里有防空,反舰、巡航导弹甚至鱼雷。路基防空导弹也使用垂发系统,比如俄罗斯的S-300防空系统以及衍生的其他防空导弹型号,我国的红旗-9及其其它型号防空导弹。中俄两国都采用冷垂发方式发射防空导弹,即发射时先用压缩空气将导弹弹射出发射箱,导弹升空后自行点火飞向目标。下图为发射导弹的空军红旗-9防空导弹,导弹被弹射出箱升空以后才自行点火。



陆军小型导弹垂发系统

中俄陆军都装备了垂直发射的小型导弹系统,俄罗斯陆军装备的垂发系统是道尔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集搜索雷达、火控雷达、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于一身,导弹有效射程约15公里,是一款陆军装甲集群伴随防空系统,主要为野战部队提供伴随防空火力,我军也有引进装备该系统,但是由于性能达不到我军要求,目前只有少量装备。下图为道尔防空导弹系统的垂发装置特写。



我国在陆军小型导弹垂发系统领域上的成就

我国的小型垂发系统装备就比较琳琅满目了,比如以59坦克为基础改造的QN-506火力支援系统,该系统可垂直发射小型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还有陆军精打系统与CM-502多功能打击武器系统,该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垂发装置可安装在92式步战车或者东风勇士吉普车上,所使用的弹药为CM-502系列导弹,可对抢滩登陆装备、近海目标、装甲单位、工事、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等空中目标进行打击,射程25公里,这就是题主最想要的防空、反坦克垂发系统啦,但是价格不菲,虽为国产,价格却是道尔的5倍。下图为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外贸版CM-502多功能打击武器系统。

总而言之,陆军使用垂发系统发射防空、反坦克导弹不存在技术上的限制,只要有需求,军工企业都会研发出满足军队要求的相关装备,甚至军队没有需求的情况下也会开发出类似装备用于外贸赚钱。目前我军尚无装备诸如CM-502多功能打击垂发武器系统的原因就是没有这个需求,陆军装备的最先进的反坦克导弹为车载倾斜发射的红箭10重型反坦克导弹,该型反坦克导弹采用光纤制导,虽为倾斜发射,但是不需要选装发射装置对准目标,只要发射车面朝目标大致方向导弹就可以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发射车内的人员可以通过光纤对导弹修正制导;在野战伴随防空上的装备只是做为防空网的火力补充,在空军未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陆军是不会贸然出击的。综上所述,陆军并不需要一款具备发射防空和反坦克的野战垂发系统,因此暂时不会装备类似武器平台。下图为红箭10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瞬间,红箭10发射车在行军状态时导弹发射装置是收回车体内的,只有备战状态时才会从车体内升起。


兵器知识谱


陆军野战防空导弹已实现垂直发射,我军现役的HQ-16、HQ-17都是垂直发射的。顺便说一句,也并不是什么导弹用垂发都好。反坦克导弹的攻击目标为坦克、装甲车或固定工事,载体为单兵、车辆、直升机或战术飞机。直升机和战术飞机显然是无法使用垂发系统的,也没那个必要,而单兵使用垂发反而增加了发射机构和制导系统的复杂度,属于得不偿失;那么车载反坦克导弹需不需要垂发?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首先,地面车辆的机动能力有限,迂回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比发射架转得更快,所以用导弹空中自行转弯的垂发系统显然属于反应能力过剩。其次,由于垂直发射方向和制导攻击方向是完全不一致的,所以必须依靠雷达来制导才行,即使有预制导程序也需要雷达对导弹执行的预制导飞行轨迹进行跟踪比对,否则也就没有制导的必要了。那么问题来了,近地面的杂波干扰非常大,攻击地面目标用地面雷达制导无疑是最笨的方法,不仅命中率低,投入到抗干扰里的成本还高。所以车载反坦克导弹通常采用有线、光学、激光、红外等制导方式,攻击能够通视的目标,而以上这四种方式相当于直接瞄准,指哪打哪就行了,跟垂发没半毛钱关系。




五星红旗荡倭平夷


导弹垂直发射的好处在于拥有360度全空域搜敌攻击的能力,并且部署的时间相对短,反应能力较快。在军舰上将导弹垂直布置于舰体内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舰艇空间,而不必采用机械结构相对复杂的导弹发射臂,并且在上升的时候可以修正弹道,而不需要在发射架时导弹跟随雷达一起瞄准转动,这样大大增加了航空的效率。所以致苏联在军舰上采用垂直发射的央视之后美国下在研发盾舰时导弹就采用了垂直发射的方式。


而现在陆军野战防空用的防空导弹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实现了垂直发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俄罗斯的S-300和S-400野战防空系统,而中国也有仿制S-300的红旗-9垂直发射的防空系统,而红旗-16也是垂直发射的。不过反坦克导弹基本没必要采用垂直发射的方式,反坦克导弹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飞机搭载、第二种是车辆搭载,第三种单兵便携式肩扛反坦克导弹。除了飞机搭载直接攻顶以外,其他的都是直瞄射击。

因为和防空不同,坦克是作为地面机动目标,打击坦克目标的弹道一般只有直射和曲射两种,和火炮其实也差不多。不过和火炮不同,坦克怕直射火炮不怕曲射火炮。而对于反坦克导弹来说,曲射弹道的反坦克导弹比直射弹道的导弹更为致命,因为曲射的弹道一般都是采用攻顶的模式,而对于坦克来说,攻顶和坦克后面的装甲最薄弱,所以一旦坦克这种攻顶模式的导弹命中基本就没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陆军使用反坦克导弹射程都很短,大多3-8公里,一些使用光纤制导的重型反坦克导弹要好点,可以达到12公里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地面环境复杂,要想远距离识别和锁定坦克很难,更何况常使用的红外和激光照射等方式也很难远距离使用。


在近距离作战,速度很重要,特别是想要打的坦克可不是吃素的。你说在地平线上,突然跳上来一枚坦克,然后转向朝坦克飞过去。你说是不是朝对方喊“我在这儿!我要打死你了。”这个时候坦克和他队友们会是什么反应?
垂发导弹发射后要上升到一段距离才能完成转向,这个过程非常明显,坦克可不是吉祥物,坦克炮弹飞行速度比导弹快多了。

另一方面垂发系统需要在发射车上设置排焰和隔热设备,导弹上安装转向调整设备,需要消耗更多的初始燃料,这些都不适合小型导弹使用。例如舰空导弹里面近程点防空导弹,海拉姆和海红旗-10等,都没有采用垂发设计。


海红旗-10最大射程10公里,同理没有采用垂发
红箭-10这种重型光纤制导反坦克导弹理论上是最适合改垂发。但是红箭-10脆弱的光纤以及不需要多目标攻击能力,不需要弄垂发。

相比较下,野战防空导弹弄垂发的很多,防空弹弹是最适合发挥垂发的地方。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不管哪个地方来先打出去就对了。所以随着垂发系统发展,野战防空领域使用的也开始多起来。
红旗-16,从S-300上借鉴来的冷垂发系统,目前是我国主力中程野战防空系统。
欧洲的紫菀防空导弹这种热垂发设计相当简单高效。


俄罗斯给韩国搞得铁鹰2/S-350,同样是使用这种模式。
但是中近程野战防空字体里面,设计最出色的个人觉得还是毛子的道尔,所有发射系统集中在一辆装甲底盘上。


五岳掩赤城


毫无疑问是肯定可以的,但是要看任务是否有这个需求,反坦克导弹必然是没有这个需求的,因为一般来说,装甲集群的交战距离不会太远,步兵使用反坦克导弹一般都是在几百米几公里左右的位置,潜伏情况下发动突然的对坦克的袭击,但是野战防空这方面,是具体看需求的,能够垂发的防空导弹目前在全军已经是广泛投入使用,垂发导弹也是今后防空的一个发展趋势,因为垂发具备优势较多,能轻松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来犯之敌。



我军在野战防空这一块的发展水平是绝对走在世界前列的。目前已经发展出多元化的防空手段,包括远中近不同距离的区域拦截手段。



有很多导弹是三军通用的,因为任务需求的日趋复杂化,以及现代化战争中,制空权尤为关键,各军种都对


防空十分重视,而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垂发导弹,必然是首选。

从技术上的优势来看垂发导弹储存状态到准备发射状态的转换完全是计算机控制并且没有机械动作,所以可以同时使多枚导弹处于准备发射状态;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对多个方位的多个目标作出最快的反应,这点特别对于防/反导弹攻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攻击时则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多方位的多个目标发起集中的连续的导弹攻击。


浪尖的飞鱼


理论上,没问题。道尔M1,就是垂直发射的。不过反坦克导弹没必要垂直发射。垂直发射的目的是快速发射多枚导弹同时攻击不同方向来袭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360度多路攻击。这是因为空中目标有可能性任何方向出现,而且非常迅速。坦克则不然,极少有四面八方同时出现敌方坦克的情况,速度也不可能像飞机一样风驰电掣。毕竟,垂发的实现,一般要在导弹上使用燃气舵或脉冲火箭等矢量控制系统来保证垂直发射出来的导弹向目标转向,这也是要成本的。既然反坦克导弹极少需要面对360度的坦克威胁,坦克也没有转瞬即逝的生死时速,就没要多花钱去搞垂发了。



荠菜糰子


陆军的特点是比较分散,分散了增加生存率。陆军没有海军那种高价值目标。海军一艘军舰上亿美元,陆军坦克不到千万美元。如果集中在一起,反倒是容易受打击。

海军军舰集中在一起,主要是围绕航母这个舰队核心,由航母负责制空权。

陆军的机场都在后方,距离前线远,集中或分散,受到空中掩护的程度一样。

最后一点,陆地车辆的运载能力受到地面桥梁、道路的限制。防空系统不能做得太大、太重,否则难以运输机动。

垂直发射系统几十枚导弹放到一起,遇到河流桥梁、隧道就是个麻烦事,怎么通过?就是普通公路也承受不住过重的车辆。

所以武器系统的大小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不能看别人的好,自己就照样搬过来。

现在陆地防空导弹发射车一般都是运载四枚,也可以垂直发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