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发展花椒产业

内容摘要:兴仁市马马崖镇大湾村是兴仁市的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生产路建设,将石漠化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助农增收。

中国黔西南讯 (通讯员 熊庭波 罗天杞) 兴仁市马马崖镇大湾村是兴仁市的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生产路建设,将石漠化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助农增收。

大湾村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山村,生态脆弱,土地贫瘠,全村有828户32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06户1482人,贫困发生率为45.74%。在过去,祖祖辈辈只能种经济效益低的传统农作物。去年以来,该村在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帮扶下,通过外出考察和调研,结合实际决定发展花椒产业,并整合林业、农业等项目资金,采取发放补贴的方式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花椒。

大湾村村民吴代会说:“我以前种传统农作物每年也没多少收入,今年村里发花椒苗给我种,我家3亩地都拿来种花椒,又得了2000多元的补助。”

在发展花椒产业中,该村严格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抓实农民培训、技术服务和产销对接等关键环节,不断推动该村花椒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切实将花椒产业打造成该村稳固脱贫成效的主导产业。

大湾村主任龚纯文介绍:“我们规划种植1070亩花椒,目前我们合作社带动50余户群众已种了200余亩,剩下的800余亩我们正跟公司对接。”

道路通产业才能兴。在花椒基地一旁,机器轰隆作响,筑路工人们忙碌不停,一条平整宽阔的生产路初见雏形。

龚纯文说:“现在硬化的生产路,从大湾箐口三组到大湾村四组,总长700米,很快就可以竣工了。”

脱贫攻坚以来,在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及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大湾村完成通组路硬化15.2公里、串户路硬化10.8公里、庭院硬化7500平方米、路灯安装560盏,通村路、通组路硬化率达100%,串户路和庭院硬化率达90%以上,切实解决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的交通限制难题。截至目前,该村已脱贫797户3150人,全村未脱贫的31户95人也已经进入公示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