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開創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局面 宿遷“農”墨重彩作答收官大考

2020年是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和“十四五”接替攻堅之年,在這樣一個歷史關鍵節點,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3月20日上午,全市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會議召開,總結回顧2019年工作,分析當前農業農村形勢,研究部署今年“三農”各項重點任務。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在會上強調,全市上下要進一步凝心聚力、銳意進取,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奮力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開創宿遷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局面。

圓滿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農”答卷

一、向好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過去的一年,宿遷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攬農業農村發展全局,保持了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1.在攻堅衝刺中啃下了一批“硬骨頭”

有效解決了低收入農戶醫療控費減負、教育控輟保學、貧困殘疾人生活保障等“兩不愁三保障”重點難點問題,低收入農戶和省定經濟薄弱村脫貧達標率實現100%,3個重點幫扶縣全部退出,“十三五”脫貧攻堅核心任務基本完成。

2.在產業富民中突破了一批“大項目”

堅持工業化理念、項目化思維推進農業重大項目建設,累計竣工農業重大項目275個、完成投資73.5億元,德康、正大、潤易等一批行業領軍型企業落戶,果蔬、花木產業率先突破百億級,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21元、同比增長8.9%。

3.在堅守初心中辦成了一批“暖心事”

153個農房改善項目啟動建設,10.3萬戶農戶搬出了破舊老房子,更新改造農村供水管網1821公里,提前一年完成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100%的目標,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整治,農村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4.在改革創新中叫響了一批“新品牌”

全域推進農村公共空間治理,有效盤活農村發展資源資產,帶動1289個村居村均增收11.2萬元,經驗做法全省推廣;紮實推進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388個村居完成股份制改革,集體產權累計交易109.4億元、全省第二;新型農村社區黨建、社會治理矛盾分級負責、人情新風“宿9條”等基層治理舉措不斷創新等。

二、貢獻

2019年,全市上下緊緊圍繞“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紮實開展“精準脫貧衝刺年”活動,創新工作機制,落實幫扶舉措,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弘揚先進,樹立典型,推進全市脫貧攻堅實現決戰決勝,222個在2019年度全市扶貧開發工作中貢獻突出的集體和個人受到表彰。

會議指出,希望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發揚成績,勇於創新,不斷取得新的進步。希望全市上下以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榜樣,奮發進取,紮實工作,全力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新的貢獻!

三、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

就做好我市今年“三農”工作,張愛軍指出,全市上下要把握形勢任務,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扛起歷史關鍵節點“三農”責任擔當。

1.扛起“三農”責任擔當,關鍵要穩住經濟社會“基本盤”

2.扛起“三農”責任擔當,核心要完成全面小康“硬任務”

3.扛起“三農”責任擔當,根本要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

四、鞏固

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如何確保取得最後勝利?張愛軍強調,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保持衝刺態勢,鞏固拓展成果,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

1.以“一個不少”的標準鞏固成果

政策幫扶要穩定落實

防貧措施要及時有效

2.以“一點不降”的力度提升質量

持續推進產業扶貧

持續做強集體經濟

持續攻堅扶貧片區

3.以“一步不停”的節奏深化銜接

我市作為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要在相對貧困問題上加大探索力度,爭取再取得一批制度性經驗成果,為全國全省探路。

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

實現農村減貧與城市助弱相統一

總結宣傳與謀劃試點相同步

五、聚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張愛軍指出,要圍繞“全面小康決戰決勝、項目建設提速提質、社會治理創新創優”部署安排,聚焦重點關鍵,持續攻堅突破,全面加快新時代“三農”發展步伐。

1.抓龍頭、補短板,提升全面小康決戰決勝成色

高質量建設農房項目

大力度整治人居環境

全方位補齊配套服務短板

2.抓項目、強產業,提升現代農業提質提速成效

堅定不移夯實基礎保障供給

堅定不移強化重大項目引領

堅定不移加快主導產業升級

3.抓治理、夯基礎,提升鄉村治理創新創優成果

最根本在於加強黨建引領

最關鍵在於提升治理水平

最迫切在於加快移風易俗

六、落實

目標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於務實篤行、抓好落實。張愛軍強調,要強化組織領導,堅持務實篤行,確保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

1.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三農”工作各個方面

要壓實領導責任

要優化工作機制

要加強督導考核

2.把增強系統統籌謀劃能力落實到提升“三農”工作水平上

要善於整合各類資源

要勇於深化推進改革

要精於塑造美麗鄉村

3.把真抓善抓敢抓落實到推動“三農”事業發展上

要解放思想、創新求變抓落實

要緊盯節點、精益求精抓落實

要不忘初心、務實求實抓落實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面對收官大考,需要我們用實幹來迎戰,用業績來作答。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迅速行動起來,擔當作為、銳意進取、真抓實幹,圓滿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農”答卷。

抓重點 補短板 強弱項 持續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2020年“三農”工作的總體目標

全市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收入鞏固率達100%;新增生態高效農業面積25萬畝,新增農業重大項目80個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5%左右;農房改善新竣工住房3萬套以上,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農村公共空間治理收回資源有效利用率達90%以上;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有效補齊,鄉村社會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顯著提高,農民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突出抓好四大鄉村振興重點任務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

1、重點任務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重點實施“五大行動”,不斷鞏固脫貧成果,穩定“兩不愁三保障”等脫貧攻堅政策,加大資金資源統籌整合力度,深化產業扶貧,攻堅重點片區,創新長效機制,確保脫貧攻堅戰打贏打好。

2、重點任務 提升產業富民成效

始終堅持富民導向,持續做強項目支撐,加快推進現代農業轉型提質發展,全力打造千億級三產融合型現代農業產業;培育打造河蟹、工廠化食用菌、花木電商三大“單打冠軍”;策劃“宿有千香”品牌專項推廣,全年品牌銷售額突破2億元;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

3、重點任務 持續加快農房改善

按照先申請後實施、先付款後搬遷、先安置後拆除“三先三後”原則,年內搬遷改善5.1萬戶。年內新開工項目62個、新竣工住房3萬套。新開工農業產業配套項目70個,重點鎮、特色鎮工業園區新入駐企業100家。

4、重點任務 縱深推進空間治理

重點對 “四類零散地”逐一明晰邊界、明確權屬、收歸集體,年內新收回集體資源10萬畝以上;進一步盤活用好低窪地、零散地、破舊廠房等收回資源資產;依託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和“三資”監管平臺,規範空間資源管理和空間收益使用。

重點抓好“三個提升” 加快補齊“三農”領域短板弱項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面貌

抓牢農村廁所革命,確保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95%以上,新建農村三類公廁380個。

抓好農村水環境整治,年內新建村級生活汙水處理設施72個,行政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60%以上。

抓細農村生活垃圾整治,推進農村莊臺內外、道路沿線、公園綠地、溝渠河塘、水面坡岸等公共區域“五位一體保潔”。

抓實農業廢棄物整治,重點推進養殖場“治汙、治水、治味”三治達標。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四好農村路”示範創建,更新改造農村供水管網900公里。

提升農村教育醫療水平,農村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達標率75%以上;建成投用4所公辦區域醫療衛生中心,招聘村醫300名以上。

提高農村社會保障能力,推動大病保險保障範圍向門診慢性病拓展,政策範圍內最低報銷比例提高到60%,高質量完成1661戶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聚焦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鞏固“牌子亂象”清理規範成果。

聚焦活力鄉村建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村規民約覆蓋率達100%。

聚焦法治鄉村建設,加大農村普法、宣傳、教育力度,省級以上民主法治示範村佔比超過40%。

聚焦平安鄉村建設,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體系,鄉村網格化達標率達93.5%以上。

聚焦文明鄉村建設,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市縣級以上文明鎮村佔比超過60%。

強化組織要素保障 凝聚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大合力

始終堅持幹部配備優先考慮,要素配置優先滿足,資金投入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優先安排“四個優先”政策導向,不斷提升農業農村保障能力和水平。

加快推動鄉村組織人才振興。研究制定鄉村人才振興一攬子政策意見,實施鄉土人才“三帶”行動和“新農菁英”培育發展計劃,培育農村青年帶頭人400名以上。

持續加大“三農”投入。強化各級政府“三農”投入優先保障責任,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入鄉村振興。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投入,爭取全年涉農貸款增長額達到160億元。

優先保障鄉村發展用地。新編制縣鄉國土空間規劃要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指標,各縣區每年要單列不少於5%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統籌用於支持農村產業發展。

(王晨 張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