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到底是嶽不群對不起令狐沖,還是令狐沖對不起嶽不群?

夢露居士讀國學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的主角令狐沖,經歷可謂辛酸曲折。他將師父嶽不群視為父親,一直忠心耿耿,嶽不群卻並不信任他,冤枉他偷取紫霞秘笈、辟邪劍譜,並將他逐出師門,最後嶽不群自己偷了辟邪劍譜,卻要嫁禍在令狐沖的身上。令狐沖有這種師父,可謂是倒了大黴。

不過也有人說,是令狐沖對不起嶽不群。令狐沖明明知道華山思過崖後洞中有五嶽劍派失傳劍招,以及破解劍招的武功,卻一直對嶽不群隱瞞。後來令狐沖學了獨孤九劍,也不願對嶽不群說明事情,導致嶽不群猜測他練了獨孤九劍。最後令狐沖更是結交奸邪之輩,嶽不群忍無可忍才將他逐出門牆。而嶽不群也是相當無奈,華山派是五嶽劍派中最弱的,嶽不群面對咄咄逼人的左冷禪,只能選擇偷取辟邪劍譜。假如令狐沖將思過崖後洞的秘密告訴嶽不群,他就不用自宮練劍了。

那麼,到底是嶽不群對不起令狐沖,還是令狐沖對不起嶽不群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令狐沖為何不願意將石壁武功和獨孤九劍的秘密告知嶽不群呢?其實不是令狐沖不想說,而是嶽不群不讓他說。

令狐沖一開始發現思過崖後洞的秘密時,得知本派絕妙劍招竟已被人全數破去,心中十分恐慌疑慮。他本想將此事告知嶽不群,不過嶽不群第一次上思過崖時,責備了令狐沖一番便急匆匆地走了,所以令狐沖沒有機會說出口:

令狐沖叫道:“師父,有一件事……”想要稟告後洞石壁上圖形和那青袍人之事。嶽不群揮一揮手,下崖去了。

令狐沖想著,半個月後嶽不群還要上崖來,到時候再稟告師父不遲:

尋思:“後洞石壁上這些圖形,這次沒來得及跟師父師孃說,半個月後他二位再上崖來,細觀之後,必能解破我的種種疑竇。”

嶽不群和甯中則第二次上思過崖來,就是考較令狐沖的武功了。令狐沖在與師孃對招之時,不假思索地使出了石壁上的破招之法:

令狐沖長劍被震脫手,跟著便見師孃勢若雷霆的攻將過來,……自然而然的便使出石壁上那一招來。……隨手摸到腰間劍鞘,便將劍鞘對準嶽夫人長劍,聯成一線。

嶽不群是怎麼做的呢?他的反應十分激烈,不僅震斷了令狐沖手中長劍,還連扇他兩個耳光,怒罵令狐沖是“小畜生”,好像令狐沖做了什麼萬惡之事似的:

嶽不群又驚又怒,長劍揮出,擊在令狐沖的劍鞘之上。這一下他使上了“紫霞功”,令狐沖只覺全身一熱,騰騰騰連退三步,一交坐倒。那劍鞘連著鞘中長劍,都斷成了三四截,掉在地下,……嶽不群搶到令狐沖面前,伸出右掌,拍拍連聲,接連打了他兩個耳光,怒聲喝道:“小畜生,幹甚麼來著?”

接下來嶽不群向眾弟子講述了華山派三十年前氣宗、劍宗大火併的真相,他明確地說令狐沖在這半年之中因為自行練功,走上了劍宗的邪路。他因此警告令狐沖說,不可再執迷不悟:

突然聲色俱厲的道:“倘若你執迷不悟,繼續走劍宗的邪路,嘿嘿,重則取你性命,輕則廢去你全身武功,逐出門牆,那時再來苦苦哀求,卻是晚了。可莫怪我事先沒跟你說明白!”

經過這件事之後,令狐沖重拾對於華山派劍法的信心。他認為,只要在劍招上附以雄厚內力,對方就無法破解:

後洞石壁上刻了種種圖形,註明五嶽劍法的絕招盡數可破。但五嶽劍派卻得享大名至今,始終巍然存於武林,原來各劍派都有上乘氣功為根基,劍招上倘若附以渾厚內力,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破去了。……石壁上使棍之人能破林師弟的“有鳳來儀”,卻破不了師父的“有鳳來儀”。

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令狐沖又怎會將石壁武功告訴嶽不群呢?他只道那是邪魔外道的武功,師父肯定不會練。

其實獨孤九劍的情形也是如此。令狐沖猜到風清揚是劍宗人物時,立刻被嚇了個半死:

令狐沖心中猛地閃過一個念頭:“風太師叔只教我練劍,他……他多半是劍宗的。我跟他老人家學劍,這……這可錯了嗎?”霎時間毛骨悚然,背上滿是冷汗。

令狐沖使出一招石壁武功,就被嶽不群痛罵為小畜生,這要讓嶽不群知道他跟著風清揚學了獨孤九劍,令狐沖會是什麼下場?令狐沖雖然對師父忠心耿耿,但他不傻!

所以,令狐沖沒有告知嶽不群石壁武功與獨孤九劍之事,不怪令狐沖,要怪嶽不群。令狐沖怎麼會想到,嶽不群一面痛罵劍宗邪道,一面偷偷練習劍宗的武功,最後還讓女兒嶽靈珊去學石壁上的武功!嶽不群說:“真香!”

自此以後,嶽不群對令狐沖的誤會越來越深,最後終於決裂。歸根結底,嶽不群是個玩弄陰謀詭計的偽君子,他絕不會真正信任令狐沖,他不會信任任何人。孔子說:“君子群而不黨。”金庸先生早已用嶽不群的名字,暗示了他是個偽君子。反觀嶽不群的妻子甯中則,就一直信任令狐沖,從沒有懷疑過令狐沖,所以處處替令狐沖說話。

在《笑傲江湖》的開篇,嶽不群派出勞德諾與女兒嶽靈珊前往福州開酒館,就是為了謀奪辟邪劍譜。嶽不群的說法是,打了青城弟子,雙方生了嫌隙,現在青城派人眾大舉東行,只怕於華山派不利,因此派勞德諾和嶽靈珊去暗中查察。但嶽不群這話,只能騙騙單純的嶽靈珊了。青城派一個四川門派,派人到福州去,嶽不群居然害怕於陝西的華山派不利?只能說,嶽不群早就開始打辟邪劍譜的主意了。

後來華山派一行人回山後,嶽不群第一件事就是罰令狐沖去思過崖面壁思過,然後又讓林平之和嶽靈珊一起練劍。嶽不群明知令狐沖愛慕嶽靈珊,他這麼做就是為了給林平之創造機會!嶽不群的最終目的,就是謀奪林家的辟邪劍譜了。

所謂“疑心生暗鬼”,嶽不群如此對待令狐沖,自然會懷疑令狐沖私藏辟邪劍譜與紫霞秘笈。所以在令狐沖身受極重的內傷,又擊敗了黑衣人後,嶽不群卻毫無關懷之意,反而指使弟子監視令狐沖,這讓令狐沖十分寒心。

後來在金刀王家,令狐沖所藏笑傲江湖曲譜被當做了辟邪劍譜,蒙受了冤枉。從頭至尾嶽不群只說了一句話:

衝兒,尊長問你,便當據實稟告,何以膽敢如此無禮?甚麼規矩?

全是她師孃甯中則為他辯白,最終洗刷了冤屈。想必令狐沖此時已是灰心到了極點,加上他身受重傷,命不久矣,所以行事放蕩不羈,結交了諸多旁門左道。其實令狐沖此舉也不算大錯,因為嶽不群本人就是這麼做的:

嶽不群名字雖然叫作“不群”,卻十分喜愛朋友,來賓中許多藉藉無名、或是名聲不甚清白之徒,只要過來和他說話,嶽不群一樣和他們有說有笑,絲毫不擺出華山派掌門、高人一等的架子來。

其實嶽不群所恨的,是那些旁門左道只尊敬令狐沖,卻不給嶽不群面子,日後他想殺令狐沖時,已說得明明白白。這也證明了嶽不群氣量狹小,沒有容人之量:

那日在黃河舟中,五霸岡上,你勾結一班旁門左道,故意削我面子,其時我便已決意殺你,隱忍至今,已是便宜了你。

而令狐沖到最後生死關頭,依然不願傷嶽不群,險些被嶽不群殺死:

我可鬥得昏了,他是師父,如何可以傷他?

可見一直都是嶽不群對不起令狐沖,令狐沖從未對不起嶽不群。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 ,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當然是嶽不群對不起令狐沖。嶽不群對令狐沖雖然有養育之恩教育之情,但是許多事都做的太不地道。為了一己之私,欲置令狐沖於死地的趨勢確實讓人心寒,不僅是冷眼旁觀者,就是與嶽不群生活了半輩子的嶽不群的妻子甯中則也為嶽不群的無恥而羞愧自盡。



誠然,令狐沖有許多事情與嶽不群的理念衝突,如令狐沖與江湖中的許多行事違背常理的人結交,但是,這並沒有違背江湖道義,也沒有損壞華山派的利益,許多事情還真是符合行俠仗義準則的,在令狐沖眼中,許多可以做而嶽不群卻不認可的事,其實,不是嶽不群不認可,而是嶽不群想借此沽名釣譽罷了。甚聖嶽不群的有些發作並非真的發作,而是藉助發作令狐沖,尋找一個探訪別派秘密的機會罷了。如令狐沖在酒樓戲弄青城派弟子,嶽不群派二弟子勞德諾到青城去賠禮道歉,實際上的目的卻是探青城派底細。



令狐沖沒有什麼對不起嶽不群的,嶽不群卻有很多對不起令狐沖的,比如明明是嶽不群自己偷了辟邪劍譜,卻偏偏栽贓到令狐沖頭上,明明自己與令狐沖比劍馬上就要輸了,卻利用令狐沖對他的孺慕之情罷手,帶令狐沖放下警惕時有拔劍刺殺,若不吃令狐沖命大,早已喪命他的手中。



令狐沖對嶽不群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但嶽不群對令狐沖卻是步步緊逼,不置之於死地而不罷休。


萍風竹雨123


其實嶽不群和令狐沖之間,並沒有誰對不起誰,他們能夠從情同父子,變成如今的反目成仇,我只是想說一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根據甯中則口述,令狐沖從小家破人亡,十歲就拜入華山,是嶽不群夫婦收留了他,給了他一個家。

嶽不群整整養育了令狐沖十五年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嶽不群對令狐沖,是有大恩的。

但是我並不是為他洗白,他為了辟邪劍譜,陷害令狐沖;又三番兩次想要置他於死地,這兩件事做得的確不地道。

但是分析原因,也並不能全怪嶽不群,令狐沖自己也佔了很大的原因。

嶽不群曾經跟甯中則說過幾次,想要把紫霞神功傳給他,這是真心的,其實就是有意想讓他繼承華山派的衣缽,成為下一任華山掌門。

但是為什麼這對師徒越走越遠呢?

最開始是從令狐沖結交老頭子,夜貓子計無施等人,他不僅結交魔教中人,最重要的是那幫人完全不給嶽不群面子,而是一心去侍候令狐公子,嶽不群作為掌門都沒這種排場,這個時候的嶽不群,其實已經有點生氣了,但是還不至於跟他徹底翻臉。

真正讓師徒決裂,是風雨山神廟。令狐沖一件刺瞎了八大高手,雖然是救了華山派的眾人,但是封不平留下的那句話,卻深深刻在了嶽不群心裡。

“令狐沖,你的劍法比嶽不群高明得多,這個掌門應該你來做。”

封不平的一番刺激,加上令狐沖故意隱瞞的絕妙劍法,嶽不群想不懷疑他不行。

偏偏令狐沖答應了風清揚,不能洩露師承何處,他本打算回到思過崖後,請風清揚同意告知師傅劍法來歷,可惜令狐沖沒能等到,就被逐出了華山派。

是嶽不群對不起令狐沖嗎?還是令狐沖對不起嶽不群?其實,人在江湖,誰對不起誰根本沒辦法說得清楚,只是人在江湖走,有些人被名利,被誓言捆綁,就可能引起誤解,這對師徒走到如此地步,其實想來也是可惜,嶽不群若沒有那麼多懷疑,令狐沖若沒有那麼遵守諾言,恐怕他們還是情同父子,一片和諧景象,可惜!


十點歷史君


好多人都會有疑問,嶽不群對令狐沖到底有沒有感情,這個真的沒有辦法下定論,說有也不是,說沒有更不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嶽不群是一個理性(目的性)遠遠大於感情的人。


嶽不群的生命中有三件事 :

1.自己的事(權力,地位,名聲)

2.華山的事(發揚光大,繼承人)

3.女兒的事(嫁人,終生幸福)

嶽不 群可以對令狐沖像親兒子,因為整個華山只有令狐沖能繼承掌門之位,同時能做他的女婿給他女兒幸福。嶽不 群也可以對令狐沖起殺心,因為這時女兒移情別戀,而且衝的實力嚴重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和名聲。(這是很正常的嫉妒心,就好比我們都希望親人朋友過的好,但他們過的比自己好的時候會不舒服)。


嶽不群后來又希望衝重回華山,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實力可以壓制令狐沖,所以又開始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了,畢竟哪怕是五嶽派掌門,他也希望華山的人繼承,而且自己女兒這邊已經被林平之毀了,他死後女兒也需要令狐沖來罩著。(這個地方岳的話真假參半吧,他當時對令狐沖是沒有完全殺心的,只是後來令狐沖對嶽不群失望了才沒回華山)

嶽不群做事不是看感情,而是以利益為導向,當令狐衝可以為自己利益服務的時候,他可以對令狐沖真心付出,當令狐衝成為絆腳石的時候,果斷殺。

嶽不群對令狐沖雖然有養育之恩教育之情,但是許多事都做的太不地道。為了一己之私,欲置令狐沖於死地的趨勢確實讓人心寒,不僅是冷眼旁觀者,就是與嶽不群生活了半輩子的嶽不群的妻子甯中則也為嶽不群的無恥而羞愧自盡。



誠然,令狐沖有許多事情與嶽不群的理念衝突,如令狐沖與江湖中的許多行事違背常理的人結交。但是,這並沒有違背江湖道義,也沒有損壞華山派的利益,許多事情還真是符合行俠仗義準則的。在令狐沖眼中,許多可以做而嶽不群卻不認可的事,其實,不是嶽不群不認可,而是嶽不群想借此沽名釣譽罷了。甚聖嶽不群的有些發作並非真的發作,而是藉助發作令狐沖,尋找一個探訪別派秘密的機會罷了。如令狐沖在酒樓戲弄青城派弟子,嶽不群派二弟子勞德諾到青城去賠禮道歉,實際上的目的卻是探青城派底細。



令狐沖沒有什麼對不起嶽不群的,嶽不群卻有很多對不起令狐沖的,比如明明是嶽不群自己偷了辟邪劍譜,卻偏偏栽贓到令狐沖頭上,明明自己與令狐沖比劍馬上就要輸了,卻利用令狐沖對他的孺慕之情罷手,帶令狐沖放下警惕時有拔劍刺殺,若不是令狐沖命大,早已喪命他的手中。

令狐沖對嶽不群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但嶽不群對令狐沖卻是步步緊逼,不置之於死地而不罷休。


小魚兒經典影視


嶽不群對令狐沖有養育之恩,授業之德。但是他又三番五次的利用令狐沖,並且還傷害了令狐沖以及令狐沖最在乎的人,可以說兩人之間互不相欠。笑傲江湖中令狐沖與嶽不群的關係十分的複雜。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一,令狐沖少年時期

令狐沖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自幼被華山派掌門人嶽不群夫婦收養,當時嶽不群夫婦還沒有孩子,對待令狐沖就像對待親生兒子一般。他們不僅教他練功習武還教他讀書寫字和做人的道理。令狐沖天分較高,可以說是華山派下一代的希望。嶽不群夫婦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依然對令狐沖關愛有加。可以說此時的嶽不群對令狐沖來說是即是嚴師也是慈父。


二,令狐沖學會獨孤九劍之前

令狐沖在學習獨孤九劍之前武功在江湖上頂多算一位二流高手,嶽不群派他去福州一是為了讓令狐沖在江湖上漲漲經驗二是考驗令狐沖做事的能力看看其是否有能力承擔起華山派的重擔。

三,令狐沖學會獨孤九劍之後

嶽不群罰令狐沖思過前,曾經問令狐沖:“我只問你,今後見到魔教中人,是否嫉惡如仇,格殺無赦?”因為令狐沖猶豫不答,所以嶽不群就下令罰他在思過崖思過。其實當時嶽不群只是希望令狐沖明白在當時的江湖中正派與魔教就是天敵,當時的江湖就是這個規則。如果不遵守規則劉正風就是最好的例子。嶽不群當時是想令狐沖之後肯定是要接受華山派的但是令狐沖似乎還不是很明白在江湖之中的法則,這要他如何放心之後將華山派交與令狐沖,於是他讓令狐沖在思過崖面壁思過。他此時是對令狐沖的恨鐵不成鋼。沒曾想令狐沖在思過崖上學到絕世劍法獨孤九劍,武功已經遠超於他,並且令狐沖在江湖上不僅結交於魔教中人還跟任我行,任盈盈一行人糾纏不清。這不僅嚴重損害了華山派的聲譽,還有可能將華山派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此時的嶽不群已經完全對令狐沖失望了,嶽不群一生都以光復華山派為目標,他不可能允許有人抹黑華山派。此時的嶽不群已經完全與令狐沖劃清界限,他還多次利用令狐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此時令狐沖只是他光大華山一統江湖的絆腳石罷了。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兩人所追求的不同,令狐沖追求的是一種逍遙桃源的生活,不在乎名利。嶽不群追求的是事業的成功華山派的壯大。


細嗅薔薇10000


我是平凡的帝企鵝,今天我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聊聊關於嶽不群和令狐沖的這個問題。

其實不管大家的想法如何,自從看第一遍的笑傲江湖,就一直有個感覺,不管令狐沖再怎麼正義,再怎麼是大俠,他在他師傅嶽不群面前他永遠是個不孝子。

有句話說得好,生而養之,斷頭可報。生而不養,斷指可報。不生而養,無可為報。

而偏偏令狐沖和嶽不群倆人就是這各第三種,令狐沖是嶽不群撿的一個孤兒,之後將令狐沖帶上華山,嶽不群教令狐沖武功,教他做人,將其撫養成人,可以說令狐沖這一生完全是嶽不群給的,沒有嶽不群,令狐沖很可能早就被餓死了。但是大家反過來看看後期令狐沖做的這些事呢,可以說不管是之前還是之後,嶽不群就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完全坑害令狐沖的,而偏偏令狐沖為了他自認為的正義之道,處處跟自己的師傅作對,甚至於對自己的師傅下殺手。

嶽不群華山派氣宗的掌門人,可以說岳不群這一生就一個目標,那就是將華山派氣宗發揚光大,但是偏偏因為劍氣的分歧以後,在加上可能嶽不群的資質真的不怎麼好,在嶽不群的帶領下,華山派算是江河日下,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了,所以嶽不群這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振興華山派,華山派的所有武功秘籍嶽不群都有,而嶽不群年齡已經不小了,他知道如果按照華山派現有的這些武功修煉,這輩子可能都振興不了華山派了,所以嶽不群開始另外尋找方法,開始一步步的走上了極端,在嶽不群的心裡,只要是能振興華山派,能讓自己的武功大進,什麼方法都可以用,所以嶽不群早就打上了辟邪劍譜的主義,因為在很早之前,嶽不群就已經知道了辟邪劍譜大概在什麼地方。

而在得到辟邪劍譜之前的嶽不群,他的內心還沒這麼黑暗,而當令狐衝第一次發現華山的思過崖有著各派絕世武功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告訴嶽不群,那麼嶽不群肯定會直接放棄辟邪劍譜,因為思過崖的武功一點不比辟邪劍譜差,但是令狐沖沒有告訴嶽不群,導致嶽不群沒有其他的希望,只能將全部希望寄予在辟邪劍譜的身上,甚至於不惜將自己的親閨女搭上。所以有時候嶽不群是無奈的,說他自己的野心也好,還是說他想要振興華山派也好,嶽不群有理想,但是他沒實力,所以他非常的嚮往更高的武功,哪怕是不擇手段。像嶽不群這種人不管是現實還是小說,他都不應該是一個大家攻擊的對象,因為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他敢去拼,敢去拼的人不應該被責罰,哪怕他是真的很殘忍,真的很卑鄙。

說完了嶽不群,反過來看看令狐沖,整部笑傲江湖,令狐沖做的事就都對了,跟日月神教自始至終都是不清不楚,這給自己的沒門派帶來了多少的影響,而且令狐沖形式雖然算是有規矩,但是很多的做法依然不是正派人士所為,看似逍遙自在,但是很多時候這都是沒有責任感的表現,而在令狐沖的整個人生中,他有真的全心全意的報答嶽不群的養育恩嗎?他是給了嶽不群大量的金錢,還是給了嶽不群特別大的好處,沒有,幾乎是什麼都沒有,一直是令狐沖在違背嶽不群的命令,後期更是處處跟自己的師傅過不去,甚至於聯合外人殺了自己的師傅。

不管別人如何去想,就這麼一個弒師的罪名,就是一個永遠不可能洗的下去的汙點,如果換做是其他真的正義之士,我是真的下不去這個手,雖然可能我會不認同嶽不群的所作所為,但是我不可能去跟他對著幹,我看不慣,那我就選走,眼不見不煩,帶上我自己心愛的人和重要的人,遠走高飛,去沒有嶽不群的地方,我肯定是不會對著自己的師傅下殺手的,因為只要你對養你長大的人下了殺手,不管是什麼原因,你就是不孝,沒有什麼可是。


平凡的帝企鵝


板子不能全落在嶽不群的身上。用客觀公正的眼光來看,令狐沖也是有一定責任的,某種意義上講,他也對不起嶽不群。


首先,作為名門正派華山派的首徒,令狐沖就跟“神經病”似的整天結交不三不四的邪魔外道,甚至是魔教中人,不知給嶽不群帶來多少麻煩。


其次,哪怕是名門正派之間,令狐沖也經常“惹是生非”,最典型的是招惹青城四秀,弄得嶽不群只好主動賠禮道歉。

第三,最讓嶽不群不能忍受的,是令狐沖後來結識魔教聖姑任盈盈,成了任我行的準女婿,其間還忙裡偷閒和向問天結拜成了兄弟。

用《武林外傳》裡燕小六的話來總結:你讓我們嶽掌門情何以堪啊!


孫少俠品金庸


我仍俗人,俗人淺見,希望眾位看官莫怪。本人拙見,這個問題得看從誰的角度來看。個人認為,從嶽不群的角度來看,令狐沖是對不起他的。因為不管怎麼說?師傅把你養大了,從一個小小的孤兒養成一個大小夥兒,先不說花費了多少錢多少心血,但說救命之恩就了不得,並且還教你一身的功夫,教你怎麼做人?不管嶽不群做人多麼失敗,但最起碼令狐沖做人不錯,他也是嶽不群教出來的啊!但是這裡頭有一個升米恩,鬥米仇的說法。人們普遍認為,你對別人有一次非常好,別人會感恩不盡,但是你天天對別人那麼好,別人就會忘記了,甚至你天天對他好,有一天你如果對他不好,他反而會記恨你,這就叫做升米恩、鬥米仇了。我覺得令狐沖對嶽不群就有點這個意思了。小說雖然黑化了嶽不群,但公平的說,嶽不群對令狐沖非常的不錯。甚至有一段把他當準女婿看待的,然而隨著他們師徒兩人誤會的擴大,兩人世同仇人,令狐沖一開始顧忌師付師母的養育之恩和麵子,不敢對嶽不群怎麼著,後來兩人矛盾多了,他便無所顧忌了。各位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希望各位老師給批評、指正、教誨,鄙人再次先謝謝了。











君發2019


外行看熱鬧,內行侃門道。關於《笑傲江湖》中,到底是嶽不群對不起令狐沖,還是令狐沖對不起嶽不群的問題,酒保不惴淺陋,為列位看官奉上淺見:

首先,借金庸《笑傲江湖》原著文字,回覆一下題主對令狐沖一直不肯告訴嶽不群華山思過崖後洞中藏有絕世武功(五嶽劍派失傳妙招)的疑問

令狐沖不是不肯將思過崖後洞中,五嶽劍派失傳劍招及魔教長老破解五嶽劍招石刻一事,告訴師父嶽不群,而是起先沒來得及。

此後,令狐沖遭遇田伯光霸王硬請客、風清揚詭異傳劍、華山劍宗爭家產、桃谷六仙內力硬輸入、華山氣宗集體出遊、紫霞秘本不翼而飛、藥王廟被十五位吃瓜人死磕等一系列事見,直至五霸岡旁門左道大會,師徒失聯……

這一路上,已經不是令狐沖來不來得及告訴師父的問題,而是令狐沖先被師父嶽不群懷疑殺死師弟陸大有、盜取紫霞秘籍,再遭師父及洛陽金刀無敵王家猜忌私竊林家辟邪劍譜,也就是,縱然令狐沖想告訴師父思過崖後洞玄機,嶽不群也不再給令狐沖一個單獨傾聽的機會了。

而,華山思過崖後洞所藏並非華山一派劍招,事關整個五嶽劍派,魔教也牽涉其中,這信息實在不方便在大庭廣眾下向師父稟告,曾經的華山首徒,令狐沖不會不明白其中關節。

所以,題主“令狐沖一直不肯告訴嶽不群思過崖後洞藏有絕世武功”這一疑問,雖然,令狐沖確實一直沒有告訴嶽不群思過崖後洞藏有五嶽劍派失傳精妙劍招的事,但絕非“不肯”,而是一直沒找到合適機會。

不肯和沒機會造成的結果雖然一樣,但本質完全不同。相信嶽不群和題主心思類似:都認為令狐沖撇開師父師孃和華山一眾同門,光顧著自己一個人吃思過崖後洞獨食了。再加上五霸岡一干邪魔外道,眾星捧月令狐沖,對嶽不群視若不見,種種巧合湊在一起,自然覺得令狐沖這廝太不成話,哪還對得起師父師孃的養育教導之恩?

回到正題:嶽不群和令狐沖師徒之間,究竟誰對不起誰?

這個提問看似師徒情感問題或者職場關係問題,追根溯源,實質上可以迴歸到施恩與受恩的傳統文化習俗層面——

我們傳統文化,對“恩”字,有兩種立場,從施恩者的立場,要求施恩者“施恩莫圖報,圖報莫施恩”。

而站在受恩者立場,要求受恩者“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金迷都知道,令狐沖打小無父無母,是師父師孃養育長大,並教其武藝,在令狐沖心目中,師父嶽不群師孃甯中則就是親爹親媽。正所謂“父為子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從這個角度,嶽不群就算再對不起令狐沖,總是給了令狐沖第二次生命的師父兼養父,令狐沖本人確實難有指責嶽不群對不起自己的充分立場。

嶽不群也正是站在這個立場上,結合笑傲劇情發展,才打心眼裡覺得是令狐沖對不起自己,以致種下對令狐沖這浪蕩子的十分恨意。

從笑傲江湖傷逝一節,令狐沖與辟邪嶽不群這番相鬥可知,令狐沖對師父尚存親情,而嶽不群是真的不明白令狐沖性情,以致錯失良機。

作為局外人的我們,其實沒必要確切直到嶽不群令狐沖師徒間究竟誰對不起誰,相信百年之後,這對師徒在另一個世界相遇,可能也早已忘卻前塵,將這對得起與否的小心思付諸一笑了。

從現實中的我們來看,與其問嶽不群與令狐沖間誰對不起誰,不如問是什麼造成了這對本應情如父子的師徒之間的隔閡悲劇?可能更具現實指導意義。

酒保個人感覺,嶽不群和令狐沖從情同父子,到相互隔閡以致反目成仇,嶽不群內心被人性陰暗的一面充斥應是主因,但令狐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僅舉一例:因畏懼桃谷六仙,嶽不群率群弟子假借赴嵩山討說法的由頭離開華山避難。為尋紫霞秘籍,嶽不群回華山,恰遇田伯光和令狐沖雙雙受傷,於是讓令狐沖殺掉田伯光。令狐沖為了不殺田伯光,寧願裝著行動不便自戳一劍。

這固然是令狐沖顧及朋友之義的無奈之舉,但嶽不群看在眼裡會作何感想?此後嶽王廟外,令狐沖隨手出劍,刺殺十五位蒙面高手的雙眼,嶽不群下令令狐沖追擊,令狐沖卻追之無力,試問嶽不群又會怎樣想?

其實,弄清嶽不群與令狐沖這對師徒之間,誰對得起誰誰又對不起誰,並無特別意義。但釐清嶽不群和令狐沖之間誤會隔閡是如何產生,矛盾衝突又是如何瑧至不可調和的,更具現實意義。

竊以為,信任不是單方面的。互信互信,信任是需要相互提供的,僅靠單方面的信任,是難以達成互信目標的。正如嶽不群和令狐沖之間,都說令狐沖坦蕩赤誠,嶽不群心口不一,嶽不群與令狐沖的矛盾,嶽不群應負全部責任。但,令狐沖生性不羈率性而為,是否也是引起嶽不群猜忌,直至最後師徒決裂的原因之一呢?

身處新社會,子為父隱之說已然過氣,咱們還是得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立場。但身為子女,能否多站在父母長輩的立場思考一下,就算不能選擇父輩立場,至少也該有所包容,父母真有不妥的言行,針對自己的,學學郭靖對大師父柯鎮惡耳光的態度。影響到外界公眾的,盡力引導老人不要出格。

當然了,老人長輩的言行真損及他人及公眾利益的,也不可姑息,不要認為寧願自己被傷害,也要顧全師長顏面,才是對老人的敬重。

綜上,江湖有緣,師慈徒仁,才是嶽不群與令狐沖的正確相處之道。又何須撕破臉皮,硬要分清誰對不起誰?


酒保侃金庸


我覺得這個要看時期。這個時期的分界在華山派一行人到福州前後。但是總體來看是嶽不群對不起令狐沖。

華山派到福州之前,雖然嶽不群內心也不是君子,但是,他對令狐沖倒還好吧,倒是令狐沖屢次不聽教誨,結交田伯光,結交魔教,在五霸崗與魔教聚會,此外還在洛陽王家也不講禮數,桀驁不馴,讓嶽不群很頭疼。以至於後來被華山派除名。

這其實也不能說令狐沖咎由自取,其實兩邊都沒啥錯,令狐沖只是性格使然,是個性情中人,所以沒有把門派看得很重。而嶽不群也是做了一個掌門人該做的事情,畢竟如果他不把令狐沖趕走,華山派可能會被左冷禪抓住勾結魔教的把柄,然後滅掉。

到了福州以後,嶽不群開始暗中搶奪辟邪劍譜,然後分明得到了還嫁禍令狐沖,說是他偷的,這就比較過分了。然後再往後,更是各種刀劍相向,令狐沖破了他辟邪劍譜的情況下,都沒有殺他。反倒是他,最後還是想要殺死令狐沖,不過卻被儀琳不小心殺掉了。

總體來看,嶽不群雖然對令狐沖有養育之恩,而令狐沖前期也確實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但是後期嶽不群黑化以後確實更對不起令狐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