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戶“最擔心”事發生:樓市“新政”襲來,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拆遷戶“最擔心”事發生:樓市“新政”襲來,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自1998年商品房改革開始,國內的房地產業似乎一直都沒走過“下坡路”,高房價在不斷飆升的快車道一去不回頭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比起經濟發展帶給老百姓的收入而言,我們的房價幾乎以工薪10倍的幅度“遙遙領先”,國內樓市僅用了20年就走完了發達國家幾十年發展的房地產之路。

高房價帶來的弊端就是讓老百姓的買房路越來越艱難,同時受制於房貸幾乎家裡80%收入都用以供房,諷刺的是即便大家知道樓市泡沫的嚴重卻還不斷“前仆後繼”加入到買房大部隊。房地產的現實情況卻是真正的剛需無力負擔昂貴的房價,而有錢人卻坐擁幾套房產而煩惱,樓市似乎淪為了有錢人“擊鼓傳花”的遊戲。

拆遷戶“最擔心”事發生:樓市“新政”襲來,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樓市調控依然保持高壓,國家新政陸續出臺,棚改要失去“保護”。

“房價下跌”這是大家感受到的樓市現狀,有一部分是因為“冠毒”的影響但大部分還要得益於這3年國家的高壓調控,即便在這樣特殊時期人民日報仍不斷髮表“房住不炒”的堅定立場,同時再次向市場發出調控不能因“疫”而變的聲音。前段時間,海南政府發文正式拋棄“樓市預售”的政策,在海南全省實施現房銷售,這一舉措得到了大多數購房者的拍手叫好,這一政策的取消讓許多買房的糾紛得到提前的解決,讓網友拍手叫好的還遠不止這個。在去年7月份的一個會議上,住建部副部長黃豔提出:在今後的城市化規劃中,我們會避免以往對舊房大拆、現金補償的“棚改政策”。房說君以為,住建部副部長的這番話語,預示著棚改將會失去“保護”。

拆遷戶“最擔心”事發生:樓市“新政”襲來,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之前由於經濟發展落後國內城市範圍圈較小,幾乎都是處在“農村包圍城市”的環境中,近幾年經濟的大力發展促使國家擴大城市化進程,個地方響應號召也為舊城改造於是出現現金補償式的拆遷政策。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因建設需要徵收了大量農村的房子以及棚戶區,這些拆遷戶不但獲得了大量的補償金還分的不少安置房,於是市場就有了拆遷“一夜暴富”的調侃,同時製造出的這許多樓市剛需湧入城市大量的購房,可以說是間接的推高了房價的進程,現如今房地產的高壓調控下這個“舊政”有望被拋棄。

拆遷戶“最擔心”的事發生,繼預售制被拋棄後國家發文拋棄“拆遷舊政”。

拆遷戶“最擔心”事發生:樓市“新政”襲來,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會議上,住建部就將“加強城市住房的改造升級,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提議,這是繼去年7月份的“舊改”提出後第一次在國家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落實,房說君以為國家給出的這一信號明顯的說明,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將從原來的大拆大建改為老舊小區改造升級,“棚改政策”得到了重新的定義。以往依靠現金補償加安置房的“拆遷暴富”現象將要完結。

中央在《“十三五”脫貧攻堅》會議上已經明確提出,各地方的城中村、棚戶區需要在2020年完成改造。從這項內容中,我們可以得知國家是發文確立了要正式拋棄“拆遷舊政”,按照這樣的進程以後城市將會是以舊改為主,也就意味著以後不會再有現金補償或是安置房的拆遷,可以說拆遷戶“最擔心”的事出現了,依靠拆遷“一夜暴富”的夢恐怕要破滅。

拆遷戶“最擔心”事發生:樓市“新政”襲來,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房地產的高度發展讓國家以後“拆不起,更補不起”,這類房子以後要難轉手。

為什麼要出臺新政,拋棄“拆遷政策”?房說君以為國家決定要拋棄這個政策絕非是一時興起,相反肯定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房地產在經過這麼些年的發展後,無論是建造工藝還是設計水平都已經大大超越了8、90年代,首先就是樓層問題,以往由於樓市規範不足促使許多小開發商建房,這些房子均為樓梯房最高也不過10來層,假如70年後要拆遷無論是現金補償還是施工難度都不會很大,然而現在面對動輒就是20層的大小區電梯房,以目前房價作為參照補償那麼這筆款項就不會是小數目,另外現在的小區面積都不會太小,國家想要徵收這麼大一塊地方,這是有點“拆不起”了。

拆遷戶“最擔心”事發生:樓市“新政”襲來,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其次就是施工難度,拆遷一個20多層的花園式電梯房後,地方拍賣地皮價格就不會便宜,開發商拿地要將成本攤平,那麼就需要後面拿地的開發商建造至少50層的高度才能收回成本,這就導致了“惡性循環”的發生,假如繼續執行“拆遷政策”只會導致若干年後各地方“補不起”。

之前在網絡上很火的一個段子,講述的是小夥子因為家裡窮沒有女孩願意嫁他,結果他就在自己房子周圍寫上大紅的“拆”後來很快就有一對女孩子都表示願意嫁給他過日子。雖然這僅僅只是一個故事,但可見在中國的樓市裡除了投資客炒房是一本萬利外,拆遷同樣也能讓人在短時間內實現財富的飛躍,近年來各地陸續出現許多開著豪車從窮人一躍成為富人的“拆二代”,可見拆遷在國人心中的分量。之前有深圳媒體報道當地城中村改造的事件,當中有一家人僅僅只是擁有著幾十平方的小房子,一家四口擠在一起生活,後來處於國家建設的需要進行大規模拆遷,按照深圳當地的房價這家人分到了幾套房子,瞬間獲得了過千萬的財富,除去留下自住的房屋外其餘用作出租,在深圳這個不缺人只愁房子的一線地區,可以說這家人以後靠租金每月都有幾萬的收入。

拆遷戶“最擔心”事發生:樓市“新政”襲來,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在房說君看來,被重新定義的“棚改政策”會讓2類人“最擔心”,一類就是拆遷戶不再能通過這種方式獲得財富,拆二代自然也會在市場上全面消失;第二類就是專門賣老舊房子博拆遷的投資客,在“舊改”代替拆遷後,這類房子將會面臨難轉手的“貶值”買了都要砸手裡去。

房說君有話說:曾經當一回“拆遷戶”是無數人心中的願景,面對高房價的賠償下,一套幾十平米的破舊小房能換來過千萬的財富,讓自己的後人當上拆二代以收房租就能衣食無憂。然而隨著國家調控的高壓,讓拆遷戶“擔心”的事發生了:發文要拋棄“拆遷舊政”,越來越高的房價也讓國家面臨“拆不起、賠不起”的高成本運作,最主要的是不斷拆遷製造出來的樓市剛需也會再將房價推高一個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