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配合防控:打着“人权”旗号的巨婴们

拒绝配合防控:打着“人权”旗号的巨婴们

近日国际疫情逐渐吃紧。伴随着大量华人同胞回国,国家也制定了针对性防疫措施。比如去过重点疫区国家的人,抵华后须隔离14天。

疫情当下,防控大于一切。大部分归国同胞都在积极配合,但就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偏就拒绝配合,各种作妖。

比如那个不配合隔离在外跑步,不听防控人员好言相劝,大声叫嚣“找你领导来,救命骚扰”,最后被拜耳火速开除的澳籍“豪横女”;还有那个从美回京,谎话连篇隐瞒病情的黎姓女子;还有那个在意大利转了一圈,一场球没看着,反倒“带毒回国”的郑州“毒王”郭某鹏;以及那个偷换概念,搬出“人权”来说事,说自己不喝开水,指责隔离点不给矿泉水就是没人权的傲娇留学女。

拒绝配合防控:打着“人权”旗号的巨婴们

澳籍跑步“豪横女”

估计大家看到这种人,都很气愤,又很奇怪:怎么会有这种奇葩的人?他们内心到底长啥样?今天,我们就心理的角度来聊聊这些奇葩到底是咋回事。

如果仔细总结,你会发现除了归咎于某些国内外文化观念差异以外,这些人有几个共同特征:第一,无视规则;第二,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牛掰,只想要别人无条件满足和“跪舔”自己;第三,完全由着情绪和性子做事,没有理智;第四,只关注自己要什么,完全无法将心比心地体会别人的心情,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的影响。

把上述几个特征串起来,你脑子里会浮现出的是什么?对,就是几岁大的婴孩啊。用通俗的话讲,这些奇葩一定程度上都是外形是成人,内心却还停留在婴幼儿期的“巨婴”。用专业的心理学术语讲,这些人都是属于“低分化”的个体。

啥意思呢?“分化”(differentiation)一词是家庭治疗师Murry Bowen提出的,它代表一个人心理成熟的程度。“高分化”的人,也就是俗话说的比较成熟的人,他们既温情又理性,既懂得遵守规则,又懂得和别人协商及变通。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别人该做的,哪些事又是自己需要负责的。他们自己能照顾自己的情绪,不用别人为他们负责。

拒绝配合防控:打着“人权”旗号的巨婴们

郑州“毒王”郭某鹏

而那些“低分化”的人,则恰恰相反。你会在他们身上发现以下特点。

首先,他们分不清别人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之间的区别。实际上,他们可能压根儿也意识不到人和人之间想法是会有不同的。这种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怎么想,别人就应该也是这么想。比如那个澳籍“豪横女”,老娘觉得自己出去跑步不会影响疫情防控,那全国人民的想法就应该和老娘是一样的。

这样的人,可能大部分(当然不是100%)都有一对(或是一个)情绪不稳定且容易泛滥的父母。他们在孩子打小与其相处的过程中,就习惯了毫无节制地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和想法,有的甚至会要求孩子为他们的情绪负责,安慰他们。

由这种父母养大的孩子,由于长期浸泡在父母各种纷乱的情绪中,他们对别人的情绪会异常敏感,同时容易混淆别人和自己的感受。他们搞不清楚哪些情绪和想法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因此,他们会无意识且自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把自己的感受和外界客观现实等同起来,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的想法就该和自己一样,别人就应该理解自己的感受。

而且你会发现,这种人的“自以为是”和他们的父母惊人的相似,有的甚至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这不奇怪,因为这些情绪泛滥的父母,本身也是低分化的巨婴。巨婴养巨婴,有其母(父)必有其子。

就像那个千里投毒的郑州郭某鹏,防控人员找不到他,只得联系他妈,结果他妈的态度几乎和儿子一样奇葩,百般狡辩。他们自己愚昧,却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愚昧。他们错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当做是别人眼中的现实世界。

拒绝配合防控:打着“人权”旗号的巨婴们

郑州“毒王”及其母与执法人员对峙

低分化巨婴们的第二个特征,是他们永远无法把理智和情绪分开。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充当老大的,掌控一切决定的,永远是情绪,而理智则被无限期放逐到边缘地带。

他们分不清何时应该暂时管理好情绪,做自己当下在理智层面该做的事。他们做事随着性子,修炼的是“随心随性大法”。所谓“跟着感觉走”,指的就是这种人。

有意思的是,这种人平时可能会超乎寻常地强调所谓情感,但凡遇到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儿,就发个朋友圈感慨半天。或是在自己想吐槽时,不管你方不方便,就视频或者电话你唠叨个没完。你如果不给ta的朋友圈留言或者点赞,或是不听ta那祥林嫂式的吐槽,ta就会说你冷漠,说“哇kao,无情”。

ta可能还会动不动就把“感恩”挂在嘴边。但你会发现,ta所谓的“感恩”,只是要别人感ta的恩,在ta需要时随叫随到,无条件地满足ta。至于要ta感恩别人,呵呵,做梦!

澳洲跑步女便属这种情况。当她情绪激动,满脸肌肉抽搐地辱骂抗疫人员时,她的理智早已消失,估计她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将会有多少人看到,也压根儿想不到自己此种作为可能会招致的结果。她的理智,是缺席的。她可能也意识不到,当下中国疫情得以控制,耗费了全国上下多少人的心血。她只愿意自己被别人体谅,却不愿意看到别人的付出。

一般来说,自己缺乏理性,遇事冲动,容易被情绪控制的低分化父母,极易通过“言传身教”养出这样的子女。

拒绝配合防控:打着“人权”旗号的巨婴们

理智不在线的跑步女

第三,巨婴们往往看似高傲自恋,实则自卑。他们的爸妈往往自以为是,在行为、思想和情感上都极度强势。这种爸妈在教育孩子时可能会有两种看似矛盾,实则内部逻辑一致的行为。

一方面,他们高傲且专制,听不进孩子的想法,也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跟他们说自己的心情,他们往往还没听完,甚至还没等孩子开始说,就粗暴地打断孩子,有的甚至给孩子强扣帽子,在人格上毫无底线地贬低孩子。比如“不用说了,我觉得你的问题肯定就是意志不坚定,你这弱智,你这傻X”等等。

另一方面,有时他们又会看上去很体贴,很热情,任何事都为孩子想到和包办。即使许多时候他们所谓的“付出”和“爱”在孩子看来是一种道德和亲情绑架,他们也全然不觉。换言之,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地认为孩子需要这样被他们对待。

所以表面上看虽然他们是在全情付出,对孩子千依百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那卑微的,需要通过看到孩子对他们的服从和感激,才能被安抚的自恋。

这样的孩子就像被养在金色鸟笼里的金丝雀一样,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都没法被表达,被看到,只能将其强行压抑下来。“我的想法和真实情感都是不能说的,因为那会换来爸妈的指责或无视”,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只能牺牲自己的需要,去讨好和服从爸妈。

加上被爸妈长期贬低,可能会让他们形成一个强大到极致的假性自我(关于假性自我的定义,详见另一篇文章《PUA》)。他们可能表面看上去极度自负和自恋,但内在却隐藏着一个卑微的自我,极度缺乏自我价值感。

所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从小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总归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表达。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可能会出现对外在认可的报复性渴求,如果周围的人不满足ta,或者做出任何让ta觉得自己被怠慢、不被重视的举动,ta就会异常愤怒,会觉得别人看不起ta,蔑视ta。其实,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一样,都只能从别人的奉承、重视和跪舔中去体会自己那虚幻的价值感。

拒绝配合防控:打着“人权”旗号的巨婴们

那个从欧洲回国躲避疫情,嫌弃机场条件差,拍视频抱怨“大家看看,我们欧洲回来的待遇是这样子的”的老兄,估计就属此列。“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享受你最快”,估计他觉得只有仪仗队的欢迎仪式,劳斯莱斯专车接机,才能对得起他在欧洲生活的标签,才能抚平他内在那虚假的自恋吧。

还有那个说隔离点不给矿泉水就是没人权的傲娇留学女。其实她真正想表达的,也许是对童年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自己的哀鸣。这份哀鸣也许会遮住她的双眼,让她无法在理智层面意识到:人权也是应该据实而定的,是要在保障你所谓的需求不威胁社会和他人安全的绝对前提下,才能拥有的。

用咱们中国的一句古话讲,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那不叫坚持人权,你那叫打着人权的旗号,让别人牺牲自己的权力去满足你那虚幻的自恋。你,何其自私,何其自卑,又何其可怜!

拒绝配合防控:打着“人权”旗号的巨婴们

不给矿泉水就是没人权?

说了那么多,大家可能会问,那面对这样的低分化巨婴,我们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我们不是这些巨婴的父母,也不是他们的心理咨询师,无需去满足他们的自恋。只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不违反基本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清楚地跟他们讲明白规则,按章办事就行了。

如果他们不遵守,那该报警就报警,该处理就处理。就像那位“随风奔跑失业是方向”,最后被勒令限期离境的跑步女一样,自有人收拾她。

最后在这件事上我想说:干得好,我的国!

-End-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另外,本文内容并非针对所有返华同胞,因为我相信绝大部分同胞当下都是患难一心,积极配合抗击疫情的。所以,擅自泛化本文指代对象,想借题发挥,小题大做者,请自动绕道,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