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每天走多少步好?

温暖快乐399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不同,那他们每个人的运动也是需要不同的方式!

很多人总是喜欢把年龄来区分,其实一个五十岁天天坚持运动的人和三十岁不运动的人,身体健康不一定会差。

五十岁的人只要是健康的,建议每天快走三到五公里。

如果时间足够条件允许,可以去健身房训练有氧➕抗阻训练。加上合理的饮食!这是非常OK的组合运动。

常规五十岁的人,快走三公里是最佳的!身体健康有问题的就慢走2公里。期间可以间歇性少量喝水。

不过度疲劳的运动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但还是要因人而异的!


F嘉黎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身体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一切的基础,为了有一个好身体,我们不仅要有一个好的饮食习惯,也要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运动量。相比跑步、打网球等运动方式,步行更受中年人欢迎。有人说每天8000步,也有人说每天要走一万步,50岁的人每天要走多少步更好一些?

运动对于身体的好处有很多,也会预防疾病的发生。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在2000年元旦,意识到自己存在健康隐患(肥胖、餐后血糖高,甘油三酯高,好胆固醇低,脂肪肝)之后开始日行万步,并且这一走就坚持到了今天。结果是体重下降了22公斤,如今这么多年没有大的反复,重度脂肪肝走没了,升高的甘油三酯下降了,血糖也在较为平稳的状态。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您可能发现每天步行6000步,其实这个数量是最基础的量。也许您也听说过每天要走一万步的口号,ASCM(美国运动医学会)和CDC(美国疾控中心),早期也都提出过相似的建议,很多有糖尿病的人也被建议要日行万步。每天如果您真的能够按时走上一万步,身体也会好很多。

这一万步也有讲究,运动对健康的增益,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运动强度的。如果你步行的强度很低,并不能引起身体良性的应激反应,实际上对健康没有太大的意义。在选择步行的时候,不是走在大街上散步,而是要学会计算步频。步行1分钟,数一下自己一共走了多少步,就是你的步频。

中等强度运动,用步频来体现,就是一分钟内步行110步以上130步以下。这样的运动强度才更适合于中年人,即使是能够坚持半小时也比您溜溜达达走上一万步要强很多。步行,不仅要看步行的数量也要看步行的运动强度,这样才是健康的运动方式。

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王桂真,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欢迎您关注【王桂真营养师】头条号,一起聊聊健康,让我们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营养师


俗话说,饭后步行一百步,活到九十九岁。这句话显示了步行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5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要走多少条道路?

尽管这位50岁的男子仍然很强壮,但他并不像年轻人那样精力充沛。如果走路是每天坚持的习惯,不要运动太多。因此,结合50岁男性的身体状况和能量,确定6000步是更合适的。

1,可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高血压是一种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除了每天按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和控制血压外,还可以采取适当的运动来降低血压。散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运动,因为散步是有氧运动,良好的持久性不会消耗过多的能量,而6000步不长或短,既可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能有效降低血压。

2,可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老年人不愿意运动,因为他们的身体功能正在下降。加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他们往往血脂高。如果经常走路,它会改善身体的新陈代谢,对血管中的血脂也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可以加速血脂的分解和排泄。

3,可以降低血糖

坚持走路将使老年人避免发胖的风险。如果糖尿病患者增加肥胖,它们会增加身体的胰岛素需求并使糖尿病的状况恶化。此外,步行可以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这可以加速血糖的代谢,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4,增强心肺功能

大量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它可以增加肺活量,降低血液供应不足的风险。

5,预防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导致关节疼痛是一种困扰老年人的高风险疾病。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骨密度,锻炼关节韧带,防止关节损伤和骨质疏松症。

6,让人开心

由于老年人老化,所有功能都会减少。如果你不经常外出,你会非常沮丧和沮丧。很多外出散步运动不仅可以拓宽你的心情,还可以让人们感到快乐,你可以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老人,当你结交更多的朋友时,你可以微笑。

散步是老年人锻炼的最佳方式。 50岁以上的老人最好每天步行6000步。步行有很多好处。我希望年长的朋友可以养成坚持下去的习惯。


中老年人健康之路


50岁已经到了中年的中间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然没有达到老年阶段的退化的程度,但是相比青年人也要差一些,所以50岁保养身体其实还是很重要的,毕竟50岁开始也是各种慢性疾病高发的阶段,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等等,那么对于50岁的人来说,控制体重就是第一要务,而控制体重,除了饮食,当然也少不来运动,而走路虽然看起来运动量小,但是如果能够找对方式,每天坚持,它能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对于50岁的人来说,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至少应该走到6000步,这是促进健康的最低要求,而如果要起到更好的效果,建议每天可以走到10000步,这样能够发挥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就会更大。不过我们前面提到,走路的方式也很重要,合理的搭配可以让促进健康的作用事半功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怎么样选择走路帮助更好促进身体的健康:

1.每天走路的总时间最好达到1小时及以上。

2.其中10分钟的时间用来倒着走,因为倒着走,可以帮助缓解久坐造成的腰肌劳损,每天坚持,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3.试点十分走,两组,每组10分钟,双手举起比肩宽一些,方向像钟表的十点十分方向,这样可以帮助缓解长期盯着电脑造成的颈肩的疲劳。

4.快走,快走半小时,可以更好的控制体重,促进心脑血管的健康,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进行,效果也不会比慢跑差。

当然,每餐饭后的半小时至1小时散步,对于控制体重的效果也会更好,因此建议最好每天餐后半小时靠墙站,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能够走走,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健康。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50岁每天走多少步好?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如果一直都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那么即使50岁,跑量可能比年轻人还要多,对这类人群来说年龄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可惜这类人永远都是少数。

50岁虽说身体机能不如年轻的时候,但也不能过度看扁自己,其实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有很多50岁以上的跑者,每天的跑量都很出色。

如果说没有运动基础的可以先从20分钟左右的跑步开始,训练速度匀速就好,尽量保持均匀沉稳的呼吸就好,刚开始训练,建议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骤然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所以说我并不建议自己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要跑5km,必须要保持十公里内的跑量这类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并不一样。一旦设立统一的标准,那么就会有相对较弱的人群出现很多的身体问题。

那么年龄较大的跑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尊重自己的身体

跑步之所以受伤,就是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尊重自己的身体,没有及时的接受身体对他的警告。如果在跑步过程中出现腰膝酸痛或者疼痛愈演愈烈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跑步,并且安排适当的休息。

二:跑前热身

跑前可以做一些类似于开合跳,高抬腿之类的下肢训练,动作由缓到快,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充分的适应运动的节奏,也能让身体尽快接受这一运动的强度。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热身就一定会受伤,而是我们可以选择更健康更合理的方式降低危险。

三:跑后拉伸

跑后及时进行拉伸,能够很好地帮助缓解肌肉的延时性疼痛,长期这样进行的训练,能够有利于恢复并减少运动后的酸胀疼痛。

对于以上内容的补充

1:没必要每天规定多少的跑量,每周规定至少运动三次,刚开始运动强度可以很低,先从30分钟左右的慢跑开始。

2:50左右的人群来说不一定只会跑步,你还需要接受各种不同的动作和运动方式,这样能够给身体不同的刺激也能提高心肺功能,比如:游泳,跳绳,爬山等。

3:学习并实践正确的跑步方法,正确的跑步姿势,跑步的呼吸方法以及个人的一些感悟。

4:对了,年龄较大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的人群,不要贸然开跑,建议咨询相关医生,不然风险很高。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健康行僧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应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5天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天至少30分钟,一周累计要超过150分钟,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走路,尤其是健步走,是一种最方便的运动方式,简单易学,安全性高,运动强度介于散步和跑步之间,尤其适合中老年朋友,长期坚持益处多多,可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预防肥胖症,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脂肪肝,增强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睡眠。


膳食指南中特别强调了“主动身体活动”每天达到6000步,也就是说“翻身起床”这种不经意间的运动不能算作每天的身体活动,必须是主动进行的活动达到6000步,才能够算数,有人会说,6000步太简单了,每天从办公室到卫生间,从卧室到厨房,从家到小区门口,这些零散的步数加起来就可以达到6000步,但是这些生活中短暂的、低强度的走路效果不佳,根本达不到膳食指南推荐的中等运动强度,更不要说强身健体了。

那么如何进行中等强度的走路,达到有效的6000步呢?一个最简单判断标准是运动心率,中等强度的运动能达到最大心率为(220-年龄)的60%-70%,比如您50岁,走路后的心率应达到(220-50)×60%-70%,也就是102-105次,您在运动时可以佩戴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和步数,行走时应保持心率在102-105次,这样走出的6000步才是有效步数,才算中等强度的运动。

总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成年人每天主动身体活动最好达到6000步,并且要符合中等强度运动,对于50岁的成年人,每天走6000步是适宜的,如果时间充足,体力充沛,也可以以每天10000步来要求自己,但是在行走时应监测运动心率,只有心率达到102-105次,才是有效的步数,另外,不要贪多,循序渐进地增加走路步数和走路频率,享受行走的快乐吧。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南开孙药师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专家认定:走路,是最好的运动项目。他们以为走路,运动量适中,而且能促进血液循环(走路能够打通经络,增强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和增强心脏功能以及对肌肉有良好的刺激等等。

走路,是适合大多数人的运动性项目。不同的人群走路的方式和运动量上是有区别的。

比如年轻人,体力充沛,可以慢走也可以快走,时间上可以适当长一些。

而对于50多岁的人来说,是中年阶段。在这个年龄段,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像身体素质不错的人,或者没有什么大毛病的人,走路锻炼上可以运动量大一些,比如,每天可以走6000到一万步,速度适中即可。时间上一般30分钟到一小时为宜。比如,有位50岁的男性患者,长期坐办公室,气血不足,很容易倦怠,查出肾虚和肝血不足,医生在为其开药治疗的同时,嘱咐他要适当运动,建议他走路锻炼,几个月的坚持叫他受益匪浅。


而对于一些身体情况不佳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要量力而行。每天可以慢走5000步左右,时间上半小时左右就行。这样既能舒筋活血,起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不至于过于劳累而引起身体不适。

因此,对于50多岁的人而言,走路时间和运动量上,要因人而异,应该本着运动后即舒服又不很疲劳为度。

如果一直都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那么即使50岁,跑量可能比年轻人还要多,对这类人群来说年龄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可惜这类人永远都是少数。

50岁虽说身体机能不如年轻的时候,但也不能过度看扁自己,其实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有很多50岁以上的跑者,每天的跑量都很出色。


如果说没有运动基础的可以先从20分钟左右的跑步开始,训练速度匀速就好,尽量保持均匀沉稳的呼吸就好,刚开始训练,建议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骤然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所以说我并不建议自己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要跑5km,必须要保持十公里内的跑量这类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并不一样。一旦设立统一的标准,那么就会有相对较弱的人群出现很多的身体问题。

那么年龄较大的跑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尊重自己的身体

跑步之所以受伤,就是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尊重自己的身体,没有及时的接受身体对他的警告。如果在跑步过程中出现腰膝酸痛或者疼痛愈演愈烈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跑步,并且安排适当的休息。


兴业聚金


不知道,离五十岁还早,一直坚持锻炼,相信不会有“五十岁每天要走多少步”的烦恼


千里草141411848


这个没办法一概而论。有的经常锻炼,就多走走。有的不常锻炼,就慢慢来。总体散步三四十分钟挺好。


鹰城老宋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也越来越高了,50岁这样的年纪,现在也往往都还是年富力强的阶段,但50岁这样的年级,也往往是人生的一个高危阶段,不管是处于围绝经期(更年期)的女性,还是处于50岁年龄段的男性,都是身体出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高发阶段,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高危阶段,在这个阶段,多注意身体锻炼,在代谢能力调节,肌肉力量保持,预防骨质疏松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说起运动,走路运动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这位朋友问到的50岁的人,每天走多少步的问题,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走路运动的步数,与日常生活中正常的走路是不能叠加在一起计算的,有些朋友听说,没有最好走6000步这样的说法,如果稍微有点事,走路走的多一点,6000步的目标是很容易实现的,但这日常生活中正常走路的6000步,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吗?虽然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但往往这种日常生活的,断断续续的,没有一定强度的走路,锻炼效果往往不明显的,更不能说,只要走够了6000步,就算是锻炼身体了。

建议想要通过走路锻炼身体的朋友,应该抽出固定的锻炼时间来进行走路运动。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才能算是有效锻炼,也才能真正的起到锻炼身体,有效的改善身体素质的作用。

走路运动如何走,是有一定讲究的。首先是步数,6000步当然是可以的,通常说来6000步能够走多远呢?按照一般的步长来说,6000步走下来,我们大概可以走3.8~4.5公里左右的距离,对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来说,以一定的强度走这个距离,其锻炼效果也是可以的,当然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有余力,关节也没有磨损或者受伤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多走一点,有些说法说超过6000步就伤害膝关节什么的,这种说法未免太过死板,只要不是完全不顾强度的长期过度运动,多走点,少走点,都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步数的运动量要达到以外,运动强度也很重要,运动强度的选择,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比如说您一直有运动锻炼习惯,体力和耐力都不错,那么不妨走的快一点,这里有一个配速的概念,就是走完一公里所用的时间,对于走路运动的配速,一般建议在9~10分钟一公里左右就可以了,有余力的也可以更快一些,也就是说,走完6000步,大概需要三四十分钟左右,如果您是刚刚开始运动,觉得这个配速走下来有点吃力,那么不妨先稍微放松下要求,但是一定要做到走路运动过程中,会有微微的气喘,心率也会有所上升,随着不断的坚持,身体逐渐适应后,也应该尽量把走路运动的配速控制到10分钟以内最佳。对于50岁左右的朋友,如果没有心血管疾病问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心率保持在160~170次/分钟左右,都是可以的,都算是有效的一种有氧运动方式。

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强度很重要,还有一点同样重要的是——注意坚持,坚持运动锻炼,才能够起到有效的锻炼效果,不管是三高的辅助控制,还是身体素质的增强,免疫力的提高,都只有坚持有效的运动才能够真正的起效,推荐的运动锻炼方式是,每周进不少于30分钟的走路运动不少于5次,这样的运动强度不算大,但也可以起到有效的锻炼效果。

现在是炎炎夏季,对于50岁左右的朋友,如果想要锻炼身体,除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选择,坚持锻炼以外,还要注意运动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对于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或者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压或者控制好心血管疾病的相关问题再去运动,血压最好能够把收缩压控制到140以下,另外在运动时间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自身血压波动的高峰时间去运动;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要注意锻炼过程中低血糖的风险,随时带几块糖,结伴运动等方式,都是避免运动风险的重要方面;运动完以后,天气炎热,出汗较多的话,要多注意为身体补水,喝温的白开水最好;另外,不要贪凉而在运动后接着冲冷水澡,这些注意事项和提醒,都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