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作朋友》:人生的困境來自何方,“麻木”成為主旋律

人生有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人因這樣那樣的問題隨時搖擺,永遠不在一個點上。是我們太忙,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做,還是現在的盲目和馬虎麻痺了雙眼,又或許是人本應如此,因社會有了發展,作為人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才可以呢?

人生的種種問題都在於“東一棒槌,西一榔頭” ,拿著壞了的指南針在尋找自己的方向,請問可以找到嗎?又或許,該這樣問,請問太陽向西是那邊。壞了的指南針不會給我們正確方向,只有找到了壞的零件,並修好它,讓壞的指南針變好,讓錯誤的方向改變,向正確方向轉移,進而獲得進步。

人生有困境,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把困境作為三個步驟去解決,困境的第一步是人生的問題,人生有了問題就會慌亂,慌亂了之後就會尋找辦法解決。

《把時間當作朋友》:人生的困境來自何方,“麻木”成為主旋律


人生的問題,人生的馬虎場景:

人生而有疑問,看看人生的第一個場景:早上還沒開眼,看著模糊的時間,揉揉眼睛,眼屎一擦,打開娛樂軟件,然後開始無限制刷機,然後進入迷糊狀態,進入之後,又開始困頓,又想睡覺,馬馬虎虎又睡了幾分鐘,然後再看看手機,乍一看已經十二點了,早飯未吃已到午飯,兩頓疊成一頓,從未見我們把被子疊得如此整齊。把吃飯疊得如此這般美好,除了以上這些狀態的人,已經沒誰了。

還有一個常見的場景更讓人遺憾,早上興致滿滿起了個早,在得意之間,好不容易吃了個早餐,從未如此美好,看到書桌還有一本沒看完的書籍,興致陡增,兩步疊一步快速走到書桌前,打開封面,突然不知道看到第幾頁了,然後努力回想,隨便翻開看了看。思緒穩定,終於開始看第一個字,第一行句子,不好意思,剛坐到椅子上,手機突然響了,看到朋友來了句:“你在幹嘛”。你興致勃勃回了一句在讀書,可一想,也不應該向朋友炫耀,然後說自己正在看電影,朋友一問看什麼電影,你突然語塞,稀裡糊塗找了一部電影,複製了一下名字給朋友發了過去,朋友說他看過這部電影,有意和你聊聊感受,可沒想到的是你腦子空白,完全找不到關於這部電影的任何信息,你的思緒波瀾不驚,然後各種找理由,說到了吃飯的點,其實這個時候是早上的十點,朋友看你胡言亂語,無意搭理自己,也無興趣和你深聊下去,有意和你結束話題,你擦去額上未形成水珠的汗水,雖虛驚一場,但也躲過了一劫,總算還是好的。

《把時間當作朋友》:人生的困境來自何方,“麻木”成為主旋律


思緒穩定之後,一看手中之書已經合上,又不知道剛剛看到了第幾頁,又看了看時間,到了十二點,到了飯點,卻突然感到一種莫名的不爽,看了看猶意未盡的書,悔恨自己盡然連一頁書都沒有看。

你看,這就是人生雜七雜八的問題,有了問題,就會慌亂,請看看人生的慌亂之處。

人生的慌亂,匆忙的腳步:

人們都知道一種概念叫延遲滿足,可這個概念已經讓我們用到極致了。我們的大多數人將延遲滿足用在了極致拖延身上。

對於當下要做的事,不做,要絕對延遲滿足,不能提前,一點都不能;對於等下要做的事,能拖就拖下去,為了不讓延遲滿足破例,還要保持一貫的優良作風, 所以,為了讓延遲滿足用在不該用的地方上,人們費盡心思,費盡時間,最後到了真正該做事的時候——亂了。

有句話叫尿急了才找廁所,這不是刻意讓自己不舒服麼。

所以,人生的慌亂始於開始的問題,產生了問題,人們面對問題的複雜,又想到了解決時的難度,決定拖一拖,可到了要解決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慌了,慌的結果只有一個,粗心大意,用一個問題產生多個問題,雖然想盡一切辦法解決了當下的問題,可是在解決的同時又遺留了諸多問題,可謂拖泥帶水,一點都不帶馬虎的。

《把時間當作朋友》:人生的困境來自何方,“麻木”成為主旋律


慌亂了就要解決,那該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呢?

人生有了問題,就需要解決:

你想打開一扇門,可那門上有把鎖,把門鎖住了。“如果能找到鑰匙就好了”,你想。可是鑰匙在哪裡呢?反正不在那把鎖上。既然門被鎖上了,鑰匙就一定不會插在鎖孔裡。

這段話非常應景,門上有鎖(人遇到問題),要打開門鎖(解決問題),必須要找到解決的辦法(打開鎖的鑰匙 )。

《把時間當作朋友》:人生的困境來自何方,“麻木”成為主旋律


最終的結局是“沒時間了”,這是大多數人的困境,或者換一種說法“快沒時間了”,人們都是在進不去家門的時候,才會想辦法,家門去進不去,可以找開鎖公司來開,但人生遇到問題,總不能找開鎖公司去解決問題。

所以,解決自己人生的問題,不能依靠別人,最終還得依靠自己。問題是自己的,你可以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但絕對不能模仿。

解決問題類似會有這樣的辦法,用時間管理逐一去處理每天的事物,伴隨時間管理的還有:

先把任務分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再把任務分為“緊急的”和“不緊急的”,然後挑選“重要的”而又“緊急的”的任務優先執行……

我們學過、看到這些字眼,但始終沒去應用,為什麼,因為我們看到的時候我們已經沒想著去用它,而是排斥它,你看到這些辦法,但始終找不到自己到底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有什麼事情是不重要的,有什麼事情重要並緊急的,你根本無法找到一個清晰的邊界給自己遇到的問題劃分等級,然後按照等級執行,這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的能力。

所以,應對的辦法在本書《把時間當作朋友》提到了一個關鍵的解決辦法,要接受“時間不可管理”這一事實。

解決問題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一切都靠積累。深信積累的力量,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否則,它就是你的敵人。

所以,積累又靠讀書,好的經驗又靠知識的積累。

清晰地知道一個解決辦法好過模糊的知道許多辦法。所以,我們的人生有問題,有問題就會慌亂,慌亂了就要找辦法,可唯一的辦法就是和時間做朋友。

請和時間做好朋友,然後你也成為時間的朋友,一起互相陪伴。

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