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其《纪念刘和珍君》那篇作品中,女师校长杨荫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柠檬不在檬


杨荫榆是民国时期名气很大的女子。不过,她之所以名气大,却是拜鲁迅所赐。为什么这样说呢?

(杨荫榆剧照)

1924年,杨荫榆受北洋政府教育部的邀请,接替许寿裳,出任北京女师大校长的职务。

说起来,教书育人一直是杨荫榆的人生理想。

早在担任校长之前,杨荫榆已经在江苏第二女子师范和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分别担任过教务主任和学兼。

在教学中,她渊博的学识和德政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同时她工作上严谨认真的态度也得到教育部门的赞许。因此在1918年,她被教育部选派到欧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

学成归来后的杨荫榆,成为教育部眼中的教育大才。破格将她提拔为北京女师大校长,而她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

杨荫榆由于久在国外留学,对当时的社会变革知之甚少。她认为学风和秩序,是学校能不能办好的重要标杆。再加上她对北洋政府有感激之意,因此她非常不赞成学校在她管理的时期,学生参与到政治运动中去。

在杨荫榆看来,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参与政治运动就是不务正业,会坏了学风。所以,她曾在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中表示:“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

然而,受“五四运动”影响的女学生们,正处于对专制独裁深恶痛绝,一心渴望民主自由之中。因此,对杨荫榆这种专制的旧式家长教育理论,根本不买账。再加上杨荫榆屡次打压限制学生们的自由,并对意见相左的老师多有排挤,因此杨荫榆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剑拔弩张。

(鲁迅旧照)

1924年秋天,一些学生由于参加政治运动,迟迟没有抵校报到。

杨荫榆为了整顿校风,将几名平时闹学潮闹得最厉害的学生开除,如此矛盾更加激化。

1925年1月,学生们不光联名给教育部递交了要求辞退杨荫榆校长职务的宣言,并数次到教育部痛斥杨荫榆在教学中对学生施行的种种高压手段。

然而,杨荫榆由于有北洋政府做后盾,且教育部也明文表示支持她的做法,所以杨荫榆在5月9日又以“整顿校风”的名义,勒令刘和珍、许广平等几名带头闹事的学生退学。

这下,杨荫榆真的捅了马蜂窝。

很快报纸上就连篇累牍地出现了批评她的文章。这些文章痛斥她推行的是“寡妇教育”,并称她是“迫害学生,广有羽翼的校长”。

这些文章,很多都出于一个人的手笔,那就是鲁迅。

当时的鲁迅,不仅在教育部任职,还在女师大担任教授。

由于鲁迅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同时他对杨榆荫的教学理念和粗暴的教学态度极不赞同,所以他坚定地站到了学生们的一边,并以笔为枪,对杨荫榆大肆批判。

在声势浩大的反对声中,北洋政府迫于压力,最终撤销了杨荫榆的职务。

一个被学生们赶下台的人,名声自然就坏掉了。可是杨荫榆却对教育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虽然名声大受损害,但她在休整一年后,便迫不及待投入到教学中去了。

(杨荫榆剧照)

遗憾的是,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和东吴大学教学期间,学生对她很不待见。学校方面也不能给予她该有的尊重,逼得她最后只得做了逃兵。

无奈之下,杨荫榆在家里开设私学——二乐女子学社。她自任社长,招收一些愿意读书的女学生。

1937年,抗战爆发,苏州很快成为沦陷区。

日本人找到杨荫榆,希望她能出任伪职,但遭到杨荫榆的回绝。

杨荫榆对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怒不可遏,她向日本军官递交了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数次到日本军营抗议,要求日本军官约束那些四处奸淫掳掠的日本兵。

同时,杨榆荫为了保护妇女们不受到日本人的伤害,拿出所有的积蓄,把二乐女子学社进行了扩建,以此当作她们的安全庇护所。

日本人见杨荫榆不光不配合,还处处唱反调,于是将她枪杀于吴门桥上,并将尸体弃于冰冷的河中。

从杨荫榆一生的言行来看,她其实始终是保护女学生的。当初她反对女学生参与政治运动,其实也是一种保护女学生的表现。而最后,她更是为了保护女学生不受伤害,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从这一点来说,杨荫榆虽然观念与时代脱离,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她其实本性是很善良的。

(参考史料:《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一直纳闷钱钟书先生对鲁迅先生评价为什么会那么刻薄。现在算明白了,因为鲁迅先生骂了她爱人杨绛先生的亲姑姑,原北师大校长杨荫榆女士。或许钱钟书先生有其它更多厌恶鲁迅先生的证据。

且看钱钟书先生怎么说鲁迅先生。据汪荣祖、钱学新《槐聚心史,钱钟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钟书先生曾两次对汪荣祖谈及与胡适的三次见面的情形,曾言:统言之,胡适之品格绝高于鲁迅,蔡元培等。一九八五年,钱钟书先生在给李国强的信中说:“三年前鲁迅纪念时出版之传记,即出敝所人撰著,中间只字不道其原配夫人,国内外皆有私议而无声言者。”钱先生这里指的是鲁迅先生原配朱安女士的事,是钱先生对鲁先生异议的一个原因吧。文学研究圈子里,钱钟书和杨绛先生避谈鲁迅先生,似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不是什么新闻。

钱钟书和杨绛先生夫妇是杨荫榆校长的侄女和侄女婿,自然看着亲切,而鲁迅先生是被闹学潮开除许广平先生的先生和未来夫君,自然同气相和。论史者将此一搅和,吃瓜者赞成者心悦口服,自然成正统之说,大行其道了。

百年前女师大闹学潮是北洋政府专制背景下教育黑的一个缩影,亡国和列强环伺下,救国图强的青年的灵魂和专制下的暴力冲突,总是有大是大非的原则在里面,鲁迅先生,杨荫榆校长,包括旁观的钱钟书,杨绛先生都身在其时,立场不同,发声自然不同。这种公案,再加上家事,国事,天下事,非大原则,何以辨出是非。

就个体而言,都有善良之心。就当时时局而言,必须有大是大非的分别。不幸,杨荫榆校长站错了队。至于后来的表现,另当别论。

北洋和民国,就是一个乱局。挟洋甚至引狼入室的军阀混斗,自保其利的大资本,大地主,挣扎在炭火之中的贫民,前途何去的中国,胡适,杨荫榆,梁实秋,还有钱钟书先生,和鲁迅先生,他们的立场,格局,家国情怀有几,都在他们的文字里,普通民众在他们心中的位置,都在他们的文字里。

所以,鲁迅的伟大,岁月日久,光辉愈著。

论史,当有立场。


美旅智库


女师大风潮,谁代表了先进,谁代表了革命?刘和珍杨德群先期喋血,杨荫榆,李四光洗得干净裤裆吗?流氓和军警施暴女学生,事实具在,三、一八惨案令鲁迅出离愤怒,给了人生最严重诅咒。赁屋授课的教授不明不白,拖架学生出校门却成了精,这叫那门子理?一个"婆理"勾出杨氏画像,点睛之笔千古独绝。杨荫榆李四光后来的亊,能例证以前?纵是好人,先期不做错事?学潮当家事处置,也是昏人。杨荫榆纵为民族大义而死,不说她偏执咬死理㦬难,也是为人的底线问题。周作人千古骂名,不如死难。历史的,客观的看问题,鲁迅夫妇错在哪里?


周宗明217


建议大家读杨绛《回忆我的姑母》,可以看到一个可能更真实的杨荫榆。这里讲几个细节,供参考。

一是从旧式婚姻里出走。她被指给一个富贵人家的傻儿子。经受了家暴,反抗,被抓回去,最终决断出走。随后,她去苏州景海女中上学。上学期间,还有一件趣闻。有位不明就里的同学对她议论蒋家的新娘子:“有什么好看呀!狠巴巴的,小脚鞋子拿来一剁两段。”杨绛评价说:

“那时候的三姑母还很有幽默,只笑着听她讲,也不点破,也不申辩。过了些时候,那姑娘回家弄清底里,就对三姑母骂自己:‘开盖货!原来就是你们!’我记得三姑母讲的时候,细酒涡儿一隐一显,乐得不得了。”



二是曾为苏州租界事务,与日本人交涉过。1929年左右,苏州市为了青阳地日本租界的事,请她和日本人交涉。杨绛评价说:

“好像双方对她都很满意。那年春天三姑母和我们姐妹同到青阳地去看樱花,路过一个日本小学校,校内正开运动会。我们在短篱外略一逗留,观看小学生赛跑,不料贵宾台上有人认识三姑母,立即派人把我们一伙人都请上贵宾台。我看见三姑母和那些日本人彼此频频躬身行礼的样儿,觉得自己成了挺胸凸肚的野蛮人。”

三是,她是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1918年,杨荫榆再赴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任北京女师大校长。她是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关于就任的原因,有人分析,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她与女高师素有渊源,曾担任过舍监的职务,颇具威信且深得学生喜爱;二是以女子出任校长,开女界之先声,符合女权论的潮流。



即使许广平也承认:

“关于她的德政,零碎的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了,而且又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的女子做大学校长,是多么荣耀呀!”

四是晚节彪炳。抗战爆发后,日军曾希望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期间日军在苏州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当时,杨荫榆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经常有女学生被日军非礼骚扰。杨荫榆忍无可忍,多次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

日本几名高级军官十分敬重杨荫榆,斥责了士兵,勒令部下退还了财物。如此一来,街坊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安全庇护所。杨荫榆都悉数庇佑。日本兵对她恨之入骨,于1938年元旦杀害了她。



以上几点细节,是我们不知道的、中学课本外的杨荫榆,供题主参考。


林海


为救百姓而牺牲的女校长杨荫榆

杨荫榆女士是中国第一个女性大学校长,她是民国时期的名门闺秀,江苏无锡人,1884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她的亲侄女就是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

杨荫榆早年婚姻不幸,被偏执的母亲嫁给一个弱智少爷,她勇敢逃出封建包办婚姻,之后终生不再嫁,致力于学术。她曾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她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虽然杨荫榆女士有文化,但是她思想刻板,要求学生只读书不要参与政治,曾开除过鲁迅的爱人许广平等进步学生,所以被鲁迅猛批痛骂,并写了《寡妇主义》这章文章讽刺她(拿人家的不幸婚姻开涮是不是不厚道?)后来杨荫榆被广大学生轰下校长宝座。

但杨荫榆女士的死却那么英勇壮烈,那些批评她的人都没有象她死得那么伟大。

辞去校长职务的杨荫榆女士移居苏州,抗战爆发后,日本侵占者侵占了苏州,要求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日本兵在苏州烧杀淫掠,杨荫榆很气愤,还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要求司令官管束自己的部下,不要骚扰侵害老百姓。

杨荫榆面对日本兵是非常勇敢的。被日本兵追逐的妇女逃至盘门新桥巷的杨荫榆家时,杨荫榆立即站出来用日语同日本兵交涉,当众斥责日本兵的暴行,保护了这些中国妇女。

可是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的杨荫榆,大义凛然地斥责敌酋的杨荫榆,最终命丧日寇之手。

日本司令官虽然敬畏杨荫榆,但日本兵把杨荫榆看作眼中钉。1938年1月1日,两名日本兵以司令部传见为借口,把杨荫榆诱出家门,走到盘门外吴门桥突然开枪击杨荫榆,并把年迈的杨荫榆抛入河中,杨荫榆当时还挣扎游泳,残酷的日本兵又开数枪将她射杀,鲜血染红了苏州河。

很敬佩杨荫榆女士很值得敬佩,她学有所成,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她不畏死亡,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弱小同胞。试问,哪一个文人可以做到?

虽然她思想呆板,遵从当局,反对学生运动。但据她的亲侄女杨绛女士说,她三姑杨荫榆是书呆子,在生活里极糊涂,认不清当时的局势。

认为学生只能专心读书的杨荫榆并不是坏人,站在另一方面看,她的想法也不算错。学生应该致力于学业,不要参加政治运动。哪个时代都不会出现当局任命的校长支持学生游行反对当时的当局。以前不会,以后出不会,现在也不会。

杨荫榆女士是令人敬重的历史文化人物,她能活得有成就,死得壮烈,是个值得尊重的女校长。


梦里蓬山路


杨荫榆(前排中)与同事合影

鲁迅在其《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猛烈抨击了刘和珍、许广平就读的北京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杨荫榆是鲁迅笔下的“寡妇”和“广有羽翼的校长”,一个镇压学生运动的学阀,一个北洋军阀的帮凶,面目狰狞,令人厌恶。

其实真实的杨荫榆与鲁迅笔下的这个形象有所不同,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抗战期间因保护女性姐妹不受日寇蹂躏,在苏州惨遭日本兵枪杀。

  关于杨荫榆的身世及后来的情况,目前留下来的资料不多,比较全面的只有杨荫榆侄女杨绛撰写的《回忆我的姑母》一文。1979年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为调查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的情况,致信杨绛要她写一写她的父亲杨荫杭的简历及传记资料,同时还提出了另一个要求:“令姑母杨荫榆先生也是人们熟知的人物,我们也想了解她的生平。荫榆先生在日寇陷苏州时骂敌遇害,但许多研究者只知道她在女师大事件中的作为,而不了解她晚节彪炳,这点是需要纠正的。如果您有意写补塘先生(杨荫杭字补塘)的传记,可一并写入其中。”

  与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命运相同,杨荫榆遵父母之命与同乡蒋家少爷订了婚,当时只求门当户对,并不知对方的底细———婚后才发现新姑爷竟然是个傻子。对于这段往事,杨绛在文章说:

  据我父亲的形容,那位姑爷老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拉子。……我不知道三姑母在蒋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听说她把那位傻爷的脸皮都抓破了,想必是为自卫。据我大姐转述我母亲的话,她回了娘家就不肯到夫家去,从此就和夫家断绝了。

  已成自由身的杨荫榆先后到苏州和上海的女中读书,毕业后获江苏官费留学资格,进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习。

  1914年,杨荫榆到北京担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监兼讲习科主任。当时杨绛正在女高师附小读一年级,她说高师的学生经常带她去大学部打秋千,还领她去演戏,让她扮演戏里的花神。大姐姐们把杨绛的小牛角辫盘在头顶上,插了满头的花,衣服上也贴满了金花。后来杨绛才明白,学生们之所以如此,原来是看姑母的面子,因为那时杨荫榆在学校里威信很高,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

  1918年,教育部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杨荫榆应选赴美,进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专业。对于三姑母赴美时的情景,杨绛记忆犹新:“那天我跟着大姐到火车站,看见三姑母有好些学生送行。其中有我的老师。一位老师和几个我不认识的大学生哭得抽抽噎噎,使我很惊奇。三姑母站在火车尽头一个小阳台似的地方,也只顾拭泪。火车叫了两声,慢慢开走。三姑母频频挥手,频频拭泪。月台上除了大哭的几人,很多人也在擦眼泪。”

  到美国后,杨荫榆受到杜威等学术大师的指导,深受他们熏染,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后来她回苏州探望兄长杨荫杭时,常后悔自己没能读得博士回来,哥哥笑着劝她说:“别‘博士’了,头发都白了,越读越不合时宜了。”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杨荫榆是个好强的人。

  1924年2月,杨荫榆接替许寿裳出任女高师校长。同年,女高师更名为“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杨荫榆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

  杨荫榆担任女师大校长期间发生了赫赫有名的“女师大风潮”,她也由此遭到鲁迅等人的猛烈抨击。鲁迅在《寡妇主义》中辛辣地讽刺说:“用了她多年练就的眼光观察一切,见了一封信,疑心是情书了;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只要男人来访,就是情夫;为什么上公园呢?总该是赴密约。”其实鲁迅的这些话,都是不确定的推测,与杨荫榆所涉无多,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民国年间那些事


杨荫榆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哥哥杨荫杭为著名的文学家,她的侄女杨绛更是鼎鼎大名的翻译家。她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立志要走一条教育救国的道路。然而18岁时,她的父母按门当户对的标准把她嫁给一个世家子弟。过了门才发现,那个公子哥容貌丑陋,智力低下。杨荫榆无法忍受这种封建旧式婚姻,在成亲的第二天就毅然决然的回到娘家。后来婆婆亲自上门,要求杨荫榆跟自己回去,杨荫榆态度强硬,始终不为所动。最终这场风波以离婚收场,而杨荫榆的感情世界也因此留下了阴影,从此终身未嫁。

1907年,杨荫榆考取赴日公费留学生,先后就读于青山女子学院,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3年,她回国担任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从此开始了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1914年,杨荫榆到北京担任国立高等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监。1918年,因工作出色,她被教育部公派出国留学,1922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1924年,她就任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她的人生也于此时到达了巅峰。

从杨荫榆的教育生涯可以看到,她常常担任教学监督,教务管理方面的职务,因此她管理学生也主要从严肃校规校纪,保障教学秩序的角度出发。加之婚姻不顺、出国留学多年等经历,形成了她过于刻板严肃,不熟悉国内政治形势,不善于应对复杂局面的性格特征。她的教育理念和行事作风,与当时国内高涨的革命情绪和激进的政治形势显得格格不入。1925年五卅运动前,她力主严肃校规校纪,开除了几名因参与政治活动而未及时报到的学生,并解聘了鲁迅等一批支持声援学生的教员,由此被置于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鲁迅当时写了一系列杂文,对杨荫榆进行讽刺和批评,学校内的“倒杨运动”也是越演越烈。1925年8月,杨荫榆迫于舆论压力,辞去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一职。

1926年3.18惨案发生后,鲁迅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在该文中,鲁迅不仅痛斥了北洋政府,同时也不忘打一打“落水狗”,把杨荫榆写成迫害进步学生的军阀爪牙。其实这时杨荫榆已经被迫辞职达半年之久。平心而论,杨荫榆出于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角度,禁止学生参与政治活动,虽有背于时代的革命精神,但只是教育理念不同,处事方式不妥,并非如鲁迅所指责的那样,是军阀政府的爪牙,迫害进步学生的凶手。但由于鲁迅巨大的影响力,以及舆论对于进步学生的同情,杨荫榆的名字就这样无可奈何的被钉上了耻辱柱。


1927年,杨荫榆离开北京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总编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坐针毡。1935年,杨荫榆再次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苏州沦陷,日本兵在苏州大街小巷烧杀抢掠。一天,日本兵追赶几个年轻妇女到杨荫榆住所附近。杨荫榆挺身上前,将几名女子护卫在身后,用流利的日语怒斥日本兵的无耻暴行。日本兵见杨荫榆衣着出众,谈吐不凡,猜测她是一位大人物,竟不敢侵犯,灰溜溜的退走了。后来街坊四邻凡遭日军骚扰,都跑到杨荫榆家寻求庇护,杨荫榆来者不拒,在日寇铁蹄下以脆弱之躯撑起一方庇护所。日军指挥官得知此消息,上门邀请杨荫榆出任伪职,“维持”地方治安。杨荫榆严词拒绝,并怒斥日寇,要求他们停止暴行,归还抢夺的财物。日寇勃然大怒,遂生一毒计,假称司令部邀杨荫榆商讨事宜,将她诱骗至一无名小桥上,开枪杀害。

纵观杨荫榆的一生,她勇于打破封建婚姻束缚,终生献身国民教育事业,最后面对日寇英勇不屈,杀身成仁,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的英雄人物。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她至今还是以一个反面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是非曲直,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小二喝口茶


才发现杨荫榆和胡适都是师从美国实验主义大师杜威先生的,因此二人的政见比较相似。

胡适在五四运动中面对激进的学生运动时,就比较清醒,不同于陈独秀、李大钊的激进,从电影《建党伟业》中业不难看到。胡适的“多研究问题,少谈论主义”也为人诟病,后来与民国时期的梁启超一样被视为落后老人。

在杨沫的《青春之歌》中,作者以张中行为原型,刻画了一个胡适先生的死忠,整天沉醉于书本之中,不问国事。杨校长开除学生同样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是学习的园地,你要革命,可以请便。这也是对大部分学生学习权利的保证。

鲁迅对杨的痛斥,将她一辈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确实有失公允,这与他一向的多疑有关,更兼以许广平是当时学生运动的领袖,比较左。《纪念刘和珍君》与他的部分杂文加重了公众对杨刻板形象的认知,反之,杨绛的那篇翻案文章在历史的长河中激不起半点浪花,太轻飘飘了。

杨基于对学生的保护最后死于日寇手上,死状极惨,让人唏嘘不已。这样的被遗忘者,历史上的失踪者,可以说数不胜数。是非今人很难说清,即使当时的亲历者也只能追忆、反省。

台湾齐邦媛女士的《巨流河》与清华学者何兆武的《上学记》均对当年的学生运动有微词。当时的学校,左派、中间派和右派与建国后并无差异。部分学生坚持中立则被孤立。其中,左派的学生力量当时很大。在宗璞的《野葫芦引》中,当时不愿意参加远征军的汪曾祺老人同意被黑了一把。历史是由胜利者所写,今人应该多保持一份警惕。


又是乌鸦的炸酱面


鲁迅的文学天才和成就,从民国至今,尚无人可以超越,在世界一流作家中,他也是杰出的,他的《故事新编》的写作方法,价值解构、恶搞,超前先锋到今日后现代,世界上很多作家今天才开始像他近一个世纪前那样写。他的思想和思想方法,由于国家的推广,影响了民族个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鲁迅对人性和世界的认识,目光是那样犀利,在一些私事上,在个人恩怨方面,却是那么不智,不止对杨荫榆先生实施人身攻击,对别的论敌,也有采取骂街的方法,比如还骂过顾颉刚的红鼻头等等。文学家往往被感情支配,鲁迅为一显例。


大悔忆智冰


应该是《记念刘和珍君》,在鲁迅的笔下,杨荫榆是镇压学生运动的刽子手。其实,据史料记载,杨的真实形象与鲁迅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入。杨是治学严谨的女校长,她爱国,关心爱护学生,抗战期间为保护学生而惨遭日本杀害,鲁迅的评价掺杂不切实际的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