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战役中,汉军为何能够重创匈奴,让其北迁?

月光侃历史


汉武帝时,西汉经过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国力大大增强,从物质上保证对匈奴战略进攻。漠南战役从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前123年春,共历时6年。

公元前128年春天,卫青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匈奴,杀敌千余人,第二年,李息从代郡出兵,卫青从云中出发进攻匈奴,夺取河南之地。

为了进一步打击匈奴,保护朔方,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发兵十余万,兵分两路,进攻漠南的匈奴右闲王。此战韩军俘虏匈奴牲畜数十万头,匈奴小王十余人,部族男女一万五千余人。

公元前123年春,魏巩固边防,汉军从定襄出兵,杀匈奴10000余人。此次进攻,霍去病率领800余骑,追击数百里,斩杀2000余人,更是杀伊稚斜单于大行父藉若侯产,俘单于叔父罗姑及匈奴相国、当户等高官,全身而返。汉武帝以其功冠全军,封为冠军侯,赐食邑二千五百户。

6年漠南战役,以击败右闲王,逼迫匈奴王庭北迁,稳固了汉王朝朔方等地的防卫部署而胜利结束。

伊稚斜北迁漠北虽然暂时保存了实力,但也为后期被汉军一一攻破埋下了伏笔。


中和视界


汉武帝继位后,汉朝经过文景之治的修生养息,已经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个时候,匈奴的边患就成为威胁汉朝安全的主要问题。为了彻底消除匈奴造成的边患,汉武帝决心利用汉朝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以武力解决问题。

于是,在汉武帝的一生中,他对匈奴发动了多达十一的反击。经过长期的战争,使得匈奴一蹶不振,再也不能成为汉朝的威胁。在这十一次反击中,以前五次的反击规模最大,战果最辉煌。

在这个时期的战争中,汉朝涌现出了两位优秀的统帅,他们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卫青的战法稳重,擅长以守为攻,阵前反击。而霍去病则擅长统帅骑兵部队,采取长途奔袭,大纵深大迂回的战术。两人相得益彰,当然,在战果上,霍去病的战果要更辉煌一些。

匈奴退出漠南是在汉武帝第五次反击战前的事情。匈奴退出漠南是不得已的,这是因为他们在汉军的打击下已经无法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卫青、霍去病在前四次反击战中的优秀表现。

汉武帝在部署对匈奴的反击时,按照着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原则。既能够容易取得战果,也可以锻炼军队,选拔将帅。

在第一次反击时,汉武帝的矛头指向盘踞在河套地区的匈奴部落。此战一举收复了自秦末以后就被匈奴占领的土地。不但消除了匈奴的袭扰出发的基地,还在战争中发现并提拔出了将领卫青。

第二次反击,汉武帝将目标定为匈奴的右贤王。这一仗,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开始实践汉军的新的战法。卫青率领骑兵,远途奔袭,包围了右贤王庭。匈奴右贤王出其不意,只得仓皇逃窜。这一仗卫青消灭匈奴一万五千多人,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

第三次反击,汉武帝以匈奴单于部的右翼刚被击破,兵力空虚之机,派卫青率军攻击匈奴单于本部。这一次虽然歼灭匈奴万余人,但是汉军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不过,在这一次战役中,涌现出了新的优秀将领霍去病。他在这一次战役中,率领八百精骑,离开大军数百里,斩获匈奴两千多人,被封为冠军侯。

到了第四次反击战的时候,汉军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了。这次反击战分为两次作战。第一次霍去病率领精骑万人,袭击河西的匈奴部落。在短短的时间里,霍去病深入敌境两千多里,消灭了当地匈奴军的十分之七,打通了河西走廊。

第二次攻击河西时,霍去病的目标是祁连山。在这一次战役中,霍去病斩俘匈奴三万两百多人,取得了战役的全胜。战后,匈奴的浑邪王率领四万人投降汉朝,匈奴在河西的势力全部被消灭。

经过以上的四次大的反击战,匈奴的势力已经一落千丈。匈奴失去了河套地区,还失去了河西地区,没有了这些地区优良的牧场,匈奴就失去了战争的基地。这个时候,如果继续留在漠南和汉军作战,对匈奴是不利的。因此,匈奴也相应的改变了策略。

当时,为匈奴单于出谋划策的是汉朝的降将赵信。他向单于指出了靠近汉朝边境,被动挨打的不利情况。他向单于献计说,由于有大漠这个天然屏障,汉朝的军队很难越过大漠来攻打匈奴。匈奴可以将部落收缩在漠北,这样一来可以修生养息,躲避汉军的打击。二来可以不断派兵南下,袭扰汉军。如果汉军度过大漠前来攻击,还可以借机反击汉军。这样一来,匈奴还可以挽回局势。

匈奴单于听取了赵信的建议,把部落退出了漠南,退到漠北。受到汉军的打击,实力衰退,是匈奴退出漠南的根本原因。但是,逃避打击并不是匈奴退往漠北的主要原因。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漠北苦寒之地,并不是修生养息的理想之地。匈奴还是想借漠北暂时获得喘息之机,为卷土重来做准备。

但是,匈奴还是低估了汉朝的军事实力。汉武帝将计就计,将最大的兵力和最强的将领投入了第五次反击战中。这一次,统帅是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领五万精骑,挺进漠北。在这一次战役中,卫青击溃了匈奴单于的主力,歼敌一万九千余人。而霍去病则歼灭了匈奴左贤王的主力。在这次战役中,霍去病消灭匈奴七万四百四十三人。

经此一战,匈奴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走上了衰亡的道路。“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漠南战役,其实和霍去病此前打穿河西走廊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也是支撑汉武帝发动漠南战役的基础。

在汉军未曾拿下河西走廊时,匈奴大抵零零散散的生活在汉朝由西到东的广阔边疆上。

这种分散方式也决定着汉军的出击方式,压根没有办法彻底根除机动能力强悍的游牧民族。

河西战役结束后,匈奴右贤王一部势力被打残,暂时选择了消停,而河西走廊也正式成为汉朝版图。

河西战役后的十月份,汉武帝修改年号为“元狩”。

此年号也意味着“新征伐”之意。


公元前120年,秋季。

匈奴再度南下侵犯大汉边境,右北平郡、定襄郡两地边境子民惨遭劫掠,当地民众更是被斩杀一千多人。

公元前119年,春季。

汉武帝下令出兵北部边境,目标直指匈奴单于本部,已经匈奴左贤王一部。

这是,虽然单于、左贤王都有着固定的王庭,可因为他们的游牧习惯,行踪飘忽不定,他们所在的位置只能靠情报大体判断其位置。

这次出征,卫青、霍去病分别统领两路大军出击:

  • 东路军:卫青统领五万骑兵,出兵代郡

  • 西路军:霍去病统领五万骑兵,出兵定襄

其中,霍去病帐下的骑兵最为彪悍,战斗力要超过卫青帐下的骑兵。汉军出兵漠北,后勤辎重极为重要,汉武帝调集十万多步兵捍卫后勤补给,极其重视此次出兵战役。

如果能够一举荡这两股匈奴主力,汉朝北部边疆无疑能够得到一定的稳定。

霍去病最先行军,他出兵定襄之后,擒获一名匈奴兵,拷问得知匈奴单于伊稚斜在东部一带,而非西部。

汉武帝调拨五万精锐给霍去病,原意正是想要霍去病能够扫平伊稚斜单于本部。得知前方战报,汉武帝果断下令让卫青、霍去病调换两路。

  • 霍去病:出兵代郡,进攻单于本部

  • 卫青:出兵定襄,进攻匈奴左贤王

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是伊稚斜的阴谋。因为此前霍去病所擒获的匈奴说了谎话,伊稚斜单于仍旧在西部。

这一切,知道卫青五万大军北出一千多里后,大家才知道了真相。卫青得知自己所行进方向是匈奴伊稚斜单于的主力所在地时,开始分路进军。

  • 主力部队:继续北上进军

  • 侧翼部队: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从侧翼进军,掩护主力

卫青继续北上,突然发现伊稚斜已经做好了准备,骑兵遍布前往,他火速下令将所有车骑环绕在大军的外围,防止匈奴骑兵趁立营未稳的时候突然冲击。

做好防御之后,卫青开始派遣五千骑兵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汉匈双方开始展开厮杀,双方很快混战。

双方大军交战正酣,突然风沙扑面,两军相互看不清彼此。卫青再度下令从两翼包抄,企图将匈奴大军包围。

伊稚斜看卫青指挥有序,未曾乱了阵脚,两翼的汉军更是即将要包抄过来,遂在几百名精锐骑兵的掩护下,朝着西北方向仓皇逃遁。

卫青带领大军再度追袭二百多里,一直进抵赵信城,截获大量的物资,大军在此休整一日,全军撤退。

但是奇怪的是,此番漠南战役中,关于霍去病如何击溃匈奴的细节性史料却很少,只能看到大致的作战情况。

霍去病的西路军,在梼余山一带遇到匈奴左贤王部,斩杀两千八百多名匈奴,趁势狂飙追击,一直进抵狼居胥山,共计斩杀匈奴七万多人,可谓战果颇丰。

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纪念这项伟大的壮举。

此番漠南战役,匈奴离开漠南地区,北撤漠北。

匈奴侵袭边境八十余年的时间,终于暂告一段落。


历史总探长


说到漠南之战,不可不提的就是西汉抗击匈奴大将军卫青,以及刚崭露头角的卫青侄子,十七岁的霍去病。漠南战役卫青是首功,但是西汉的繁荣昌盛才是卫青大败匈奴的根本原因。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具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漠南之战时的西汉帝国

公园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刘彻彻底掌握朝政大权,此时的汉朝已建国六十余载经历高祖息兵养民,励精图治,加上文景之治,社会一片繁荣。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给刘彻一个起点颇高的开头,他保留了先皇们的政治策略,在此基础上加以巩固。通过实行推恩令(诸侯要给自己的后代封侯,从而削弱封地达到削弱各诸侯的作用)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加强中央集权,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儒家思想统治我华夏两千多年的历史。通过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汉朝空前繁荣,国泰民安之后,汉武帝开始攘外。北方边疆长期遭受匈奴人的入侵袭扰,前朝先皇采用和亲手段实现和平,汉武帝觉得和蛮族和亲是耻辱,于是决定一雪前耻,发兵北伐,这一次卫青率领一万铁骑斩获匈奴数千凯旋而归,为后来的漠南之战奠定基础。首战告捷的卫青从此深得汉武帝赏识。后来匈奴组织大军南下攻略汉朝边疆辽东、上谷、渔阳等地,卫青带兵大败匈奴。直到第二次大规模北伐,也就是漠南之战。

漠南之战

漠南之战,又称河南地之战,是历史上汉军于今天的内蒙古河套平原以南大败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首战偷袭,卫青亲率三万汉朝铁骑奔袭数百里,深入到匈奴右贤王领地围而奸之,右贤王带几百精骑突围逃脱,卫青斩杀数万匈奴人,俘虏将近两万,的牲畜数十万头。之所以卫青大捷,首先卫青的用兵如神的同时,汉武帝的战略部署也尤为重要。因为在卫青率大军攻右贤王的时候,李息和张次公牵制住了匈奴左贤王部,游击将军、强弩将军等主力军牵制了匈奴主力大军,为卫青大败右贤王并且能全身而退制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再一次北伐,这次北伐汉武帝集结了十万大军,命卫青为大将军,全权交由卫青统领。此次大军北伐,斩杀数万匈奴,俘虏众多,卫青侄子霍去病崭露头角,带领八百铁骑,一举攻入匈奴王单于本部,俘虏匈奴王公大臣贵族两千多人,打的单于落荒而逃,逃亡北部漠北地区去了。此战霍去病勇冠三军,汉武帝大为赞赏,封冠军侯。匈奴北盾,为后来的漠北之战埋下伏笔。

所以漠南之战汉军之所以能重创匈奴,第一方面,汉朝国富繁荣,兵强马壮。第二方面,卫青、霍去病等人的骁勇善战,用兵如神,总打的匈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制其要害,基本每次把指挥部都掰掉了,敌人也没想到会打他们指挥部。第三方面,汉武帝战略部署,具有战略眼光,为卫青等人一招制敌智造有利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