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學習與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

受疫情影響,高三的學生還沒有開學,我相信此時家長比學生還著急,因為很多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自控能力差,尤其是現在學生幾乎都報補課班或者請家教老師。下面我以自身經歷聊一聊我對中學生自主學習與課外輔導的看法。我從事了六年的兼職輔導老師,主要教授初高中數理化,帶了100多名學生。數名高三學生過一本重點線,曾在高考前一個月把一個高三學生數學成績,提高60分,兩個月一個高二學生物理到80分,六年級數學提高到90,初三數學提高到110,個人比較擅長考前衝刺和引導性教學,我也接觸了很多各種各樣性格的學生。其實課外輔導對於大部分學生微乎其微,幾乎沒什麼用,學生成績能否提高更多的在於自學和校園課堂。很多學生課堂不聽課,妄圖以課外輔導來重新學習,這是大錯特錯。課外機構錯綜複雜,其中一大部分老師都是在校的大學生,有人可能覺得名校的大學生成績好,但是成績好和能否把學生教會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我曾聽過很多老師講課,完全就是照著題講,這樣有用嗎?說實話對於成績很好的學生是有用,可以說你不給他講,你稍微一點一下他就會了。但是大部分學生基礎不好,需要你引導性的給他講解,讓他形成主動性思維,主動性思維是決定一個學生能否自主學習的關鍵。但是很多機構的老師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有人說像學而思這種大型的補課機構成績提高的都很不錯,其實這種大型的機構都會給學生一個考核,太差的他也不會要。只要你有自主學習能力,其實去不去補課班影響都不大,可能偶爾遇到一個不會的,問下學校老師或者同學都可以。而那些成績很差的就只能找一下小機構補課,這家學了一段時間不行就換另一家。這也是為什麼教育機構越來越多,家長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安慰,看到大家都在補課,總不能讓自己的孩子閒著。龐大的市場讓課外教育越來越趨向於成為一種剛需產品,孩子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註定要補課,輔導。當然了,有些機構的老師還是挺不錯的,一對一的輔導方式比較適合那些自控能力很差的學生。但是高昂的補課費用對於一般的家庭絕對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其實,學習和做其他事情是一樣的,有些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補過課或者偶爾補一下成績就特別優異,他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這就是優異學生的自控能力和主動性思維的體現,我相信那些優秀的課外輔導老師絕對不會只給學生講題,更加註重引導學生主動性思考。

總之,中學生的學習要注重主動性思考,這對於綜合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幫助,課外輔導作為一個補充教育的手段萬萬不可形成依賴,校園課堂才是一箇中學生成長的關鍵。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可以藉助一些好的課外老師培養自己的主動性思維,而不能一味的讓他給你講題,這樣效果不明顯。自控能力好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課外輔導適當補充下知識的薄弱點,其實的大量時間應該留給自己的主動學習。課外輔導萬萬不可成為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否則很多學生會形成這樣的心理:反正我放了學還要補課,這節課不學了。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甚至致命的惡習,他會一點點的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從而厭惡學習,結果成績不升反降。如果一個學生把課外輔導當成了任務一樣完成,他會絞盡腦汁去思考如何儘快把這個任務完成,而不是考慮怎麼能夠提升自己的成績。家長在陪讀的同時應該更加註重學生心理的變化,切不可強迫施壓,尤其是高三學生複習處於一個關鍵的階段。適當的課外輔導可以,但也要預留一部分休息的時間。否則,強大的壓力可能會讓一個本來很優秀的學生髮揮失常。最後祝願各位考生旗開得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