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的噩夢!國際油企面臨新一輪裁員潮!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包括石油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都被疫情的陰影籠罩著。Equinor北海一平臺因出現確診病例後大批員工撤離平臺,BP、埃克森美孚、殼牌、埃尼等公司先後要求大多數辦公室員工居家辦公…

  面對疫情,哈里伯頓也於3月4日宣佈公司已經限制了所有非關鍵性的全球商務旅行。哈里伯頓表示,“我們正在密切監測正在演變的冠狀病毒情況,並遵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內部衛生專家的指導,以幫助保護我們的員工。”


  如果說,限制商務旅行最終目的是保護員工,那麼接下來的“強制性休假”則是希望在當下歷史性油價暴跌中進行自救。


  強制性休假60天


  3月18日,哈里伯頓公司宣佈,為了幫助公司更好地應對當下的行業情形,公司將會針對休斯頓總部員工實習強制性休假制度,此次強制性休假將涉及休斯頓總部3500名員工。這也是受油價暴跌影響後,美國石油行業對削減支出浪潮的最新回應。


  “歷史性暴跌”或許可以同時概況當下的行業情形以及哈里伯頓自身的現狀。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WTI原油價格已下跌近60%,至22美元的低點。對於全球第二大油田服務公司而言,其下跌幅更大。自石油價格戰爭爆發後,在3月9日到13日一週內,哈里伯頓股價暴跌45.3%,市值縮水52億美元。而自年初至今,哈里伯頓的股價更是下跌超75%,從1月2日的24.68美元跌至目前的4.61美元。


  哈里伯頓公司發言人威廉•菲茨傑拉德(William Fitzgerald )就公司採取的強制休假措施發表聲明稱:為了使公司在當前的環境下處於最佳的處境,哈里伯頓將從3月23日開始在休斯頓的North Belt園區實行為期60天的強制性休假制度。在此強制性休假期間,員工將實行“工作一週,休息一週”的制度,其中休息的一週公司將不會支付薪水。員工的福利,包括健康保險,將在休假期間保持不變。


  “我們相信,在這個艱難的市場環境下,採用這一計劃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成本,併為員工提供充分的福利。”


  Fitzgerald補充說,該公司正在監視新冠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哈里伯頓在休斯敦的所有辦公室都是開放的,休斯敦是新冠病毒在美國傳播的主要城市之一,所有非必須的,員工都可以在主管的允許下居家工作。


   新一輪裁員潮


  回看油服企業每一次大規模的裁員潮,其背後必定是油價暴跌、油服業務收縮、油服企業被迫降價。2016年迫於原油價格長期下跌的形勢以及業務收縮,在當年第二季度哈利伯頓在全球範圍內裁員5000人,大約佔當時員工總數的9%。相較於2016年,2019年的石油行業已經取得一定的復甦。然而,即使如此,2019年哈里伯頓也出現了三次大裁員。2019年第二季度,哈里伯頓宣佈在北美裁員8%;2019年10月初,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新墨西哥州和北達科他州裁員650個崗位;2019年12月,哈里伯頓又宣佈關閉位於俄克拉荷馬州埃爾裡諾的工廠,並裁員808名。


  而當下哈里伯頓面臨的情況,與以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石油價格戰和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需求持續收縮後,石油價格從50美元、到40美元再到30美元,一次次刷新油價跌幅記錄,如今石油價格更是面臨跌破20美元的險境。


  而面對油價暴跌,各大油公司紛紛開始削減支出。沙特阿美計劃將2020年的資本減少至250億至300億美元(2019年為328億美元)、 BP考慮削減約20%的資本支出、Hess宣佈將2020年資本與勘探預算由先前宣佈的30億美元減少為22億美元、埃克森美孚評估大幅削減短期資本和運營費用、雪佛龍也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削減支出、西方石油公司計劃將今年的支出削減32%、馬拉松石油計劃削減支出至少30%、Kosmos Energy削減資本支出30%、DNO宣佈2020年預算削減30%、BW Energy宣佈2020年資本支出削減50%……


  如果要列清單的話,這份削減支出的石油企業名單會很長。關於削減支出,挪威知名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給出了一個預測數據:如果油價維持在30美元/桶的水平,2020年全球僅勘探與生產(E&P)的資本支出將減少1000億美元。如果目前的情況延續至2021年,屆時E&P的資本支出將再減少1500億美元。上游公司的投資縮減,經營壓力必然向產業下游企業傳導,對油服企業來說,風暴可能真的要來了。


  上週,總部位於塔爾薩的市場調研公司Spears and Associates預測,哈里伯頓面臨美國本土市場迅速收縮的風險,這將給它帶來重大的財務麻煩。根據哈里伯頓發佈的信息,1月份哈里伯頓北美水力壓裂服務部門虧損22億美元。Rystad Energy分析預測稱,受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影響,歐洲將有200多家油服公司破產。危機已經越來越近,哈里伯頓3500人的居家辦公所能帶來的管理成本節省,猶如“螳臂當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