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時如果給你50萬養老或者每個月給你3000元,哪個好呢?

兩個小不丟兒


養老問題是大家永恆不變的關注話題,特別是養老的投入產出問題。有的人發現了這麼一個情況,如果說社會平均工資和繳費基數永恆不變,差不多參加三四十年的養老保險,需要投入50萬元。如果退休後,每月也就領取3000元的養老金。這種情況下,哪種選擇更划算呢?


絕大多數人選擇50萬元

50萬元是最直接的,可以看到的,有很多優點。

首先,人們會算利息。這50萬元如果能夠實現5%的理財收益,每年收入就能達到2.5萬元。如果省著點花,足夠一個人養老了。

第二,心理有保障。這50萬元始終在自己手裡,有保障,個人心理非常安全。

第三,是自己的財富。萬一自己去世了,這50萬元花不完,可是自己的遺產。對於以家為本的中國人,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實際上,這種選擇是錯誤的,對於一個理性的“經濟人”,最優的選擇還是參加養老保險。

參加養老保險的好處

參加養老保險的好處,實際上是遠遠蓋過固定積蓄養老的。

第一,繳費前期付出低。我們在計算50萬元養老保險費的時候,很多人是按照現在的養老保險繳費計算的。實際上養老保險繳費跟社平繳費基數相掛鉤,隨著時代的發展,繳費基數會越來越高,繳納錢數會越來越多。2000年到現在,絕大多數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了5倍以上。現在我們每年可能繳納1萬元養老保險,在過去一年只需要2000元。


第二,穩定安全有保障。很多人可能沒有考慮到自己手裡有一筆50萬元的鉅款是多危險的事情。不僅社會上的各種騙子會盯上你,去銀行會被引導買理財產品,甚至兒女也覺得你手裡有錢不放心。如果老人年齡超過70歲,絕大多數老人都會把錢交給兒女打理了。這些錢屬於自己嗎?呵呵,自己心裡有數吧。

養老金是最安全有保障的。哪怕有一天你被騙個精光,國家也會在每月固定時間給你支付一部分養老金,供你生活使用。所以,很多富翁願意給子女買長期保險,保障他們一輩子衣食無憂。李嘉誠為自己的孫子孫女每人購買了1億港幣的分紅保險,確保他們每人每月有幾十萬港幣的收入。即使即使他們的企業破產,這部分收入仍然會有的。社會保險更是這樣。

第三,養老金增長難貶值。國家從2005年開始就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退休養老金調整機制,至今已經15年。這15年來,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有平均700多元,漲到近3000元。有效保障了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水平。

2020年將是養老保險的第16年調整,按照往年經驗,國家將會在近期出臺調整通知,各省市制定出臺實施方案。調整時間是從1月1日開始的,不少省市已經透露出風聲,要繼續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如果是僅憑自己的積蓄養老,每年面對8%~10%的收入增漲,每年4%~5%的收益率會相對貶值的。

第四,有效應對長壽風險。長壽真的是一種風險。萬一我們沒有準備好充足的養老金,年紀大了之後可就難辦了。要麼拖累兒女,要麼生活困難申請低保,相信大家都不願意的。國家每年進行養老金調整,特別是高齡老人,還會有特別的傾斜照顧政策,現在很多80歲以上的老人都能領到三四千元。有這一部分錢,只要子女適當照顧,就能夠生活的很不錯了。有些老人的養老金還用於支援兒女。

如果是自己的積蓄養老,看著自己的錢一天天減少,真的很窘迫。50萬元僅僅能夠支撐每月3000元養老金13.89年。萬一活到100歲怎麼辦?不考慮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

另外,參加養老保險,也有一些喪葬費、撫卹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待遇,這是中國的傳統。山東省喪葬費是1000元,撫卹金是10個月的社平工資,各種金額能夠達到5萬元以上。隨著社平工資的提高,待遇還會提高。

結論

參加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是最穩妥的保障。不要看有筆錢拿手裡感覺很充實,實際上風險與錢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