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擔當|抗疫下半場,他們依然堅守在前線

醫者擔當|抗疫下半場,他們依然堅守在前線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在上海援鄂醫療隊中,有140多名90後黨員。在抗疫的下半場,他們依然堅守在前線。走近他們,會發現,原來他們那麼生動、獨特。一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援鄂“90後”的回信中所說的那樣,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衝鋒在前 4次遞交“請願書”

為了能上前線,出生於1996年的華山醫院護士夏從容前前後後投了4次“請願書”。

第一次醫院發出“召集令”時,夏從容就第一個在群裡報了名。“因為我是黨員啊。”她覺得理所應當:“萬一有需要,人手不夠的時候,我願意頂上去。”她給了領導3個報名的理由:“第一,我過年前一個星期回過一趟家了;第二,我還有個弟弟,我不是家裡唯一的小孩;第三,我還沒結婚、沒小孩,相對於其他同事來說對於家庭的顧慮會少一些。所以我覺得我是最適合站出來的。”

這之後,醫院每一次發“召集令”,她都會報名。第二批、第三批,就在她以為自己沒希望的時候,終於在華山醫院派出第4批赴鄂“戰隊”的時候,夏從容“中選”了。

医者担当|抗疫下半场,他们依然坚守在前线

那時她已經在發熱門診工作了兩個星期,剛回到科室病房上第一天班,她就接到了電話。“覺得這個電話就該我接到,我都報了那麼多次名了!”第二天,她就開開心心地收拾了行李上了前線。但她還是沒敢把消息透露給在安徽黃山的父母,只告訴了在上海的舅媽和表姐。“怕父母擔心,回去時再跟他們說好了。”

比她提前5天抵達武漢的90後華山醫院醫師張紅陽一開始也抱著這樣的打算:“與其出發時讓老人擔心,不如等我凱旋後再告訴他們,那時他們就只有喜悅了。”直到市紅十字會的一通慰問前線醫護人員家屬的電話打到家裡,在河南的父母才知道兒子去了武漢一線。“我媽就來怪我了,說她的覺悟就這麼低嗎?但我聽得出她還是擔心的,一直在叮囑我。”

“兒子是黨員,肯定要衝在前。”張紅陽安慰母親。和夏從容一樣,即使在家人眼中永遠是沒長大的孩子,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這些90後黨員依然會說一聲:“我上!”

不畏艱險 與重症患者共同戰鬥近40天

他們也不是天生就是那麼無畏的。

出生於1990年的曹書梅是華山醫院麻醉科的醫生,和夏從容同一批赴鄂支援,都已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病房工作了一個多月。

医者担当|抗疫下半场,他们依然坚守在前线

ICU病人大部分是重症病人。曹書梅每天要進兩套班,一個是18人組成的插管小分隊,一個是在汙染區監護病人。每天所要面對的都是要戴著呼吸機的奄奄一息的重症患者。在監護病房時,他們每天6個小時監護病人,給病人戴呼吸機,做各種藥物調整,病人需要時,他們第一時間得上。

“剛開始的時候說實話還是有點害怕的,但作為醫生的本能會讓你在面對病人的那一刻忘記害怕。”曹書梅說。她第一次進入監護室,面對的是最重的一批患者,需要給病人打無創呼吸機,而在固定面罩的時候,其實是會接觸到病人呼出的氣體等。“但當時根本就不會去想那麼多,還是會趴到病人的臉上去給他固定好,沒有人會介意這件事情。”

ICU的病人隨時隨刻都有可能病情惡化。作為插管小分隊的一員,值班的12個小時裡要幫病人插管,也可能要幫病人拔管。而拔管的時刻往往就是病人沒有了呼吸的那一刻。那是曹書梅覺得最難熬的時候。

“一開始收治的病人基本上都是非常嚴重的,有時候經過一輪輪的大搶救,最後病人還是宣告死亡,我要去拔出他的氣管插管,而這個插管可能就是我前一天剛幫他插進去的。這個時候真的會覺得很絕望。”電話中她的聲音都有些哽咽。

医者担当|抗疫下半场,他们依然坚守在前线

這種對於生命逝去的無望和畏懼,讓他們對搶救時間變得分外珍惜。“每次只要一看到病人有一點點不對,我們就會馬上衝進去開始做心肺復甦,沒有人會猶豫,會退縮,也完全不會想到說我有沒有防護到位。”曹書梅說,每次做心肺復甦也總是會做很久,“我也不知道怎麼去表述,就是對病人會非常執著。每個小夥伴都會這樣。”

醫者仁心的本能,讓年輕的他們義無反顧。對生命的敬畏,才讓他們能夠戰勝對死亡的畏懼。

堅守到底 放棄回家選擇繼續留守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後續還將繼續收治重症患者,ICU病區也將是最後關閉的病區,這也意味著,曹書梅和夏從容都將會是最後一批迴上海的隊員。本可以回家的張紅陽也決定和她們一起堅守到底。

張紅陽在上海的家裡養了兩隻貓,一隻叫漿糊,一隻叫對聯。離開家第39天,他最掛念的就是這倆小傢伙。還有點兒擔心4月份就該續租的房子:“房東該找我了。”他在電話裡笑著說。

医者担当|抗疫下半场,他们依然坚守在前线

張紅陽2月4日跟隨華山醫院第3批支援隊赴鄂,在武漢紅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服務。前幾天,方艙醫院勝利“關艙”,他們的支援任務也已完成。本來這會兒他該是可以回家的,擼擼久違的貓,也不用掛心交房租的事。但他和其他20位左右的醫護人員還是選擇了留下。

“我們商量了一下,都選擇志願留下來繼續幫我們第4批在光谷重症ICU的醫生們的忙,因為他們那邊比我們其實更辛苦,我們人雖然不多,但能多幫一點是一點。”

來到ICU病房,也讓張紅陽感受到了面對重症患者的艱辛。“病人的狀況一直不斷,監護儀滴滴滴的警報就沒停過。這跟方艙的輕症病人情況完全不一樣。我們還能和病人聊聊天,這裡醫生都沒辦法跟人做交流,就是跟儀器打交道。”

儘管如此,他也沒有後悔做出留守的選擇。“我在方艙堅守到勝利了,也一定會在這裡堅守到底。”他說。

医者担当|抗疫下半场,他们依然坚守在前线

方艙收治的都是輕症患者,但醫生工作的量非常大。“我們一般4個醫生一天要查200多個病人,一般早上8點進去,查到12點,然後拍照、換衣服出去,午飯左右的時候把醫囑下達到外面的辦公室,再趕緊開醫囑,然後再反饋給裡面的護士們,才能夠在下午一兩點鐘完成配藥。工作節奏還是很緊張的。”張紅陽告訴記者。

在方艙剛開始穿防護服工作的時候,張紅陽是第1個頂上去的。“我是黨員,又年輕力壯。”本來應該4小時一輪換,但由於交接的問題,那次他從下午6點一直幹到第二天凌晨2點。

在最累最辛苦的時候,是信仰的力量讓他撐了下來,“堅持才會勝利。”他說。隨著醫院越來越完善,效率也越來越高,他也收穫了勝利的喜悅。很多出了院的病人和他加微信,走的時候還很不捨地要拍照。張紅陽會期待每天查房時看到病人的笑容,他記得有一位60多歲的張阿姨,想早點出院回家,每次都會和他撒嬌,“就感到特別親切,讓我想到了自己媽媽。”張紅陽說。

他堅持到了送走方艙的最後一批病人,也期待著和同伴們共同迎來ICU病房關閉的那一天。

医者担当|抗疫下半场,他们依然坚守在前线

他們有90後的獨特個性

和張紅陽一樣,夏從容也感受過這種喜悅。“原先在病房外,看病房裡一排過去所有的病人都是毫無生氣的躺著,邊上一堆機器,監控裡傳來的都是各種儀器的報警聲,但是今天,我們有病人出院了!”3月19日採訪夏從容的那一天,她的開心從聽筒裡都能感受到。

看著一個50歲的中年男人在裡面蹦蹦跳跳收拾行李,這個24歲的小護士和同事開玩笑:“感覺像自己兒子長大了,就有一種老母親的感覺,看到自己照顧的孩子終於能健康地站起來了,太欣慰了。”

這樣的玩笑讓全病房都樂了。90後們的“沒心沒肺”,在這時候卻帶來了積極樂觀的力量。“我們領導也說,你們真的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自己給自己找點樂子。”夏從容大笑道。

他們覺得在防護服上寫名字太無聊,“我們想要展現自己的個性!”防護服就變成了個人畫展,比賽到現在還沒結束,每個人會畫上自己最喜歡的卡通畫、卡通人物。會在吹給病人用的管道支撐用的手套上畫上加油笑臉,還寫上“最可愛病人獎”等等。“你想,萬一那個病人一睜眼看到一個最可愛病人獎,不是會很高興嗎!”在病房裡,像夏從容這樣的90後就成了“氣氛擔當”,用樂觀的笑容讓吃苦也變得更好受,讓病痛變得不那麼沉重。

医者担当|抗疫下半场,他们依然坚守在前线

去武漢之後,有很多人包括大學到現在微信沒說過話的同學,都會給夏從容發消息,問她缺什麼。“你知道要等我回去請我吃飯的都排隊排滿了兩個多星期。但我一直想跟大家說,我真的只是感覺換了一身衣服換了個地方上班,我體力好,以前忙起來也經常6-8個小時不上廁所、不喝水、不吃飯,所以我們一定沒問題的。”夏從容說。

而1991年的張紅陽也是位“靈魂畫手”,方艙很多醫護人員的防護服上都留有他的大作,加上眼鏡後一雙帶笑的眼,讓他在病人中也很有人氣。

樂觀、積極和個性,讓這些90後在風雨塵土中也依然能展現出青春最蓬勃的力量。

他們也在實戰中磨礪了黨性

“來到這裡,我學到的更多。”夏從容說,只有在危急時刻,她這樣年輕的95後才有可能來到最最一線的地方,去應對在日常工作中不會遇到的緊急情況,而這都將成為成長的勳章。

剛剛到方艙醫院的時候,張紅陽也碰到過焦頭爛額的時候,從最開始的搭帳篷、戶外工作、搬物資,到整個治療流程的制定,與其他醫院醫生的磨合, 再到對患者情緒的撫慰、治療的跟進等等。一週時間,他們將一個體育館變成了一個真正的醫院。“這都是以前不可能學到的經驗。”

而對於曹書梅來說,讓自己在面對最殘酷的現實時變得更為堅強,她經歷了一次心理上的涅槃。如今,重症患者好轉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經過長時間的治療活過來了,甚至有了可以出院的跡象,“這個時候就會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也會覺得自己成長了,內心更強大了,我知道自己在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她說。

医者担当|抗疫下半场,他们依然坚守在前线

這三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新冠肺炎青年突擊隊的成員,各自在這場突擊戰鬥中經受住了磨礪。

這場疫情是一場戰鬥,也是一場考驗,是一次成長,更是一種激勵。“我是黨員我先上!”身邊的榜樣讓很多同齡人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到目前為止,上海援鄂各個醫療隊黨支部總共收到了200多份入黨申請書,其中很多來自90後。仁濟醫院95後男護士於景海在武漢雷神山醫院遞交入黨申請書時說,這一次他真正領悟到了“什麼才是共產黨員”。

而在曹書梅看來,90後最大的一批已經像她一樣三十而立了。“就應該要承擔得起社會責任,黨員更是責無旁貸。”她說。

在最累的時候,曹書梅曾在休息區看到過一箱芒果,上面寫著:“來自海南16名00後的祝福。”她當時就非常感動:“10年前的我肯定沒他們那麼厲害。00後也在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我覺得我們一代一定會比一代好。”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