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假期,也是親子關係的“修復期”

#

孩子放寒假了,假期裡,你和孩子的關係是更緊張,還是更輕鬆?

在一些家庭,可能是更輕鬆,或者是由學期中間的相對緊張,變得相對輕鬆。

父母不再每天督促孩子的學習和作業,也不要求孩子做一個假期計劃,然後嚴格遵守。

孩子可以有多一點時間看看電視、玩玩手機、玩玩遊戲,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不必遵守上學時的作息時間,不必去上各種輔導班、補習班,可以和父母從容地享受一家人吃飯、一家人聊天,輕鬆鬆鬆過個年,年前年後說不定還會來一次或近或遠的親子旅行。

但另外一些家庭,可能是更緊張,甚至比學期中間還緊張。

父母可能把孩子假期當成“彎道超車”的最佳時機,早早為孩子安排了滿滿的補習班、打卡網課,讓孩子完全沒有可能“虛度時光”。

不僅如此,是否遵守作息時間、是否每天光貪玩、是否按計劃完成當天份的假期作業,全都在父母的監控範圍內。孩子假期比學期還忙,父母假期比學期還焦慮,對孩子的督促甚至也比學期中間還嚴格,孩子大人都不得喘息,親子關係的緊張程度可想而知。

把假期當成“小學期”的父母,當然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卻很可能忽視了一個問題:

經歷過一學期相對緊張的狀態,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也需要放個假,進入一個小小的“修復期”。

普遍焦慮的現實下,大多數家庭中的親子關係,都會積累些一些“垃圾”和“損傷”。它們來自父母平時對孩子的各種督促、監控、批評,甚至更嚴重一點的翻臉、吼叫、打罵,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摩擦、衝突、對立。在一些家庭,一學期下來,親子雙方的情緒,可能都會瀕臨崩潰。

而假期,正是清理“垃圾”、修復“損傷”的最佳時機。

父母可以暫時放下對孩子學習的焦慮,從“家長”做回“父母”,跟孩子好好說話,給孩子更高質量的陪伴。

孩子可以暫時放下繁重的課業,從“學生”做回“孩子”,充分享受家庭生活和父母的陪伴。雙方都可以藉此放鬆身心,享受一段沒有壓力的親子時光。

當然,因為年齡、閱歷、家庭地位的關係,孩子在親子關係中並不擁有主導權,所以親子關係的修復,只能由父母發起。

但很可惜,相當不少的父母,不但沒有利用假期著力修復關係的意識,甚至變本加厲,讓親子關係在假期中更緊張,甚至惡化到破裂的邊緣。

其中一個重要的導火索,就是孩子的期末考試成績。寫這篇短文時,一位讀者發給我一份媽媽和女兒微信對罵的截圖,讓我見證了一場活生生的親子關係危機。

起因是媽媽讓孩子彙報成績,孩子如實彙報了,然後媽媽發難:“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沒出息的東西……”女兒也不甘示弱,一五一十地罵回去。雙方情緒之激烈、言語之不堪,完全超出了我能想像的程度。這對母女的關係,用“煉獄”來形容,可能也不為過。

親子關係惡化至此,肯定不是一日之寒,也不僅僅因為成績。但成績的微妙作用在於,它是父母對孩子態度的一個“總開關”:

成績好,父母可能關上這個開關,把平時積累的對孩子的不滿都暫時收起來;成績差,這個開關就會被自動觸發,平時所有的不滿傾斜而出,衝向孩子,讓他難以全身而退。

當然,父母也不好過,既怒火萬丈,又深覺對現狀無能為力,於是只能用更嚴厲地逼迫孩子學習,給自己暫時的安慰。

要避免這樣的惡性循環,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父母在關注成績時,保留一些清明,明白(1)自己的孩子、自己和孩子的關係,都比眼前的成績重要;(2)一時的成績,並不決定孩子的一生,我們大可不必因此覺得自己教育失敗甚至人生失敗。

有了這樣的認知,父母才能做到在瀕臨失控時,停下來想一想:我在做什麼?我想做什麼?

才能在感覺親子關係趨於緊張時,停下來想一想:是任由焦慮驅使,讓狀況繼續惡化,還是給親子關係放個假,給彼此一段清除情緒垃圾、修復關係損傷的時間?

這個假期,就是個給親子關係也放個假的好時機,不妨試試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