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喜歡喝杜康酒?

楚之南風繁花盛開1


我認為曹操喜歡喝杜康酒是有兩方面原因的:

1. 首先杜康是最早的“國酒”

兩漢當時的國酒就是杜康酒,達官貴人王公顯貴都是喝杜康酒的,相當於是當時身份地位的象徵,這裡的杜康酒不是現在的。杜康酒在當時是一種酒精度很低的米酒,與現在的白酒不一樣。

2. 其次也是藉著杜康這個人,來抒發自己的情懷。

杜康是夏朝的一個君主,也是釀造杜康酒的鼻祖,雖然出身顯貴,卻自幼歷盡各種苦難,最終成功復國,復國後也是勤於政事,講究信用。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非常擁戴他,夏朝再度興盛,史稱“少康中興”。曹操想借助這個事情表露自己拯救天下蒼生的良苦用心,一般英雄都好酒,特別是在古時候,天下英豪齊聚以酒量論英雄。


我認為曹操喜歡喝杜康酒的原因就這兩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


有李行天下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孟德樂極生悲時候的一句感嘆,道出了中國酒文化的淵源。曹操時代,中國的酒文化已傳承了二千多年,雖然還沒有造出後世的烈酒,但總也夠曹阿瞞品的,為什麼在這位才華橫溢的梟雄眼中,只有同樣傳奇的杜康酒才能消除他內心的憂愁呢?

這就要從杜康說起。因為杜康除了是位列仙班的傳說人物之外,還是一位際遇傳奇的君主。他就是夏王朝的中興之主——少康,夏王朝的第五代君主(中間有窮氏建立的政權除外)。

夏王朝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夏啟費盡心機,裝了多年好人換來的天下,還沒捂熱,就讓二世祖太康給玩丟了,太康自己都覺得沒臉見人,只好找沒人的地方築了個土城子,苟延歲月。在他退隱江湖不問世事的時候,那位由神射手晉級的有窮氏首領羿(不是后羿,恰好同名)卻沒閒著,先是扶植傀儡仲康,挾天子以令諸侯,藉機壯大自己的勢力,特別是逼迫仲康修改了夏與有窮間的朝貢關係,將本來應該由有窮向夏繳納賦稅逆襲過來。這種反客為主的貢賦,要是放在後世的宋朝,沒什麼了不起的,宋人向外族稱臣納貢的多了,心裡承受能力比夏人強得不是一星半點兒。可是對於夏人來說,卻是壓在心頭的恥辱。

仲康比起自己只會胡吃海塞的兄弟們,還是有幾分骨氣和能力的。他不甘心受人擺佈,於是暗中積聚力量,準備奪回日益旁落的大權。一次偶然的日全食幫了他的忙,當時夏都被黑暗籠罩,人心浮動,仲康趁機指控負責天象的羲和氏,說他們沉湎酒色,翫忽職守(潛臺詞卻是,誰讓你們整天跟在羿的屁股後面唱讚歌,老子就拿你練手)。仲康派自己的干將胤侯率兵擒住羲和氏首領,將他們一一治罪。本來一次自然現象卻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風潮。之後,仲康又將昆吾(今河南濮陽市)分封給顓頊之後己樊,引為外援。昆吾氏還是挺爭氣的,後來竟發展起一個強大的部族,成了夏王朝的重要同盟軍,即使面對成湯那樣的牛人,也抗戰到底,為夏王朝盡忠。

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建設,夏的軍隊強大起來了。仲康認為有能力與有窮國叫板了,就宣佈不再向有窮氏納貢,並且命令有窮繼續向夏交稅。這種單方面撕毀和約的行為激怒了后羿,也給了后羿撕去面紗的機會,他再次率領本國軍隊入侵夏都斟鄩(今河南偃師)。夏軍不堪一擊。仲康只得在己樊的幫助下,逃出斟鄩,然後以帝丘(今河南濮陽)為都,偏居一隅。當然,也有一種說法,后羿軟禁了仲康。志大才疏的仲康最終在羞憤中死去。后羿不再客氣,直接取代夏朝,君臨天下。

仲康死了,可他的兒子相發誓要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開始積極聯絡同情夏朝的力量,如斟灌(夏的同姓諸侯)等,準備重新奪回失去的一切。這時,羿的好日子也結束了。羿在戰勝太康、仲康兄弟前還是一位有號召力和進取心的部落首領。一旦坐上龍椅後,就飄飄然起來,加上自己本來就喜歡射獵(有窮氏是有名的善射部落,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當然這位后羿先生不是神話中射落太陽的那位),於是乾脆將治國理政的事都交給自己的養子伯明氏的“不肖子”寒浞,自己帶著一幫近臣整天遊獵,玩得很嗨。殊不知,這位寒浞不僅姓寒,而且心寒。想當年,他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孝順,又怎麼會拿養父當回事。但是這樣的人普遍有個特長“大奸似忠”,極其善於偽裝和討好。他看到后羿不理政事,又如此信任自己,覺得“你能奪夏的天下,我為什麼不能奪你的天下,皇帝輪流坐嘛”,於是,他找藉口除掉了后羿的一些死忠分子,大力培養自己的兒子和親信,時刻準備篡權。不僅如此,他還和后羿的愛妃純狐通姦。可以說,此時,寒浞已是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萬事俱備了。於是,他派人刺殺了后羿,奪取了有窮氏從夏人手裡奪取的天下。

在此,我不得不說,羿是位英雄,但這個人一是有婦人之仁,對夏朝餘黨從沒有認真清理過,也就是後世君主常乾的斬草除根,為夏朝後裔的捲土重來留下了火種,不過他沒有機會承受了夏的怒火了,都由寒浞代勞了。二是偏聽偏信,缺乏識人之明,他不是不知道寒浞有前科,而且那些冤死的老臣們也一再勸諫,可他就是不聽,一意孤行,自取滅亡。在這兩方面,羿都犯了為君者的大忌。

寒浞是個小人,對人性的揣摩就比羿深刻。他首先殘酷屠殺有窮氏族人。他將后羿的屍體剁碎,加入劇毒藥物烹製成肉餅,然後分給后羿的族人吃,吃下的便被毒死,不吃的便讓士兵用亂刀砍死。其狀慘不忍睹。僥倖躲過屠殺的有窮人紛紛逃往邊遠地區,或者隱姓埋名,投靠其它部落。從此,中原地區再也找不到有窮族人了。

他對和自己具有淵源的有窮氏尚且大殺特殺,對於夏后氏,那就更不留情了。為了防止夏后氏死灰復燃,保住自己苦心經營的寒氏天下,他祭出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澆和戲(一說豷),這兩個傢伙都天生神力勇猛善戰,而且機智狡猾。在他們的帶領下,寒軍很快便殺得夏相的人潰不成軍。相不願受辱,自殺了事。寒浞大勝之後,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封作諸侯,讓他們牢牢地控制住夏朝故地。

話說到這裡,似乎夏后氏出局了,天下事與他們沒什麼關係了。可是夏這條百足之蟲(一些疑古派認為禹本身就是一條蟲),偏偏死也不僵,甚至還要來一次鳳凰涅槃。因為,寒家軍的篩子眼還不夠細,殺掉了夏后氏的大人,忽略了孩子,確切的說是遺腹子。

當時,形勢非常危急。寒軍忙著進攻殺人,夏相忙著抵抗自殺,誰也沒想到,相的老婆挺著個大肚子居然逃過了一劫。真的感謝那個時候沒有千金大小姐,沒有三寸金蓮。在那個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後緡(姒相的妻子)毅然從狗洞(竇)中鑽出,然後一路撒歡兒,跑回孃家有仍氏(今山東濟寧),在家人照料下,生下了夏朝唯一正統的繼承人——少康(杜康)。

好傢伙,說了這麼久,主角才上場。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叫人家年輕有為咯。中國人總是把年輕人放在後面說,少康的爺爺、爸爸們不交待清楚哪輪到他亮相啊,儘管這個後生著實可畏。

少康後生從小就很聰明,初曉人事後,母親就哭著告訴他祖上失國的慘痛經歷,叮囑他日後要報仇雪恥,復興夏后氏。少康也很給力,當時就發憤圖強。他先在外祖父手下擔任牧正,平時一有機會就學習帶兵作戰的本領,業精於勤嘛。他也非常警覺,時刻防止賊心不死的寒浞知道夏家還有傳人,派人來殺他。

果然,由於墨菲定律的作用,越擔心出事越會出事。本來少康存世的消息很封閉,但隨著少康越來越有出息,終於讓心懷鬼胎的寒浞探到了蛛絲馬跡(當然,少康要想借用自己夏后氏嫡傳的名頭,也不能總當隱身人,所以他在世的消息早晚得漏了,不然人們怎麼能不改初衷地惦記著夏后氏了,說不定早把他忘了,畢竟人們都是很現實的,而且據說寒浞這個人治理國家很有一套,國事粗安)。不久,寒浞的兒子們澆聞風而動,派了一個叫椒的人來搜捕少康。有仍氏不敢得罪寒家,就只得讓少康跑路。

大難不死的少康一路狂奔,逃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有虞氏是舜的後裔,沾了舜的光,很有實力,不怎麼畏懼寒家,否則連少康的外祖父家都不敢收留,別人誰願蹚渾水呢?有虞氏首領虞思讓少康擔任庖正,負責掌管飲食(也許,就是在這時,少康先生利用職務之便,發明了造酒之術),並把兩個女兒嫁給他,還給了他一塊方圓十里的名叫綸(今河南商丘)的肥沃土地和五百兵士。這擺明了是虞思有眼光,看好少康,否則一個逃亡者有口飯吃就不錯了,怎麼能一步登天,而且還一下娶了主家兩個女兒(有點像大舜故事的翻版,興許這是有虞氏的傳統)。從此,少康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和軍隊,他體察百姓疾苦,大力宣傳祖先禹的功德(這是塊金字招牌,別小瞧喲),努力爭取民眾支持,並召集夏后氏的舊臣前來和他會合。事實證明,有虞氏的寶押對了。他們將得到更大的回報。

少康積極謀劃復國。他首先和逃亡在有鬲氏(今山東德州)的夏臣伯靡建立聯繫,收撫斟灌氏、斟鄩氏逃散的族人,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然後,派女艾(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間諜)打入澆處打探軍情,挑撥離間;再派自己的兒子杼(少康的繼承人,甲的發明人)誘殺戲等,總之,面對敵強我弱的不利態勢,少康使用了多種詭詐手段,剪除了寒浞的羽翼。最後,少康看到力量的天平已經向自己一方傾斜後,便趁熱打鐵,讓伯靡興兵討伐寒浞。做了四十年中國“偽主”(儒家認為寒浞得天下不正,姑且以此稱之)的寒浞此時垂垂老矣,該為自己做過的事還債了。

老的連自殺的力氣都不夠的寒浞,被綁到伯靡面前。伯靡歷數寒浞的各種罪狀,將他凌遲處死。至此,少康掃平了復興夏朝統治的障礙,建都綸邑。

少康雖然出身顯貴,卻自幼歷盡苦難,復國後勤於政事,講究信用。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擁戴他,夏朝再度興盛,史稱“少康中興”。他的兒子杼也是牛人,繼位之後,懷著對東夷的仇恨積極對外擴張,加速了夷夏民族融合,使夏朝國勢進入鼎盛期。

一直忘記說,少康(杜康)先生造酒的事。據說,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鬱結成味,久蓄氣芳”。翻成白話是說,杜康將未吃完的剩飯,放置在桑樹洞裡,剩飯在洞中發酵後,有芳香的氣味飄出。這讓杜康腦洞大開,發現了酒,並在此基礎上,杜康不斷改進釀酒之法,終成一代酒仙。

其實,如果將酒的專利權都讓渡給少康(杜康)的話,恐怕有人會從墳墓裡跳出來,把他帶走。因為有一位儀狄女士早就開展了此項科研攻關,她是少康爺爺的爺爺大禹時代的人,首先製作出了酒醪,也就是現在人們說的醪糟、米酒,由糯米經過發酵而成,醪糟兒潔白細膩,稠狀的糟糊可當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頗近於酒,性溫軟,其味甜,有後勁,至今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釀製。剛才介紹的少康放在空桑裡的酒其實就是這種米酒。儀狄的發明搞出來後,進獻給大禹品嚐,希望藉助名人效應,大行其道。沒想到,大禹嘗後,覺得非常好喝,但是,他認為正是因為這個東西太好喝了,後世一定會有人沉迷於此,喝酒誤事,前面說的羲和不就是因此獲罪的嗎?於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大禹主動遠離了儀狄。

少康似乎對先祖的軼聞不太在乎,在儀狄酒醪的基礎上,又發明了秫酒,一種用黏高粱造的酒,也就是高粱酒,度數比酒醪高多了。因此,我們可以說“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當然,由於古代信史缺乏,很多器物的真實發明人又往往名氣不大,沒人記得,只好歸功於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少康也就幸運地成為秫酒的發明人。

對於曹操來說,他不是史學家,也不想搞清楚到底少康在發明秫酒中發揮了多大作用。他只是想借少康這位多難興邦的君主來為自己增光,表露自己拯救天下的良苦用心,又怕別人說自己野心太大,故此一語雙關地用杜康酒來遮臉。


唐明國亮


其實我們從曹操《短歌行》一詩中可以看出曹操為何喜歡喝杜康: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詩中有一句叫:“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意思是說:“我用什麼來排解憂愁呢?只有那美酒名曰“杜康”。”很顯然曹操並非是好酒之人,只是許多的煩心事積壓在內心深處,無可解憂,唯獨閒暇時痛飲幾杯杜康才能緩解住心中的壓抑感。



隱視句新


這就要從杜康說起。因為杜康除了是位列仙班的傳說人物之外,還是一位際遇傳奇的君主。他就是夏王朝的中興之主——少康,夏王朝的第五代君主(中間有窮氏建立的政權除外)。

夏王朝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夏啟費盡心機,裝了多年好人換來的天下,還沒捂熱,就讓二世祖太康給玩丟了,太康自己都覺得沒臉見人,只好找沒人的地方築了個土城子,苟延歲月。在他退隱江湖不問世事的時候,那位由神射手晉級的有窮氏首領羿(不是后羿,恰好同名)卻沒閒著,先是扶植傀儡仲康,挾天子以令諸侯,藉機壯大自己的勢力,特別是逼迫仲康修改了夏與有窮間的朝貢關係,將本來應該由有窮向夏繳納賦稅逆襲過來。這種反客為主的貢賦,要是放在後世的宋朝,沒什麼了不起的,宋人向外族稱臣納貢的多了,心裡承受能力比夏人強得不是一星半點兒。可是對於夏人來說,卻是壓在心頭的恥辱。

仲康比起自己只會胡吃海塞的兄弟們,還是有幾分骨氣和能力的。他不甘心受人擺佈,於是暗中積聚力量,準備奪回日益旁落的大權。一次偶然的日全食幫了他的忙,當時夏都被黑暗籠罩,人心浮動,仲康趁機指控負責天象的羲和氏,說他們沉湎酒色,翫忽職守(潛臺詞卻是,誰讓你們整天跟在羿的屁股後面唱讚歌,老子就拿你練手)。仲康派自己的干將胤侯率兵擒住羲和氏首領,將他們一一治罪。本來一次自然現象卻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風潮。之後,仲康又將昆吾(今河南濮陽市)分封給顓頊之後己樊,引為外援。昆吾氏還是挺爭氣的,後來竟發展起一個強大的部族,成了夏王朝的重要同盟軍,即使面對成湯那樣的牛人,也抗戰到底,為夏王朝盡忠。他只是想借少康這位多難興邦的君主來為自己增光,表露自己拯救天下的良苦用心,又怕別人說自己野心太大,故此一語雙關地用杜康酒來遮臉。



lyg視頻君


三國時代其實就是中原地區爭奪戰、那時候的曹操主要地盤在中原河南安徽一帶。加上東漢的首都在洛陽、曹操從小也生活那個區域。其次是那個時候的酒不像現在品類這麼多,現在的酒最長的名字也不是三國就有了大多數都是近幾百年或者近100年的名酒。杜康是中國的酒祖,由於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的酒名就算有也沒有當時的杜康出名。遂即有名酒、配上名篇才讓文化傳之萬世。所有不要拿現在那麼多的酒名來對比三國時代!


異客


杜康酒,水屬於中性,硬度低,鈣質少,易沉澱,宜釀酒。水質的好壞決定酒的品質,杜康酒從古代到現代,都歸屬於美酒品種之一,而杜康美酒的先決條件是有好水。\r相傳杜康是黃帝手下一位大臣,黃帝打敗蚩尤後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部落,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後,開始耕種糧食。隨後,黃帝就命杜康掌管糧食。由於風調雨順,土壤肥沃,連年豐收,糧食總產量就越來越多。吃不完的糧食,肯定要找地方保存起來,那時候沒有糧倉,又沒有科學的保糧方法,杜康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把糧堆積到山洞裡面。經過幾場大雨後,山洞裡的溼氣越來越重,等杜康去檢查糧食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很多糧食都已經發黴或是發芽。黃帝知道此事後,勃然大怒,下令立即撤掉杜康的官職,並警告杜康,如果下次還是有大量糧食損壞,就要處死杜康。\r杜康正為如何存糧發愁的時候,他路過一片森林,看見到有幾棵枯死的大樹,他靈機一動,把大樹挖空,把糧食裝進去。有一天,他去查糧,發現存糧的地方有幾頭羊和野兔躺在那裡,經過查驗,羊和野兔都是活的,他想不明白。打開存糧的地方一看,糧食都已經變成了水,而且散發出陣陣的香味,他看著一頭羊喝了從樹裡流出的水,然後就躺在了地上。他也嚐了一碗,覺得這種水香醇可口,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他就急匆匆跑回稟報黃帝。\r黃帝知道此事後,覺得很神奇,就命神農氏去品嚐這個水,想不到,神農氏喝了之後,兩臉通紅,唱起了歌。黃帝也嚐了嚐,確定沒有毒後就給這種水確定名字,黃帝想了想,問了問手下如何取名,杜康就說:“這種像水又不是水,黃帝喝的時候,用的是酉裝著喝的,就叫 酒 吧”。黃帝大樂道:“好,既然是你發現這種酒的製作方法,我就命它為杜康酒吧”。\r從此,杜康酒就在黃帝時期很受歡迎,遇到祭天儀式就會大量製作杜康酒。直到現在,杜康酒在我國也是有名的酒,好水好品質,曹丞相已經被杜康酒的清香甘醇吸引了。


希爾大大


其實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酒的象形字,而我國的釀酒技術達到巔峰時是周朝時期,中國的釀酒技術的代表人物是杜康,他是華夏的釀酒鼻祖,提到美酒,人們首先會想到杜康。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以及朝代的不斷更迭,中國歷史上湧現出了眾多品種各異的美酒佳釀。酒也體現著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但是杜康酒仍然經久不衰。三國時期曹操寫下一篇非常有名的詩篇,這就是《短歌行》,在這篇短詩中有這樣一句話:“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實這句話正是讚揚了杜康酒的醇厚和給人帶來的無上感受。其實最初的杜康酒是以箕、帚和秫酒最為出名,做的最多的是秫酒,這就是用粘性高粱為原料而製成的清酒,也是我們現代人嘴中常說的品質最好的糧食酒。


任我凋零


歷史悠久,三國時的曹操就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相傳杜康是中國用糧食釀酒的創始人,杜康當年釀酒的遺址在伊川杜康村。這裡群山環抱,一水旁流,群眾歷來多善釀酒。



釀製杜康酒的泉水--酒泉,位於杜康村的酒泉溝裡。酒泉水清洌碧透,味甜質純。每遇夏季,可聞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杜康酒屬濃香型,以優質小麥採製高中溫混合使用,又精選糯高粱為釀酒原料,並採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續槽、量質摘酒、分級貯存、陳釀酯化、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自1987年開始,洛陽每年舉辦“中國杜康酒節”。


據史書記載,杜康是春秋時用糧食釀酒的鼻祖,周宣王時因避難而定居於洛陽伊川縣。杜康當年造酒的遺址據說是在伊川杜康村,這裡釀製杜康的泉水清洌碧透,味甘質純,因杜康為造酒者的始祖,使杜康成了今天酒的化身。


史海閒聊


歷史悠久,三國時的曹操就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相傳杜康是中國用糧食釀酒的創始人,杜康當年釀酒的遺址在伊川杜康村。這裡群山環抱,一水旁流,群眾歷來多善釀酒。釀製杜康酒的泉水--酒泉,位於杜康村的酒泉溝裡。酒泉水清洌碧透,味甜質純。每遇夏季,可聞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杜康酒屬濃香型,以優質小麥採製高中溫混合使用,又精選糯高粱為釀酒原料,並採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續槽、量質摘酒、分級貯存、陳釀酯化、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自1987年開始,洛陽每年舉辦“中國杜康酒節”。

據史書記載,杜康是春秋時用糧食釀酒的鼻祖,周宣王時因避難而定居於洛陽伊川縣。杜康當年造酒的遺址據說是在伊川杜康村,這裡釀製杜康的泉水清洌碧透,味甘質純,因杜康為造酒者的始祖,使杜康成了今天酒的化身。

杜康通過由國有到民營的體制轉換,迎來了超常發展的大好機會。2010年2月,在全國人大、政協“兩會”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發出了“請到河南喝喝我們的國酒杜康”的邀請。洛陽市委書記連維良親自到杜康生產基地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公司領導班子也從打造杜康品牌戰略的高度,傾力打造“文化杜康”、“質量杜康”,用3到5年的時間跨入全國白酒行業第一方陣,使河南杜康這個“國酒”品牌走出中原,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杜康酒以其獨特風味和上乘質量深受白酒界專家和廣大消費者的好評,杜康酒先後被評為“2005年廣東國際飲酒博覽會金獎”、“河南省免檢產品”、“河南省優質產品”等榮譽稱號,並於2006年被洛陽市政府定位接待專供用酒。

面對白酒市場的未來挑戰,我們豪情滿懷,信心百倍,我們決心把杜康品牌做大做強,使洛陽杜康酒行銷全國,走向世界。

杜康酒屬濃香型酒,以優質小麥、精選糯米、高粱為釀酒原料,高中酒麴混合使用,並採取“香泥窖封,低溫入池,長期長酵,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製成。杜康酒久負盛名,歷史文人多有讚譽,三國曹操曾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名句。


月夜luck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詩詞。很多人不理解曹操所說的“杜康”到底是什麼意思,實際上杜康被稱為酒聖,因為傳說杜康是釀酒的鼻祖人物。《說文解字》有記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此後杜康也有代指酒的意思。所以曹操在這裡提到“杜康”實際上說的是酒,想要排解憂愁,唯有飲酒才能解脫。曹操的這句詩放到如今,也基本上成了喝酒之人常喜歡提的一句話。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什麼意思?曹操說的“杜康”指的是誰?

導語:古往今來,凡是成大事者,都會注重自己的文化素養,這樣可以彰顯他們文韜武略,樣樣在行。在三國時期,有一位文武全才,他平袁紹,徵烏桓,戰功赫赫,平時沒事的時候,他也會吟詩幾首。想必說到這裡,你也知道他是誰了,他就是北方的雄主曹操。曹操除了愛吟詩,也愛喝酒,這似乎是古人都有的愛好,有一次曹操喝醉了,酒後說了兩句話,沒想到如今成了酒鬼們的口頭禪。你們知道是哪句話嗎?

漢末時期,天子年幼,因此被董卓控制著,漢室也瀕臨滅亡。董卓被大臣們合力殺死後,本以為漢室就此可以振興,哪知道走了董卓,來了曹操,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曹操比董卓更可怕。曹操是個有野心的人,他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他的一舉一動早已經取代了漢獻帝。曹操這一生經歷過很多戰役,但是最讓他難忘的應該是赤壁之戰。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什麼意思?曹操說的“杜康”指的是誰?

赤壁之戰是曹操打的最慘的一場仗,這場戰爭中,他83萬大軍盡數被燒光,殺光,如果不是關羽守華容道,恐怕曹操真就命喪於此了。回想起這場大戰之前,曹操是何等的意氣風發,當時的他還飲酒作詩呢。在戰爭還沒有打響之前,曹操宴請群臣,當時他剛剛拿下荊州,心裡十分開心,於是多喝了幾倍,隨後詩興大發的他,開始賦詩一首,表達自己的喜悅。

曹操的詩詞和他人相似,不僅彰顯了他的抱負,還將他渴望賢才的想法融入其中。當時有兩句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至今仍廣為流傳,即使是不懂詩詞的酒鬼也會在醉酒後說一說。這兩句詩詞講述的是曹操的憂愁,別看他是一個統一北方的雄主,但是他的目標是天下歸一,然而曹操也憂愁,啥時候才能實現這個願望,因此他想要依靠杜康美酒來解憂。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什麼意思?曹操說的“杜康”指的是誰?

如今,人們生活中的憂愁雖然不是天下,也不是國家大事,但也會有一些煩惱,這時候人們也會借酒澆愁。心中有鬱悶的事情,喝酒也容易喝醉。可是他們不是曹操,寫不出來如此憂鬱的詩詞來,所以只能借鑑他的詩詞來抒發內心的苦悶了。

曹操這一生,心存大志,奈何他生在了英雄眾多的三國之中,如果換做其他朝代,以曹操的能力,恐怕早就統一天下了。曹操身為主公,他心中的想法是不可以透漏給其他人的,因此他才會有這樣是感慨。不過這樣大氣的感慨,卻被酒鬼們拿來抱怨生活,真是有點變了味。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什麼意思?曹操說的“杜康”指的是誰?

結語:時光匆匆,千年轉眼就過去了,人們似乎早已經忘記了赤壁那場大火,但是這首詩卻被流傳了下來。曹操作為一代梟雄,現在的他只剩下一捧黃土了,不過永垂不滅的是他的詩詞,是他那雄心壯志。曹操的詩詞是魏晉文學的典範,如今卻成為酒鬼們的酒後戲言,作為作者的他,是不是也會感到有點可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