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的跑步?繼續更新百日跑打卡體會!

今日提筆寫此文,首先要感謝要我為數不多的粉絲中一名,我之前在寫跑步打卡的時候曾經寫過,希望有一天自己忘記在頭條打卡時,能夠有網友通過各種方式提醒一下自己。由於近兩天工作確實比較忙,沒來得及更新跑步打卡,今天我確實收到了一位熱心粉絲的提醒,在這裡對您表示衷心的感謝,我的前進與進步有您的一份功勞。(有圖有真相)

如何科學的跑步?繼續更新百日跑打卡體會!

自己開始接觸今日頭條並從頭條號寫作記錄自己生活的時間比較短,粉絲數量也非常少,但自己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今日頭條的朋友的認可。在前面更新的百日跑打卡記錄過程中,也得到了部分網友的關注,作為頭條好新手,同時也是一個跑步新手,在諸多評論之中,有跑步大神的跑步指導,也有跑步愛好者的溝通鼓勵,當然也不乏有對自己更新內容的嘲笑.....但是在我的眼裡,每一個朋友只要是閱讀了我的文章,就是對我的一種鼓勵,評論及點讚的朋友們對我更是一種促進,我更感謝嘲笑的聲音,因為是他們讓我變得更加努力,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他們看。

作為一名跑步新手,連續三天跑步打卡後,我的雙下肢出現了明顯的肌肉痠痛,估計和長期缺乏鍛鍊,乳酸在肌肉組織裡的堆積有關。諮詢了部分有經驗的跑友,他們大多建議我在跑步初期,做好是跑2休1或跑3休1,所以我決定第四天休整一下,剛好近幾天間斷下雨,也給了我休息的理由,在第四天我自慢跑了一公里多點,為的是讓肌肉在小量運動中更好的代謝掉堆積的乳酸,能夠更快的恢復。休息了一天後雙下肢感覺明顯的輕鬆許多,休整後在第五天的下午我打卡了6公里,感覺比之前三天要輕鬆了許多,根據跑步軟件記錄的成績看,配速在逐步提高,步頻及步幅也趨於穩定。我感覺自己作為一個跑步新手,不能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配速等跑步成績上,而是需要不斷的根據自己的身體調整自己的跑步方法,讓自己能夠儘快的學會一種適合自己的跑步體系,再慢慢的提高成績。(跑步截圖證明一下這幾天沒有偷懶)

如何科學的跑步?繼續更新百日跑打卡體會!
如何科學的跑步?繼續更新百日跑打卡體會!
如何科學的跑步?繼續更新百日跑打卡體會!

雖然斷斷續續跑了有一週時間,我還是對跑步中的一些問題存在疑慮。希望看過此文的跑友能夠多多的溝通交流。

第一個問題是跑前的熱身及跑後的防守在跑步中的重要性?

第二個是跑步過程中如何調整自己的步頻及步幅,才有利於後續成績的提高?

第三個問題是跑步時間,到底是選擇在早上好還是下午晚上好,那個時間段更有利於跑步成績的提高?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希望跑步大神們予以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