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这部电影,诠释了男人的成长,母亲的放手,社会的变迁

杨丽萍主演的电影《兰陵王》是一部冷门作品。从拍摄角度看这部作品已经达到了一流水平,镜头表现非常有张力和冲击力。人物则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心理活动,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不论是故事结构,拍摄背景,人物对白,还是肢体动作,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原始美感和观赏性都非常有特色。该片还于1995年获得美国洛杉矶桑塔克瑞塔最佳外语片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摄影奖。

《兰陵王》这部电影,诠释了男人的成长,母亲的放手,社会的变迁

《兰陵王》讲述的是:兰陵因面具而成为勇士,又因面具而迷失本心,这个过程中,他的妻子和母亲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最终挽救了他,而兰陵最终成为真正的兰陵王。

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就是观众不看字幕的话,听不懂电影的任何对白。因为其所用的语言是演员们自创的“原始语”。电影里的神性、蛮荒、图腾、面具、部族元素的隐喻性非常强,即使放到现在,这部电影依然是值得一看的经典。

兰陵步入社会的思想成熟之路

兰陵是原始部族凤雀族部落女首领的儿子,首次代表部落出战,就被对手黑鹰嘲笑为嫩羊羔儿,黑鹰根本不屑于和他比斗,还让凤雀族下次派个真正的男人出来应战。

出师不利的兰陵受到族人无尽的嘲笑,为了满足自尊心,他从族里的老弱病残找对手比武,虽然打赢了,却被大家指指点点,大家的指责让逃避现实的兰陵开始审视自己的不成熟。

后来他所在的部落被攻陷,全族女性受到侮辱,残酷的现实让兰陵一时难以接受,他羞愤的想要跳湖自尽,却意外借助面具拥有了神奇的力量,变得骁勇善战。如果说兰陵内心曾经依赖的是母亲,后来他最依赖的却是面具。

兰陵从弱者变成强者的过程,也是真实自我与面具融为一体的过程。

《兰陵王》这部电影,诠释了男人的成长,母亲的放手,社会的变迁

面具不仅给了他力量,还让他逐渐失去理智,喜欢滥杀无辜。忍无可忍的族人决心按照族规将兰陵处死,妻子英英替他挡箭而死,母亲也牺牲自己用鲜血帮兰陵恢复本心。

很多观众说整部电影最讨厌的人物就是兰陵,他享受着部落的供养却毫无建树。遇到难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去跳湖自杀来逃避现实,还被湖底中的神秘图案吓的屁滚尿流。依靠面具战胜了敌人却不想失去力量而不舍得摘下来,这样的他幼稚的像一个孩子,根本不足以带领族人走向辉煌。

其实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只不过有人过程短一些,有人需要经历很多挫折,才能走向成熟。兰陵的妻子和母亲因他而逝去,这令他的内心充满痛苦和自责。幸运的他不在逃避,反而勇敢面对,用行动证明了尼采的那句名言: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当敌人再次进攻凤雀族时,众人纷纷劝说兰陵带上面具以便谋求战争的胜利,兰陵却扔掉了面具,凭借自己的力量带领族人战胜强敌,最终成为受人敬仰的成熟的兰陵王。

成熟的心理学定义如下:当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到完备阶段,思想观会念从幼稚转向高级,对事物的看法也加理智。成熟不是身体年龄上的成长,而是心理状态的一种转变。兰陵扔掉面具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的心理状态从幼稚走向成熟。毕竟一个成熟的人是富有理智的,而不是凭借本能去行事。

兰陵步入社会同时也是母亲的放手之路

这部电影用兰陵和母亲的亲情线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可以说兰陵的成长,也是一个母亲学会放手的挣扎之路。影片开头就是母亲为兰陵洗礼的场面,也能看出母亲对兰陵寄予的殷切希望。儿子首战失败,让母亲心疼,不舍,失望,种种复杂情绪让母亲内心备受煎熬。兰陵和母亲提出想用神树做面具时,母亲竭尽所能提供帮助,最终砍倒神树做出面具。兰陵带着面具打了胜仗,母亲的神情里却又满是自豪和满足。兰陵残暴的杀光俘虏时,母亲却又面露忧愁。

《兰陵王》这部电影,诠释了男人的成长,母亲的放手,社会的变迁

可以说兰陵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母亲的心,母亲内心复杂,却又明白自己不能替他一辈子,只好看着兰陵跌跌撞撞,即使满身是伤也不在所不惜。

当兰陵被面具控制而迷失自己本心时,是母亲的祷告帮他摘下面具。就在兰陵因失去面具而癫狂时,依旧是母亲用自己的鲜血来帮他清醒。母亲一直暗中呵护着兰陵的成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与其说是母亲的鲜血让兰陵清醒,不如说是母爱让兰陵回归本心。

有位母亲怕儿子儿媳工作太忙,不能好好的照顾自己,退休后专门照顾儿子儿媳。她每天早上去儿子家做早饭,打扫家务、整理整理。晚上,给儿子儿媳做好晚饭才回去,日子也就一天天过去了。

不曾想有一天,她刚走到儿子门口,就听到儿子儿媳在争吵“能不能不要让你妈再这样整天到家里来做家务、做饭了”,“每天回来,看着阳台挂的那些内衣,我并没有感到轻松,我感到的是在你妈面前就跟没穿衣服一样,这让我感觉很尴尬”“你再看看现在的你,每天回来就抱着你那手机,啥也不干!”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儿子说了一句“那是我妈”。

她觉得委屈, 问老伴:我这么做,错了吗?我只是想照顾他们,我想着他们工作忙,不能好好照顾自己,我错了吗?老伴安慰道:“他们都结婚三年了,也该让他们自己独立了”。以前的那些同事到处旅游,现在咱们也退休了,要不我们一起去玩几天,你看你现在整天就操心儿子儿媳,还不落好。不如好好的享受一下生活。

一个母亲要明白,子女长大后,该放手时就放手,毕竟我们无法陪伴他们一辈子,还不如早点让他们养成独立的习惯,毕竟以后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下去。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母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付出无数精力和陪伴,还要懂得适时的放手。作业才能让子女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子女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说,子女的成长过程,对母亲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和修行。

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

当人类生产力得到了提升,农耕取代了采集,人类生活富足,种群趋于稳定时,就出现了贫富的分化和阶级的对立。

这种对立逐渐演变为不同种群之间的争斗,这个过程中男性显示出力量上的优势,使得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

《兰陵王》这部电影,诠释了男人的成长,母亲的放手,社会的变迁

母系社会是以女性为核心的氏族继承制社会,这也是中国氏族社会的起源。在母系社会中,男子主要负责捕鱼、狩猎、防御野兽等工作,女性负责缝衣、养育子女、做饭等工作。女性因在氏族中承担着繁衍后代的作用,因此成为了氏族的核心,族长等重要位置也都是由女性担任。但是男性地位的改变,就使得这一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兰陵王》中一开始,凤雀族的大小事务均由女首领负责处理。但在面对其他部落进攻时,女性力量上的天然弱势让她无法带领凤雀族取得部落之间的战争胜利。她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将来有一天能带领凤雀族走向辉煌,不在受其他部落的欺负。而兰陵在经历种种磨难后快速成长起来,带领部族战胜了敌人。

我们从影片中,能感受到导演对于母系社会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思考。《兰陵王》里面对于女权主义和男性觉醒都有充分的展现。

这部作品中,女性代表了抚育和重生,也起到了拯救人性的作用。面具却象征力量,兽性,战争,这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族群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面。而兰陵饱受摧残成为凤雀族首领的过程,也完成了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

最后:

《兰陵王》用独具一格的语言、构图、情节、音乐、构建起了整部电影。尤其是顾长卫的摄影、朱哲琴的音乐、杨丽萍的舞蹈三者相互呼应成趣。这部电影用超前的表现手法,带领中国电影进行全新的探索。

影片的内涵深刻而隽永,而兰陵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这部电影将个人的发展与部族的命运以及人类生存的本质相结合,彰显了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

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们,新事物的出现必将伴随旧事物的灭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进化,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以便于顺应时代变化。

虽然这部电影并不热门,但是历经时间的流失,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甘甜清香,让我们的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