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也流汗是什么原因?

众泰集团倒膜车间主任


中医将出汗异常的症状称为汗证。常见汗证主要有四类:自汗、盗汗等、大汗、战汗等。


自汗:白天出汗,稍微活动就会增多。

自汗多由于阳虚或者气虚(主要是脾肺气虚)造成的。活动的时候身体阳气会往体表扩张,人体津液随阳气而出,所以出汗更加明显。自汗通常会伴有怕冷、神情疲惫、乏力等症状。

自汗证治当益气固表。黄芪作为一味补气药,尤其擅长补脾肺之气,所以益气固表止汗的效果非常好。



黄芪:甘,微温。归睥、肺经。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感冒的人或有湿热阻滞、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的人不能服用黄芪。

自汗兼有怕风,体虚、容易感冒的人,可以用黄芪搭配防风和白术,便是传统治疗体虚自汗的经典方《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防风、黄芪各、白术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药店可以买到由玉屏风散而来的中成药,如玉屏风颗粒或者玉屏风胶囊等。



盗汗:人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反而不出汗。

盗汗多由阴虚或者气阴两虚造成的,阴虚化燥而生热。人在睡觉时,阳气内敛,进去人体内里。此时,阴虚的人,阴不能制阳而生虚热,从而将人体的津液蒸腾而出。醒来后,阳气又分布于体表,所以汗就不出了。

盗汗治当滋阴润燥,而且心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都会出现盗汗的症状。治疗时需辨证准确。



大汗:出汗量大,津液大泄。中医临床上,大汗有虚和实的分别:

实证:多因外邪侵入人体内里,化而为热,里热亢盛,将体内的津液蒸腾而出。通常表现为发热、汗出不停、脸红、口渴喜欢喝冷水等症状;

虚证:多因重症、危证病人阳气突然虚脱而出,造成津液随阳气大量外出。常见为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亡阳证。



战汗:先是怕冷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后而出汗,被称为“战汗”。常见于伤寒病邪与人体正气相争剧烈的时候,是疾病的转折点。

伤寒病邪侵犯人体,正气便会与之抗衡。若是外邪强盛,正气一时不足以抗争,则邪伏不去。人体会不断调动正气来与之对抗。所以战汗过后,热退脉缓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若是仍然高烧不退,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

看似简单出汗,其实原因有很多种,调理也需辨证准确后对症下药。

服用中药需辨证准确,建议咨询正规中医后方可服用。

正心诚意,普及专业的中医药知识。


见微养生


不动也流汗,要看是什么样的情况。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除此之外,则属于异常出汗。

1、自汗

白天出汗,活动后更甚,属于自汗。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虚自汗,原因是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这类人可能因素体虚弱或久病,通常面色也晄白。另一种是阳虚自汗,伴见易觉冷,四肢不温,原因是脾肾阳气不足。

2、盗汗

又称“寝汗”,睡中汗出,醒后汗止。阴虚火旺盗汗者,可伴见午后低热、两颧发红、五心发热。心阴血不足者,则可伴见心悸、失眠、多梦、面色黯淡、易疲劳等情况。

3、半身汗

也就是一半身子出汗,另一半无汗或汗很少,问题是出在无汗的一侧。其原因,常见痰湿邪阻等淤堵于身体一侧经脉,气血运行不周,津液布达受阻,另外也可见于寄生虫,比如管圆线虫病。

4、心汗

心窝部位多汗,多因思虑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若心胸出汗、气短乏力、健忘、食欲不振、属于心脾气虚。若心胸汗出、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酸,属于心肾阴虚。

5、腋汗

汗出不臭,伴有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午后潮热或者手足心发热,多属于肝热阴虚;伴有胸闷纳呆、口苦、渴不欲饮、身重体倦、尿少色黄,属于肝胆湿热。如女孩腋下出汗多,可能是气虚,时常还会伴有气短、乏力、眩晕的感觉。

6、头汗

若因暴饮暴食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感觉腹脘胀满、口渴,多为积食。若头汗过多且伴随肢体沉重无力、呕逆、舌苔黄厚,多见于脾胃湿热。

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儿童头汗过多则多属正常表现,不用担心。

7、颈汗

颈部流汗,与内分泌失调或体内湿热有关。主要是植物神经紊乱或体内气机不畅造成的。

8、手足心汗

若手心汗出,伴有食欲不振、身重体困、舌苔黄厚,多见于脾胃湿热;若舌苔不变而气短,属于脾胃气虚。若伴有咽干口燥,睡后明显、饿但又不爱吃东西,属于脾胃阴虚。

9、背汗

多见于阴阳两虚者。

10、全身汗

若汗量少,考虑太阳经风邪伤卫;若汗量多,考虑风邪伤阳明经。若汗量不多不少,伴见气短咳嗽、痰清稀,多见肺气虚。若汗出不停,考虑中气不足,脾气虚。

11、色汗

汗出色黄,多见湿热蕴积。汗出色红,多见汗腺功能失调。汗出色白,多见银屑病。


纯钧LHGR


夏天很多朋友身体容易出现湿气缠身的情况,若是人体内的湿气太重了,身体就容易出现浮肿的情况。这个时候通过运动出汗,能够很好的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湿气。人体在运动的时候,身体内的毛细血管会处于舒张的状态,血管的弹性也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

此外,相关研究显示,人体在出汗的时候,身体内堆积的乳酸、尿酸等代谢物,能够通过汗腺大量的排出体外,对于保持血管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人体经常在夏天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出汗,还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问题的出现。那么有些人坐着不动也出汗是怎么回事呢?

坐着不动也会大汗淋漓?或许与这三种原因有关,不妨自测一下

甲状腺功能异常:人体的甲状腺是身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甲状腺位于人体的脖颈处,它能够分泌一定的甲状腺激素,来调节人体对于能量的消耗,合成蛋白的速度等。当人体的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时,身体就会出现莫名流汗的情况,哪怕只是坐着不动,额头和后背也经常容易冒汗,特别是对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人来说,身体更容易出汗。

体内血糖浓度异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出现了血糖升高的情况。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偏高的时候,身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也会上升,人体就会出现经常出汗的情况。若是不及时控制身体内的血糖,人体的血管负担也会加重,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因此对于身体经常容易出汗的人来说,要多注意观察一下体内的血糖水平。

肾气不足引起:中医上认为,当人体内肾气不足的时候,身体就容易出现虚弱、爱出汗的情况。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身体也经常会出现冒冷汗的状况,半夜睡觉的时候,还会出现失眠多梦、盗汗的情况。对于肾气不足的人来说,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可贪凉吃一些生冷的食物,防止造成体内肾气亏虚的情况加重。

对于想要补充肾气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夜晚尽量避免熬夜。深夜寒湿气比较重,若是人体经常熬夜不睡觉,体内的肾气就会出现流失,出现肾气亏虚的情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常喝黄芪水,来帮助身体补益肾气,更好的改善出虚汗的情况。


用户3979863229209319


人的汗液其实主要是源于汗腺的分泌,而我们的身体皮肤内分布着有大量的汗腺,这些汗腺在全身各个位置都有布置,所以人的全身的各个部位都有可以出汗的位置,但是汗腺本身也分大,汗腺和小汗腺都是大汗腺的部位,就属于比较容易流汗的部位,如果是出汗特别多的话可能是因为殷墟其实就是肾虚的一种而失去就会导致经常会有出汗的现象,而阴虚的人除了出汗还会腰酸背痛,失眠
多梦等症状,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