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CCTV-10

2020.3.22 15:38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海南卷 昌江篇


昌化江,島上第二條大河,全長232千米,發源於黎母山,經瓊中五指山流出後,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港匯入了大海。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先有昌化江,後有昌化人。在黎族人心中,這是孕育黎族文化的母親河。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隨著海南黎族和漢族經濟文化的進一步交流融合,昌江形成了“既有沿海地帶,又有黎峒山區”的格局。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1914年,因昌化縣與浙江的昌化縣同名,昌化縣改名為昌江縣。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1987年12月20日,為了迎接海南建省,中央政府撤銷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建立昌江黎族自治縣。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2012年2月,在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錢鐵村的錢鐵洞內,考古人員發現了近百件精製石器,這是目前海南島上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也是中國最南端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生機無限的熱帶雨林——霸王嶺

霸王嶺,林海浩渺,古樹蔽日。高達96.7%的森林覆蓋率讓這裡生長著2000多種野生植物和300多種野生動物。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在這座北緯19度的大山腹地,棲息著瀕危動物海南黑冠長臂猿。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海南黑冠長臂猿,四大類人猿之一,是中國所有靈長目動物中面臨滅絕危險最大的一種。目前只有在霸王嶺的高海拔地區,才能見到全球極瀕危靈長類動物海南黑冠長臂猿。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1980年,海南黑冠長臂猿僅存有七到九隻,藏匿在霸王嶺大山深處。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為此,198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霸王嶺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率先將海南黑冠長臂猿保護了起來。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經過幾代人40年的努力,幾乎滅絕的海南黑冠長臂猿,現有數量已經達到了5群,30餘隻。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坡壘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因為木質結構緻密,一直是製作船隻、樁材、橋樑的珍貴的樹種。如今,這個瀕危樹種零星分佈於霸王嶺的密林之中。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通過模擬坡壘的生活環境,保護區專家在霸王嶺成功試種了坡壘。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霸王嶺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憑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霸王嶺呵護著珍惜的長臂猿,也呵護著黎鄉昌江和美麗海南。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敦厚淳樸的陶瓷活化石——黎族土陶

黎族,擁有悠久的製陶技藝。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南宋的《諸蕃志》曾記載,黎族“以土為釜,瓠匏為器”。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黎族製陶雖然晚於中原地區,但由於海南島孤懸海上,黎族先民長期生活在山林,人類最初的製陶工藝就這樣完好地保留下來。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現代陶器製作大多會使用陶輪,也就是輪盤,而黎陶使用的是泥條盤築,這是最原始、也是最直接的塑形方法,用泥條手工築成陶坯,再輔以麻繩、蚌殼、木塊等工具完成器皿的塑形,工序相對原始,但是對於手工藝的要求更為嚴格。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2006年,國務院將“黎族原始製陶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昌江保突村的羊拜亮老人成為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羊拜亮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絢麗的民族服飾圖騰——黎族織錦

古老的黎族,雖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卻用黎錦獨特的圖案,傳承了一部民族史書。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已有近3000年曆史的黎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紡織染繡技藝,早期黎族先民用海南島上的木棉纖維紡織衣服,創造出了獨特的紡、染、織、繡方法,保留至今。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在海南,黎錦有著多種風格,根據黎族方言,分為哈、杞、潤、賽、美孚五種。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21世紀初期,古老的黎錦技藝一度處於瀕危邊緣。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2006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在世界小姐選美大賽和博鰲亞洲論壇期間,絢爛的黎錦登上了國際舞臺。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棋子灣,坐落在昌化鎮北3千米處,是海南十大最美海灣之一。昌化嶺沖刷下來的礦石被海底漩流打磨成圓潤如“棋子”的彩石,散落在嶙峋怪石下,棋子灣因此得名。在海南綿長的西海岸線上,位置居中的棋子灣擁有最美的海上日落。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原始廣袤的霸王嶺,風光秀麗的棋子灣,熱烈如火的木棉花,這裡是生命繁衍的樂土、黎族文化的原鄉。昌江,憑藉山與海的豪邁,在時代的進程中,演繹出新的華彩樂章。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篇》

播出時間:3月22日 15:38

中國影像方誌| 昌江:黎陶技藝傳承古韻,黎錦絢麗如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胡悅 陳皖寧(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