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因病去世,他拒绝另结新欢孤独终老,晚年妻子侄女为其送终


妻子因病去世,他拒绝另结新欢孤独终老,晚年妻子侄女为其送终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什么是爱情?爱情,是人生数十寒暑,人事变迁,沧海桑田,而你待我依旧,爱情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而家中敞亮的明灯,是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互诉衷肠,心灵的追念,是与你项羽,那来自与灵魂深处,一见钟情的悸动,而马一浮的爱情便是如此。

猝不及防的爱情

马一浮,我国我国近代的著名思想家,诗人,被人称为"新一代的儒家三圣之一"在当时,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之时,他是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人,他以不输于丰子恺的书法,被称为"中国书法界的泰斗",与他人合力,创造了新一代的儒学,然而,这样优秀的一个人,却为亡妻,独守一生,无儿无女,孤独终老,直到死后,由妻子的侄女送终。

妻子因病去世,他拒绝另结新欢孤独终老,晚年妻子侄女为其送终

为何如此?这要从他与妻子汤仪的缘分说起,任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一段堪称传奇的婚姻,竟是起源于在那个时代,令无数人诟病的包办婚姻。说起包办婚姻,西方思想的涌入,使得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了过去式,自由恋爱登上了新的舞台,马一浮也是如此,他十分抗拒父母为她安排的这段婚姻,没有感情的婚姻,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注定不会幸福,然而,处于孝道,他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却不曾想,这段婚姻,改变了她的一生。

两人相见的那一刻,却好似空气都停止了,或许,这就是爱情,让他们的爱情,注定不是靠自己找寻,而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的安排,满腹经纶的谦谦君子,与知书达理的窈窕淑女,就这样相遇了,出现在了彼此的生命中。

妻子因病去世,他拒绝另结新欢孤独终老,晚年妻子侄女为其送终

有缘无分,空留遗憾

缘分缘分,世人却不知,"缘"与"分"却是分开的,马一浮与妻子汤仪的相遇,是一种缘,他们三年时光的享受,是一种缘,然而,真是有缘无分,使得二人在结合三年之后,就阴阳永隔,留给了马一浮无尽的思念以及孤苦。

婚后的第一年,两个人你侬我侬,高山流水,好似一对神仙眷侣,令旁人好不羡慕,然而,幸福的光阴却总是短暂的,婚后第三年,他的妻子汤仪突然病倒,任凭马一浮怎么努力,却依旧没能挽救妻子的生命,并被夺走了生命,哪一年,马一浮仅仅20岁,婚后的三年里,风华正茂的他,怀有着满腔热血,即便是屡屡碰壁,却依旧有妻子陪着他、理解他,使得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了下来,然而造化弄人,永失所爱,独自一人,在独掌孤灯的夜里怀念伊人,暗自叹息。

妻子因病去世,他拒绝另结新欢孤独终老,晚年妻子侄女为其送终

20岁的他,失去了妻子,虽然令人叹息,然而他还年轻,还有机会再娶,可他却铁了心的拒绝另结新欢,即便是妻子娘家人的劝告,也无济于事,众人都佩服他的深情,或许,每个人一生之中的感情数量,都是注定好的,而对于马一浮而言,此生只有一个,再也装不下他人。

世人不知痴情苦,世间罕见有情郎

值得幸运的是,妻子的死,虽然令马一浮痛彻心扉,却并没有击倒他,他将心中对于妻子的思念,转化为了动力,在写字时,没有了妻子陪伴,那他就努力写好妻子的名字,他写出的诗歌,妻子没办法欣赏,那就将对妻子的思念,写成诗歌,让天下人欣赏,让所有人,透过自己的诗歌,明白妻子的好,以及自己的思念。

妻子因病去世,他拒绝另结新欢孤独终老,晚年妻子侄女为其送终

就这样,马一浮努力的写好字,做好诗,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钻研,终于在书法、文学领域上取得了震惊世人的成就,也正是出于对妻子的思念,他在妻子死后,他留起了的胡子,在妻子生前,他忙于工作与创作,无心打理自身的形象,使得本来十几岁年龄的他,胡子长的像三四十岁,提醒他刮胡子,妻子死后,再也没有人提醒,既然如此,倒不如将胡子当做妻子的执念,以此对妻子进行缅怀。

他用情至深,世间有几个人能够达到呢?

马一浮的一生中,唯一放不下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样,使他对于发妻的思念,另外一样,则是对于学术的研究,妻子死后,他用六十年的时间,一边怀念妻子,一遍研究学术,在这要提一下,马一浮的出身,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不错的,他的父亲,是晚清时期的一个县令,并且通过科举,高中举人,作为独子,马一浮自小受到的教育可想而知,并且,出身于官宦世家的他,在那个时代,相比于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了。

妻子因病去世,他拒绝另结新欢孤独终老,晚年妻子侄女为其送终

并且,马一浮其实十分聪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天赋与灵感的重要性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就好比,脑子笨的孩子,背一篇文章往往要好几个小时,但脑子聪明的孩子,只需要看一遍就能背会,马一浮就属于后者,像蒲松龄屡试不中,同弟子一同参加科举,结果弟子高中,他却榜上无名,马一浮却刚好相反,根据记载,他曾经和自己的老师一块参加县试,结果高中榜首,老师也只能屈居于后。并且正在当时的时代格局下,他学习到了多国的语言,以及西方的先进思想。

此后的60年,他致力于学术研究,同梁漱溟、熊十力一起,将传统的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了一种现代的儒学,他同样热爱着这个国家,南京国民政府曾屡次授予他官职,他却屡次拒绝,屈身于山野之间,建国后,在国家领导人的身上,他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终于"出山"

妻子因病去世,他拒绝另结新欢孤独终老,晚年妻子侄女为其送终

连续担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位,将自己的平身所学、思想传播于世,孕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中国人才,但令人遗憾的事,他对妻子实在是用情太深,使得此后的六十年,拒绝了无数次另结新欢的建议,选择了孤独终老,用一生来诠释对于妻子的爱,在自己死后,无儿无女,有妻子的侄女安葬,世间能做到如此的,又有几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