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文化”和“有文化”,哪個更可怕?

醉心創作


很明顯,世界上是存在這兩種人的,很普遍。

對於沒文化的人,我也不是說好像展現出一副看不起的樣子,我也沒說我有文化,但我真的有時候感到悲哀。我不知道什麼是有文化,但我知道什麼是沒文化,不是那種所謂看了幾本書的人,那不重要,我以為的沒文化是一種眼界。

平常生活裡,從一個人的談吐裡就能夠看出他的水平如何、他的眼界高低。這類人吧,腦袋裡全是那些小到不能再小的爛事了,其中95%還都是別人的事。沒有理想,也沒有意義,佔別人五毛錢便宜就高興得好像產房傳喜訊了。一個人看到什麼,就會說出什麼,而決定看到什麼的是腦袋在想著什麼。腦袋裡有天空,就會看到天空,腦袋裡有金錢,就會看到金錢,腦袋裡有且只有屁事,那就……簡單來說,沒腦子有文化的人是這樣的:受過教育,但是受教育的過程可能被某種不可抗力扭曲了一下,知識和心智沒能一起增長。所以我們常常能遇到這樣的人,不懂得分寸,所以不願意管好自己的嘴,以過嘴癮滿足狹隘的自尊,以各種蠅營狗苟的背後手段隱藏自己的無能,並對此洋洋得意。


滾刀鑫


用歸謬法舉個極端的例子,人比海牛有文化,還有一種文化叫做打獵文化。以下引自《霍亂時期的愛情》:

他一向反對人們從船上射殺海牛,但儘管有法律明令禁止這一行為,人們還是會習慣性地舉槍。曾經有一個帶著合法證件的北卡羅來納獵人,違背船長的命令,用他那杆斯普林菲爾德步槍一槍打爆了一隻母海牛的腦袋,小海牛痛苦得發了瘋,趴在母海牛的屍體上哭號。船長命人把孤零零的小海牛弄上船,親自照料,而把獵人扔在了荒無人煙的河灘上,就在被他射殺的海牛媽媽的屍體旁。由於來自外交方面的抗議,船長坐了六個月牢,差點丟掉航海執照。但出獄後,他仍準備堅持己見——類似的事見一次就管一次。不過,這次事件已被載入歷史:那隻海牛孤兒後來在巴蘭卡斯的聖尼古拉斯稀有物種動物園裡長大,並且生活了許多年,它是人們在這條河上見過的最後一隻海牛。

“每次經過這段河灘時,”船長說,“我都懇求上帝讓那個美國佬再來坐我的船,我好再次把他扔在這裡。”

打獵愛好者比海牛有文化,這種文化無論對於海牛、生態環境,還是對人類的文明和良善都很可怕。

但在這個故事裡,船長應該比兇手更有文化,卻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是一個好人。

區分好壞人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就是有沒有同理心,這是基因決定的,與文化無關。


歐比旺羅克


有段時間,“沒文化,真可怕”這句話很是流行。至於是怎麼興起的已經不重要了, 反正適當的時候總會有人說起,說過以後,就會起到想要的作用,“哈哈哈”大家一笑了之。

至於被笑者是不是真正沒文化,不重要。取笑者和圍觀者是不是真的有文化也不重要。就是搞笑唄!


那麼,有沒有人考慮過?沒文化,到底怎麼可怕呢?有文化,就不可怕了嗎?

沒文化,就是沒念過書。這是人們約定俗成的理解。可文化就是這麼簡單的兩個字嗎?

我們經常見到一些人,沒念過書。但他們懂得禮儀廉恥,知道忠孝仁義。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無論是窮居鬧市的小市民,還是富在深山的土紳士。每每在滄海橫流的時候,顯出他們的英雄本色。


我們還見到一些人,他們在古代飽讀詩書,是舉子的料。在現代讀到大學本科,也是學富五車。但需要他們回饋家鄉父老的時候,他們想到的是什麼?是自己,他們利慾薰心,胡作非為。用自己的知識當做平臺,用自己的同學當做人脈。最後,害人害己,貽笑大方。

到底是沒文化可怕,還是有文化可怕呢?

一個人書讀多了是好事,但與之相應的道德和修養必須同步提高。否則,就是巨嬰,40歲的人只有10來歲的智商,5歲的情商。


不讀書是不是好事,肯定不是。對那些心地良善,胸懷蒼生的人來說,書讀得多些,有利於他們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用更先進的學識武裝自己,為社會貢獻更大的能量。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後天的教育很重要。教育的成功與失敗直接決定了人的善惡。如《射鵰英雄傳》裡的楊康,他如果不是接觸了王府裡的阿諛奉承之輩,學習了一些旁門左道又陰險毒辣的武功。可能他的結局不會這樣。


玉宿林峰


想想達爾文的進化論,就都知道了,10萬年以前的人啥樣?一萬年以前的人啥樣?五千年以前的人啥樣?現在的人啥樣?看看貴州大山裡的人啥樣?近代100年前貴州大山裡石門鄉那時的人們是啥樣?現在的石門鄉還是啥樣?全世界都知道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科學來源於除了智慧以外還有知識吧?這都算文化嗎?人類要想進步沒有文化能進步嗎?

既然說到有文化和沒有文化那個更可怕,我認為都很可怕,人沒文化就不能進步,就不能後現代科學,更談不上科學的進一步發展,那就無法應對大的自然災害,一旦發生滅種的自然災害,那人類幾乎無法抵抗,只要自生自滅,可怕嗎?

反過來說,也不是有文化,以後科發展強大了,就不可怕了,人們一旦利用不好強大的科學發明,就有可能人類自己用自己發明的強大科學發明讓壞人把人類給毀了,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利用自己發明的先進科學技術,就有可能抵禦了毀滅人類的自然災害,控制好了科學發明,就不能讓壞人利用了,人類就能很好的生存在這個宇宙中間,否則,就只有等著自生自滅吧。

綜上所述,肯定是沒文化比有文化更可怕了。


行者老Z


這個問題需要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講

廣義上來講,就是人是否受過教育或者受過什麼程度的教育。不能不說當今社會還一有批有的文水平不高,或者說小學水平;日子越來越好了,受高等教育的一代越來越多了。以接受文化程度來說明“有文化”或“沒文化”的說法。

“狹義”上來講有沒沒有受過教育的大爺大媽,卻是非常明事理,識大體的。而有一些博士畢業,碩士畢業的人卻讓人極度失望。就說疫情期間,很多大爺大媽,為自願者送水送飯,支持抗擊疫情的工作,那熱情不比年輕人低,而從美國回來的 L 女士,博士學位,一路隱瞞病情,給國家增加麻煩,這種“有文化”的人不更可怕麼?那些拿著外國國籍的中國人,回到祖國耀武揚威、肆意謾罵執法人員,這種“有文化”不更可悲麼?

還是客觀的來看待“文化”一詞 吧。


愛上寫作


沒文化更可怕

沒文化的人難以溝通,更容易被別人套路。容易心胸狹窄,想不開。

會經常鬧笑話,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沒有能力給自己的孩子傳授知識。

更容易偏信謠言,信仰邪教。

認知膚淺,不能獨立思考,任人擺佈。

在社會上也會受人諷刺。也很難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比如填一些資料,表格,辦一些手續等問題。


永眠1128


沒文化目光短淺,對科學技術更無用武之地,對國家的貢獻相對轉少。有文化思想品德高尚,走正確道路,不走歪門邪道是好的,但一旦思想不純,作風不正,貪汙腐敗,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造成的損害無法估量!


1596200392


沒文化的不一定沒有教養,很多人沒有文化所以一生過得並不自信,對他們來說未知的領域太多太多,所以本分老實的活著是絕大多數沒有文化的人選擇的生活態度,不去招惹麻煩因為惹不起,這些人在現今來說年齡並不算太小了因為有無文化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而對於少數沒有文化的人因為無知但又不甘於平庸或對任何事抱有僥倖心理產生無畏無懼的心靈去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犯罪行為,這種人是少數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非常重視普及教育,所以會減少一大批零文化背景的人,有文化的人層出不窮,有高等文化的人更是不勝枚舉,並且在社會及國家擔任著很多重要的崗位,是他們推動著國家整體的進步與發展,是社會的靈魂之所在。但一個高知如果犯罪不是一般的人能破得了案的,其難度係數和影響力及迫害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流氓不可怕,就怕牛氓有文化”……


么妹如初


從複雜的角度來看,倆個都可怕

但是簡單來說,沒腦子有文化的人是這樣的:受過教育,但是受教育的過程可能被某種不可抗力扭曲了一下,知識和心智沒能一起增長。所以我們常常能遇到這樣的人,不懂得分寸,所以不願意管好自己的嘴,以過嘴癮滿足狹隘的自尊,以各種蠅營狗苟的背後手段隱藏自己的無能,並對此洋洋得意。

這類人歸納一下可以用六個字形容:有知識,沒見識。沒見過更高的山,沒見過更牛逼的人,所以老覺得別人傻自己聰明,為一點蠅頭小利可以六親不認。

有腦子沒文化的人我見得比較多,一般是這樣的:囿於眼界的限制,無論是關注的還是談論的,永遠都是那麼一小片天地,也永遠用一小片腦細胞思考。他們也比較聰明,精通生活常識、做人的機竅,還能察言觀色,但是他們所秉持的經驗,是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固有經驗,來自自幼受到的薰陶,在人生的某一階段就開始停止成長,然後這一輩子都用這點經驗活著。沒有吸納新知識的來源,也不知道如何接受新的知識。跟他們聊天時,總給我一種某些東西缺失的感覺,他們一方面擁有良好的處理生活麻煩、人際關係的技能,然而也時不時地給你一種他們來自古代的感覺,他們對看似不影響自己的一切漠不關心,語言邏輯上有些含糊不清,對事物長時間保持固有見解。


檸檬超人嘟嘟


個人觀點,有文化可怕,簡單的列舉幾個例子:

1、常見的施工工地,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民工心思很簡單,幹活掙錢,但是帶隊的,管理的那個沒有小心思,特別是做管理的文化人。

2、在公司裡,大專文憑多數都是幹活的,處於底層,那些碩士、博士的領導層爾虞我詐,跟八仙過海似的,各顯神通。

3、古代為什麼要設置科舉制度,不就是讓那些飽讀詩書的文化人進入八股文的牢籠嗎,讓他們使勁的研究四書五經,別跟我搗亂,而底層的老百姓追求的無外乎吃飽穿厚。

太多的就不一一列舉了,也許有人會說沒有文化的人也想不到這個層次的問題,你也許說的不錯,所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這個問題要是拿出來辯論,還是隻有有文化的能勝出,所以不能跟有文化的人講道理,因為你講不過他,所以說有文化的可怕,就像人們常說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哈哈😄,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