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結束之後,最大的贏家不是美國,而是亞洲的這個國家

在二十世紀初期,歐洲地區的6大軍事強國,為了爭奪殖民地和全球霸權地位,形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集團。其中同盟國的三國主要國家是德國、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協約國的三個主要國家是英國、法國和沙皇俄國。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後,同盟國和協約國大打出手,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的結果以協約國一方的勝利告終,但是英法俄三國卻都算不上一戰的贏家,他們在一戰中都損失慘重,不僅沒能依靠著戰爭增強自身的實力,反而損耗了不少的人力財力。

一戰結束之後,最大的贏家不是美國,而是亞洲的這個國家

戰勝的協約國三國沒能得到多少好處,戰敗的同盟國就更加慘了,奧匈帝國被分裂瓦解,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德國也損失了不少土地,還受到了《凡爾賽條約》的制約。意大利靠著臨陣倒戈得到了不少的好處,但是意大利在戰爭中也損失了不少士兵。看到這裡很多人要問,一戰是不是隻有輸家沒有贏家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戰中不僅有贏家,而且贏家還不止一個。

一戰結束之後,最大的贏家不是美國,而是亞洲的這個國家

美國是一戰中最為人熟知的一個贏家,美國依仗著地理位置優勢,在一戰前期選擇了中立態度。憑藉著強大的工業實力,美國生產了很多軍需用品,並且將這些武器和物資同時賣給了交戰雙方。在賺夠了戰爭財之後,美國又加入了協約國一方作戰,直接獲得了戰勝國的身份。美國在一戰中不僅賺到了錢,還獲得了戰勝國的身份,算得上是一戰的一大贏家。不過美國並不是一戰最大的贏家,一戰的最大贏家是剛剛崛起的亞洲強國—日本。

一戰結束之後,最大的贏家不是美國,而是亞洲的這個國家

日本在一戰爆發前,依靠著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確立了世界強國的地位,得到了歐洲列強的接納。雖然日本的國際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一戰爆發的時候,日本仍然是一個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綜合國力遠不如同時期的歐洲列強。一戰之前日本和英國的關係一直很好,一戰爆發後不久,日本便加入了協約國作戰,並且派遣軍隊攻佔了德國在亞洲的幾個殖民地。

一戰結束之後,最大的贏家不是美國,而是亞洲的這個國家

同時日本還派遣了遠征艦隊到歐洲助戰,因為日本遠在亞洲地區,一戰的戰火併沒有燒到日本本土,日本損失的士兵也非常少。一戰削弱了歐洲幾大強國的實力,給了日本一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而且日本藉助這一戰獲得了大量的技術援助,在海軍方面逐漸追上了美國和英國的腳步,成為了世界第三海上強國。

一戰結束之後,最大的贏家不是美國,而是亞洲的這個國家

在一戰結束後的幾次國際會議中,日本都獲得了極大地好處,德國在亞洲的部分殖民地被劃歸日本,日本的勢力得到了極大地擴張。一戰結束後世界列強共同組建了國聯組織,日本獲得了國聯常任理事國的資格,已經能夠跟歐洲列強平起平坐,而美國在一戰結束後仍然奉行孤立主義,獲得的好處反而不如日本更多。也正是因為一戰中日本獲利最多,日本侵略的野心才會不斷地擴大,一戰後日本才會走向法西斯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