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狼猖獗,杖藜老人何在?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媒體我們的老百姓喜歡講和聽西方的寓言故事。提及忘恩負義,必提“農夫和蛇”,可土生土長的中山狼,好像大家都不喜歡。

劉某百度了一下,《農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相傳是一名埃塞俄比亞黑人奴隸所作。而中山狼的故事來自明代馬中錫《東田文集》中的《中山狼傳》。兩個故事雖然出自不同文明不同社會下不同作者之手,但是故事表達的意境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西方的農夫救了凍僵的蛇,蛇甦醒後立即將毒牙伸向農夫,咬死救命恩人。中國的東郭先生冒險救了中山狼,但中山狼脫險後,卻恩將仇報,反欲吃掉恩人東郭先生,幸遇一杖藜老人,將狼騙進書囊殺死。從結局看,西方的故事更現實,中國的故事更理想化。

為什麼突然提及這兩個故事呢,主要是當前新冠疫情肆虐,中山狼落荒而逃,渴望尋得東郭先生,如丹麥、挪威和捷克之流。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求救信息都來自中山狼,有些援助還是必不可少的,如塞爾維亞、巴基斯坦和意大利等等。

中山狼猖獗,杖藜老人何在?


中山狼猖獗,杖藜老人何在?


不論是西方蛇的故事還是中山狼的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蛇和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對待它們決不能心慈手軟,不能被其假象所迷惑,而應該在其落荒而逃時,毫不留情地消滅它。東郭先生能夠不重蹈西方農夫的覆轍,順利擊殺中山狼,得益於我們有東方智慧有杖藜老人。那現如今中山狼當道,我們的杖藜老人何在?我們拭目以待。

但是對於一些跳樑小醜,請大家記住曹老的一句話: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