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北洋政府是指中华民国前期(1912年——1928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国中央政府。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分崩离析分为直系、皖系等军阀势力,他们既相互勾结又战争不断,先后控制着北京政府在列强的支持下行使执政权力。北洋政府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事件发生众多,执政人物更换频繁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段历史,特把北洋政府执政者们的生平轶事,执政的前因后果及其作为对社会的影响进行简述,以饗读者。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一、袁世凯执政时期(1912年——1916年)

袁世凯字慰亭河南项城人,出身世代官宦家庭,他科考未中弃文就武,1882年被清廷派驻朝鲜为通商大臣,回国后被指派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后又历任山东巡抚等职,因“戊戌变法”中“告密”1899年被摄政王载沣撤职回家。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被清廷重新擢用,因他逼退清廷赞成共和有功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建都北京,“北洋政府”开始。

袁世凯害怕国民党占据国会多数席位,1913年派人刺杀了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同时不顾国会反对与日本签订丧失国权的“二十一条”,并改总统为终身制。袁的这些行为激起了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号召各省独立并起兵讨袁,史称“二次革命”。因力量悬殊讨袁战役最终失败,孙中山等被通缉逃亡国外。

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1915年假借民意建立“中华帝国”做“洪宪皇帝”恢复帝制。袁的这一倒行逆施致使国人无比愤慨,都督蔡锷首先在云南发难发动“护国战争”,南方各省纷纷响应。袁世凯先失去民心,战争中又众叛亲离导致袁军失败,袁也于6月因病发死去,北洋军阀开始分裂。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二、黎元洪执政时期(第一次:1916年2月——1917年7月,第二次:1922年6月——1923年6月)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陂人,1883年入天津水师学堂,1906年擢升清军驻鄂协统。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推为湖北军政府都督,中华民国成立被选为副总统,袁世凯死后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1917年黎、段在中国是否出兵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史称“府院之争”。黎以段私自向日本借款为由免去其总理职务,段祺瑞则鼓动各省独立来对抗总统,黎只得电召十三省盟主张勋进京调停。张带“辮军”进京后先把黎元洪赶走,马上抬出废帝溥仪挂龙旗恢复清朝,史称“丁巳复辟”。张勋的这一举动引起人们极大气愤,段祺瑞在天津马厂组成“讨逆军”讨伐张勋。辫军一触即溃,张勋逃入外国使馆,段祺瑞又控制了北洋政府,并推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代理总统职务。

1922年6月徐世昌下台黎元洪复职就任北洋政府总统,由于直系内部帮派斗争激烈,总统并无实权,又因“罗文干受贿案”的牵连和冯玉祥军队逼宫等原因,黎元洪于次年六月再度辞职,从此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三、冯国璋执政时(1917年7月——1918年10月)

冯国璋字华符,河北河间人,直系军阀首领,与段祺瑞、王世珍并称“北洋三杰”。冯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1903年任清廷中央训练处学司正史,后任清军统制。1896年协助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与袁结下友谊。1916年袁世凯称帝任命他为陆军参谋总长但没有接受并公开反对帝制。袁世凯死后冯国璋被选为副总统坐阵南京办公。

1917年段祺瑞赶走张勋控制北洋政府后,以“条件”推举冯国璋为代总统,自己把持军政大权。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不满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发动“护法战争”结果失败。段祺瑞一心想用武力解决南方问题,而冯国璋则发布“弥战布告”实行“和北统一”政策,因此两人产生龃龉矛盾日益加深。段祺瑞下台后挑拨各省对政府进行极力破坏,冯国璋陷入孤立。段祺瑞又指使亲信“安福系”(皖系政客俱乐部)操纵选举把冯国璋赶下台,选举皖系红人徐世昌为新总统。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四、徐世昌执政时期(1918年10月——1922年6月)

徐世昌天津人,清末进士出身,文化水平较高,为人圆滑,官至清廷军机大臣。徐世昌在小站练兵时成为袁世凯的谋士颇受器重,武昌起义后同袁一起逼退清廷,袁当总统后他退居青岛,1913年经袁再三所请勉强出任北洋政府国务卿一职,袁世凯称帝后与其分裂,辞职回家闲居。1918年在选举中华民国第二届总统之际,段祺瑞与冯国璋正闹的不可开交,八面玲珑的徐世昌正是最好的人选,被选为总统。

1922年爆发直奉战争,直系得胜,首领曹锟进行“逼宫”,又因“五四运动”爆发,政府袒护卖国人士曹汝霖、章宗舆、陆宗祥遭到人民的强烈指责局面难以控制,徐世昌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总统府,结束了他近五年的政治生涯。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五、周自齐(1922年6月——1922年6月);高凌尉(1923年6月——1923年10月)代理总统时期

1. 周自齐出生于山东单县官宦家庭,1894年应京兆试科顺天副榜,历任清驻美使馆参赞、领事,外务部右丞。民国时期任山东都督兼民政总长、银行总裁、陆军总长等职。1922年3月署理北洋政府总理兼教育总长,在此期间他创办了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同年6月徐世昌下台,周自齐代理大总统行使职权。不久黎元洪重新上台,周只做了十一天的无权总统。

周自齐在驻外使节期间做了一些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最大亮点为拒绝签署“二十一条”得到好评,但在支持袁世凯称帝问题上受到人民的唾骂,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2。高凌尉天津人,清末举人出身被总督张之洞提拔为湖北提学使。民国时任民政司长成为曹锟的红人,1923年6月黎元洪第二次下台,曹锟在保定酲酿贿选总统当中,当时高凌尉代理总理之职受命代行总统职权。同年10月曹锟贿选成功,高一度成为国务总理。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曹锟被囚,高凌尉逃到天津,后成为“冀察政务委员会”主要成员,七七事变后投靠了日本帝国主义成了地地道道的汉奸。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六、曹锟 执政时期(1923年10月——1924年11月)

曹锟天津人,1890年毕业于天津武备堂,曾去朝鲜参加中日战争,后投靠袁世凯充当新军帮带。袁死后北洋军分裂,曹锟継冯国璋之后成为直系军阀的首领。在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取得胜利曹锟成了实力派人物曾一度控制着北洋政府。

1923年5月曹锟派人对大总统黎元洪进行恐吓,迫使黎逃到天津并交出了总统印信,而后曹又利用亲信收买议员于6月贿选为北洋政府总统,直系的实权落到了将领吴佩孚手中。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兵败逃跑,曹锟被冯玉祥囚禁,段祺瑞被吓跑,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曹锟被释放后回到天津,日本人多次邀其出山均被拒绝,保持了晚节。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七、黄郛临时执政时期(1924年11月——1924年11月)

黄郛字应白,浙江绍兴人,早期同盟会员,蒋介石盟兄弟,他毕业于日本振武学堂,1910年在清廷军咨府任职。武昌起义后黄被都督陈其美招到上海任沪军师长、南京政府兵部总监等职。黄郛曾参加讨袁战争遭通缉,袁死后曾在北洋政府内阁中任职。1924年黄郛参加了“北京政变”,在混乱时期代理国务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但仅有二十二天,段祺瑞复职后辞职。1927年黄郛随蒋介石南下在国民政府中任职,1928年5月因“济南惨案”受舆论谴责愤而辞职。黄郛一生最大的败笔是1933年任北平“整理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时同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民愤极大逐辞职,不久死去。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八、段祺瑞执政时期(1924年11月——1926年4月)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是“北洋三杰”之一,1887年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次年去德国留学,1896年调天津小站代理总教习协助袁世凯训练新军被袁所赏识成为心腹擢拔重用,官至江北提督。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被清廷复用段为袁的五虎上将之一,成为北洋军中的风云人物。

1912年段祺瑞联合四十六名将领致电清廷“立定共和政体”致使溥仪退位。1915年段任陆军总长时反对袁世凯称帝,多次劝阻无效后辞职。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成为皖系军阀首领,推荐黎元洪为政府总统他任国务总理,成为北洋政府的实力派人物。1916年“府院之争”后发生张勋“丁巳复辟”,段祺瑞起兵讨伐并赶走张勋、黎元洪,推直系首领冯国璋为总统,自任总理。段的这些作为史称“三造共和”。

1917年段祺瑞执政后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国民党首领孙中山同西南军阀联合发动“护法战争”,因军阀各怀鬼胎终遭失败,段的势力更加强大。次年就解决南北分裂统一中国问题上段祺瑞与总统冯国璋产生重大分歧,史称“第二次府院之争”,冯与段共同下野,徐世昌被选为大总统。段虽下台但在幕后通过“安福系”继续操纵政权。

1920年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进攻皖系,史称“直皖战争”,结果皖军大败,直奉两系共同控制北洋政府。不久直奉因组阁问题闹翻,1924年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战争中发生“北京政变”直系大败,曹锟政权被推翻。冯玉祥先邀孙中山北上,后与奉系张作霖妥协,逐请段祺瑞出山任北洋临时政府执政,行使总统职权。

1926年日本等列强国武力干涉我国内政并发出“八国通谍”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段祺瑞又下令(另说当时段不在政府内)镇压游行学生造成“八一三”惨案震惊全国,国人强烈要求其下台,又因当时段的势力以比不上奉系张作霖,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段祺瑞被迫下台,从此退出政坛。

段祺瑞是北洋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三任总理,一任执政(国家元首)左右北洋政府十几年,死后享受“国葬”待遇,而且得到了“六不总理”的美誉。

段祺瑞政府倒台后,奉系军阀占领了北京,大量收捕爱国人士致使一批共产党人遇难,从此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九、张作霖控制和执政时期(1925年11月——1928年6月)

张作霖字雨亭,辽宁海城人绿林出身,后被清廷招安擢升为东三省巡阅使,人称“东北王”。张作霖在署理东北期间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虽与日本人勾结,但没有让日本忘图使满蒙独立的阴谋得逞,被称为“最有傲骨的大军阀”。

1920年张作霖在直皖战争中协助曹锟打败了段祺瑞,其势力范围已扩大到山东及江苏。1924年直奉因“江浙战争”发生第二次大战,由于直系冯玉祥倒戈奉系获全胜。1925年冯玉祥支持奉系将领郭松龄反戈,张作霖在日本关东军的协助下平叛成功后赶走冯玉祥后完全控制了北京。张作霖于1926年在北京成立“安国军司令部”自任司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执政者。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展第二次北伐,张作霖在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失败退出北京,撤退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在沈阳皇姑屯车站。


十、胡惟德、颜惠庆临时执政时期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段祺瑞执政末期北洋政府还有两位临时执政者,但时间都很短。为使整个北洋时期历史连贯,有必要介绍一下。

北洋政府时期必需知道的  十大执政者们


1、胡惟德(执政时间:1926年4月——1626年5月)字馨吾浙江人,清末中举曾多次担任驻外使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1926年胡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时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国人要求段祺瑞下台,这时冯玉祥的国民军发生政变北洋政府处在混乱时期,段祺瑞下野后任命胡惟德兼国务总理并行使总统职权,但胡以年事以高只同意以代理的身份维持局面,不到一月颜庆惠出面主阁,胡惟庆辞去一切职务。

2、颜庆惠(执政时间:1926年5月——1926年6月)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同文馆后去美国留学,回国后任英语教授、商务印书馆编辑。清末派驻美使馆参赞,1909年任外务大臣。1919年出任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顾问,后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和国务总理并组阁。

1926年直系军阀东山再起,颜惠庆在吴佩孚支持下任国务总理再度组阁并摄政总统职权。当时正值奉系进攻北京张作霖又从中作梗,使颜组阁落空,成为“光杆内阁”。颜惠庆无奈于6月20日下台到天津投资实业,他保持了晚节,全国解放后曾在人民政府任职。

北洋政府时期虽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但他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外有列强的侵略,内有各依服帝国主义的军阀割据,虽然时间很短,但形势波诡云谲人物此起彼伏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北洋政府的执政者们虽大都出于军阀,给人民造成一定的灾难,但多数保持了晚节得到后人的肯定。民国直到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成立,第二次北伐胜利,东北“少帅易帜”后中国才趋向“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