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種植,起壟栽培也有講究,哪種方式更有利於紅薯高產?

新大風歌


前天剛把紅薯栽種好,家裡還有一些紅薯苗,等稍微長一長還可以再栽種一些。

因為喜歡吃紅薯,所以家裡每年都得種二三百棵紅薯,栽種紅薯的地塊,都是親自用家裡最大的鎬頭去親自刨起來的,不用機器耕犁,怕深度不夠,怕到時候扶起來的壟不夠大。


村裡老人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哎呦,那誰家孩子,人小輩分不小,這麼點的小屁孩竟然有地瓜背那樣大的輩分。意思是說紅薯是所有作物當中扶起來的壟最大的,我們這裡稱壟為背。

扶壟要往大扶,寬度,高度都是越大越好,高有一尺半左右,寬有兩尺,這樣的話紅薯壟跟紅薯壟中間就存在著一道深溝,等到了雨季,如果發生澇災時,水會從兩壟紅薯中間的溝渠裡順利排出去,不會影響紅薯生長。

紅薯壟上栽種紅薯,不能跟別的農作物那樣,可以一壟栽種兩行,紅薯栽種要求單行單株栽種,而且株距得有比其他作物株距大的距離,因為紅薯藤蔓繁殖很快。生長夠速度,密植只會影響紅薯生長紅薯的產量。


本來在刨紅薯地塊時已經施了不少土肥,紅薯喜肥,肥越多紅薯越肯生長,施過土肥的紅薯地栽種時還是應該施一部分化肥,我們家紅薯栽種好之後總是用農具的把倒個在紅薯苗跟前往下一戳,鬆軟的泥土上會被戳出來一個坑,往坑裡施化肥。

土肥是見效慢的肥力,它能夠在紅薯結薯塊時有足夠的肥力,但前期紅薯苗生長時,根本起不到作用,因此需要見效快的化肥來補充肥力,這樣就保證了紅薯苗從開始到最後都不會因為缺肥造成紅薯減產。

要想紅薯高產,一定選擇泥土好的地塊,保證能夠有厚實的泥土被用來扶起足夠的紅薯壟,還要施足夠的土肥和化肥,在鬆軟的紅薯壟裡,享用著農民施的各種肥料,紅薯會用長的多,長的漂亮來回報農民。
原創首發


看農村說農事


紅薯種植,起壟栽培確實有講究的,如果你想要種植的紅薯高產,必須要單行起壟,才能夠讓紅薯土壤增厚,只要你施足了底肥,種植紅薯苗以後,會使紅薯苗根系發達,生長旺盛,結出來的紅薯大而又高產。

種植紅薯過去在咱們農村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普通種植,一種是大蔸種植。

紅薯苗普通種植:就是把土壤挖轉來斬細,起好排水溝,然後再用二鋼鋤頭按照20cm×40cm的間距與行距,打一個20cm的眼,在眼裡放點化酵好的土雜肥,然後再把剪好的紅薯苗插進去,用土壤培好,一腳踩緊土壤就行啦,等到紅薯苗下插半個月時間以後,再在每蔸紅薯苗下面施點複合肥料培培土,除除草,進行一下中耕,象這樣種植出來的紅薯,一般情況下畝產量在2000一2500公斤。

紅薯苗大蔸種植

紅薯苗大蔸種植就是咱們農村現在的紅薯土壤起單壟,紅薯土壤起單壟的好處就是土壤厚,排水溝深,種植紅薯苗透氣又透風,又陽光充足,畝產量比種植普通高上千斤左右。



種植紅薯單行起壟,就是按照40cm×30cm的間距與行距留一條排水溝,把溝裡的土壤培到壟上去,增加單壟紅薯土壤的厚度,也就是說你起一條40cm的單壟紅薯土壤,就必須要挖一條30cm寬,30cm深的排水溝,再在單壟上用鋤頭按照30cm的間距打好眼,在眼中放足底肥,把紅薯苗插好,半個月以後給紅薯苗施點複合肥培培土,一個月時間以後給紅薯苗整整枝,翻翻藤,防止紅薯苗紮根結小薯,影響到紅薯的產量,這樣子一來到了九月下旬紅薯收穫的時候,你的單壟紅薯種植可以達到畝產3000公斤以上。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紅薯種植起壟還是單壟的好,單壟紅薯土壤厚,排水溝深,種植的紅薯苗又向陽,又透風透氣,病蟲害少,紅薯結夾大,畝產量高。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紅薯種植通常採用起壟栽培的方式,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紅薯屬於地下塊根農作物,土壤過於乾旱會導致紅薯乾裂,太溼潤則容易誘發腐爛,而採取深耕起壟的方式可避免這些缺點。另一方面,起壟栽種紅薯能夠增強土地透氣性和陽光接受的面積,利於根系吸收養分,促使紅薯多結薯,早結薯。

那麼,在種植紅薯的過程之中,如何起壟呢?



紅薯種植,起壟有講究

紅薯種植的時候,起壟要求高度在30cm最佳,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好。壟間距離保持在65cm之內,同時確保壟形大小、壟溝的深淺保持均勻。

當然了,起壟種植紅薯還有很多講究,可細分為多個起壟形式,如下:

  1. 小壟單行。壟距70~80cm,起壟高度在20~25cm之間,在壟上插苗的時候,保持株距15~20cm。這個起壟的形式比較適合地勢高、水肥條件比較差的地方。
  2. 大壟單行。壟距在100~120cm之間,起壟高度在30~35cm,在壟上插苗的時候,要保持株距在20~25cm。這種形式更適合在雨水較多的地區採用,它便於排灌,可使結薯層保持通氣狀況。
  3. 大壟雙行。壟距保持在90~120cm,起壟高度在30~35cm,在壟上插雙行薯苗,株距保持在25~30cm。該種方式更適合在土質較好、土層較松的平地上使用。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每一種起壟的方式都對應不同的種植環境。如果要從產量方面來分析,大壟雙行可以實現較高的產量。



紅薯種植,還有其他可實現高產的方法

通過起壟種植紅薯,有助於實現高產。但是,實現高產不僅這一項方法,還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抓住紅薯根莖膨大的關鍵時期科學施肥。

我們可以下地巡查,扒開紅薯葉子查看根部,如有發現根部周圍的土壤出現了裂縫,說明紅薯根莖開會膨大起來,進入膨大期。這個時候,紅薯植株對磷鉀肥的需求量很大,應該抓住這個關鍵期,吸收足量的磷鉀肥,可以是購買化肥施入,也可以施用農村的草木灰,都可以的。



好了,以上關於紅薯種植起壟有講究,選擇什麼栽培方式更高產?這些問題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終歸農村


紅薯種植範圍廣泛,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紅薯食用價值高,營養豐富,可稱得是上土人參。紅薯是人人愛吃的一種植物,紅薯藤,葉可用來炒菜吃,根莖可拿來做主食吃,現在大量上市,有不少街頭小販,推著烤箱,以烤紅薯為主,那個香味相信大家都知道吧?深受消費者的親睞,賺的也不少。好了,言歸正傳,下面我來說說個人對此問題的一些看法吧。


紅薯品種繁多,分佈範圍廣泛,加上各地氣溫不同,因此,紅薯的種植方式也不盡相同。就拿我這邊為例,如果種植的品種不同,還有土壤不同,那種植方式也不同。

就拿我家來說,每年都會選擇兩個品種的紅薯種植。一種是小面積種植,做菜吃的藤或葉,這種紅薯種植簡單點,就是通過育苗後,再栽培就可以了,不需要起壟或培土。
但是這種種植出來的紅薯,品質不好,個頭特大,口味也不好,而且產量還低。我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吃藤或葉。



2,這種紅薯種植方式就複雜點,先把育苗栽到地的一角,通過一段時間的生長髮育後,選好地塊,選好適宜的天氣,把藤莖用剪刀剪成每段2~3個節,然後按照先計劃好的距間插杆。

等到生長髮育到一定的時期,再進行培土,確保根莖需要的深度。這樣種出的紅薯品質好,個頭均勻,產量高。



3,當然了,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土壤。加上種植規模的大小。我認為先選擇起壟種植的方式較多點,但具體那種方式有利於高產?這個真沒有個準確依據。



總之:我認為不管種植什麼作物,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品種來進行正確的種植,加上精心管理,一定會種出高品質,高產量的作物。以上回答只是個人的看法,歡迎留言交流,指正補充。謝謝!


贛鄱農事通


紅薯種植,起壟栽培確實有講究的,如果你想要種植的紅薯高產,必須要單行起壟,才能夠讓紅薯土壤增厚,只要你施足了底肥,種植紅薯苗以後,會使紅薯苗根系發達,生長旺盛,結出來的紅薯大而又高產。





農村小蕙


我們這裡有句老話說的好“不扶不結地瓜”,就是說不扶溝(起壟)不接地瓜,其實花生等很多作物平地種植一般都長不好。首先起壟可以抗旱防澇,有利於通風透氣。

我們這裡一般都有這種手扶拖拉機起壟,2個來回起一壟,不省力,但是效果比旋耕機要好。壟的大小在犁子上隨時可以調,壟大紅薯一般都大,現在為了防止裂薯一般都栽的比較深,這樣瓜型比較好。


其實決定紅薯產量的還有很多因素。農家肥必不可少,農家肥不僅只含氮磷鉀,還有很多植物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還可以輸送土壤,種紅薯以牛糞最佳,或者加點少量雞糞發酵後使用。
合理密植也很關鍵,可以根據不同品種特性和市場需求來決定株距,一般都在25到30公分。

農民種地也不容易,本身就是靠天吃飯。有說的不到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鄉村力磊


  • 種植紅薯有很多種種植方式,有平栽的、有起壟的、還有覆膜的,那哪一種方式才能讓紅薯高產提質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 栽種紅薯的土地要在年前就進行深耕土地,深耕33-35公分,有利於消滅一部分地下害蟲,在來年的四月底左右起壟種植,壟高30公分,壟寬80-85公分,起壟時一畝地施用紅薯專用肥一套,紅薯專用肥是低氮、中磷、高鉀的配方肥,含有紅薯所需的微量元素,能結薯多,色澤好,瓜型好,口感好等特點。


  2. 要選好薯苗,最好自己育苗,育苗要選3-5兩無病、無殘、優質的脫毒原種用腐熟的牛馬糞做底肥,再加上100克硫酸銨,提高薯苗的質量和數量,選好薯種用溫水浸種,水溫在51-54°為宜,浸十分鐘撈出晾乾備用,排種要平排,過去咱育種一般都是斜排,那為什麼現在要平排呢?因為平排比斜排出芽齊、芽壯、均勻整齊等優點,排好種覆膜保墒保溫。待苗長到6-7節時除膜煉苗,必須要煉苗,煉苗能提高栽苗的成活率,當苗高25-30公分時及時剪苗移栽。
  3. 栽植紅薯要選擇薯苗健壯、莖粗、節間均勻、無病蟲害、經過充分煉苗的高剪苗,用奈乙酸或孝素蘸根,栽植時要斜插平託,栽植密度每畝4500-4700棵左右,深度5-7公分,澆足水保證苗活率,密植能防止果型過大、圓球、畸形等。

  4. 栽後管理是高產的關鍵,要做好除草、控旺、雨季要做好排澇,切記不能翻蔓!各個環節都要認真做好,方能達到增產提質!

北馬薯姐


紅薯種植,起壟栽培也有講究,哪種方式更有利於紅薯高產?

一、紅薯栽培起壟的好處

  1. 最佳生長環境:紅薯喜歡高溫、喜光照,喜土壤溼潤和早晚溫差較大的環境,對水分比較敏感,怕澇稍耐旱。土壤溼潤,排水良好,疏鬆透氣,養分豐富的環境,更有利於提高紅薯的產量和品質。

  2. 最佳栽培方式:各地栽培紅薯,普遍起壟栽培,這是紅薯高產的一項措施。首先起壟疏鬆了土壤,增強的土壤的通氣性,增強了藤蔓的通風透光,利於排出積水,還便於機械化採收或人工採收等好處。紅薯起壟栽培,增強了紅薯的氧氣吸收,增強了光合作用,更有利於紅薯塊根吸收養分,快速的生長髮育和積累營養物質,從而提高紅薯的產量。

二、因地起壟更有利高產

一般來說,紅薯栽培起壟各地習慣有所不同。比如有小壟單行、大壟單行或大壟雙行等形式。哪麼那種起壟方式更更有利於紅薯高產呢?這要看各地的種植條件。如果沙性壤土,保水較差的話,可以選擇大壟雙行或大壟單行;保水較好的粘滯土壤,可以選擇小壟單行。由於紅薯是忌澇稍耐旱作物,一般來說,採用大壟或小壟的單行方式,更有利於紅薯的高產。

  1. 起壟的規格:壟體的高度和寬度,需要根據所處地塊的土質、地勢、水性而定。一般來說,平地或水田壟高不低於30釐米,壟距約100釐米,壟溝要深且真,相互貫通,以便於排水。砂性土壤或地勢較高的坡地,常年無澇災發生的地塊,壟高約20釐米,壟距60-80釐米,這樣更有利於保溼抗旱。
  2. 起壟的技巧:壟體的整體要求儘量達到壟直面平、壟距均勻,壟體中土壤不可留有較大的縫隙,不能有未挖松的硬心土塊。起壟方向儘量要迎著太陽光照射角度的方向,以最大面積的接受陽光照射。

綜上所述,紅薯栽培起壟的方式,各地習慣有所不同,有小壟單行、大壟單行或大壟雙行等形式。哪麼那種起壟方式更更有利於紅薯高產呢?這要結合地塊情況而定。比如在沙性壤土,保水較差的話,可以選擇大壟雙行或大壟單行;保水較好的粘滯土壤,可以選擇小壟單行。由於紅薯是忌澇稍耐旱作物,採用大壟或小壟的單行方式,更有利於紅薯的高產。以上分享如有不妥,敬請指正為謝!


幸運的林星星


現在我們這裡的春紅薯基本上已經種植完畢!對於怎麼樣種植才能夠有效的提高紅薯的產量!這是我們所有的農民朋友們都比較關心的問題!做為一個農民的我來說我就分享一下我自己種植紅薯高產的一些經驗!


首先種植紅薯之前要選擇種植紅薯的品種!既咱們種植紅薯的主要用途是什麼?比如說白瓤紅薯出粉率高,黃瓤紅薯產量高,普薯25號或者秦薯8號都是口味比較好的品種!我們這裡一般種植的都是小規模種植,所以選擇的基本上都是白瓤紅薯,黃瓤紅薯和普薯25號(我們這裡又叫西瓜蜜瓤紅薯)!

其次就是最好在底肥的選擇上最好能夠重施有機肥或者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然後再上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100斤!最好選擇用犁子犁地的方式既深耕一遍!在起隴種植的時候如果說家裡有草木灰,最好能在栽紅薯的窯窩裡放一些!在栽紅薯秧子之前要進行,對紅薯根部要進行沾根處理,既把紅薯秧子的根部在稀釋好的防治地下害蟲的農藥和蕓薹素內酯的溶液中浸泡一會!

第三就是在栽紅薯秧子的時候,儘量能夠把紅薯秧子在土壤裡能夠躺著栽4--6釐米以後,再直立起來!並且及時澆定植水!因為紅薯秧子在土壤裡能夠橫著栽的話,可以提高紅薯的結果率!這樣的話對於提高紅薯的產量還是有必要的的一個小方法!


豫東小農


紅薯屬於含糖量較高的澱粉類植物,它屬於插秧式的播種。也就是說它不象小麥、水稻、玉米等農作物那樣是播種,種子生長的莊稼。

一、

紅薯的前期育苗。

1.正常天氣的話,在農曆正月二十前後,就可以著手紅薯的育苗工作了。

a.大集體時沒有地膜,就用牛糞育苗法:壘一個30釐米左右高的池子,大小根據育種量決定。裡面填滿牛糞,把年前儲存的好紅薯母子,頭朝上的依次排在池子裡。之後,薄薄的蓋一層牛糞,上面再蓋一稻草防冷保暖。

紅薯在低於5度左右的溫度時容易凍爛。牛糞屬於發酵起熱有機肥,正好可以補充紅薯發芽所需要的熱量。



b.溫棚育苗法:就是把搭建好的小塑料拱棚或大拱棚,把裡面的土壤整碎。然後把紅薯母子,頭朝上的平碼在土壤裡。之後,用土垃蓋好。再把拱棚四周的薄膜封好就可以了。

大約經過五十多天的芽苗生長期,紅薯秧就可以長到二三十釐米高了。

這時,可以把紅薯的幼芽剪掉,插在打好的地壟上。

這時候插的紅薯秧還可以當種苗用:也就是收割小麥後,把長長的秧子剪斷。再插在麥茬地裡。



二、

紅薯插栽後的田間管理。

1.紅薯是比較容易管理,且又是比較高產的農作物之一。一畝地可以產3~4千斤紅薯。

紅薯的澱粉含量很高,正常的可以達到30/100左右的出粉率。也就是100斤紅薯可以產30斤左右的澱粉。因此,紅薯加工成澱粉,再由澱粉加工粉條、粉皮等農產品,它的畝產值就變得相當可觀了。

由於它的果實是埋在土裡生長的,不象小麥和水稻那些農作物那樣,果實在露天中生長成熟。因此,它的根和果實就要有豐厚的土壤來包裹,這就需要起地壟來幫助它高產。

紅薯是耐旱怕澇的植物。因此,在種植它的時候,要想高產就要起壟種植。

地壟不必起的過大,那樣會浪費土地。一般是三犁子一壟~就是用牛犁對頭三趟為一壟最好。

2.地壟起好以後,要用農具把壟溝和壟坡修好。以便排水保墒,之後,再打上除草劑,預防野草的生長。

紅薯只要在起壟時施足底肥,中途就不用再追肥管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