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海歸不得不回國找工作,沒啥優勢,反而顯得格格不入。還應該送孩子留學嗎?

陸老野


前段時間。所瞭解的一位領導家的孩子從英國留學回來了。多長時間我不知道,反正是回來了,工作方面也不好說,但是有一點需要分享一下。

這個觀點就是圈子非常重要,起點更重要。

為什麼這麼說呢?出國留學如果是普通家庭沒有資源的話,那麼回國之後仍然沒有資源,那麼只能靠自己的拼搏,或者自己努力去尋找工作,情形下對於出國留學就沒有太大的含義了,主要原因在於同學資源,社會資源都沒有在大學階段得到相應的提升,而只能依靠回國之後個人的努力來實現。

如果如果自己的家庭或者父輩的生活圈子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利用的話,出國留學換來的一些榮譽,換來了一些貼金的效果就比較好了。

通常我們所見到的就是那些富二代,富三代孩子在國外鍍金,回來之後進入企業,然後利用一些所學的知識,把家族企業或者祖輩的企業經營的更好,這樣的狀態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說作為我們普通的,來講,如果沒有足夠的社會資源,如果沒有足夠的生活圈子為孩子提供幫助的話,出國留學和在國內讀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相反個人覺得如果大多數情形下的孩子都是普通的,普通的能力還不如在國內讀書。

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是一個才能超眾的孩子,也就無所謂,在國內還是國外了,更無所謂家庭的財富和生活圈子了。


宜城老師


如果條件允許我會送孩子去留學。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擴大一下孩子的視野。下面我就說說我個人的留學經歷吧。

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

我是個回國多年的老海歸,出國留學給我帶來的最大收穫就是開拓了我的視野。我出國前在一家500強外企工作,收跟國人比還過得去,可跟公司裡的老外比差了一大截,可能有點膨脹了,我很不服氣。所以我選擇了辭職留學打算混入海外總部再按外國人待遇派回國。留學期間體驗了海外名牌大學的教學方法,國外大公司的經營理念,普通外國人的生活方式,收穫良多。用下象棋打個比方,出國前我想做敵方的車馬炮。出國之後,才發現敵方的車馬炮也就是個棋子,下棋的人才應該是我追求的目標,一個人的舞臺應該是全世界。不管是哪國人,一輩子呆在自己的國家裡是很難找到這種感覺的。

何懼腳下多艱險,一隻鯤鵬展翅飛

我走下飛機踏上外國的土地時,身上只有幾千塊人民幣,看到一頓飯都得幾十塊,這點錢都撐不過一個月,當場就懵圈了。顧不得語言通不通,得趕緊找份工作,什麼髒活累活,面不面子的,能有口飯吃就成。從一個挺體面的人一下子落魄到就差沿街乞討了,那感覺真的是沒法說了。好在我還有點編程的技能,三個月後就找到了軟件開發的工作,挺體面收入也不錯,足以支撐留學的費用了。我的留學生涯就是這樣在半工半讀中渡過的。我的學歷和打工經歷都為我後來在國外大公司就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國外大公司的工作經歷,又為我回國找工作有很大幫助。

我的經歷或許都是些老黃曆了,看到今天的孩子們出國就跟串門度假似的,我很羨慕也很感慨。但我相信留學不是通向成功的捷徑,而是充滿了艱辛和坎坷的道路,它能給您帶來只有一些不同人生體驗而已,我吹了這麼多,其實我現在只是一個朝九晚五的普通人而已。我身邊大多數出國留學的朋友也就是這樣了吧。做一隻安逸的家雀還是一隻試圖展翅高飛的鯤鵬,每個孩子都有選擇的權利。


日衝信息 黃


說說自己的親身感受,出國絕對值得!

大學畢業後去了一家央企,在央企發展良好的前提下,辭職,去了德國。到現在還記得去辦離職手續的那天,人事處長的眼神,他肯定是以為我瘋了。放著好好的單位,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要知道多少人在門外徘徊而不得其門。

到了德國,一切從頭開始,從abc開始學習德語,一年半後通過入學考試進入大學,4年後大學畢業,進了一家德國公司。本以為會一直留在德國了,可是父母總是不能習慣德國的生活。3年後,回到國內。職業生涯再次清零!

再入中國職場,前半年就是折騰,各個坑踩了個遍。半年後慢慢走上正軌,目前供職於一家德企,待遇還算對的起自己的經歷。但也不屬於絕對高薪階層。

但我為什麼說出國絕對值,因為環境鍛鍊了人,經歷豐富了人,面臨人生的風雨,不管是經濟上的,還是心理上的,或者其他的,都可以遊刃有餘,處理得法。

留學是一筆人生財富,或早或晚總會兌現,海待也好,海龜也好,又何必在意一時的得失,人生漫漫,且行且珍惜[呲牙]



王博士學習能力


留學不等於鍍金,我兒子小學就去英國讀書,明年就要考英國大學,我跟他探討過這個問題,他說留學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語言,他說在英國和一個國內留學生用英語聊天,留學生在國內雅思8分,結果聊了四句話他就聽不懂了。再次就是專業,國內鍍金去的學生都學什麼商務、經濟、會計,這種專業哪都不好找工作,我兒子是學物理的,他認識一個劍橋物理系的學長還沒畢業獵頭公司就天天找他,英國、美國、中國的公司都想錄用他,工作隨便挑,待遇在年薪80萬左右,這還只是剛畢業的水平。所以專業很重要。還有就是不要認為歐美人數學差到家,兒子說他的同學都是神,而且英國的高考A-leavel也非常緊張,每天也都要學的很晚,英國考試分的非常細,數學就要考5到6次,分什麼基礎數學、高等數學、邏輯數學。複雜的要死,而且他們的考題有點類似國內的論述題,一道題要你寫出思路和方案,通常要考到5到6個數學定律,但考試時可以用計算器,而且還要你自創數學公式,所以非常有難度。物理也要分什麼宏觀和微觀。其實非常難,他們會經常和英國皇家科學院的物理學家交流,也去過好幾次瑞士日內瓦量子對撞實驗室交流。總之國內教育和英國教育根本就不是一個思路,而且就算你考到劍橋牛津你更得努力,要不你真畢業不了,會被學校勸退。所以找的到找不到工作真正取決於你的能力,跟留學沒多大關係


黃金一代的嚮往


以前要說海歸,大家都非常崇拜,羨慕。可現在似乎是變了,許多海歸回國找工作,沒啥優勢可言了,而且某些知名公司似乎更看重國內各大高校畢業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一,出國留學的並不都是好學生了

家庭條件好的,無論孩子成績如何,都想出去鍍金,有的初中就出去了。

回國後找工作覺得高別人一頭,我是留洋回來。

我妹妹家孩子,高考失利,想走藝校也沒有成功,家裡沒有辦法,只能出國了,去了馬來西亞留學,四年下來得八十多萬吧,來年畢業,不知道能不能拿到畢業證,這個學校是入學容易,畢業難。

就孩子高考那點分,家長也在擔心呢。

像這樣孩子這種情況出國的不在少數。

二,出國留學的大學不是太正規

國外野雞大學也不少,有的專門騙外國人錢,書讀完了,能不能畢業不歸我管。

有多少孩子讀完書了,拿不到畢業證,甚至給你發假證,上當受騙也不少。

回國後找工作,畢業證是假的,誰要?

三,孩子自己不爭氣

有多少孩子就是仗著家裡有錢,在國外也橫行霸道,不上課,天天出去混,考試就傻眼,想拿錢擺平不好使。

有的甚至因為行賄導師,被開除,給中國人丟臉。

這樣的孩子回國,不受待見是在正常不過了。

我要是家長,孩子優秀在哪裡都不會耽誤事,何必去國外鍍金呢,有的還有生命危險,天天提心吊膽的,何必呢?

我們國家現在科教興國,重視人才,只要你行,絕不會被埋沒,一定會給你搭建個平臺,讓你發光發熱。


高級教師一枚


女兒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一直是班裡的佼佼者。參加高考後,考上了省內的一所老牌一本。上了兩三個月,死活不上了。辦了休學,去北京學法語。四個月後拿下了語言考試後順利面籤。後來她自己聯繫中介聯繫預科聯繫住房.然後自己一人去了法國。經過了半年多的學習,取得了蒙彼利埃大學的通知書。期間一切都是她自己面對。我感覺自理能力確實提高不少


悟道lee


看娃的適應性強不強唄。我25出國留學29畢業,畢業回國玩兒了幾個月然後找了份工作,又認識不少新朋友,生活得很開心。但是想想好不容易畢業才有了一年的工籤,不回去找工作賺點錢太浪費,就又跑去了國外找工作😂,後來在國外工作了一年多之後遇上我老公,結婚定居。 無論在哪裡從來沒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天大地大我有我爸媽,有家人做後盾在哪裡都會開心幸福呀😄說到底就是別把出國當投資,滿腦子都是回國上班多少年能把錢賺回來那可不得鬱悶麼?


喜樂1


孩子大學畢業想考國內研究生,他爸爸說,看能不能申請留學吧。當時我不太同意,一方面是家裡經濟並不寬裕,另一方面也是網絡對留學生詬病很多,自己拿不定主意。

在我們的朋友中,有三個家庭的孩子都去了國外留學,一個是高考時上了211,最後選擇去了法國,學設計,畢業兩年了,在上海工作,目前年薪近三十萬;另一個在國內讀完大學,工作半年後,去英國讀完研究生,目前在越秀地產,年薪二十五萬,不包括年底分紅;還有一個和女兒是高中同學,讀書時成績優秀,高考後出國留學,期間見過一次,和在國內讀大學的女兒比起來,他的談吐更成熟,更有見地。鑑於此,我答應了爸爸的建議。

送女兒出國留學,不僅僅是為了就業時的工資,更多的是鍛鍊她的獨立能力、應變能力、適應能力、自律、視野和心胸。

女兒出去接近一年了,我對女兒的留學生活做了選擇性的簡單的記錄—《楚楚的留學日記》,記錄單調而乏味。因為她的生活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沒有任何新意,然而從記錄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孩子的辛苦和壓力,也能感覺到她思維的變化,處事方式的變化。我們全家人都認為,留學是值得的!

如今,我根本沒想過她的入職工資,只希望她認真完成學業後,平安的回來。因為我相信,人生所有的磨練,所吃過的苦走過的路是不會白挨的,時間會給人答案,不必要急於一時!對於網絡上身邊的一些朋友的懷疑,我們也毫不在意,畢竟,學習和人生是我們自己的,好與不好,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而且,我可以斷言,孩子出國兩年所花的錢,一定比給她買一套房子更值得!因為,這不完全是錢的問題。


施南教育


這個話題沒有意義,各有各的追求。我女兒現在就在加拿大讀9年級,14歲的孩子在萬里之遙、用異族的語言獨立面對生活和學習的一切,這樣的磨鍊是國內同齡人沒有的。

國外的教育理念與國內不同,國內是"告訴你是這麼回事",國外是"你的觀點是什麼",留學生的壓力是很大的,很不容易,也是要很刻苦的,並且不像國內直奔高考就行了,國外想上好大學不光要學習成績好,還得有特長、有社會實踐,當然也有混日子的,但比例應該不會比國內高。多倫多大學本科每年淘汰率10%–20%(學科不同),看看國內一考上大學就算完成任務、渾渾噩噩、虛度青春的大學生吧。

一般在國外學科技、理工類的留學生是含金量很高的,想留在國外工作大都沒有問題,但如果想學成回到父母身邊,回到祖國這個世界上最廣闊的市場發揮自己的才智,有毛病嗎? 用性價比來衡量留學與否是偽命題,留學的價值可並不在一工作就掙多少錢。那種國際視野、那種見識、那種自理能力、那種到哪裡都不打怵的心態是不留學的人很難得到的。再說剛畢業的收入也不具備比較價值,收入會不斷變化的,我自己就是985畢業,畢業時到國企才每月600多塊錢,同學有掙1300多的,有5500多的,有年薪15萬的(香港),可幾年以後呢,完全變了。我身邊也有學歷差的,甚至專科生混得比我好的,也有清北的不如我的,但有可能明年又不一樣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定會有不凡的收穫的


碩碩熊


我簡單提煉一下題中的觀點,不知對否:海歸找工作沒優勢—留學性價比不高。

海歸找工作有無優勢因行業而異。我在教育行業,就這個行業而言,海歸是有明顯優勢的。國際學校的興建在國內如火如荼,已逾千家,國際學校偏好招收有國際學習背景的留學生,起薪普遍在20萬以上,比起金融學留學生需要銀行櫃員做起,起薪數千元,教育行業的就業優勢要明顯很多。

如果家庭把留學視作投資,希望獲得較好經濟回報的話,還可以考慮讓孩子在國外學習護理、上軍校,這兩種專業都可以輕易在國外就業且高於平均薪酬。在國外考飛行員比起在國內容易很多,對身體條件沒有苛刻的要求。持飛行執照回國做飛行員肯定性價比非常高。所以,這是一個因行業而異的現象。

但是,很多家庭並不是出於追求投資回報而送孩子出國讀書。在“學習先進知識”之餘,留學最大的意義在於看到、領略、體驗不同文化下的人生觀世界觀,明白我們無非都是生活在自己的bubble裡面。一個人擁有看待世界更多的方式,就更容易有更坦然、包容的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