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住两宝玩平板,最近两个又迷恋上抖音,如何是好?

局中局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深刻反思。

孩子为什么喜欢电子产品?他们有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

我家小宝现在刚2岁,也有这样的苗头了,那我说说我的方法吧!

以身作则

我之前也沉迷电子产品,但是但我发现我家宝自己拿到手机后,熟练的打开某软件时,我深深的被触动了,首先,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之强大让我汗颜;其次是还我的自责,我没有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让他开始沉迷电子产品,这是作为父亲的失职。

为了孩子,我改变了自己,我现在手机在孩子的基本不拿出来,不给孩子制造拿手机的机会,其次是把家里的电视停用,电脑停用。除紧急情况外断绝电子产品的使用。

这个方法是最有效也是最难的,因为我们用了多年的电子产品,戒掉它就像戒酒、烟、毒一样会有一个过程,但是一想到孩子的未来,我孩子忍住了,等现在回过头看看,自己的曾经,百感交加呀!

习惯与兴趣培养

从我戒了手机开始,也在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兴趣。现在我和他每天固定时间段写字,绘画,拼积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坚持,现在孩子可以控制的情绪不会哭闹的要手机,而且还会主动的制止我玩手机。如果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我有事情的话,他还会自己去绘画和拼积木。现在已经初步的给孩子培养了良好的习惯与兴趣。

下图是我家宝自己在专注的绘画!

多陪伴

其实,孩子的这样行为时缺少互动与陪伴,如果在家父母可以予以足够的陪伴,再加之习惯与兴趣培养,孩子是完全可以不去想、不去玩电子产品的,陪伴是该孩子最好的礼物,这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最后说一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导师。我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则元育儿百科


我是一名全职宝妈。曾经,我家孩子每天早上一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找“派派”(ipad)……这仿佛成为孩子圈的一种“大势所趋”……

我家孩子2岁,语言天赋一般,但是很早就学会了说“派派”这个词语。看ipad有一年的时间了,我认为养成这种坏习惯作为父母真的挺不负责任的,最初我确实当做一种娱乐活动让她看ipad。因为她会听话,我可以休息,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大多数家庭,想必也是这种情况。特别是宝妈独立带娃的,应该会懂。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时候,我很认真的想给他戒掉。缓解孩子的ipad情况,有难度,但也不是没办法。

藏起来。

不要让ipad出现在孩子视线范围内,不要为了孩子听话主动提供。如果孩子问起,就用各种借口,充电,维修等来搪塞孩子。孩子不相信或者不依不饶,我们就要特别认真的给他解释,为什么充电,为什么维修,因为每天都看太久,所以ipad就坏了。孩子小听不懂没关系,多说几次就懂了。

给孩子创造好的硬件娱乐设备。

两个孩子相对还会好一些,至少比一个孩子多了一个玩伴。引导孩子做有意义的游戏,两个人的游戏,甚至家人可以一起亲子活动。有时候孩子看ipad也是出于无聊。在家没有好玩的东西吸引他,只能沉浸在ipad。就像是我们追肥皂剧一样。

控制看ipad时间。

养成好习惯,每天看几集动画片或者是多久时间。跟孩子一起来商量制定ipad规则。立了规矩就要完全遵守,不能因为孩子鬼哭狼嚎而心软。我认为有些动画片也是有益的,偶尔看看也可以增长知识,我家孩子很多词语都是在动画学来的。所以我们也没必要一棍子全部否定。只是,给孩子立规矩。

如果有条件可以看投影。

虽然光线会黑,但是因为没有强烈的光面反射。投影对眼睛伤害要小很多。这是某测评的结果,投影☞电视☞ipad和手机伤害最大。我认为还是有些道理的。

家里两个宝宝,可以互相监督。

制定感兴趣的游戏规则,奖励制度。让两个孩子像做游戏一样参与,孩子与孩子之间比大人更容易沟通。

不管看什么设备,都要好好保护眼睛。给孩子灌输眼睛的知识,让他自己心生“恐惧。”提醒并引导孩子休息眼睛,眺望远方。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负起责任,坚持原则。

我是一名普通的全职宝妈,欢迎评论与关注。一起探讨快乐育娃。感谢阅读~


平凡的大梦想


您好,我是【小咘妈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好奇心都比较重,都很喜欢玩。想让孩子有节制地玩,确实要花费一些心思。

像这种控制不住的情况,可以先让孩子不玩,然后再慢慢引导孩子有节制地玩。

孩子控制不住地玩平板电脑,不仅对孩子的视力有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孩子养成好习惯。可以先不让孩子玩,再慢慢引导孩子有节制地看平板电脑。

1、如果孩子平时只是用它来看动画,打游戏。家长可以找个机会跟孩子说平板电脑坏了,拿去外面维修了。

2、孩子平时学习要用到电脑。家长可以弄一个跟班主任头像和名字一样的微信,来跟孩子谈谈这件事。上学的孩子都很听班主任的话,这一招特别灵,可以试试。(切记不能滥用,要不然起不到作用)

如何才能让孩子有节制地玩平板电脑呢?

孩子的自控力还比较弱,建议由家长来保管平板电脑。然后引导孩子做些他平时喜欢做的事情,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转移注意力。

💕 跟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平板电脑一天玩几次,一次玩多长时间。

💕 可以给孩子听听故事,让孩子不无聊而且还能安静下来。跟孩子玩一下互动游戏,做手工,玩橡皮泥等等。现在也可以带上口罩,让孩子在小区里,玩一下了。

两个孩子现在又迷上了抖音怎么办?

首先,我们不能放任孩子自己在那乐呵呵地看。主动权必须要掌握在我们家长手里,我们可以帮孩子筛选,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看平板电脑的时间。如果利用好电子产品和网络资源,是可以给孩子带来乐趣,并能开阔孩子的视野的。像我平时都是手机和平板自己拿着,但是看到好的内容时会让孩子一起看。孩子用平板时,会尽量陪着,他每次看平板时,提前跟他说好可以看多长时间。

💕看抖音时,我看到孩子可能感兴趣的视频,我会保存下来给孩子看。

比如:河蟹,蜗牛怎样吃东西,知了猴是怎么脱壳的。短短的40秒,孩子就看到了三种生物生动,有趣的画面。孩子问我为什么小小的蜗牛吃东西那么快?我上网一查,原来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在这样用心有效地陪伴下,孩子很轻松,很愉悦地接收到了知识。

💕二年级上学期,孩子预习课文《葡萄沟》,里面有制作葡萄干的过程,孩子不容易理解。我找到了葡萄干制作的视频,跟课文里面描述的一模一样。

总之,只有让孩子有节制地,利用电子产品,它才能成为我们哄娃育儿的神器。

我是【小咘妈妈】,一位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妈妈。很开心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并分享育儿经验和知识。希望我的回答能带给您一点帮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期待您的转发、点赞与关注。


小咘妈妈


首先多陪孩子玩耍,尽量让孩子们忘记玩平板,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多互动,长期玩平板很不好,哈医大四院眼科主任韩清教授指出,平板电脑是直接发光体,画面色彩亮丽,视觉刺激过于强烈,长时间使用很容易导致视网膜与黄斑区的损伤及病变,随之出现的是视力的下降和色觉敏感度的降低,严重甚至会对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ieye 腾讯微博: 专家建议,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接触平板电脑,如果玩一定要限时间,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


北京生活日记


当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游戏、视频平台...出现和入侵才让父母们发现——我们被替代了!这时才真正开始关注我们的孩子。这确实是让家长非常头痛的问题,但也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行为最初产生的原因: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从我们那里不能得到及时回应。他们只能通过寻找其它的“安慰剂”来满足。那么电子产品、游戏等等就是最最好的东西,

这些产品反应及时、敏捷,它们因为能为我们提供生理和心理上足够的刺激和满足而被设计。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染上网瘾的重要原因。

曾经有人统计,平均每天父母和孩子谈话的时间只有12分钟,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负面评价比较多。

那怎样让孩子从那些电子产品中摆脱出来呢?

1.陪孩子玩

玩——一定是要高质量的陪伴,有极积互动,放下手中事,全心投入。最糟糕的是父母一边刷手机一边和孩子玩,这不仅是没有达到陪伴的目的,反而还做了最坏的榜样。

2.建立使用电子产品的规矩:

收走电子产品,放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并且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父母的,如果需要,只能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借给他们玩。

明确使用时间,如:平时不能玩,周末只能使用3次,每次20分钟(根据孩子年龄调整时间,时间尽可能具体。)。

写在纸上,贴在显眼的地方——在孩子耍懒的时候可以让他自己去看

孩子做的好,尊守承诺时,一定要及时表扬、奖励。

如果违反,要有一定惩罚。如:扣掉一次使用机会,或减少单次使用时间。

3.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父母尽量和他们一起参与。

网络内容参差不齐,有很多不适合儿童的内容或游戏,父母必须参与把关。同时也可以通过参与,去更多的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密切的关系。

有本书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我们孩子最看重的是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陪伴才是孩子们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希望以上的分享能给你启发和帮助。

更多育儿的分享可以关注或私信我。


娜丽可


从题中可以感觉到家里的两宝年龄应该是差不多幼儿园的年龄,正是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年纪,互联网和抖音,别说孩子了,大人刷起来也是很难控制住的。

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讲,肯定是要控制的,凡事要有度,而且题中宝妈是控制不住两宝的行为,这才是问题所在。

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是要有权威的,这个时候管不了,再大些更难以教育,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家长没有权威,不听家长的也无所谓的心态。

首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一些家长为了省心,孩子缠着家长时,或者哭闹时,就甩个手机/平板给孩子,去先自己看动画片去,孩子安静了,父母省心了。然而,这也是家长教育失职的部分,孩子喜欢玩手机/平板,也是家长“惯”出来的。

家长需要多陪伴孩子玩耍,一起做些事情,哪怕是一起画画、看故事书、出去玩,都可以,利用其它宝宝感兴趣的事,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尤其是家里有两个宝宝,可以玩到一起去的,女宝宝可以买一套过家家的玩具,两个孩子一起玩,应该会很开心。男宝宝可以买一套多米诺小火车、钓鱼台等互动性强的玩具,两个宝宝在一起玩更有乐趣的玩具。

其次,要控制孩子使用平板的时间

现在手机/平板都有儿童模式,可以设置一下,或者跟孩子讲可以看,但是到了几点就要交给妈妈,不然明天就没有的看了。要让孩子知道一些规则,遵守规则才能更好的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也是锻炼孩子对原则、底线的一些认知。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一再妥协的家长。


90新生日记


您好,我是陆超,也是一对双胞胎的奶爸,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针对您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不要接触手机,这个是可以做到的。手机这个东西对于儿童来说真的是百害无一利。

1.手机虽然现在是家庭中的必需品,想要孩子不玩手机,首先大人应该做好榜样,以身作则,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老玩手机。我家里我们夫妻两个人甚至爷爷奶奶在这个意识上都是统一的。家里的手机绝对不会让孩子碰!

2.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里不是说要一刀切,可以慢慢让孩子从手机往别的地方去转移。可以说个他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奖励激励的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慢慢弱化孩子玩手机的兴趣。

3.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去户外可以锻炼身体,见识外面的世界,也可以多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触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很有帮助的。其实外面很多东西都比手机要好玩的多。

总之,孩子喜欢玩手机也能理解,也无可厚非,手机也不是那种戒不了的东西,家长要转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期待孩子们能做出改变。戒手机有过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睿宝and骏宝


现在,大多数孩子迷恋于玩电子产品,大人们很是头疼。再加上疫情这段时间,可能这个问题更加棘手。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玩平板,手机这些总是弊大于利的。我们都亟需解决,可能一个家庭用一种方法解决不了的,但是一百个家庭就有一百种方法,刻意重视,总能解决。

我的出发点就是家长要引起足够重视。 家长不够重视,那么对于自控力极差的小朋友当然肆无忌惮。怎么重视,那就看看它必然的后果:

一,视力。对视力是没有一点好处的。作为大人,你可能带了眼镜,请问带眼镜好吗?既影响美观又不方便,洗完脸半天摸不到眼镜,没看清熟人被误解,主要是自己很不方便呀。而且你现在30岁可能500度,而你的孩子可能不到20岁就500度了,因为电子产品会加剧度数的增长,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可能会视网膜脱落,眼球毛线血管破裂,眼球突出呆滞,这都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没遇到罢了,可是真正遇到后就迟了,所以他在你的年龄阶段可能会比你的困扰更多,而且度数过高还会遗传的。 二,网瘾。沉迷于电子产品后,他肯定不会专注学习,不上进甚至堕落了,孩童该有的想象力也被约束了。现在家长们的头疼,其实是小孩子已经克制不了自己想要玩电子产品了。他们现在还是没有抵抗大人的能力,所以强制不让玩的时候会妥协,但是只要给他手机,他马上会忘了刚才的疼痛。网络上甚至有6.7岁的小朋友因为不让看电视玩手机,打妈妈。这就是有瘾了。大人们有时候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会不择手段,何况天真的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任何东西最害怕有瘾。在学校一天有别的事情要做,这种现象还好管理,现在疫情阶段,孩子整天可以和电子产品在一起,那么真的会成瘾。


三,心理的冲击。小孩子在网络上形成的负面心理较多,比如攀比、虚荣、一步登天等想法。网络上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大人们发出来的。小孩子接触多了,肯定会有断层式发展,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在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他们跟咱们的交流也比较成熟了,会用网络词汇,网络事件挤兑咱们,他们也可能会因为看到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好吃的,让你买,或者他们想要拍一些类似的视频等等。其实我认为很多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小朋友都没有时间去拍抖音啥的。网络上大多是炒作的,大人们看看就看看,也会辨别虚实,但是,小朋友无法辨别,就会认为那些本该经历劳动所获得的东西,却认为是可以无劳而获的。

看完以上几点,其实父母都知道,也可能已经经历过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吸取教训,然后才能真正的付诸行动,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了。

一,立规矩。玩之前,跟他沟通好什么时候可以玩,玩多长时间,一定玩之前定。放心,只要父母有耐心,2岁多的小孩都能听懂这些规定的。一件事,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有期望的结果。第一天,他很可能会因为允许考的时间少而跟你闹,千万不能妥协,他最终也会因为想玩,答应你的要求。只要你连着几天都这样,他会认为你的规矩有权威了,也会已经形成小习惯而接受了。但是,大人自己一定不能破坏规矩,你延长时间或者不遵守约定,孩子只会认为这规矩就没有,仍然肆无忌惮。


二,家人自制。这个很重要,我们试问,不是大人自己刷抖音,那些小朋友知道抖音是个啥。所以,从自己改变,在孩子跟前玩手机少一些。小孩子好多东西都是从家人跟前学到的,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孩子休息后,你仍有大把的时间玩手机,而且你想想一个小时很快就刷过去了,但是这一个小时可以干好多事情的。所以,自己给孩子立个榜样很重要的,既然决心要解决孩子玩电子产品的问题,那就先控制下自己的问题。

三,丰富孩子生活。试想孩子有时间玩手机平板,是不是太空闲。假如让他生活的其他事情变多了,那么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就少了呀。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多家支持鼓励和陪伴他们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喜欢干了,也就容易转移注意力了。还可以和他一起学习,这个真的,他一个人或者你一个人都很难坐下来安心学习,但是两人人在一起,反而会好好学习,互相探讨,这都会让他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再者,可以让他干家务,父母可以假装累了,把家务活的重担给他,孩子们很乐意帮助我们一起干的。 四,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也是重视孩子,不管孩子多大,孩子们很喜欢被重视的感觉,假如你可以陪他玩,陪他学习,那么他也会反过来陪你干活,聊天。家长自己玩自己的,一开始,孩子其实找过父母,妈妈你在干嘛?妈妈,我怎么怎么了。这其实都是搭讪,你不理后,他们只会自己干自己的去,不会沟通,也不听劝。所以,家长的陪伴很重要,因为你们是离他最亲最近的人,他爱的人。所以他会愿意跟你一起干任何事的。


以上,说了这么多,主要是父母要对玩电子产品这件事严肃对待,弊大于利,然后从我做起,陪伴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祝好!


大王de麻麻


首先,这个需要家长先来自省了。不知道孩子具体年龄多大了,但一定或多或少受到家人影响了😟(如家长也总是低头看手机看抖音看电视)孩子的成长初期都是在模仿大人。

其次,宝贝缺乏亲子陪伴,进而从电子产品上找乐子。

🤗建议:孩子在家时,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陪孩子时不要总摸📱。以身作则,用环境氛围影响孩子。将平板等电子产品收起来,或者卸载抖音APP,家长可以多安排些亲子互动的游戏或者带孩子去春暖花开的室外转转。如果家长没时间,可以给两个孩子规划些好玩的游戏,让他们来进行玩耍。久而久之,注意力会从电子产品转移到游戏上。

再者,孩子接触电子产品频繁,对电子产品过多投入,心智情绪会受其影响(电子产品会有参差不齐的粗俗暴力视频信息等,孩子会无形中效仿),而且视力会严重受损。当孩子在电子产品中不能自拔时,突然被家长打扰遏止,孩子情绪会暴躁不安或者进行反抗。

🤗建议:“瘾”不好戒,需要一点点来。和孩子开会,好好谈谈心,让他发表自己喜欢玩的原因和心情,家长告知玩电子产品的后果,一起设立规则(如每天什么时间可以看一会,时间是多久,到时间就放下,如果没有做到,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规则是全家人都要遵守的,不只是给孩子设立的。

艾老师温馨小建议:不要以暴制暴,孩子教育要注意方式来引导哈,让孩子参与指定制度中,互相监督。😀


艾咋咋的娃


现在家家都有一些电子产品,这样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针对孩子呢,这些电子产品的诱惑极大,应用好了会让孩子增长见识,应用不好会让孩子近视、易怒、身体不健康等等。我把我家应用平板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方法/步骤

1/6 分步阅读

首先,确立孩子所用的电子产品都是父母买的。孩子只应该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当孩子使用不当时,家长有权利随时收回。

2/6

第二步,让孩子明白电子产品有用处,也有电子产品的弊端。比如说,玩的时间太长会上瘾,会造成眼睛疲劳等等。

3/6

第三步,电子产品的使用,是有规则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使用规则,如果违反规则,会相应的减少一些使用电子产品的权限。

4/6

第四步,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能一味迷恋电子产品,不能影响正常生活。例如:玩一次必须制定时间限制,不能超多多长时间等等。

5/6

第五步,当孩子不能按照使用规则使用的时候,制定一定的惩罚措施。家长要说到做到,不能迁就孩子。当孩子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的时候,就需要用例如罚站、罚坐、打扫卫生等,让孩子会到清醒。

6/6

第六步,恭喜孩子,终于可以正常的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快乐了!只有孩子完全能够有方法控制自己对电子产品使用的时候,才是家长能够放手的时候,否则过早放手给孩子,只会害了孩子。

注意事项

让孩子明白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完全的自由,就是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