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理解、聯想是構建學習力的核心要素(三)


記憶、理解、聯想是構建學習力的核心要素(三)


記憶、理解、聯想與每個人相伴一生,在我們步入社會後,理解力和聯想力更為重要。

在工作中,要理解自己的位置、任務、目標,理解上級的指示,理解下屬的訴求,要與同事協作,儘量滿足客戶要求。要理解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人,需要有豐富的聯想力。

數字化、互聯互通、創新的時代,智能化、大數據無處不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延伸了我們的記憶,人工智能替代了很多標準化、重複性的工作;由於專業化、精緻化,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獨立完成一項工作幾乎不可能。

聯想力被進一步擴大和加強,缺乏聯想可能就無法協作,沒有協作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聯想力會加快每個人的知識更新,學習到新的技能,適應新型行業。比如數據挖掘師、創意設計師、微商等等。

通過聯想不斷提升理解力,同時更新記憶,創造性地工作。


記憶、理解、聯想是構建學習力的核心要素(三)


在工作中,聯想力就是學習力。

在生活中,與人和善相處、相互理解,用心呵護好家庭和親人,盡力讓自己生活的有滋有味。

當下我們的生活環境逐步變得智能化、便捷化,冰箱、空調、電視都可在不同時間提醒你要做的事情,家裡的這些設備有了記憶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我們部分記憶被替代、被儲備。比如電話號碼不在需要腦力記了、有導航就不用問路了……

每個人的社會交往,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創新設備、軟件來實現,但是情感是智能設備無法替代的,情感傳遞和交互才能相互理解。理解就能夠包容,包容就是和諧的基礎,理解是創設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

即使“宅在家裡”,也要抱著理解的態度與外界交往,否則,不能達成你想要的生活需求。

在生活中,理解力就是學習力。

步入老年,越來越能夠理解過去經歷的不快和坎坷,更能夠包容他人,更容易原諒他人;步入老年,越來越多聯想到過去,不斷喚醒過往的記憶;步入老年,遙望未來,總是想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傳給後代,讓他們好好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