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在深閨的茅臺酒,為何在清代開通赤水航道後興起?

如果說以一種酒來代表中國,那非貴州茅臺酒莫屬。

茅臺酒以其獨特的醬香風味,名列中國八大名酒之首,被稱之為“國酒”,並因此蜚聲海內外。

作為蒸餾酒的一種,茅臺酒的歷史相對來說算老資格了,距今已有兩三百年曆史。

在漫長的歲月裡,起初的茅臺酒只是當地人家的家釀而已,是什麼原因讓茅臺酒走出這個黔北小鎮,香飄四海的呢?

這得益於清代中葉的一個契機……

養在深閨的茅臺酒,為何在清代開通赤水航道後興起?

國酒茅臺

漢家枸醬知何物:

擁有悠久釀酒傳統的茅臺鎮,是茅臺酒的產生基礎

貴州仁懷茅臺鎮,地處黔北赤水河畔,因茅臺酒而名聲大噪。

從地理環境來看,茅臺鎮地處赤水河谷,冬季溫暖,夏季溼熱,最適宜釀造類微生物的繁殖與生長。

當地的地層為為紫紅色礫土巖,滲水性好,赤水河兩岸的紅層經過水流的沖刷,大量的礦物質被融入赤水河中,飲之口感甘甜。

茅臺的先民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塊釀酒寶地,早早地就開啟了醉醺醺的歷史。

養在深閨的茅臺酒,為何在清代開通赤水航道後興起?

美酒河赤水河

從考古發掘來看,仁懷中雲仙寺的洞穴中層發掘出殷商時期的陶缸、陶杯等酒器,將茅臺鎮的釀酒史推到了三千多年前。

西漢時,唐蒙出使夜郎,發現赤虺河(即赤水河)沿岸的居民釀造一種叫“枸醬”的土酒。漢武帝親嘗,留下“甘美”的評價。

在之後歷代的文字記載中,茅臺鎮還陸續出現了“咂酒”、“牂牁酒”、“小曲酒”等酒類,但這些都不是現在的茅臺酒。

茅臺酒為白酒,為蒸餾酒。明清時人認為,中國的蒸餾酒技術可能是元朝是從阿拉伯傳入的。

養在深閨的茅臺酒,為何在清代開通赤水航道後興起?

茅臺古鎮

那麼,茅臺鎮的白酒釀造起於何時?

較為流行的說法是,清代中期,山西、陝西商人將蒸餾酒技術帶到了仁懷,並仿造山、陝的汾酒和西鳳酒,釀造了茅臺本地白酒。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汾酒、西鳳酒都是清香型,茅臺酒是醬香型,兩者工藝並不相同。

因此,有人認為茅臺酒是茅臺人總結歷代的釀酒經驗釀造出來的。

兩種說法都缺少有力證據,唯一可以肯定是,茅臺酒大概出現在18世紀左右,當時只是自釀自喝的土酒,還遠沒有走上臺面。因為不出名,在這之前鮮有關於茅臺酒的記載就不足為奇了。

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

川鹽入黔打通赤水河,茅臺酒出山有了交通基礎

貴州自古缺鹽,歷史上一直仰仗於四川供給。1736年,清政府在川黔邊界處設有四個食鹽運銷口岸,仁懷口岸稱為“仁岸”,一部分川鹽經茅臺再運到遵義、貴陽和貴州其他地區。

在1743年之前,川鹽入黔主要走陸路。茅臺鎮所處的黔北地區,是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地形破碎,山高谷深,交通十分不便。

在崎嶇的山路上,食鹽運輸只能靠人背馬馱,運量有限而且成本昂貴。

養在深閨的茅臺酒,為何在清代開通赤水航道後興起?

黔北古鹽道

水運本來是解決大宗商品運輸問題的黃金通道,但就在茅臺家門口的赤水河,灘多、水急,並不適合通航。

明朝有人形容赤水河的兇險:“萬里赤虺河,山深毒霧多。遙疑驅象馬,直欲搗岷峨。筏趁飛流下,檣穿怒石過。勸郎今莫渡,不止為風波。”

為了解決川鹽入黔的問題,清政府下決心疏通赤水河道。

乾隆八年(1743),雲貴總督張廣泗倡導修浚赤水河,當地組織大量人力、物力,歷時五個月終於打通了這條黃金水道。

1745年,成為川鹽水旱交接碼頭的茅臺鎮,迎來了第一艘鹽船。

由於清政府對食鹽的買賣,是採用“官督商運商賣”的方式,自鹽船來到茅臺後,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批鹽商,其中不少來自山西和陝西。他們在茅臺開設鹽號,從事大規模的鹽業經營活動。

養在深閨的茅臺酒,為何在清代開通赤水航道後興起?

清末時的鹽船

這些鹽號在重慶、遵義等地設有多個分店和轉運站,通過這些分店和轉運站,鹽號再把食鹽售給小商小販,層層細分後,運銷食鹽的商業網絡深入到城鎮甚至鄉村。

另外,在仁懷,茅臺等地的造船業也隨著川鹽入黔發展起來。茅臺的牯牛船可載30至40噸貨物,多個造船廠造就了一個貨物吞吐量極大的碼頭。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的改善,不僅僅是方便人的出行,更是物資、財源流通大通道。交通工具有了,銷售路線也有了,黔北一帶的土特產可徑直沿著川鹽運銷路線進入長江,輸至全國各地。茅臺酒打響品牌也迎來另一個極佳機會。

村店人聲沸,茅臺一宿過

商賈雲集,集市繁榮,茅臺酒銷售有了市場基礎

儘管茅臺酒出山的物流通道已經打通,但是假如沒有市場,那麼茅臺酒也成不了氣候。茅臺成為食鹽和其他物資集散重鎮後,經過百年左右的發展,原本冷清的小漁村成了繁榮的集鎮,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市場產生了。

養在深閨的茅臺酒,為何在清代開通赤水航道後興起?

清代鹽商們的日常生活

茅臺酒的消費人群首先是茅臺的鹽商。據史料記載,清末明初,仁岸的鹽號有幾十家之多。

這些鹽商各個腰纏萬貫,特別是來自山、陝的商人們,他們喝不到家鄉的汾酒、西鳳酒,卻有著比之家鄉美酒也毫不遜色茅臺酒。他們呼朋喚友,終日宴飲,在異鄉醉生夢死。

茅臺酒的另一大消費群體是在茅臺從事川鹽運銷和其他服務業的工人和農民。

據有關資料記載,清末至民國初年,仁岸鹽運所需人員,除開以運鹽為職業的專業船戶和馬隊人員外,其餘從事鹽運的縴夫、背夫及其他雜活的農民,平均每天就有近萬人。這麼多人需要吃喝拉撒,催生了各種服務業。

《遵義府志》稱,早在清道光年間,仁岸僅茅臺一地就有客店、馬店、飯店酒店上百家之多。

眾多的船工縴夫,背鹽巴趕馬幫的運鹽者,都需要好酒來為他提神助興,解除艱辛勞動後帶來的疲睏。

走南闖北的客商、文人雅士路過茅臺,也難免會暢飲本地佳釀。

養在深閨的茅臺酒,為何在清代開通赤水航道後興起?

清代的縴夫

龐大的消費人群,促使茅臺酒迅速地從家釀走向了市場化,出現了專門生產白酒的作坊,產量驚人。

據道光《遵義府志》記載,當時茅臺的酒作坊不下20家,一年釀酒所需要的糧食原料不下兩萬石,年產量高達1700噸。茅臺酒甚至吸引了雲南、四川、湖南的周邊省份的客商前來購買。

到清末,原本是鹽業附屬品的茅臺釀酒業異軍突起,一舉成為與川鹽運銷並駕齊驅的行業了。

道光年間,時任仁懷直隸同知的陳熙晉用一首詩記錄了茅臺的繁榮景象:“村店人聲沸,茅臺一宿過。家唯儲酒賣,船隻載鹽多。矗矗青槓樹,潺潺赤水河。明朝具舟楫,孤夢已煙波。”

結語

綜上,貴州茅臺酒在清代的走紅,不外乎地、時、人三個因素。

茅臺獨特的地理條件和釀酒傳統是地利,趕上川鹽入黔,開通赤水河道算是遇到了好時代,而在茅臺形成繁榮的集鎮後,人流密集,商業繁榮,為茅臺酒的走紅拼上了最後的拼圖。

到清末,茅臺酒儼然成了貴州省內酒界的一哥,“仁懷城西茅臺村制酒,黔省稱第一”,而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茅臺酒一舉拿下金獎,從此蜚聲海外。


參考資料:《遵義府志》、續《遵義府志》、《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七輯》、《遵義文史資料選輯第二輯》、《仁懷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