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深闺的茅台酒,为何在清代开通赤水航道后兴起?

如果说以一种酒来代表中国,那非贵州茅台酒莫属。

茅台酒以其独特的酱香风味,名列中国八大名酒之首,被称之为“国酒”,并因此蜚声海内外。

作为蒸馏酒的一种,茅台酒的历史相对来说算老资格了,距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里,起初的茅台酒只是当地人家的家酿而已,是什么原因让茅台酒走出这个黔北小镇,香飘四海的呢?

这得益于清代中叶的一个契机……

养在深闺的茅台酒,为何在清代开通赤水航道后兴起?

国酒茅台

汉家枸酱知何物:

拥有悠久酿酒传统的茅台镇,是茅台酒的产生基础

贵州仁怀茅台镇,地处黔北赤水河畔,因茅台酒而名声大噪。

从地理环境来看,茅台镇地处赤水河谷,冬季温暖,夏季湿热,最适宜酿造类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

当地的地层为为紫红色砾土岩,渗水性好,赤水河两岸的红层经过水流的冲刷,大量的矿物质被融入赤水河中,饮之口感甘甜。

茅台的先民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块酿酒宝地,早早地就开启了醉醺醺的历史。

养在深闺的茅台酒,为何在清代开通赤水航道后兴起?

美酒河赤水河

从考古发掘来看,仁怀中云仙寺的洞穴中层发掘出殷商时期的陶缸、陶杯等酒器,将茅台镇的酿酒史推到了三千多年前。

西汉时,唐蒙出使夜郎,发现赤虺河(即赤水河)沿岸的居民酿造一种叫“枸酱”的土酒。汉武帝亲尝,留下“甘美”的评价。

在之后历代的文字记载中,茅台镇还陆续出现了“咂酒”、“牂牁酒”、“小曲酒”等酒类,但这些都不是现在的茅台酒。

茅台酒为白酒,为蒸馏酒。明清时人认为,中国的蒸馏酒技术可能是元朝是从阿拉伯传入的。

养在深闺的茅台酒,为何在清代开通赤水航道后兴起?

茅台古镇

那么,茅台镇的白酒酿造起于何时?

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清代中期,山西、陕西商人将蒸馏酒技术带到了仁怀,并仿造山、陕的汾酒和西凤酒,酿造了茅台本地白酒。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汾酒、西凤酒都是清香型,茅台酒是酱香型,两者工艺并不相同。

因此,有人认为茅台酒是茅台人总结历代的酿酒经验酿造出来的。

两种说法都缺少有力证据,唯一可以肯定是,茅台酒大概出现在18世纪左右,当时只是自酿自喝的土酒,还远没有走上台面。因为不出名,在这之前鲜有关于茅台酒的记载就不足为奇了。

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

川盐入黔打通赤水河,茅台酒出山有了交通基础

贵州自古缺盐,历史上一直仰仗于四川供给。1736年,清政府在川黔边界处设有四个食盐运销口岸,仁怀口岸称为“仁岸”,一部分川盐经茅台再运到遵义、贵阳和贵州其他地区。

在1743年之前,川盐入黔主要走陆路。茅台镇所处的黔北地区,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形破碎,山高谷深,交通十分不便。

在崎岖的山路上,食盐运输只能靠人背马驮,运量有限而且成本昂贵。

养在深闺的茅台酒,为何在清代开通赤水航道后兴起?

黔北古盐道

水运本来是解决大宗商品运输问题的黄金通道,但就在茅台家门口的赤水河,滩多、水急,并不适合通航。

明朝有人形容赤水河的凶险:“万里赤虺河,山深毒雾多。遥疑驱象马,直欲捣岷峨。筏趁飞流下,樯穿怒石过。劝郎今莫渡,不止为风波。”

为了解决川盐入黔的问题,清政府下决心疏通赤水河道。

乾隆八年(1743),云贵总督张广泗倡导修浚赤水河,当地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历时五个月终于打通了这条黄金水道。

1745年,成为川盐水旱交接码头的茅台镇,迎来了第一艘盐船。

由于清政府对食盐的买卖,是采用“官督商运商卖”的方式,自盐船来到茅台后,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盐商,其中不少来自山西和陕西。他们在茅台开设盐号,从事大规模的盐业经营活动。

养在深闺的茅台酒,为何在清代开通赤水航道后兴起?

清末时的盐船

这些盐号在重庆、遵义等地设有多个分店和转运站,通过这些分店和转运站,盐号再把食盐售给小商小贩,层层细分后,运销食盐的商业网络深入到城镇甚至乡村。

另外,在仁怀,茅台等地的造船业也随着川盐入黔发展起来。茅台的牯牛船可载30至40吨货物,多个造船厂造就了一个货物吞吐量极大的码头。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的改善,不仅仅是方便人的出行,更是物资、财源流通大通道。交通工具有了,销售路线也有了,黔北一带的土特产可径直沿着川盐运销路线进入长江,输至全国各地。茅台酒打响品牌也迎来另一个极佳机会。

村店人声沸,茅台一宿过

商贾云集,集市繁荣,茅台酒销售有了市场基础

尽管茅台酒出山的物流通道已经打通,但是假如没有市场,那么茅台酒也成不了气候。茅台成为食盐和其他物资集散重镇后,经过百年左右的发展,原本冷清的小渔村成了繁荣的集镇,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市场产生了。

养在深闺的茅台酒,为何在清代开通赤水航道后兴起?

清代盐商们的日常生活

茅台酒的消费人群首先是茅台的盐商。据史料记载,清末明初,仁岸的盐号有几十家之多。

这些盐商各个腰缠万贯,特别是来自山、陕的商人们,他们喝不到家乡的汾酒、西凤酒,却有着比之家乡美酒也毫不逊色茅台酒。他们呼朋唤友,终日宴饮,在异乡醉生梦死。

茅台酒的另一大消费群体是在茅台从事川盐运销和其他服务业的工人和农民。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末至民国初年,仁岸盐运所需人员,除开以运盐为职业的专业船户和马队人员外,其余从事盐运的纤夫、背夫及其他杂活的农民,平均每天就有近万人。这么多人需要吃喝拉撒,催生了各种服务业。

《遵义府志》称,早在清道光年间,仁岸仅茅台一地就有客店、马店、饭店酒店上百家之多。

众多的船工纤夫,背盐巴赶马帮的运盐者,都需要好酒来为他提神助兴,解除艰辛劳动后带来的疲困。

走南闯北的客商、文人雅士路过茅台,也难免会畅饮本地佳酿。

养在深闺的茅台酒,为何在清代开通赤水航道后兴起?

清代的纤夫

庞大的消费人群,促使茅台酒迅速地从家酿走向了市场化,出现了专门生产白酒的作坊,产量惊人。

据道光《遵义府志》记载,当时茅台的酒作坊不下20家,一年酿酒所需要的粮食原料不下两万石,年产量高达1700吨。茅台酒甚至吸引了云南、四川、湖南的周边省份的客商前来购买。

到清末,原本是盐业附属品的茅台酿酒业异军突起,一举成为与川盐运销并驾齐驱的行业了。

道光年间,时任仁怀直隶同知的陈熙晋用一首诗记录了茅台的繁荣景象:“村店人声沸,茅台一宿过。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矗矗青杠树,潺潺赤水河。明朝具舟楫,孤梦已烟波。”

结语

综上,贵州茅台酒在清代的走红,不外乎地、时、人三个因素。

茅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酿酒传统是地利,赶上川盐入黔,开通赤水河道算是遇到了好时代,而在茅台形成繁荣的集镇后,人流密集,商业繁荣,为茅台酒的走红拼上了最后的拼图。

到清末,茅台酒俨然成了贵州省内酒界的一哥,“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而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一举拿下金奖,从此蜚声海外。


参考资料:《遵义府志》、续《遵义府志》、《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遵义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仁怀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