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速快進

河南省商丘市素有“殷商之源、通達商丘”之說,是具有厚重文化底蘊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中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

一個地方的發展,最刻不容緩的是搶抓機遇。當前,商丘的重大機遇就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是《中原經濟區規劃》賦予商丘的歷史使命,承載著中央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對商丘900多萬人民的殷切期望,契合了商丘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河南商丘: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速快進

商丘打造集公路、鐵路、航空、水運於一體的“米字型”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魏文慧 攝

發展樞紐經濟 提升商丘中心城市影響力

城市影響力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和話語權的體現。商丘市出臺《制定落實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實施專案》,提出奮力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是:“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創新力進一步增強,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樞紐地位提升,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完善,城鄉發展不平衡矛盾逐步緩解,城市歷史文化逐漸形成商丘特色”,為商丘奮力建設區域中心城市、不斷提升輻射力影響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

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商丘勢在必行、底氣十足。商丘是河南省省轄市中距出海口最近的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八縱八橫”高鐵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城市,是全國66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之一,也是河南省確定的三大樞紐城市之一。商丘始終把握區域中心城市定位,凝心聚力發展樞紐經濟,不斷厚植“殷商之源、通達商丘”新優勢,加快構建高效便捷的對外聯絡運輸通道,打造集公路、鐵路、航空、水運於一體的“米字型”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2019年12月1日,京港高鐵商合段正式開通運營,實現了隴海鐵路、鄭徐高鐵、京港高鐵商合段在商丘“三站合一”的夢想;2019年10月29日,長三角地區僑商客商與商丘合作交流對接活動開幕式暨項目簽約儀式在商丘舉行,達成簽約項目23個,投資總額達266.2億元,對於構建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提升商丘中心城市影響力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2019年,商丘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和收入均居全省第2位,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阿里巴巴(商丘)產業帶在全國綜合排位第11位;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躋身“2019年度中國優秀物流園區”;商丘保稅物流中心完成進出口業務1326票,貨物吞吐量3.36萬噸,業務規模和輻射服務能力居全國同類監管區前列……藉助優越的樞紐地位,商丘已逐漸形成了依託物流樞紐的 “大物流、大產業、大發展”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新格局。

河南商丘: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速快進

“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在商丘正在變為現實 郭文劍 攝

加快建設步伐 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需要商丘900多萬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艱苦奮鬥。《制定落實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實施專案》指出,到2020年,商丘市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省和淮海經濟區平均水平,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67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5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商丘正在以城市建設為龍頭,提升城市的發展品質,推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向中心城市匯聚,逐步擴大城市的體量和輻射帶動能力。落實好商丘市城鄉總體規劃,實施“東拓、西延、北優、南控”,形成“三心輝映、多軸聯動、綠廊楔入、片區融合”的城市空間佈局結構,以組團式發展佈局破解城市蔓延難題。商丘市城鎮化率由2005年的26.1%提高到2018年的43.3%,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正在商丘大地不斷鋪展。

提升城區綜合承載力,商丘加快實施道路、水電氣暖、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工程,加快完善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市民中心等服務設施功能,推動城區公共服務功能向縣城、鄉鎮和農村延伸。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2018年商丘市財政民生支出佔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8%;加大棚戶區改造和安置房建設力度,60萬市民從中直接受益;全面開展“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更加淨美;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由2015年的6萬多人增加到2018年的10.45萬人;堅持醫療、醫保、醫藥和醫院四醫聯動改革,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明顯改善。

商丘堅持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優化全市城市空間結構,建立完善的現代城鎮體系,以“四率”提升為目標,持續加強水、氣、熱等要素供給,不斷提升城市的承載力、聚合力、競爭力和知名度、宜居度、美譽度。

河南商丘: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速快進

建設宜居城市 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商丘以“兩城”聯創為載體、以信息化為手段,有序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

按照“以綠蔭城”的要求,增加城市綠量、提高綠化覆蓋率、提升綠化水平,“開窗見綠、出門進園”正在變為現實。2019年開工百城建設提質項目768個,完成投資約660.5億元。

2019年,商丘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02天,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天;8個出境斷面水質平均達標率為87.5%,水環境質量為近年來最好水平;清潔取暖“雙替代”完成7.8萬戶,完成河南省定目標任務。

再宏偉的藍圖,都需要以實幹、創新和擔當去詮釋;再美好的願景,都需要用拼搏、實力和業績來證明。

經過多年的發展,商丘已由傳統農業城市逐步向現代化的工業城市轉變,由老舊的歸德古城向煥然一新的“中國古城池建城史天然博物館”轉變,由傳統交易集散中心向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轉變。尤其是伴隨著連年的招商引資、保稅物流中心的開通運營、“兩城”聯創的開展以及“商丘好人”“河南塞罕壩”精神的發揚光大,商丘對外樹立起了開放包容、文明友善的城市形象,可以說,商丘向國家區域中心城市邁進了一大步。

觀大勢方能謀全局。當前,商丘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又站在了新的起點。2019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加快商丘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從全國區域性流通節點城市提升為區域中心城市,這絕不是字面上的簡單變化,而是發展階段、發展層次的全面躍升。

商丘發展的視野漸行漸廣闊,前進的步伐愈走愈鏗鏘。

(原載於2020年3月16日《商丘日報》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