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学校要求教师戴校徽,并且在上面写着名字和职称,戴这样的校徽合理吗?

何苦来4


教师佩戴校徽,合理吗?我觉得教师没有必要佩戴校徽,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两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一、国家没有明文规定。

如果教师佩戴校徽,有必要的话,国家早就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要求佩戴及相关的细则。佩戴工作牌,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商店的营业员,大多都,佩戴,为什么佩戴?因为商店内的工作人员,分工特别的明确,并且在内部有上下级的关系,这样便于他们统一管理,协调运作,从而提高营业额和营业的效率。同时,也能为业树立形象和建立一定的广告效应。企业为了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有的也佩戴工作牌,目的和,和商店里的差不多。因此,是否佩戴工作牌,是根据需要而定的。军队里面使行官衔制,肩章的作用,除了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多的是为了,严明纪律,和统一指挥。因此也非常有必要。学校里边的老师没有上下级关系,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教书育人。佩戴这样的校徽毫无意义,况且上面有老师的名字和职称,多少,有点对人不尊重。如果仅仅是佩戴一枚校徽,也是可以的。

二、办校宗旨

学校是为了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首先,育人应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是提高学生的成绩,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佩戴相应的校徽,在学生中的影响不好,可能学生会认为,职称越高教学水平越高,对刚刚入职的新老师或者工作不久的老师,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这样很不利于学校的教学,有时候,职称高的老师,教学水平并不一定高。所以,为了学校的长久发展,这种校徽还是不带的好。

总的来说,佩戴校徽对学校的教育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还可能产生反面的作用,因此,还是不带为好,如果有的学校强制佩戴,如果没有姓名或职称,也是可以的。


高粱熟满天


上学时,我们学校是一个重点中学,老师们都佩戴一个小小的圆形校徽,浅灰色打底,宝石蓝的字,漂亮大方。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老师们也都很喜欢戴着。后来,我们发现,校徽有了小小的变化,印上了老师们的名字和教师级别。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班主任印的的是二级教师,语文老师的是一级教师,物理老师印的是高级教师。一次我们大家开玩笑 ,问老班:老师,为啥你的是二级,语文老师是一级,物理老师是高级。班主任说了什么,我们都忘了 ,只记得她尴尬地笑了笑 ,很落寞的样子。从那之后 ,班主任就不怎么戴那个小圆片片了。



当时不理解,现在想起老师尴尬的笑容,我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无奈和失落。

校徽是一个学校对外的标志,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师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一个好学校的校徽,给学生和老师的是一种骄傲和自豪,老师和学生都喜欢戴着。

但是工牌就不一样了。是由工作单位发行的带有相关工作号及个人信息的卡牌,工牌是工作单位的形象,对于工作规范管理有好处,方便工作,便于监督识别。



在校徽上写上老师名字和职称,虽然不违规,但就是给人一种冷冰冰的被漠视的感觉,学校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讲究人性关怀的地方,这样做,别说温暖,就是赤裸裸地来自食物链顶端的冷冰冰的漠视。

  • 当一个学校不关心人性、不关心情感,不关心人心,还谈什么教育,就只剩下冷冰冰地管理了。对老师冰冷,对学生也难以多么温暖。老师和学生都不是机器,人的成长也不是垒积木,是需要情感的抚慰的。


孩子年龄还小,不能正确看待职称,孩子看到老师们有的高级,有的二级,就会觉得老师也分三六九等,高级职称的老师厉害,二级职称的教师工作不行。这对老师们管理学生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 职称高的老师工作能力不一定真厉害,职称低的老师也不一定怂,职称中有多少猫腻,咱们做老师的都心知肚明。但孩子不知道,他们可能就会用级别给老师们打分排队,这给老师们管理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最后,再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不合理。


终将长大


真实故事

记得前几年我们学校还真的为每一位教师制作了一个校徽牌,上面写着名字和职称,以及是否是中共党员,让每个老师在上班期间必须佩戴,很多人心里反感,慢慢的,就没有人再带了。

我觉得教师佩戴校徽是很正常的事情,校徽上写上名字,也算正常,但是校徽上写上了教师的职称以及是否是中共党员,我觉得就不太正常了。

我还记得当年我们佩戴这种校徽时,有一位很优秀的年轻教师,由于她很年轻,他的职称是中学二级教师,所以他就不太喜欢佩戴这种校徽。

我不支持学校的这种做法

  1. 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认识事物还比较简单,对待老师的职称问题,不能够全面客观的看待。从学生的眼光来看,如果教他的教师是一名高级教师,他就会认为老师很优秀,相反,如果教他的教师是一名中学二级教师,学生就会觉得他的老师专业素质不高,从而对这位教师产生不信任和不尊重。这样,对于那些没有如期评上职称的教师而言,被学生的评价又一次伤害。
  2. 学校这样做等于给老师贴标签,也就是把老师分出几个档次来。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都知道,给孩子和学生贴标签是教育者最大的禁忌,然而,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却把这种最大的禁忌用在自己学校的教师身上,这是何等的悲哀!

  3. 这种做法会让没有进上职称的教师产生自卑感,在工作中丧失信心和进取的动力,不利于调动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并不支持学校的这种做法。


无论学校怎样管理都应该注意尊重教师

教师职业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更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所以管理者对教师做出的管理也应该更加人文,而不能像其他服务行业一样简单的佩戴工号牌,管理者应该考虑到教师身边还有很多对教师充满敬仰之情的未成年的孩子,我学校都不能以身作则的去尊敬老师,又谈何让学生尊敬老师呢?所以对教师的管理必须从尊重开始。



你支持教师佩戴个人信息详细的校徽吗?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中考政治刘老师


小七的观点:

戴校徽可以,但是写上名字和职称就算了吧!校徽和校园一样,需要保持纯粹。

我也戴过校徽

第一次戴校徽,是上大学的时候。当时学校不允许随意进出:教职工及学生可以随意进出校园,社会人员进校园必须在门卫登记。为了方便管理,学校规定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必须佩戴校徽。

我的校徽是长方形的,窄窄的一小片,上面用汉字和汉语拼音写着学校的名字。老师的也一样。

工作后也戴过校徽。也是一小片,只写着学校名字,而且师生集体佩戴,都一样的。


学校是为了方便管理,但我们戴着还真有一种仪式感和自豪感。

佩戴校徽有仪式感,但校徽上刻上职称就显得很诡异了。

师生们戴着一样的校徽,有一种仪式感,相互看着也很亲切。但是,如果校徽上刻上名字,就显得很诡异。

戴校徽的意义在于表明大家都是同一个学校的,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也方便管理。刻上职称是几个意思?是要教师们一较高下吗?还是暗示教师们要人以群分?高级的分为一群,中级的分为一群,初级的分为一群?

很尴尬,是不是?

尴尬在何处?尴尬在,教师不是有能力就能评上职称,而是由所在学校有没有职称指标决定的。既然不是与能力和努力挂钩的事情,就不要把它刻在脸上!

我们学校,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有一个职称指标了。很多教学15年以上,荣誉证书能装好几个档案袋,带过多届毕业班,教出过一大票C 9高校大学生的教师,依然是初级职称。

如果要求把职称挂在胸前,就要先让职称变得公平合理起来,让它变成能力的体现。

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实干

学校应该把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学校应该引导教师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而不是用在形象工程上。

与其搞这种在校徽上刻名字和职称的形式,不如推出一些真正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总结:

校徽可以戴,有仪式感。但是,不要让纯洁的校徽变成了攀比的“勋章”。把“勋章”挂在身上,你让人怎么淡定?

校徽应该纯粹,就如同校园应该永远保持纯粹一样。

我是小七,乐于为您解疑答惑。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给我一个关注吧。

墨公子说教育


这种佩戴校徽的作法,我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做为一名大学生就佩戴过。因为那时把大学生称之为天之骄子,所以佩戴上也挺有自豪感的。后来由于经常丢失,不方便,校方也不怎么督促检查,渐渐的就没几个人戴了,结果不了了之。后来,到了大学当老师,学校也曾经花钱制定了一批徽标让老师戴,原因是学校要评估,要体现校容校貌。等评估完了戴不戴也没人管了。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好像就要求戴校徽这件事整过好几次…。通过以上本人经历,证明了让教师戴校徽,是执行不下去的,是另一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再现,无疑是把老师的职称呈现在家长和学生面前,制造新的三六九等,让职称低的老师,尤其是低职称的老教师情何以堪?怎样自信的面对讲堂和学生?这不但不利于教学,反而伤害了大批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向地造成了校内新的等级制。想出这个主意的领导其用心不说,就其瞎折腾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会管理的领导者。不要搞整齐划一了,给老师一个安静的、人格自由的天地。校园不是军营…。退一万步讲,在实行这个规定前能否征得大数老师同意呢,不是说以老师为中心吗?不是说他们是学校的主人吗?


我是一个人的秋天


“某个学校要求教师戴校徽”,真的没有什么毛病,老师们也乐于接受;毛病就出在“并且在上面写着名义和职称”,这是要明码标价、自我标榜啊,还是要“挂羊头卖狗肉”?笔者是真心接受不了这样的屈辱,这种校徽不戴也罢,实在不行的话,爷走人就是了!

校徽是一所学校的象征与标志。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也体现出学校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当然还包含着佩戴者心中的自豪与荣耀,对母校的归属之情。现在绝大多数校园中,已经很少能看到佩戴校徽的学生和老师了,更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外面佩戴校徽,不仅透着炫耀的肤浅,而且别在衣服上活动也受限制。




校徽上写着名字和职称,那就更加奇葩了。写着名字和职称的是工作牌,不是校徽,两者有严格的区分,而将两者混为一谈,难怪有网友愤恨地说“相当于奴隶社会,在奴隶脸上刻字被售卖”!尤其是那个令人恶心的职称,有很多老师教书育人20多年了,还顶着中级职称,甚至是二级教师,这是要讥讽谁呢?是要讽刺老师们无能为力,还是要攻击不合理的职评机制?恐怕都不太合适吧!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人为地制造矛盾,让老师充满屈辱感,让学生和家长又有了诋毁老师的口实,老师们要是开心乐意接受,也就奇了怪了。



在其他行业,佩戴这种校徽或者校牌类似的工作证明,可以提高人家的自尊心与荣誉感,而教师没有。法院系统人家带的那个天平,国税系统在家带的那个麦穗,还有其他的许许多多行业,人家带的那种各种标志,都会让社会上的人看成一种羡慕和嫉妒!而在学校,老师带上一个校牌只能让别人笑话,即便不笑话,也没人十分重视,这就是一种社会常态,由教师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因此来讲,佩戴这种校徽行为,绝大多数老师在学校内搞搞形式主义还可以,出了校门大家都会主动放弃,如果领导不在强调的话差不多就是束之高阁,当然不会把它扔了,也放在某一个角落里,一旦学校里有活动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佩戴的话,就能从这个犄角旮旯里面摸出来再戴上。无论怎样鼓吹尊师重教,都抵不过社会上蔑视的目光,只有让老师实实在在的与众不同,才有可能提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硬性要求老师佩戴写着名字和职称的校徽,是非常幼稚和可笑的;没有社会真正的认可度,老师佩戴上就是个笑料罢了,起不到任何好的效果,尤其是老师们心理特别抵触的情况下!


自在人生wub


戴上校徽何尝不可,只是时下教师地位没有真正彰显,学校规定要佩戴校徽,很多教师不愿佩戴,显出明显的不自信,显得形式主义太严重。



咸阳资讯网


学校要求教师佩戴校徽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正常现象。

当我们到某些高校或教学成绩有名的学校,会发现老师和学生都佩戴校徽,我们局外人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比如,你在清华或北大当老师你愿意佩戴校徽吗?答案肯定是愿意,因为戴上这一块校徽立马觉得自已有了荣耀、有了自豪感、有高人一等的尊严,它已经超出了校徽本身的意义了。某校要求教师佩戴校徽,我想初衷肯定也是为了展示学校的形象,彰显教师的身份。

但是,无论学校怎样管理都应该注意尊重教师。我觉得教师佩戴校徽是很正常的事情,校徽上写上名字,也算正常,但是校徽上写上了教师的职称以及是否是中共党员、职务等,佩戴这样的校徽,无疑像一个穷酸秀才买了一个花裤头穿在裤子里面,为了让别人知道在屁股后面写上了一个纸条,内有花裤头一条。如果校长制定这样的校徽,实在是一种悲哀,我觉得那就不太正常了。

1、这样容易引发教师之间的矛盾职称高、是党员或有职务的,自然愿意佩戴,这成了显摆自己的本钱,容易助长这部分人的虚荣心;多年勤恳教学却没有能晋上高一级职称和年轻老师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久而久之,这样的校徽反而失去它应有的意义,成为引发矛盾的导火索。

2、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认识事物还比较简单,对待老师的职称问题,不能够全面客观的看待。从学生的眼光来看,如果教他的教师是一名高级教师,他就会认为老师很优秀,相反,如果教他的教师是一名中学二级教师,学生就会觉得他的老师专业素质不高,从而对这位教师产生不信任和不尊重。这样,对于那些没有如期评上职称的教师而言,被学生的评价是一种伤害。

3、学校这样的校徽等于给老师贴标签,也就是像商场出售商品那样明码标价,把老师分出几个档次来。这种做法会让没有进上职称的教师产生自卑感,在工作中丧失信心和进取的动力,不利于调动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并不支持学校的这种做法。

总之,你是个南瓜成不了瓢,打铁还要自身硬,先内塑素质后树形象才是管理之道。


指尖画流年


这个提问要么是题主杜撰出来而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情况,要么就是题主用词不准确——将教师“标牌”(工作牌)误称为“校徽”。

校徽,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徽章,上面标有学校名称,是一所学校的象征与标志。形状有长条形,椭圆形,圆形,盾形等,其中以圆形最多,长条形在上世纪80年年代比较流行。学校老师佩戴的校徽上面怎么可能会有老师的姓名和职称呢?

所以,题主所称的“校徽”多半指的是挂在胸前或戴在左胸边的一种塑封“标牌”(工作牌),上面可能有校名、教师姓名及其证件照、职称等,就像绝大多数医院的医生佩戴的那种标牌(工作牌)一样。

个人认为,要求教师必须佩戴写有职称的标牌(工作牌)确有不妥当、不合理之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事业虽然是公益事业,但无论如何不能定性为服务行业,不可能实行师生之间的完全双向选择——尤其是现代教育体制下幼儿园和中小学的班级授课制。即使未写有职称的标牌,也只能要求教师在校园内必须佩戴,出了校门则应遵循自愿原则——无论教师职业多么受人待见或让人瞧不起。




寻常人家53728838


学校要求带校徽,这没毛病。但是,校徽上一般都是没有名字的。如果一定要带上名字,那就不叫校徽了,而是应该叫“工牌”了,二者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至于还要在校徽上注明职称,这就更加的无厘头了!甚至有的学校更奇葩,还要在上面注明是不是党员!

对于这种操作,网友也是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很正常,既辨识度高,又能增强教师的自信,促进教师的成长。



我对此持反对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校徽的作用,就是用来辨识学校。

完全没有必要在上面再注明姓名,因为姓名对于在校内封闭环境里工作的老师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

学校小,大家都认识,还有必要再整个名字吗?完全不需要!

也许有人要说,我们学校太大了,老师太多了,大家互相之间都不认识。

我要说,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在大学校,各位老师各司其职,根本不需要互相认识。而管理者也是多采用“层级管理”,最上面的管理者无须认识全部的老师。而具体的管理者往往都是某一部门领导,他对收下熟稔如己,完全不需要那块牌子。



第二,在校徽上写上职称,这完全是无厘头!

在校徽上写上职称,意图标榜什么呢?

难道是为了让学生认为某某老师是高级教师、某某老师是二级教师?是为了收割学生的尊敬、崇拜?还是为了表明该老师教学水平高?

学生对于职称是不懂的,更不懂得职称背后的“丰厚含义”!



照我看,职称与教学水平未必成正比。高级与高级之间,水平也不一定就一样!

就是高级与一级、二级教师之间,也不能作一个绝对的对比!甚至高级教师还不如一级教师!

那么问题来了,还有必要在校徽上写上职称吗?

所以,有网友说,在校徽上写上名字,没必要!在校徽上写上职称,是侮辱!

我觉得也是,大家又是如何老待这事的呢?欢迎发表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