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孩子的“眼力見”和“心眼”?

平靜生活anan


首先,關於孩子的“眼力見”,通常就是建立孩子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減少對他人的敵意,增加對他人的理解。

那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眼力見”呢?

第一,家長是孩子的榜樣。都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為孩子做好榜樣,比如遇到長輩進門,主動幫助扶門,這類小事可能家長都沒有在意過,但是卻很在細微處給孩子做出表率。

第二,增長孩子的見識。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是孩子在無形中增長閱歷。

第三,也是最容易實現的,那就是一定要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古訓中的《弟子規》、《三字經》等,家長多帶孩子讀,並解釋其中的意思,讓孩子增長知識,積累見識。另外,還可以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分析角色,對事件提出不同的看法等,也是引導孩子同理心的方法。

其次,再說說孩子的“心眼”。小時候經常被老人調侃,“這孩子淨長心眼兒了”。那到底什麼是心眼兒呢?我記得歷史上常說比干有顆“七巧玲瓏心”,這應該就是心眼兒吧。實際上,我理解的心眼,就是孩子的理解力、思維力提高了,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好哄騙了。

那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眼”呢?

第一,家長應該積極傾聽,對孩子有足夠的尊重。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小,一切都應該是“服從”。孩子的“心眼”是一次次跟家長鬥智鬥勇中鍛煉出來的,所以,家長們,請珍惜每次與孩子的“正面交鋒”!

第二,讓孩子多與同齡朋友玩。任何的玩具也無法替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同齡間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是孩子心智成長的過程,所以,千萬不要浪費了這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

總之,無論是“眼力見”還是“心眼”,都類似與情商,是孩子未來立足社會的必要條件,希望每位家長都能重視起來。

我是權媽,致力於3-12歲育兒親子關係改善,喜歡可以關注我!


權媽在線


我來說說我們家的事情吧。

我是一箇中年老爸,有兩個兒子,大的叫贊贊,7週歲;小的叫揚揚,4周3個月。他們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生活環境完全一樣,但在“眼力見”和“心眼”上,卻差別很大,比如,你問兄弟倆誰對他們好,老大讚贊會排出一個先後順序;老二揚揚的回答永遠是都好,即使你繼續追問,孩子也扭捏著堅持自己的回答。

再比如,孩子媽媽有時候下班比較晚,老二揚揚會一溜煙兒的跑去門口給媽媽拿拖鞋;而老大讚贊還是繼續看電視。


孩子身上的這些差別,一開始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替老大著急。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又覺得沒必要太過苛責。因為贊贊不是一個頑劣的孩子,有著很強的同情心,比如馬路上看見老年乞丐,會請求媽媽給人家一點錢;看電視裡感人的情節會偷偷落淚等。


所以,我認為,孩子身上的很多特質是天生的。雖如此,我們做家長的,看到這些缺點,也要盡力引導:

1,經營好夫妻感情,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互諒互讓的夫妻關係,融洽的家庭氛圍,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滋養幸福感;同時會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2,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在孩子面前提“人家的孩子”

對孩子做的正確的事情,要及時給予正面的反饋;孩子錯了,也不要一味地指責,要幫孩子分析錯的原因,如何改正,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替他考慮,從而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同理心。


3,陪孩子多讀書。

書裡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孩子自己讀懂了,接受了,慢慢就變成了自己的行為準則,這些,有時候比父母的說教更管用。


這是我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點心得,沒有宏大的理論,落實起來也因人而異,希望能對您有借鑑作用。



爸爸愛讚揚


我從來沒特意培養過女兒的眼力見和心眼,但從小機靈通透的她都有。她五虛歲那年我因為工作不得不把她寄存到她表姑奶家一天,可能是人家心裡煩沒說話用眼神表達出來了,女兒回家跟我說:媽媽你不要把我放到我侯姑奶家了,我從人家眼神裡看出來煩和不對勁了。我聽後心裡極度難受,在接下來的相處中我花了很多錢買了很多東西給老姑,兩家關係很好現在也好,老姑說我就喜歡你家的小丫蛋機靈聰明,我笑笑沒說話


嘀嗒5929


今天還在跟女兒討論這個問題,昨天她的好朋友貝貝想跟她來我家一起玩,在回來的路上,貝貝悄悄跟她說:“你該叫你媽媽姐姐,你媽媽這麼年輕漂亮”在吃鈑時,貝貝又一直在說“你媽媽做的飯太好吃了”,總之就是各種誇,順便說下,女兒7歲,貝貝6歲。

女兒似乎突然間開巧了一樣,今天一直跟我說,貝貝真是會說話,一直在說讚美的話,並且她明明不喜歡吃土豆也說好吃,我說這就叫情商啊,你要可以好好學習下,這樣你就會有更多的好朋友了。可怎麼學呢:

首先,多看書。我們一生中的經歷是有限的,但大多的知識可以通過讀書來獲取,不需要刻意去模仿,但千萬不要小看潛移默化的力量。

其次,多交朋友。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你因為一件小事與好朋友爭執,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你也許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是需要積累的。

第三,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試著去理解別人。

我的答案並不完美,也沒有具體的實施辦法,但關鍵是孩子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有興趣去了解學習,那麼做為媽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學習。


雙寶媽育兒


培養孩子眼力見

早期啊,比如我生病了,我會直接的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比如頭痛,給媽媽揉揉,孩子特別樂意幫我做啊。

下次孩子自然就做了。

家長需要給孩子明確的任務,不要含糊。慢慢孩子就有眼力見。

我家寶寶掃地,幹家務,裡裡外外"小能手",今天還給我刷鞋子。孩子特別開心的。

孩子心眼

比如玩具吧,告訴孩子的所有權問題。孩子去公園玩,帶上自己的玩具。可以跟人家換著玩,然後需要把自己的玩具收回來。




思寶媽媽成長記


眼力見: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眼界和處事靈活兩個方面。

心眼:通常是根據識人之明和辨事之清來決定對事對人方式,並不是算計人的壞心眼。

培養孩子的“眼力見”和“心眼”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是父母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我一朋友家的孩子,過年家庭聚餐,6歲的小女孩主動為在座的長輩端酒,祝酒詞更是老練成熟,贏得在座人的讚歎,很多年齡比她大的孩子都自嘆不如。歸其原因,就是她從小受父母影響,見不同人說不同話,情商比較高。

二是孩子見多識廣。一般都認為,城市的孩子比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大方聰明,其實這不在智商,而是城市的孩子看的多,經歷的多。農村的孩子來到大城市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對於城市的孩子早已見怪不怪了。因此,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三是孩子讀書多。讀書可以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很簡單的道理,讀過三字經的孩子,都知道融四歲能讓梨,因此在幼兒園,他學會了謙讓。


小群早教育兒


你所說的“眼力見”,可能就是指孩子的情商吧,遇到事情,孩子能做到有分寸、以最讓人舒服、妥善的方式加以處理。

關於情商的培養,其實,之前寫過很多這方面的內容,這裡,不妨再說一下。

遇事有“眼力見”,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是說有就有的,其實,需要孩子有一個同理心,有一個換位思考的能力:假如是我,假如我當時這樣,會需要別人怎麼做?怎樣做,能讓人舒服?

多從他人角度考慮,不自私、不只顧自己,慢慢地,如果能推己及人,採取最恰當的方式,就是最有眼力見的方式。

比如網上有個段子:領導夾菜你轉桌。

其實,這不光是有眼力見的問題,也是沒有禮貌,不尊重長輩的一個表現。只顧自己,只顧自己想吃什麼,不管他人,就是典型的沒有眼力見。

至於你說的“心眼”,我想問下,是多為自己考慮、多給自己好處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和有眼力見相違背,只顧自己,只為自己考慮,眼裡只有自己,哪會想到他人,哪會有眼力見?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乾貨,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孩子的“眼力見”和“心眼”說到底還是一個情商和智商的問題。我們都說“先做人,後做事”,這樣將來做什麼都可能順風順水,而如果反過來,就可能在開始時處處碰壁。

如何培養孩子的“眼力見”?

培養孩子的“眼力見”其實就是一個同理心的問題,也就是換位思考,讓孩子能夠通過觀察或者對方的表述感受到對方目前的狀態,並有所行動。

前陣子有個視頻在網絡走紅,是一個6歲的姐姐教訓2歲的弟弟,因為弟弟總喜歡無緣無故打人,那天打了姐姐十幾下,然後姐姐忍無可忍就給了弟弟兩下,然後弟弟就哭了,姐姐就說他:“你哭什麼哭?你打了我十幾下我都沒哭,我就打了你兩下你就哭了?你知道疼,你打姐姐,姐姐疼不疼?在這個世界上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你。”這一番話說的讓網友都連連稱讚,而視頻中的弟弟相信也會記住這個教訓,以後再也不敢隨便打人了。

通過這個例子其實我想表達的是,訓練孩子的“眼力見”最好還是從生活中去教會他,或者是從別人的故事中去教給他。空口講大道理誰都會,重要的是在實際中遇到時,能不能用上,能不能及時反應過來。所以這方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是需要父母時刻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問題然後去加以糾正,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很多行為都是受父母影響的。

如何讓孩子“長心眼”?

讓寶寶“長心眼”其實算是智商問題了,就是在做某件事之前,有沒有利害關係的判斷,能不能預料到之後發生的事或者可能引起的情況,而這方面可以讓孩子從小做一些鍛鍊邏輯思維的遊戲等,教給他思考方式,當他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自己主動去思考了。另外就是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實際例子,類似給孩子講故事似的,教給他如何思考,哪裡會有風險等。但是絕不能教孩子去佔便宜,這方面需要家長以身作則,教給孩子如何思考只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給孩子打下基礎之後,將來孩子在學校和社會會學到更多。


小兒外科龐軍良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可聰明瞭,看到爸爸在洗腳,就趕緊去把擦腳布拿過來;或者是跟別的孩子一塊玩的時候,知道把好的東西藏起來;以上皆被人成為有眼力見和有心眼。

家長似乎覺得這樣的孩子是聰明的象徵,是以後會混的開的象徵,但是我卻認為這樣的孩子的性格並不好。

有眼力見,一般都是我們在工作後,領導會經常說的話,其實說白了就是會討好人。也就是所謂的討好型人格。我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成長為一個不卑不亢、自信大方的人。討好型人格一旦養成,這樣的孩子會活的越來越自卑,他很難去認識到自己的優點,甚至在以後會因為討好型人格受人鄙視,活的越來越累;

而所謂的心眼,長大後經常會聽到身邊的人勸你說凡事多長個心眼,不要太老實。這個心眼跟題目中的心眼是不一樣的。家長口中孩子有心眼,只是孩子不會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大家,或者只想佔別人的便宜,不想付出之類的行為,跟我們所謂的防騙子的心眼是不一樣的。這樣的孩子其實以後是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的。

所以,眼力見,心眼還是不要培養了,有這個時間不如帶著孩子去嘗試一下不同的生活,帶他體驗一下不同的風景,見識不同的風土人情。


金豆麻麻加加油


“眼力見”和“心眼”,唉,怎麼說呢?感覺就是硬傷。遺傳來的吧,感覺這東西怎麼教也教不會。

有的孩子,人家天生就有心眼,也有的是眼力見。大部分都是隨家長。有的就是沒有眼力見。真不是能教出來的。

有一次,我們這裡下降大雨,很多路面都淹了,有個老師,在馬路牙子上艱難地走著去上班。這時候,有個家長送孩子去上學,經過老師旁邊,略微緩慢行駛,然後跟老師熱情打了個招呼。就走了。留下老師繼續在水中凌亂。

那個老師只好在水中跋涉繼續前行。這時候,學校對面有個賣烤鴨的,開著三輪車,突突突,看見老師,大聲說“唉,那個老師,快上來!”拉上老師走了。送到學校門口。

你說,家長這眼力見就沒有,你還能指望他孩子多有眼力見?

比如,有的老師抱著一摞作業在校園裡走。真有孩子就會跑過來說,老師我幫你抱作業!有的孩子裝沒看見就跑了。這都是常事啊!

如果你教育孩子,告訴他看見老師有什麼活,幫著幹,估計所有孩子都會點頭答應,但是,啥時候去幫忙呢?很多孩子是看不見,也不知道的。就是“眼裡沒活”

真不是教的。天生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