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还有必要研读四书五经吗?

EvaLongoria


《四书五经》是我最喜欢读的书,也是重读最多的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在当今物欲横流、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风气下,很多人的三观已经不正,沽名钓誉者,唯利是图者,自私自利者比比皆是。只有多读、常读经典或许能给浮躁的心里注入一股清流,真正达到修身养性之效果:脑里有思想,心中存善良,言行可效仿,骨子真刚强。而《四书五经》正是这样的经典。

《四书五经》是儒家典籍的精华著作,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从古代社会至今都对国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书五经内容丰富深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谓大人之学,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入门读物,位列四书之首。《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重在阐述调和折中的人生哲学。[中]谓恪守中道,不偏不倚;「庸』即平常。『中庸』就是常守中道之意。二书经唐代古文学家韩愈及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极力推崇,地位得到提升。《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着作。《孟子》主要记载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四种书并列,为作《四书章句集注》,始称「四书』,成为后世开科取士的标准读物。

不仅如此,五经当中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周易》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春秋》中的“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等等,这些经典名句,言简意赅,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人民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的精神支柱。



高尚其事


《四书》:《大学》,曾参撰;《中庸》,子思著;《论语》,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孟子》,孟子著。南宋理学家朱熹编辑而成。成书过程大致是这样:朱熹注《论语》,又从巜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名曰章句学,再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还搜集別人的注,如北宋的程颢程颐的注,故称集注。作为学习的入门书。元朝元仁宗皇庆二年,即公元1313年定为考试课目,必须在《四书》内出题目,发挥题意,规定以朱熹的巜集注》为根据。一直到明清相沿不改。

《五经》,儒家五部经典。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40年,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东汉班固巜白虎通.五经》确定五经为巜易》《尚书》《诗》《礼》(汉指巜仪礼》,后指巜礼记》)《春秋》。

现代人,为继承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必须学习,必须研读。与学生而言,小学,中学选某些章节学习,先尝尝滋味;大学,研究生则可以选修部分或全书,量力而行,精力有限;工作了,则可精读某几本书,作为研究项目,写文章,出书。后者只有少数人。楊振宁,上智者,利用两个暑假学背完巜孟子》。


三十三画1936


当然有意义,可惜后人多读不懂,单说《易经》,哪个能懂啊?很简单的一个问题都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乾挂六爻却从九起,而不是从六起?五行八卦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意思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把文字的真正意思整明白,整明白的人也不敢说出来,西游记的作者真正把文字整明白了,却借用文章来让开悟了的后人知道他把仓颉的小篆体文字整明白,悟透了。再说论语,比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所有人都解释成早晨听闻知晓了道,晚上死了就瞑目了,就得偿夙愿了。等等诸如!哪里是这个意思啊,正确的解释为:早晨听说有个地方又出现了一个大德大慧的一个传道授业的接班人,孔子就是晚上死了也瞑目了!这才是圣人的心,有几个能懂圣人之心?再比如论语开篇第一句话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放在首句?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因为有志同道合的朋从远方回来,必定能带回来孔子需要的外界的信息。不管哪个时代,信息都无比珍贵。那个时代要想了解天下大事只能靠亲自经历和别人口传,而口传之人须志同道合的朋。几千年前的孔子早就告诉后人——信息太重要了,胜过学习。如今看来更胜过百万雄师啊!

再比如大学里边的‘致知在格物’是把相近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搞明白叫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成功八步曲层层提升,又是多么的实用而穿透成功啊!做到物格之后就让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达到致知,古文知就是智慧。致知是达到了大智慧的层地。然后接人待物和处事就能意诚了。意诚则心正,心正则与万物心为心,比如心学鼻祖王守仁就达到了能随心所欲,心与万物合一的程度。比如接到朝廷旨意后,正在做教书先生的王守仁不费吹灰之力剿灭了朝廷多年没能剿灭的断藤峡叛军。因为他打仗没有章法,万物皆是他的武器,所以一个弱书生能战无不胜。心正而后身修与万物同心。而后家齐,家里整治有序之后,你才有资格和能力去治理国家,进而去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从这里来的。今人多是搞反了,多直接就想平天下。不多说了,那些四书五经有用没用还得看个人造化了!


破译国学密码


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如“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等精典警句充分体现了自然规律,告诫世人做人要讲究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永不过时。尤其对当今社会更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

但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时代的产物,四书五经也毫无例外的有时代的属性,也难免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因而我们要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有选择性的学习,但不必死记硬背或全部照搬照用。(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对可商榷。)


老当益壮41148740484


绝对需要!四书五经本人基本读过。其中《大学》、《中庸》 、《论语》 、《孟子》和 《易经》熟读。《诗经》研读了一半,《尚书》、《礼记》和《春秋》还没有细读。但中华智慧的影响力超越全球!对于入世者,非儒家文化莫属。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孟子云:“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还有:君子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些豪迈的言语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只有读过这些经典才能体会其中的魅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大学》里的一句话。我们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出自该书。如果这些经典的东西戛然而止,那才是千古罪人!新文化运动就是对经典的戕害!


无极至人


一个事情有没有意义,取决于当初决定做这件事情的目的。

如果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好,获取国学知识,对学问有追求这样目的,那么四书五经是绕不开,不管你认不认同儒家观点,都必须要读,起码要选择性的读一读。我始终认为,如果把博学当做一种追求,那么读书就是纯粹的阅读,无关观点是对还是错,无关有用还是没用,无关喜爱还是不喜欢,只要是兴趣领域的,都应该读一读,区别只在于是精读还是泛泛而读还是选择性跳读。

于我而言,四书五经当中《诗经》我是风部精读,雅颂部分选择性跳读。《大学》、《中庸》、《论语》通读过,大致有个概念。《孟子》是真读不下去,也真没兴趣,《礼记》不是兴趣领域,但偶尔会检索部分内容。《尚书》、《周易》与我而言太难,我又不信任各种专家的所谓注解,只是用到相关内容,就去检索这部分内容进行片段化阅读。对《春秋》左传,只能说是兴趣来了,就翻翻,从没完整读过。

若是期望读四书五经来塑造或者改造“三观”,我是反对的。儒家思想于当今社会主流思想相比并无可取之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以及西方经济学思想才是当今的显学,三观应该以此为基础去塑造。当然,每人有不同想法,这是我个人观点。

所以,我是反对小孩子读经,起码不应该系统地去读经,小孩子三观的初步建立还得要靠父母家长的言传身教,在社会生活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进行,而不是用某一套理论进行灌输。前几年的各类“读经班”、"国学班”如何,大家自有判断。

但若只是片段化读一读《四书五经》中具有普世性质的部分内容,这些适合小孩子阅读的内容,大都是《四书五经》中挑选出来的精华部分,增广知识,起到教育作用,却又也是好事,总归是取决于目的。


荼蘼香晚


当你说有用没用的时候,默认的应该是一种功利的标准。看完之后要可以给自己生活带来直接的改善。真要这么考虑的话绝大多数书都是没用的,尤以文学、哲学、历史类为甚。

可对任何事物的评判标准都是多样的。我不仅不想说你的标准不对,我反而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书籍也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想读就读,不想读也不必太担心有什么损失。

有这么一个段子:梁启超的门生罗时实等问他:“国粹将亡,为之奈何?”梁启超反问:“何以国粹将亡?”门生答道:“先生不见今日读经之人之少乎?”梁启超听后勃然拍案说:“从古就是这么少!”


青帝-绝对自私者


思考阅读某些书籍是否有意义,要结合自身的目标和需求,才能给出真正有价值的答案。

所以,我在此假设提问者的目标是希望阅读一些经典文献,以提高自身修养,甚至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从提升修养的角度来说,阅读四书五经有一定的益处。了解中国古代的经典,让我们更能理解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过去,发展过程。比如,对于一些现代观念中很难理解的“陈规陋习”,不应只有鄙视、嘲讽,通过阅读古代经典能更好地还原历史场景,能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它。

从现实角度看,阅读四书五经对我们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提升不会有太直接的帮助,除非你以研究这些古典文献为职业。但是,阅读经典可能增加一个人的谈资、魅力、增加创意的素材、有利于社交生活。间接的好处还是不少的。

多读一定比少读好,但是最有效的阅读一定是跟着自己的目标走,没有目标的阅读效率太低(这里主要针对成年人的阅读问题)。

以下是本人学习儒家经典的思维导图,供参考。



卡杜瓦


要学做人,治心,修身养性,为国、为家、为身,长治久安。做一个懂真、善、美,有良知、有骨气,明是非,辨养恶,知好丑,有正气的中国人,学习他有用。

如果不做人,只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捞钱,争权。专干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坑人害人,骗人骗自,欺压良善,蒙蔽公众,拐卖妇女儿童,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欺男霸女,在位不正,吃拿卡要,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等不管他人死活,只要我一个人过得好,我的家人过得好。只要眼前过得好,以后管他的,儿孙管他的。……等现代流行观点。哪不用学。好像书中专门骂你。就如鲁迅的书,现在部分人看了,觉得在骂他,故中学课本中大量册除。不学做人,你不用读,你看了会生气。

要学好好做人,认真做事;特别是要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人,一个有灵魂的人,那就应读,并且还应按他的要求做。

读《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1990年以前的经典革命歌曲也有此功效。因为毛泽东、华国锋带领的老一靠革命者及其团队,受中华传统文化薰陶深,受西方思想污染少,做了人民的榜样,他们都是一个个灵魂高尚的人,向他们学习,按他们说的做不会害了自己,也不会害人。


张云241018196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做“六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家学派的必读之书.“四书五经”翔实的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五经”里面的第一部是《诗经》。

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俗称“诗三百”。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了周代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宫廷音乐”,分《小雅》和《大雅》共31篇。《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有40篇。

孔子曾经说过“不知诗,无以言。”可见学习《诗经》能曾加我们的文学修养,谈吐变的文雅、得体。不过孔子同时也说过这样一段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说明学习《诗经》未必能够提高具体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它只是一部诗歌总集,现代人如果想要研究诗歌、文学的话,应该说很有“必要”学一学。其他人唐诗、宋词就够你学的,《诗经》就没什么必要了吧?

第二部是《书经》,也就是《尚书》。

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古文尚书》25篇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证实其中《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不管真与伪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作为一部上古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朋友很有“必要”学一学,其他人不学也罢!

第三部是《礼记》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它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⑴记礼节条文。⑵阐述周礼的意义。⑶解释《仪礼》之专篇。⑷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可见,它是古代的一部“行为规范准则和礼仪准则”。孔子虽然说过:“不知礼,无以立。”

第四部是《易经》

它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中华文明的源头。它以“卜筮”的形式,对自然规律与人事法则,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以“阴阳、刚柔”的理念,对天地万物进行了辩证的思维。司马迁说它“本隐之以显”,就是说它将隐藏的万事万物中的规律、道理提炼了出来,让人们能够看到。这种“提炼”、“抽象”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形而上学”。所以说它本质上是一部古典的哲学理论书籍。

第五部是《春秋》

《春秋》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传说由孔子修订而成。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春秋》虽然是一部“史书”,但它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而且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正因如此,这部“史书”就蕴含了太多的政治理念与价值导向,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思想政治”方面的书籍。

“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五经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作为中国人,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绝对不能丢,要很好的发扬和继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