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京对无汽车指标家庭开放首车购买不摇号,那么你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为什么?

用户1761835321298


新能源车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二手车根本卖不出去,燃油车开几年,还能七成卖出去


KURT21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部分车主都会选择燃油车。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保压力的增加,现在的车企都逐步开始向新能源车转型,未来,将不会有车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燃油车。所以,今天的燃油发动机技术基本上已经达到一个顶峰状态。在这个大的环境下,燃油车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控制的非常的低,配套设施完善。选择燃油车显然更方便、性价比更高一些。


有些车主受国六排放政策的影响可能会选择新能源车,但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首先,国六政策的实施不代表燃油车不允许使用,短期内,我们只要选择符合排放标准的车型仍可上路。其次,尽管汽车现在取消了报废政策,但大部分家庭汽车的更新换代使用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这个时长足可以应对排放标准的又一轮变化,同时还可以坐等新能源车的成长。


各国在资金、在政策上扶持新能源车,除了应对环保压力外,还有新能源车技术不完善的因素,所以在部分地区,购买新能源车可以不参与摇号上牌,有些路面限制燃油车行驶。政府试图通过种种政策的引导来促进新能源车的发展,让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但是市场规律告诉我们,想要对一款产品认可,就必须在质量上有一定的保障,否则即使有多方面的扶持,但这个发展也不是长效的。

新能源车不被认可也是有原因的,车辆成本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巡航能力差,充电慢且麻烦,受环境影响大,后期养护费用高等等问题一直在纠结着车主的小心脏。相比于新能源车的这些缺点,新能源车的优势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排除地域的限制,排除家庭的限制,排除政策上的限制,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者之间做选择,相信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燃油车,原因很简单——市场。


朱博士白话发动机


肯定第一辆车是燃油车呀!人生几十年,匆匆而过,你要连个烧汽油的车都开不了,都没得开,那你还活着有什么意思?这些新能源的汽车的车主是因为摇号摇不到燃油车,所以无奈才选择新能源汽车,你要搞清这一点!如果开放了,燃油车的车牌子,那么肯定大家都选烧气的,对不对?


可七天葡萄


我今年年初刚提的比亚迪秦Proev,坐标北京。家里有充电桩,用国家电网的电,4毛7一度电,没有阶梯峰谷。

我家的充电桩可以共享,别人来我这充一块钱一度,当然比外面商用充的慢。一个月能收500~1000块,赚一半。基本上自己的车充电和在外面停车的费用差不多能覆盖了。

使用起来还好,因为是新车,续航还不错,正常上下班一周充一次。费用便宜,对比之前开的外地牌照老福克斯,每公里能源成本只是十分之一。买了电车之后,老福克斯已经卖了。

关于电池,据说比亚迪有终身保修。也有人说费用高,我没换过。

综上,如果开放限牌,我还是要选择燃油车。去他的新能源。[大笑][大笑][大笑]


nk47


我住在北京的郊区,家里没有车,坐公交车非常不方便,特别渴望能有一辆京牌的私家车!如果哪一天能有机会得到北京牌子的私家车,我一定选择燃油车,因为它可以跑远途,而且加油也快,出门在外非常方便!而新能源开到一定程度就要充电、而且还需要时间,如果我开到一个荒山野外不能充电,手机信号也不好的地方,试想谁来帮助我?


j90524616


肯定买燃油车。

我相信,北京人都有这个想法,没有意外。

因为,您就看当初刚开始有新能源车的时候,北京人只要想买就可以买。

可是,有几个人买呢?

都摇号去了不是。

本人虽然没有买新能源车。

但是,开过朋友的车,也看到过朋友的悲伤。

首先,开车的时候,没有感觉,没有燃油车那个往上加油的感觉。

就是嘶的一声,车就走了。

不好,我们需要的是燃油爆燃的动力感。

当然,不是爱好汽车的人,感觉不出。

他们也调侃的说:“这不是还安静呢吗?非得要有噪音才叫开车吗?”

唉,不是一路人,说不到一起去。

相信,开过十年车以上的老司机能理解我的想法。

如果是开过我们北京的2020 的哥们儿,就更理解了。

我朋友最悲伤的是,他的新能源车经常要开在二环上。

您千万不要以为二环又不是长途,你怕什么?

您要是开一辆新能源车,走在一步一停的二环上,在炎热的夏天。

亦或是寒冷的冬季。

您的眼睛,是不会离开那个电量指示的。

因为,开着空调也好,开着暖风也罢。

在堵车的环境里,经常会看到电量指示嗖一下,就掉下来了。

这时候,你的心情是绝望的。

因为,你只能关了这些费电的功能。

像一个货车司机一样,享受北京的常温气候。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

呵呵,有点夸张哈。

您只有亲身体验一下,才会明白。

至于有了车以后的长途旅行,您就不要想了。

还是租一辆燃油车踏实些。

有什么不同见解,期待您的交流。


九门吏部尚殳


如果北京能实施首车不限号,那么鄙人一定会买燃油车,其实没什么理由,现在的新能源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真的已经成熟,那么新能源车型恐怕早就供不应求了;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选择稳定性更加、容错率更高的燃油车,如果不是一些相关优惠政策的推动,新能源领域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


有的时候是很无奈的,几十年前、朋友们大都不富裕,那时候车子随便买、不限号,可没有几个能承受得起,而现如今咱们变得越来越富裕,买车如儿戏一般容易,可又被号牌限制无法购车,所以广大消费者其实挺不容易的;最近这些年,新能源领域逐渐崛起,本不会受到太多了关注,但却在一些扶持、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占了部分市场,望远了看、或许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后,新能源汽车或许会有足够的产品力,但目前来看如果开放首车不限号,那么根本不会有人买新能源车!



很多朋友买插电混动,却当燃油车开

其实这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朋友为了号牌而选择插电混,而车子在到手之后,却当作燃油车去用,这个问题其实再很多不限制绿牌的区域都有出现过;很多朋友有用车需求、迫切的需要购车,但没办法、燃油车限牌,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购买限制不大的插电混,而购买之后、却当燃油车用,所以之前几年插电混看似火热,但实际上只是政策助推所表现出的结果!


如果有的选,谁会愿意买新能源?就目前这种状态,一个人口超大的一线城市,如果全面普及了需要充电的新能源车,那么每天等待充电的车辆将排起长队,因为目前的基础充电设施还未完善,根本承受不住大量等待充电车辆的使用;在很多一线城市,连给汽车加油甚至都要排队,汽车加油通常三分钟一辆,在这种情况下都需要排队;换上新能源,几个小时才能充满一辆,这个队根本排不起、直接会陷入无休止的等待之中,所以想让新能源车辆得到绝对的认可,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配套充电设施是三大重点,这三点若做不到极致,那么空谈新能源毫无意义!


即便开放首车不限号,很可能又是一次对纯电车、插电混的扶持。。。

平心而论,即便真允许首车不限号,也不大可能允许燃油车参与,相信这一点朋友们心里也都有数;所以即便首车不限号,不被限制的也只有新能源,因为现在的战略再向新能源领域倾斜,所以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不限号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是继续推动新能源,所以燃油车不大可能有戏;现如今全世界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所以它该不该存在、有没有存在的意义都不再重要,因为局面太大、大到装进整个世界,就没办法停下、回头,所以谈论新能源对错是无意义的!



总而言之如果北京允许首车不限号,那么鄙人一定会选择燃油车,理由很简单、觉得燃油车更靠谱、更稳妥;不过话又说回来,允许首车不限号的几率很小、几乎不可能,即便真的可以,不受限制的肯定也是新能源车,而燃油车根本不在此列,所以这就不是消费者意愿所能改变的问题了!若可以选择,那么一定会买燃油车;而没有选择,还挑啥肥瘦啊,弄个新能源车开就完了,总比没车强吧!


非专业车评


作为一名北京的新能源车主,如果可以买燃油车和混动车,我当然不考虑所谓的新能源了。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先不提,我三年的纯电动车使用体验,让我深知纯电动车有很多短期内不可能解决的痛点:电池怕冷、电池能量密度低、充电速度慢、综合成本高。

我的车是2016款帝豪EV,标称续航253km,电池容量45.3kWh。我两个家里都有固定车位和充电桩,A家电价0.478元一度,无阶梯电价,B家充电压根不用自己花钱。3万多公里只花了1000块钱电费。相比只能靠公共充电桩的车主,我这用车条件不知道优越了多少。但毕竟我这种条件在大城市不具有普适性,而新能源车的主力市场恰恰是以北京为首的、车位资源稀缺的大城市。除非真是缺一块车牌,想满足从无到有的需求,否则我绝不会因为自己充电条件优越就“何不食肉糜”地推荐别人买这种车。


发展了这么多年,纯电动车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电池的特性,而且是近期难以改变的(除非出现重大的科技革新),包括不抗冻(如续航大幅缩水、暖风无比费电、充放电功率下降)、能量密度低(400多公斤电池的续航只有40公斤汽油的一半)、充能速度慢(充电2小时跑400-500公里,加油2分钟跑600-1000公里)、电池成本高、残值率低、公共充电桩体验极差(耗时间、故障率高还不省钱)。

虽然最近两年很多纯电动车都加入了电池恒温系统,冬天可以给低温电池加热,来缓解低温状态下电池活性差的问题。低温电池缩水量 Vs 电池恒温系统的电能消耗量,且不说背着抱着哪个沉,这些电终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冬天始终会比春秋季要额外消耗电能,导致续航明显下降。


我要表扬一下2016款帝豪的工信部续航相对真实,是我见过的唯一实测续航很容易超过工信部续航的车型。工信部对纯电动车的续航测试要求是,市区工况必测,而市郊工况可测可不测,2016款帝豪EV不知道这一点,于是两个工况都做了测试,而比它晚上市两个月的2016款秦EV 300和E5 300都只测了市区工况。要知道电动车和燃油车相反,市郊工况对续航反而是更不利的,所以最终帝豪EV综合工况续航253km,比亚迪两款车的电池容量只高2kWh,重量多了400kg,但工信部续航却达到300km。其实后来很多北京车友团体都做过同场对比测试,帝豪EV实际续航并没有输给比亚迪,我自己也能轻松跑到300km+的续航。

假如现在无车家庭可以不受限制地随便买一辆车,那么这辆车作为这个家庭的唯一用车,不仅要“健全”,还需要“全能”,比如冠道、URV、汉兰达、途昂、奥德赛、GL8这样的大空间SUV或MPV,图省油也有雅阁混动、Inspire混动、亚洲龙混动这些除了节能还有平顺、安静、动力响应快等连带优点的轿车。再往上还有豪华品牌B级车和C级车……这么丰富的选择,各有各的卖点,续航只是很边缘的属性。反观电动车,续航上升为核心卖点,却仍然拼不过一台普通的燃油车/混动车,在不受政策逼迫的条件下,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一台功能性残疾的电池车呢?

当然,对于北京来说,我认为非新能源车是不会解除限购的。如果没有补贴、免税、不限行、免摇号/拍牌这些强力倾斜政策,让新能源在市场上和其他车公平竞争,还能有几个人买。


学究又不正经的杂货铺


如果可能的话,我肯定买燃油车。因为新能源汽车保质率太低,其次我媳妇是河北省的,回一次家要俩百公里,来回就四百公里,而且没有地方充电。再有我还想有时间带着家里人假期出去走走,现在好多景点虽然有充电桩,但是还是不够多,所以我希望能够买到的第一辆车是燃油车!


大刚子28


当然还是要买燃油车,因为目前新能源车的技术并不成熟,电瓶功率衰减比较快,换一次电瓶的费用不菲,充一次电的时间一段都要有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还有就是新能源车不保值,开两年想卖根本就不值钱了,再从大的方面考虑,目前政府鼓励大家使用新能源车,还有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一旦新能源车多了,一定会有新政出台,到时补贴没了,是否会提高用电价格(因为电也属于能源)、有可能还会加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费等,这都是有可能的。当初政府对购买1.8以下排量的燃油车给予几千元的补贴,现在还有吗?所以,建议还是先买一辆燃油车更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